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恭錄黃秀萍講師2020∕11∕14解說三寶精微與妙用節錄文字檔
2020/11/18 23:51:41瀏覽1454|回應0|推薦0
恭錄黃秀萍講師2020∕11∕14解說三寶精微與妙用節錄文字檔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謝前賢無私分享影音以及文字檔公益分享)
 
◎道場穿白色衣服,如果滴到一些灰塵衣服染上好難看,所以我們修行要像白衣一樣雪白不滴上灰塵。
 
◎我們不像外面花花世界彩色的,我們修內在的沒有彩色,那要靠你真修出來的。
◎日常生活當中從你人生走的路,從你順境與逆境當中,所走過、所圓滿的路來走、來修、來改變,來修我們的自性。
 
◎還有我們肉體的放得下,肉體度量能夠大你才能夠修行,所以才說要了解到你內心的那顆心。
 
◎金剛經有講破四相,這個名利相最難破,這是一個灰塵,我們絕對不可以用這樣的心去修,你需要一顆雪白的心去修,只要你修成了,這個佛才在你身上,佛才說:賊偷偷不走。
 
◎因為佛住在你身上賊能夠偷嗎?偷不走。因為祂在裡面唯有你自己本身能夠看得到。所以佛才說『體相本自然』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走,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修改,完整的把它修好,這個體相就是「自性」。
 
自性是自然的,不用執著說我要怎樣怎樣?我該要吸氣吐氣,我該要守玄,我要怎樣守玄,不需要。
 
◎守玄就是心淨,心淨頭靜,你一樣是快樂的心,心是無一滴灰塵的心,心是雪白亮麗的心,這就是在守玄。所以我們修行是實行孔孟之道,不怪力亂神就在這個原因,心與性也是在這個地方而修行的。
 
◎所以才說『清淨非拂拭』:
心清淨不是說你用東西來把它掃
我拿掃把來掃一掃,不是。
 
◎它這個拂拭是說,我們裡面自性自己在修,祂在修你外在的是與非要把它切斷,外在的是與非沒辦法切斷,外在的高傲我慢形相你沒有辦法把它去掉,那今天你這個佛你就沒有辦法修好。
 
◎所以要去掉我慢、高傲,外面的形與相你都要放下,要清清楚楚的放下,今天你才有辦法把這個佛修好。
 
◎這個佛不是你用掃把掃一掃,你用畫來畫一畫就好,不是。所以才說『雖為一軀千百億』雖然在肉體一身軀可以讓我們修到真正的佛出來。
 
◎佛是人字旁,掃掉不好的是扌是旁,所以你要用你肉體把全部不好的這些掃掉,你肉體軀殼才有辦法住著佛,就是我們自性佛才有辦法住進去。
 
◎一軀千百億:我們不敢說我們肉身千百億,億化身是古佛級,我們的南海古佛、我們的老師祂們都能千百億化身,我們有肉體存在我們就是凡人。
 
◎我們老師經常跟後學(黃講師)講一句話:要修道就要把自性修得晶瑩剔透,但是要修得一身道法,每一個自性要修成功……
 
◎所以我們今天在修行講一句簡單的事,去掉三毒,去掉人的七情六慾,好好地往深奧的道理進去悟,好好地往我們三寶和合為一的玄關裡面進去悟,玄關裡面都是竅門。
 
◎如果你時時刻刻在裡面悟,你就是在守玄;所以我們老師在訓文當中有講一句:「一刻不離道」老師有講「守而無守」你好像有在守玄,但是你也沒有在守玄,為什麼你說沒有在守玄?因為你在工作啊!你在工作、你在吃飯、你在煮飯、你在買菜;或者你在開車,ㄟ就好像沒在守玄,就是日常當中該做的,但是因為你心靜,你心無雜念,你就是在守玄。
 
◎所以才叫做守而無所,你又沒有在守,但是你內心是一顆清淨無為亮麗的心,你就是在守玄了。才叫守而無守,才叫無為境界,能夠讓你無我的存在,因為無我的境界就是沒有傲慢,沒有我這個肉體的執著,沒有我慢的存在才叫守而無守,在這個境界你才能夠更上一層樓,能夠往深層裡面修行是很簡單,可是看起來又不簡單,因為因果業力的牽纏,讓你的心與頭腦不斷的干擾你的心,讓你的心沒辦法清淨。
  
◎讓你沒辦法去思考,讓你沒辦法放下三毒、放下執著、放下我慢,因為每個人因果業力都很深,所以我們才有佛堂的行功了愿的機會。所以我們修行只要你每天慢慢一天一天的試看看!
  
◎如你修道半年了,你一天一天地去掉,一天一天的靜,半年的靜你能夠達到一刻不離道,因為你在痛苦煩惱只有三分鐘,沒有達到十五分,這就印證我們仙佛講的一刻不離道。十五分鐘以內你的心能夠靜下來,頭腦能夠靜下來,讓心與頭腦能夠明亮,就能夠達到一刻不離道的境界,你會再悟道更深進去。
 
◎所以唯有行功了愿外在的功德,能夠還我們的因果業力,能夠讓我們修行更上一層樓;如果因果業力沒有辦法還,你在修行想要更上一層樓,後學講一句話:難上加難。要不然自己摸摸自己良心看看?你有沒有內心胡思亂想啊!有沒有忌妒人家啊 !摸自己的良心你自己就會知道。
 
