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活佛恩師慈訓:祈願
2016/12/25 09:12:08瀏覽1624|回應0|推薦0

 活佛恩師慈訓:祈願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本訓來自前賢大德無私分享網址:

http://blog.yam.com/leide/article/29072702

 

發一長聖道場天聖佛院壇主講師清口班–恭求仙佛慈悲訓

活佛恩師慈悲借竅訓:

   回歸道本質至純樸    回到最初衷宏愿篤

   回復古禮重整規範    迴心清淨真人做主

   迴光返照修辦基礎    回頭是岸懺悔罪贖

   回想前輩篳路藍縷    回報恩澤大道廣佈

   回首走的路可踏實    回顧辦聖事可清楚

   回家解鎖枷性無涯    回天條件需要具足

   吾乃

   三曹導師濟公是也   領了

母旨  降至佛屋   進門已叩

皇母聖容   問聲愛徒可安舒

 

自律班的檢討:

迴光返照   察覺

日新其德   見賢思齊效

銘感天恩浩   立身行道宏愿了

修辦非口號   不求表面功夫好

新的一年到   參班確實

內外觀照   心垢掃外相可著

回顧去年職責可盡到  功過有多少?

佛前懺悔真心表   改過自新

展望未來   立方向定目標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活佛恩師慈訓:祈願

蒼天啊請陶鑄賢徒重任負

如堅毅的松柏樹

讓他檢視自身的不足  進而修補

使他修辦的基礎更加紮實穩固

遇艱難可以義無反顧

清明他的心念   不隨波逐  能智慧做主

鍛鍊他的精神   發揚前輩德範  銘肌鏤骨

淬礪他的志節   面對窮困毀譽不著榮辱

調教他的修持   彰顯道之尊貴不輕浮

鞭策他的愿行   宏觀承擔的氣度

祈求祢   不要引導他走向安逸的道路

讓他遭受寒霜厲雪凜冽之苦

藉此能醒悟而依然挺住

始終保持最初   達成普渡的任務

在他孤獨無助  請賜予他力量 做他永遠的支柱

活佛恩師慈訓:

也許當你輪迴再來:

良師→已經涅槃。

良緣→消失不再。

遍尋三千大千世界→無人再點化你、指引你、救渡你、愛護你。

茫茫天地→只留下百年孤寂。

早知→千年後的哀嘆。

何不→十年一覺修行此身。

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身。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誤謬,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恭錄自劉講師解說道德經摘錄:

   】:七真史傳裡面有個郝太古修行人,他費盡千辛萬苦打了七十二個洞,就來了七十二個人,把這七十二個洞都讓給他人,他就無處修養,是否與密勒日巴尊者修房子吃苦的因果是一樣的嗎?

劉講師答: 我們就是要瞭解到他修持的方法就是努力要一直去打洞,對,跟那個密勒日巴一直蓋房子,蓋好了那個開始要蓋的時候,那個老師馬河巴跟他講說在山上的某一個地方,那個是他指定的,確實。可是他蓋好了以後竟然跟密勒日巴講說:我跟你講錯了不是這個地方,是那一個山另外一個山頭才對,所以你把這個房子整個拆下來,把這一些建材背過去,背到那一座山再去蓋。

    那個跟這個打洞是一樣,就是一直要勞動他的筋骨,磨練他的意志,就是要他一直做這個事,很專一啦!很專一的做這個事,只要他打洞打好了就有一個人來佔據啦!他又再找一個地方重新在打洞,一打好了又有人來佔據,跟那個馬河巴教導密勒日巴一樣。同樣的意思啦!就是要磨掉他的那一些銳氣。

    我們人都有驕傲可是那個驕傲不容易見到,ㄟ他這樣做到所有成果都送給別人,沒有怨、沒有後悔,這樣就成就了

恭錄自劉講師解說涅槃經課程摘錄: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誤謬,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你就是不管生活的好不好,你就是一定要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真理上面,然後你都不動搖,不管人家怎麼誘惑,都不動搖你的決定,那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後學都想到  老前人對後學說:「你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你把天元佛院看好就好」,後學最記得,後學竟然到處跑,沒有把天元佛院看好,不過還是好啦,跟各位結緣,後學若把天元佛院看好你們都不來,後學也跟你們結不到緣,那現在後學到處講的話,就跟大家都結緣,那反而是好。

