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治疏離感
2007/03/18 14:40:45瀏覽617|回應0|推薦1

所謂「政治疏離感」表示個人在心理上認知社會事務與其無關,自己不會、也沒有能力去改變社會。其包括下列五種特質:

一、無權力感: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世界。

二、沒有意義:對於現存的制度,例如選舉制度,認為其對現狀的改變有限、甚或沒有意義。

三、道德淪喪:認為現今社會充斥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四、孤立:自絕於社會組織、團體之外,某些層面也有可能是瞧不起這些組織「不屑與之為伍」。

五、自我疏遠:缺乏自我成就。

這種特質主要係對既有狀態的不滿,不滿的來源可能是源自於自身認知、亦或是社會環境的改變(如工業化、都市化、政治權力結構轉移、生產方式的改變等等),在傳統社會裡面,「政治疏離感」特別容易在農民、工人、知識份子身上出現。但今日由於社會快速發展,這種感受亦會出現於昔日認為是秀異份子...其出現之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自身對於公眾事務之掌握,遠不如昔..

「政治疏離感」的出現,容易促使一些激進運動的發生,從歷史上來看,這些具有「政治疏離感」之份子,都成了激進運動之主要參與者...

由此或許可以檢視,為什麼民進黨街頭運動的參與者多被認為是「二低一高」,主要在於這些人在昔日威權統治時期,對政治存在著「政治疏離感」。而今日為什麼一些眷村或者軍公教背景的人會積極投入反對民進黨的活動,某些程度也在反映著「政治疏離感」的產生...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dino&aid=825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