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14 00:42:41瀏覽726|回應0|推薦14 | |
人來到凡塵世界後,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各種希求、奢望、情感等,這就是欲望。對於修道之人來說,這些都是阻礙修道的絆腳石。 所以道教強調“清心寡欲”、“遣欲坐忘”, 追求物我兩忘,摒棄智慧和思緒,澹泊無思,無憂無慮的超越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從忘形、忘利,以致於忘心。 莊子曰:“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見《莊子·則陽》。即是達到無知無欲,無染無穢,無他無我的狀態。這時人的心情十分平靜,沒有絲毫雜念,即清靜寡欲。 達此地步,人體純靜,“慧心明鑒,智體無疵”,見《道德義樞·法身義第二》。 若能常清常靜,“天地悉皆歸”見《清靜經》。即與道合真。 《盤山雲棲王真人語錄》曰:“心安而虛便是清靜,清靜便是道。”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 在老子《道德經》中,“ 清靜”和“無為”是兩頗相類似的概念,同時,它和“寡欲”也有著一定的聯繫,他們都是“道”的部份表現。在後來的道教中常以它和“無為”或“寡欲”作為一個連用的術語,如道經所說的“清靜無為”或“清心寡欲”。 在《道德經》中,還有一個與它相對的名詞,那就是“濁”,並且還有著相生相化的關係,老子曾說過:有道之士,性體圓明,湛然清澈,處於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民之所樂則樂,民之所憂則憂,和光同塵,沒有什麼區別。 那麼誰能除盡後天的七情六欲,蕩盡塵俗的一切污濁,使其心寧靜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 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據《道德經》第十五章文意譯。 這段話說的不僅是道教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種清靜功夫,就是說,人處在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裏,如何去避開塵世,達到清靜,那就要做靜功,當靜功做到一定境界時,更要繼續堅持下去,即會見到光明。 老子認為這都是“道”的表現。對此,《清靜經》則說得更直接了當,它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指出“清”和“ 濁”是“道”表現出來的兩個不同層面。所以,在老子的宇宙觀中,“清靜”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態;在人生觀中,“清靜”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 就清與濁這兩個方面而言,後者必須服從於前者,因老子是本著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來闡述大道的,所以修行生活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 故而《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這裏所說的“無形”、“無情”、“無名”都是說明“道”的“清靜”,不但要“清靜”,而且要“常清靜”,要“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 “常應常靜”就是“清靜”的最高境界,同樣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常清靜”在道經中又叫“真靜”,就是要“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能夠“唯見於空”,並且“觀空亦空”,最後達到“湛然常寂”。 然而,這裏所說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其意與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相對,指遵循自然,按照天道的法則辦事,不妄作為。簡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無為,人法道也應當無為。 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治”才是“無為”的真正的宗旨。 《老子河上公注》說:“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可見“無為”既是修身處世的原則。又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準則。 從修行的角度看,“無為”就是道教人生哲學的主要原則,也是做到返本還原的主要方法。 《淮南子·原道訓》中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為者,因物之所為。” 進而《淮南子·詮言訓》又舉例說:“智者不以位為事,勇者不以位為暴,仁者不以位為患,可謂無為矣。”並且強調“無為者,非謂其凝滯而不動也,以其莫從己出也”見《淮南子·主術訓》。 指出“人無為則活,有為則傷。無為而治者,載天地,為者不能有也;不能無為者,不能有為也”見《淮南子·說山訓》。 所以聖人內修其本質,而不外飾其華表,保養精神,充份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漠然無為而無不為,淡然無治而無不治。據《淮南子·原道訓》意譯。 從以上所言可以看出,《淮南子》修身思想中的“無為”就是順應天道自然而不妄作為。前面所說的“寡欲”是與“無欲”、“不欲”相類似的名詞。 老子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見《道德經》第四十九章。在老子的思想中,對於“人欲”的節制,是非常重要的。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他的這一認識,是從他的“道”中體現出來的。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說:大道廣泛流行,無所不至,無所不達,無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順可逆,在方為方,在圓為圓,向無定向,形無定形,任其物性,順其自然;它化生萬物,創造世界而不推辭,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為有功,養育了萬物而不加以宰制;它不求名利,無私無欲,可稱它為“小”,萬物歸附它而它不自以為主,可稱它為“大”,由於它從來不自大,所以能夠成就其偉大(據原文意譯)。 他說,“道”的偉大是說不完的,從大的方面來講,是萬物歸焉不辭;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無欲”,但聖人務小而不務大,而結果卻能成其大。 他認為“道”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欲”,“無欲”的結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他主張“寡欲”。可見老子認為“少私寡欲”是修行的起碼基礎。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