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31 13:15:12瀏覽73|回應0|推薦4 | |
We live alone. We die alone. Everything else is just an illusion. 這是電影開場男主角的自白 他覺得人生匆匆的來 匆匆的去 何必對事情太過認真呢? 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句開場白接下來成為電影最核心的課題 "彩繪愛情"(The Art of Getting By, 2011)由"把愛找回來"佛萊迪海默爾."驚聲尖叫4"艾瑪蘿勃茲主演 探討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面對人生意義實的思考與衝擊 當然 還有關於情竇初開的描繪 英文片名本來是Homework 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片名 比較貼合劇情 人生總有許多功課要做 青春期的少年更是如此 不但要應付學校龐大的課業 更要適應生心理劇烈的變化 對於為什麼存在在這個世界上 未來要做什麼 更是面臨著極大的思考與自我激辯 電影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至於中文片名 就比較中規中矩的翻譯法 好笑的是 隨便google一下 居然有人翻作"考試過關的藝術" 不禁竊笑 (這吸引的到人才怪) "彩繪愛情"描述的是一名18歲男孩喬治(佛萊迪海默爾飾演)因為感嘆著人們最終都孤單的走向死亡一途 認為所追求的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 於是他不理解生存的意義 他不寫功課 不交朋友 每天出現在教室 卻總是在課本上塗鴉 陷入自己的邏輯思考當中 即便他被校長約談 他仍有著自己的說法 是個聰明但是看不清未來 迷網的小孩 這一天 他遇見了一名美麗的女孩莎莉(艾瑪蘿勃茲飾演) 莎莉漸漸的闖入了他的生活 約他出席派對 和他一起翹課 顛覆了喬治不和其他同學往來的常規 喬治慢慢的也開始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但是 他始終不敢開口跟她述說情意 莎莉 也一直認定他只是個要好的朋友 喬治對於人生不認真的觀念 漸漸的將自己逼上了抉擇的窘境 他的校長決定給他兩個選擇 退學 或者是在距離畢業前的幾周內把從未完成過的學業一次完成 就在此時 喬治的家庭狀況 和莎莉的行為 迫使他做出最後的決定 一個足以改變未來的決定 喬治和莎莉 究竟能不能在糟糕的生活現狀中 走出最完美的一條路呢? 電影雖然是很常見 描述青少年面對愛情面對人生的困境做出選擇的主題 但是導演在風格上運用了最寫實最貼切的方法呈現 少了對於世界的仇視與主角的自怨自艾 少了尖銳的語言和意識型態與社會的衝撞 選擇在主角雙方的對談 加深電影所要傳遞的觀點 再加上佛萊迪海默爾的詮釋 更顯得可愛 令人易於接受 佛萊迪本身看起來具有特殊的氣質 即使表演的是想法怪異固執.行為孤僻的少年 卻不會讓人覺得討厭 反之 會讓人想要去關懷他 去深入了解 甚至到了最後 會期盼主角在課業上的成功 在愛情上的得意 看完了電影 回首自己來時之路 曾經也是如此的迷惘 即使到了現在 仍有的時候會陷入人生意義的長考 如同電影開場白所說的地球上有60億人口 每天卻有許多人死去(我忘記電影裡說多少人了) 我們孤獨的來 孤獨的走 所有的事情就僅只是幻影 那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的生活呢? 我想 我們存在都有我們各自的價值 也許是為了家人 為了心愛的人 為了某個不曾謀面的人 也或許是 為了我們自己 所謂的自信 所謂的尊嚴 所謂的夢想 正是如此 我們不曾孤單 也不會孤單 今天是情人節 是的 也許我在別人眼中看來是孤獨的 但我仍堅信我存在的有價值 仍不放棄愛 因為未來 對某個人而言 我會是她的全世界 有愛的陪伴 有夢想的陪伴 我活的一點也不孤單 電影的最後 喬治和莎莉手牽著手 看著喬治所畫的圖畫 畫布上所彩繪的 是喬治心中寄盼的愛情 是他缺少別人關愛時陪伴在心裡的那份希望 他和莎莉凝視著畫 這一刻起 愛情不需再透過彩繪 因為 他心中的她 已經陪伴在他旁邊 喬治以為生命是孤單的 所有事皆是白費力氣 很顯然的 他自己找到了證據證明這個觀念的錯誤 他成長了 他透過藝術成長 同時他的成長也是一門藝術 一門受過傷後療癒的藝術 "彩繪愛情"是一部可以反覆思考人生的青少年電影 雖然劇情上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 出乎意料的轉折 卻從貼近生活的角度 暗暗流洩生命的意義 神賞賜的是豐盛而有餘的生命,所以讓我們來享受這美好多樣的人生吧. 徒 14:17 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