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落幕的日本眾議院大選,小泉首相以其政治生命所做的豪賭,最後以取得過半席次的大勝收場,此舉不但使自民黨士氣大振,同時也確保了以改革為號召的「小泉路線」,在未來數年內仍將是日本政壇的主宰力量。 然而僅僅在兩個月前,同樣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同樣打著改革大旗的馬英九,也是出人意料地挾著超人氣獲得黨員過半數的支持,順利當選國民黨主席,也打破外界對其「人氣不等於選票」的迷思。兩相比較下,可看出許多趣味的相似處:
|
|
|
清新形象人民認同 首先,兩者自始至終皆以改革為號召,在同樣出身於擁有悠久歷史,但曾因內部腐化、分裂而遭到選民唾棄的政黨,經過連串失敗的打擊後,均以自身清新的形象,獲得人民的認同。 第二,兩者面對的主要對手,都是來自黨內同志的挑戰。小泉本次選舉的最大假想敵,乃是昔日黨內大老於出走後,另組新黨與之抗衡;而馬英九則是挑戰掌握立院及地方派系資源的資深前輩。 第三,兩者所推行的路線均受到傳統勢力的強烈抵抗。小泉的郵政改革,衝擊到傳統結構下的眾多利害關係者;而馬英九的「不沾鍋」及強烈的道德要求,更是引發傳統中央與地方勢力的強力反撲。 然而我們也從兩者的成功經驗中,觀察到若干現象: 其一,台灣與日本同樣逐漸走出傳統派閥政治的窠臼,地方派系與組織動員的影響力已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年輕世代及平日對政治較為冷漠,但易受到候選人健康形象所吸引的「中間選民」。 其二,隨著年輕選民逐漸取得主導地位,傳統走基層路線與發展組織的地方型政治人物,比較無法獲得其青睞,因此在全國性大選中,處於較不利的位置。 其三,擇善固執,永不妥協在人民心中建立的形象,是極為鮮明而難以磨滅的,面對困境而百折不撓更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
|
「不停改革」得民心 從以上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兩者成功的最大因素,都是在於成功掌握了人民對於改革的需求,小泉以「改革不能停止!」作為號召,要求人民繼續給予支持,同時也隱含了「反對小泉就是反改革」的心理暗示;而馬英九則在選情最後關頭,以訴諸感情的「不能讓馬英九輸」告訴我們,如果象徵改革、清新的馬英九敗北,將是人生一大遺憾! 同樣歷經長期金權、派系左右而陷於污濁的政治環境,台日人民終究還是渴望,能有一名英雄武士,大刀闊斧斬斷一切貪贓枉法,馬英九與小泉的瘋狂現象背後,其實代表的是兩國人民對於改革的瘋狂渴求。
|
|
作者為國民黨中央委員,前立法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