◎如果你忌妒人家在講人家是非,這是你累劫累世業力的牽纏不讓你修道,讓你起了無名之心。所以一把無名火能夠燒盡你所有的功德林,我們不能讓這把無名火燒盡你所有外在功德,雖然行功了愿是『陰功』能夠還我們的業力,我們『陽功』是我們內德的培養,外在的因果業力沒有還,你沒有辦法培養內德,你的內心想要修到更深進去也沒有辦法,因為你的智慧一定會被蒙蔽,你絕對沒辦法修道內德好的地方。
 
◎所以我們今天在講布袋和尚講的這一句,是要讓我們知道我們能夠修到…古代聖賢仙佛留下來的詩句我們要了解。我們必須要知道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立場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修行的地方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境界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修行法門
 
◎只要你好好修,再多的無奈頭甩一甩,把它丟到九霄雲外去,沒有什麼困擾,沒有什麼痛苦能夠阻礙我們修行這條路,後學都講做人真的非常地苦,這一世能夠求道、能夠修道已經是萬幸了、已經不錯了,天道殊勝護住我們,有三寶護住我們,我們要懂得珍惜,你自然而然知道我要修道了。
 
◎我們能夠得到那麼好的道,絕對不能放棄,因為出生做人很痛苦回到天堂多好、多快樂。所以我們一定要修好,把它體悟好,缺點要把它全部去掉。
 
◎再來講下一句說我們今天修行的那顆明珠,還有經典心經裡面有後學講的,是要讓我們知道的珠子不是假說,也不是空口說白話,後學講
 
若神功莫思議 纔起思議便非真
般若靈知自超然 絲毫超覺失靈根
神明貫滿光三界 大圓鏡智鑑十方
諸佛諸祖依此出 無上菩提憑是親
密語密意密心至 黃海印連廻大千
 35分04秒………
 
◎如果有一些形與相,你說你通了,你執著了通這件事,以前有一個五通聖人,你在做這些事,你只要一個通字,你的靈根離你而去。我們今天修行,內心沒有那個會通的心思。
 
 
 
出處自劉芳村講師解說「六祖壇經」課程節錄文字檔:
 
◎我們在佛家來講就是法身、化身跟報身,我們一般講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個佛、法、僧一樣是我們一身,就是我們本身,不是外面,都是我們自己,皈依佛就是歸於佛心,這個本體,皈依法就是皈依我們的智慧,妙智慧般若,那麼皈依僧,僧就是我們這個形相啦!這個就是僧人,都是皈於自己啦!
 
◎我們不是說有三個身,而是我們真心佛性,把它詳細分析裡面有一個法身,就是以法為身,就是沒有形相,這個虛空之間,整個都是我們的真心佛性,那一個稱為法身,就是我們那個佛性的本體,就是真如啦!那個真如就是我們的法身,一般我們都還沒有到這個狀態啦!
 
◎講到那個妙覺湛然,那個就是我們的法身,就是我們那個佛性的本體。
報身一般來講,我們凡人認識就是果報身,那個果報身就是你要修到已經成佛了,果報身才出來。可是我們現在要了解,我們現在修的當下,我們自己也有,那個報身,就是現在落入形象這個,就是報身。
 
◎然後化身,化身就是我們行為啦!我們有一個行為,就是一個化身啦!你做這個工作都是在幫助人,就是一個身,做那個工作也一樣利益大眾也是一個身,那你做工作可以千百億呀!做工作很多啊!就可以千百億化身,所以三身,就是一身,都是我們本體啦!
 
◎我們求道得到三寶,那個三寶的本體就是體。所以我們就是了解,我們說守玄,不是說守住那個點傳師點的那個,不是啦!那這樣的話糟糕啦!
我們會死那死了身體要埋在棺材裡面,對不對?
所以我們了解身體是天地的物質,借我用的,早晚我們一定要還給天地。
 
◎只是我們這個三身就在整個虛空之間,就很活潑。所以我們就是要把祂啟發,然後使祂能夠已經這個身體還沒沒有之前,還沒有消失之前這個就已經可以作用了,這個法身、報身、化身可以作用,那我們這個色身,沒有就沒關係了,所以很重要。
 
◎那我們守玄就是要守這個啦,然後三世諸佛都能夠讓祂成熟了,那這個身體就沒關係了。
 
◎我們修道都是要身體健康,生活很順遂
  所以不要有發生奇奇怪怪的毛病。
◎真人靜坐是我們  (白水聖帝) 老前人提倡的,我們身體是真人還是假人?(假人),我們身體去靜坐是真還是假?(假的)就不對了,要知道,【外表形相靜坐只是短暫】。
 
※行住坐臥的靜坐是長久,不管你在行住坐臥都是在靜坐,就是走入我們性分,在佛性裡面的靜坐,從佛性來靜坐才是真常之道,那個才是正確,那個叫真人靜坐。
 
◎所以後學有講過,我們生活之中,不被外面的所有景象束縛,我們的內心不被我們的【意念固定】,一方面不被外相、一方面不被內心,外相、內心全部都摒除了,全部都不障礙我們、都不拘束我們,我們那個時候才叫做靜坐。有沒有自由自在?
 
◎我們的佛性本體自由自在,不要被外相束縛、不要被內心擱置,這樣的話逍遙自在,那才叫真的靜坐。所以我們對靜坐都有誤解,認為身體在那邊坐著,在那邊坐著你能做事嗎?你能思想嗎?是不是變成木頭人?我們要不要抱一個木頭人來?不要,要自由自在,不被外相、不被內心,都不被它們拘束,很逍遙自在,這樣才是好。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謝前賢無私分享影音以及文字檔,推廣性理心法公益分享)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謝前賢無私分享影音以及文字檔,推廣性理心法公益分享)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謝前賢無私分享影音以及文字檔,推廣性理心法公益分享)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謝前賢無私分享影音以及文字檔,推廣性理心法公益分享)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1534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