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先讓英雄救貓咪
2015/01/06 18:00:27瀏覽193|回應0|推薦21

給我同一套,但要不一樣!

編劇每天都要面對的難題,就是如何避免老梗。


你可以靠近老梗、圍繞老梗打轉、朝著老梗發展到很像,並且幾乎就是老梗。


但是最後一秒你必須避開。


你一定得來點不一樣的。


堅持加入一點新意並抗拒內心那個「噢,不會有人注意到(這老梗)」的聲音,是所有優秀的說故事者一直以來的挑戰。


某位重量級的片廠高層,就曾在一個企畫會議上對我脫口而出他的要求:「給我同一套,但要不一樣!」


這個人腦袋有沒有毛病啊?


不過,我們編劇每天要做的,真的就是在不同的層面上──從創意發想、角色的說話方式,到每一場戲──都加入新花樣。因此,你若想知道要如何避免老梗,該怎麼突破傳統,那麼你必須先知道「傳統」是什麼。你至少要對幾百部電影瞭若指掌,尤其是那些和你劇本同類型的電影。這麼做是絕對必要的。


相信我,所有好萊塢大咖都對這些都熟得很。 你聽過史蒂芬.史匹柏或馬丁.史柯西斯聊電影嗎?他們能信手捻來引述上百部電影。我指的「引述」並不是一字不漏地背出某句台詞,而是解釋一部電影為什麼能達到它最後的效果。電影是構造複雜的情緒牽引機,就像瑞士鐘錶一樣需要精密的零件和齒輪才能運作;而你對裡頭的每個零件都必須爛熟到某種程度,即使在睡夢中也能將它們拆開再重組。只知道寥寥幾部你喜歡的電影是不夠的,只熟知近五年來所有的電影也還是不夠,你必須回頭研究各個電影類型的生成脈絡,去瞭解某部片對後來的電影產生了什麼影響,技巧和手法又是如何精進。


而這帶出了電影「類型」。


你心想,才不要!我的電影前所未見,它和過去的任何片子都不一樣,我不要被歸類!


抱歉,來不及了。 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任何構想,都可以跟過去的某部片歸類在一起。相信我,你的電影會落在某個類型裡,而這個類型有你必須要知道的規則。想做到「給我同一套,但又不一樣」,就必須先知道自己的電影是屬於哪個類型,再創造出不落俗套的新花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你的劇本就會更好賣。長久以來,這是好萊塢每一個人的做事方式,所以,大家都知道的東西,你也應該要知道。 § § §


你需要將電影歸類,因為身為一名編劇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正在著手的是哪一類型的電影。這樣有助於你瞭解為什麼某些情節設定很重要,它們為何奏效或失敗,還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化老梗為神奇。


我把電影分成十大類型,可以當作是很好的起點,之後再教你要如何推陳出新……這十大類型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電影分類方式,例如愛情喜劇、史詩、自傳等等,因為傳統的分類沒辦法告訴我一部電影在講什麼,而「故事在講什麼」才是我最想要知道的。


這十大類型的其中一個叫做「夥伴情」。 這類型不光只有那些刻畫警察夥伴情誼的片子,或是像《阿呆與阿瓜》(Dumb and Dumber)和《雨人》(Rain Man)這樣的電影,所有的愛情片也都屬於經過偽裝的「夥伴情」類型片。你覺得難以置信嗎?沒關係,讓我們進一步撥開電影類型的面紗吧!


典型的夥伴情故事在我看來,是電影發明以後才真正興起的故事類型。儘管過去也有一些偉大的夥伴情故事,像是《唐吉軻德》(Don Quixote),但是直到電影發展初期,它才成為一個盛行的故事形式。


關於「夥伴情」電影的誕生,我有一個理論:一開始一定有某位編劇,他或她發現自己筆下的英雄在戲裡沒有可以一搭一唱的對象,因為小說裡可以有大量的內心獨白和敘述,但電影就只是一個大銀幕啊。於是這位編劇突然想到,如果幫這個英雄創造一個夥伴,能夠和他論辯各種劇情裡的重要問題,那會如何?就這樣,經典的「夥伴情」電影誕生了,從勞萊與哈台到《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裡的卡西迪與日舞小子,再到《反斗智多星》(Wayne’s World)系列,這種形式變成了電影常態。《48小時》(48 Hours)裡兩個傢伙的對話,《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裡兩個女人彼此交心,《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裡兩條魚一來一往討論,這些全都行得通,因為「我和我最好的朋友」的故事永遠可以引起共鳴。再來,這樣的故事非常反映人性,而且舉世皆然。就算你拿著劇本去向原始人提案,他(和他的夥伴)也會明白個中真義。         

              告訴你一個祕密,一部好看的「夥伴情」電影其實就是經過巧妙偽裝的愛情故事。反過來說,所有的愛情故事不過就是兩個主角可能會上床的「夥伴情」電影。《育嬰奇譚》(Bring Up Baby)、《不是冤家不聚頭》(Pat and Mike)、《小姑獨處》(Women of the Year)、《貼身情人》(Two Weeks Notice)、《絕配冤家》(How to Lose a Guy in 10 Days)等片就類型而言,統統都是精心改裝過的「勞萊與哈台」電影,只不過其中一個夥伴穿上裙子罷了。         

              但這些電影不管是劇情片、喜劇片、有性愛戲或沒有,全都適用同樣的規則。一開始,這對「搭檔」彼此厭惡(不然戲要怎麼演下去咧?),但是他們從共同經歷各種事情的過程中發現,兩個人其實互相需要。本質上,他們是使對方生命完整的另一半!而領悟這點會帶出更多的矛盾和衝突,畢竟誰受得了自己非需要對方不可?         

       其次,上述每部片在快要邁向結局的時候都會發生這樣的狀況:意見分歧、大吵、分手,然後如釋重負。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是真心想要如此。兩個人會分開只是因為他們不能接受「沒有彼此就無法過得那麼好」的事實,到最後他們必須要放下自我才能重新在一起,而劇終時他們也都真的這麼做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asujee&aid=2002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