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機會是什麼?
2019/08/06 13:04:19瀏覽316|回應0|推薦0

        從以下兩篇文章來看機會到底是什麼?A.「命」是天生的,例如有人是含金湯匙出生,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運」是後天的,可以藉由努力讓它變得更好。許多人認為成功人士一定是比別人幸運,其實不然,他們只不過是比別人懂得製造更多機會,然後把握機會,進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運氣罷了。 1.機會是留給「還没」準備好的人  有句話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很多人準備好了才會開始行動,但成功人士勇於嘗試,不會等準備好了才開始行動,對他們而言,機會是留給還没準備好的人。  2016年1月,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完成了一天内從台北騎單車到高雄,總共380公里的挑戰,面對媒體詢問做了什麼準備,這位56歲的「阿北」在臉書中說:「如果有完全把握才去做,那沒有幾件事可以做得成。不管會不會成功,只要開始做,就有一半的機會成功。面對困難,應該要問『怎麼做到?』不怕失敗,才有機會成功。成功和失敗唯一的差別,就是意志力而已。」  2018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前往非洲考查,在南非金山大學發表演說表示,企業家不會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才開始行動,因為覺得準備好了才行動,時機上已經晚了。因此馬雲說:「此時不做,更待何時」(If not now, when?)   所以,機會是留給勇於嘗試,大膽行動的人。凡事去做了才有機會,當機會多了,碰到好運氣的次數才會增加。但許多人仍會用「準備好了,再開始行動」做為拖延的藉口,Instagram共同創辦人凱文·西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教我們可以用「5分鐘法則」來改變拖延的習慣。2.用「5分鐘法則」開始做大事   對多數人而言,「5分鐘」做不了什麼事情,不如拿來上網或隨便打發。但西斯特羅姆卻覺得「5分鐘」很好用,可以克服對夢想及重要計畫起頭的恐懼,改變拖延的習慣。他說:「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就跟自己約定,做5分鐘就好。等5分鐘過後,你可能已將整件事做完了。」而西斯特羅姆的這套法則,其實有一些科學根據。

首先,我們通常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拖延重要事情。例如寫小說是你的夢想,但你怕做不到,所以一直沒有開始。如何克服?就從每次寫5分鐘開始,將大計畫拆成小細步,壓力就不會那麼大。  雖然「萬事起頭難」,但起步之後,通常就會覺得事情没有想像中困難。與其不斷在拖延中自責,不如早點起個頭,讓自己覺得已在進行中。心理學有個「蔡氏效應(Zeigarnik Effect)」,意指相較於已經完成的工作,人們比較容易記得未完成,或被打斷的工作。所以如果把事情放入「待辦清單(To-Do List),會讓你覺得對事情已經有了交待而一直放著。但如果先花「5分鐘」將事情起個頭,你就會一直記得這件事情,它被完成的機會也會增加。別只將事情列入待辦清單!通常你沒先開個頭,事情永遠就是指在待辦清單裡!3.先解決困難的事情   很多人事情喜歡選容易的先做,問題挑容易的先解決,把困難的留在最後,以免一開始就踢到「鐵板」,讓事情做不下去。但成功人士喜歡一開始就處理最棘手的挑戰和問題,因為此時腦力與能量都處於最佳狀態,有助於解決最棘手的問題,並感受最佳的成就感。等到進行到尾聲時,精神可能已感疲憊,資源可能即將用盡,此時再來處理容易及細微的部分,例如回應電子郵件和電話等,便能將一天的工作整個完成。    有時候,生活中的小問題也可能是最難解決的部分,但小問題的創新解決方案可能就是一個突破性的產品開發。例如,手機約會軟體Tinder的創辧人Sean Rad因為個性害羞,不善交際,所以想發明一種不需要講出來,也能知道附近有誰會喜歡他的產品。而電腦公司Intuit的創辦人Scott Cook,則是聽到配偶抱怨報稅複雜,才想到用會計軟體幫大家快速解決稅務問題。對成功人士而言,抱怨之所在,就是商機之所在,如何把抱怨變成機會,有2個步驟。首先,自問這些問題會帶給你哪些不便,心裡先想一個覺得可以解決的方案。然後,仔細觀察周遭的人(家人、朋友、同事、或櫃台店員)是否也有同樣困擾,瞭解他們嘗試過什麼解決方案,以及願意付多少費用解決。等這些資料都蒐集差不多了,大概就可以判斷抱怨是否足以成為商機了。        文:By 創新拿鐵/Hayden     

