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海行(2) : 不遠的過去
2005/12/05 22:20:38瀏覽1236|回應4|推薦23

上海高樓大廈蓋的又高又快, 多數帶著暴發戶的氣質, 看多了總覺得累. 不是我心裡的上海!

而我心裡的上海, 其實是很扭曲的.

咖啡色的, 遙遠的近代. 人與人之間帶著過多世故, 真真假假. 服飾華貴的出入西式洋房, 沒有顏色的人聚居在擁擠的公寓, 算計著哪天可以翻身. 女人的形象鮮明, 穿旗袍特別挑動人, 或煙視媚行紅塵中, 或冰雪聰明太過清澈而顯得無望, 或能幹利落可撐半邊天. 男人, 反而在燈紅酒綠裡被模糊掉了. 只剩下杜月笙的形象, 邪惡混著善行, 手握權勢金錢, 嘴裡附庸風雅.

尋找心裡的上海, 其實只是滿足閱讀張愛玲後, 留在身上的毒罷了 .

走進多倫路, 一棟石磚的建築直挺挺的站在街角, 沒有花園. 上面有塊銅牌釘著"歷史建築" . 這是孔祥熙的故居 ( 滬上三居之一 ). 一如多數1920年代的建築, 它也是新古典主義的產物, 石柱, 拱門和外牆精細的浮雕. 當年的氣派依然可見! 門上用膠帶貼著一張公告, 因為內有住戶謝絕參觀. 依書上的說法, 解放以後, 它變成大雜院了.

曾經一手握著中國經濟的屋主 對照 共產主義下的當家們

眼前的歷史透著冷冷的荒謬, 任何情緒都顯著小家子氣的多餘 .

多倫路的地顯然經過一番整修, 是石頭地, 走起來有一種溫潤的感覺. 沿著多倫路的老房子十分精采. 三層樓, 一樓幾乎全數改裝成店面, 樓上顯然是住家. 各家各戶由著自身需要或釘木板鐵架支撐冷氣機, 或伸出一支長長的鐵棍晾曬衣物棉被 .

一樓做買賣的以古董, 文房四寶, 石頭 ( 印章 ) 或是有中國風味的小東西為大宗. 在一家透著霉味的店裡看到一張海報, 是蔣委員長的抗日文宣 . 老太太開價六千人民幣. 我很確定她並不以為我是行家. 可是... 我的臉上寫著瘋子嗎? 我無法解讀這種複雜精細的開價姿態. "謝謝. 再見." 走到斜對面, 買了兩個包包, 北京設計師的自創品牌. 很滿意!

 


 
路的尾端通往魯迅故居. 由於天黑了, 沒找著. 我不知道原來的多倫路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它會不會在進步的驅使下變成另一個"新天地"? 還是可以把當年的風情, 停格在一條短短的路上?
         
走出多倫路, 五顏六色的霓虹燈, 車水馬龍的灰塵, 人來人往的喧嘩, 自四面八方湧來.  
                          
迅速坐進計程車,  去吃大閘蟹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quariusspace&aid=118543

 回應文章

Aqua Spac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05/12/06 10:34

有個印象張愛玲好像是住在霞飛路上

好像是現在的淮海路, 沒查證

如果是的話

我猜他本人都會驚訝過去十年的變化吧? 


* *
* 原來如此 *
* *

Cal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那也不過是遺跡罷了
2005/12/06 03:29

張愛玲文字的濃稠是會誏人沉溺的

那份傷悲很容易感染閱讀者

至於她居住過的地方~少了張愛玲

那也不過是遺跡罷了


[ 灰綠色明信片。] *玩佈置

Aqua Spac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上海還是上海
2005/12/05 23:52

恐怖的是.. 我並不那麼喜歡張愛玲的東西, 但是看過之後, 就無法忘記裡面的陰暗和華麗.

上海畢竟是見過市面的

很難定調


* *
* 原來如此 *
* *

har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張的上海 不在上海
2005/12/05 23:46


Aqua Space中張愛玲的毒太深嚕~ 呵呵....

我以為小說裡的人物都有著一種病態

華麗又無比脆弱

要在真實世界尋覓她的影子 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