   所以我們了解,在凡塵就是要活的很有價值,你修道自己明心見性,又鼓勵親朋好友也研究明心見性,這樣成道成佛都有希望、都可以到達,這個是最實在的。我們大家都會知道,尤其後學看報紙,一個老人家講:「咱來出生無半項,回去雙手也空空,咱來世間若眠夢,死了江山換別人」(台語),剛剛看到而已,後學想說這講的又不錯就學起來,很確實啦,因為他感嘆,經過的事情很多,他生了一個兒子很精進,結果這個兒子在教書,認識了一個女老師,就跟女老師戀愛,接下來要結婚就拿八字來對,結果一對了以後,老爸反對不可以,若娶過來,怎樣怎樣毛病一堆,堅持不讓他兒子結婚,他這個兒子很聽話很孝順,就申請調離原來教書的學校,他兒子說若我在那邊見情思情很難過生活,然後調到別的地方去;結果他的女朋友也用情很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女朋友也跟著調到他那個學校,然後又戀愛五年,一直溝通請他父親讓他們結婚,他父親吃了砰陀鐵了心,不答應就是不答應,結果女孩子再經過一年就去嫁人了,那個男孩子用情很深,整天都沒有笑容,一直很努力的過生活過一年,就死翹翹了。

    所以我們人喔…你看這個情還真害人,他若用情不要那麼深就不會死,就用情太深而死翹翹,他父親等到他兒子死了就後悔,「哎喲~管他八字合不合,只要在一起就好」,所以就講:「咱來出生無半項,回去雙手也空空,咱來世間若眠夢,死了江山換別人」,感受很深,所以凡世間一切都虛幻不實在,都是假的,可是我們想一想,凡世間的情,我們說它是假的,用生死來相許耶,怎麼是假,為他生為他死都願意,可是後學都講那個是建築在識心上面,只要時過境遷,時代轉換,我們整個情也都變換也都不一樣了。

    所以你看男的跟女的,後學就想,女的嫁人生了兩個孩子,跟他先生一起在公園散步,平不平等?以我們看的話,男的為她這樣,死都沒關係,女的就沒有,心不平,愛的沒有價值。所以我們都要求嘛,你既然付出那麼多,得到就是那麼多,你才會平衡;你付出很多,你得到很少,你就失落了。所以後學一看,啊,浪費我們的愛,愛到為她死都沒關係,結果人家卻沒這樣,變成多餘的,你若再一次的話,我就不會這樣,嫁人就讓你去嫁人,我再去找娶別人。所以你看凡塵變化無常,都在變。不過要去找一個這麼專情的真的是很難找,凡塵很難遇到,不過後學不是鼓勵耶,後學是鼓勵修道成佛,不鼓勵我們用在那一種男女之間感情,所以凡世間的情…,星期四在醒世佛堂就有一個前賢講:問世間情為何物?廢物!後學聽到,喔,這個最好,廢物!那個當下回答真的,嗯,廢物!不會被那個影響。

   我們一定要得到『無生法忍』,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我們得到了、我們已經確實掌握了,所以後學都一直鼓勵,只要你萬緣都放下一念都不生,這個時候不是沒有念,而是很靈敏的知覺性,那一個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就是那一個,啊你那一個不能去變化祂,因為祂沒有形相,也不會抗議,祂不會爭權柄、什麼都沒有。那你說:「喔,祂就是那樣」,這樣又住相了,祂又不見了,就是很靈敏,我們真的很難去擁抱著祂,可是你可以體會,這個叫做領悟,悟,你悟到這個狀態,你就已經知道整個不生不滅的輪廓,那個輪廓都已經出來了,你要培養讓祂茁壯長大。


 濟公活佛恩師慈訓:認識自己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有什麼能讓眾生想念   有什麼讓眾生淚漣漣

像星辰改變了黑夜的畫面  認識自己多一點

信心的牆 來自天心水泥和磚 能抵抗眾生埋怨 

能守住眾生無悔無怨  只為真理犧牲奉獻

認識祢的眼  祂有真誠的圈  認識祢的眼 

祂能容眾生的善  認識祢的肩 

祂是眾生的靠山  認識祢的肩 祂能扛起眾生希望的擔

跟諸佛有著同樣的愿  人心煩惱自然能躲一邊

生命的主權莫交給人裁判  每一刻能立地頂天 

信心的牆  來自天心水泥和磚 

能抵抗眾生埋怨  能守住眾生無悔無怨 

只為真理犧牲奉獻   認識祢的眼 

祂有真誠的圈    認識祢的眼

祂能容眾生的善  認識祢的肩 

祂是眾生的靠山  認識祢的肩 

祂能扛起眾生希望的擔  跟諸佛有著同樣的愿 

人心煩惱自然能躲一邊 

生命的主權莫交給人裁判 每一刻能立地頂天

認識祢的臉 祂是慈祥顯現  

認識祢的臉 祂能使微笑漫延

認識祢的拳 祂是為眾生祈愿 

認識祢的拳 祂能抵擋眾生的不安

白陽的天使請站陳力就列向前 

其實只是回到起點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86348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