 

B. 從小就聽很多長輩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長大後,錯過很多機會後,我開始仔細思考這句話。這句話有三個元素:機會、人、人和機會的關係。

先說機會。「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假設機會是靜態的。當你準備好時,它會在那邊等你。但事實上,機會是流動的。想跟捷運上的美女搭訕?她下一站就下車了。想掌握市場某個趨勢?兩年後它又變了。好的機會,無從準備起。更好的機會,神色匆匆,不管你有沒有準備好,沒在第一時間抓住,就永遠錯過。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第二個假設是,人是靜態的。像汽車的「油箱」,會加滿。只要累積到某個程度,就會達到「準備好」的狀態。

但事實上,人不是「油箱」,而是「大海」,永遠加不滿,永遠不會達到「準備好」的狀態。因為旁人、產業、世界的變化都太快了,你可能在某個領域準備了老半天,由於環境的變化,所有準備的東西立刻就過時了,或是又需要準備新的東西。

這句話的第三個假設是:「機會」和「準備好的人」的人會一拍即合。只要你準備好、把握住,就是你的。

但事實上,因為機會不斷在變,縱使「準備好的人」抓住了機會,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謀合。最後可能成功,也可能做白功。真正的仗,是從抓住了機會那一刻開始,而不是從準備時開始。想過這三點,我了解當長輩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他們只說了前面一半。

自己要去創造機會

前面一半是,自己的底子要強。比如說身體不好,很難把事做好;英文不好,很難走進國際。這一點,當然沒錯。但後面一半,也就是更重要的一半,長輩卻沒說,於是我們也沒做。

就是當你有了底子後,自己要去創造機會!不管那些機會成形沒有,也不管自己有沒有把握一次到位把它做好。而當祖先顯靈,好運降臨,機會主動來找你時,當然更別想太多,先跳下去肉身搏鬥一番,那搏鬥的過程,才是最好的「準備」。是的,「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準備不是發生在「家」中,而是發生在「機會」裏。

追求完美的人容易錯失機會

真正有底子的人都追求完美,而追求完美的人,會覺得自己永遠沒有準備好。於是一波波的機會,從眼前流逝。相對的,「還沒準備好」的戒慎恐懼,反而會增加我們面對不確定的機會時的好奇、謙虛,和韌性。唯有這樣,最後才能真正把握住機會。

所以這麼多年後,我對長輩的教誨,有了新的體會。機會,其實是留給「還沒準備好」的人。而「還沒準備好」,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文:王文華Facebook     

聖經上相關經文如下:

創 24:12 他說:「耶和華─我主人亞伯拉罕的神啊,求你施恩給我主人亞伯拉罕,使我今日遇見好機會
創 27:20 以撒對他兒子說:「我兒,你如何找得這麼快呢?」他說:「因為耶和華─你的神使我遇見好機會得著的。」
斯 4:14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傳 9:11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羅 7:8 然而,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發動;因為沒有律法,罪是死的。
林前 16:12 至於兄弟亞波羅,我再三地勸他同弟兄們到你們那裡去;但這時他決不願意去,幾時有了機會他必去。
林後 11:12 我現在所做的,後來還要做,為要斷絕那些尋機會人的機會,使他們在所誇的事上也不過與我們一樣。
加 5:13 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
加 6:10 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來 11:15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
猶 1:4 因為有些人偷著進來,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罰的,是不虔誠的,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慾的機會,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或譯:和我們)主耶穌基督。
啟 2:21 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

     當有人向你傳福音時,也要立即抓住機會,否則今生就痛苦莫名,永生更是要墮入硫磺火湖;這是要用您小小的腦袋一定要去思考的大問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asujee&aid=12837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