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極仙翁慈悲聖訓:放下
2016/03/23 18:21:38瀏覽1513|回應0|推薦0

南極仙翁慈悲聖訓:放下

(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放下  放下累贅  放下罪業

放下因果   放下迷昧

放下執著   敞開心扉

放下不捨   啟動愿為

拂去身上塵灰  滌淨心性  現光輝

抹去識神迂迴  復顯元神  萬善歸

七情六慾   十惡八邪  累劫罪業

感恩當下  真懺悔

感恩當下  時運隨

大力捨財   捨法 捨無畏

放心布施   奉獻愿直追

點滴功德水 細水長流遠 真功實善美  

放下對人對事的感覺

放下秉性習性的累積

放下 是一種慈悲 一大智慧 

劉芳村講師詳細解說易經課程摘錄參考: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誤謬,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我們的生命就是綁在那個氣數地方,就全部照這樣走

   所以我們了解說知得一,你知道這個一萬事畢,所有的天地元素起頭一定是1啦,所有事的起頭一定都是1,然後就這樣運轉。

    在自然現象的水與火原本不相容的,是相剋的,但火的成數居然是水,所以我們要對所謂的『相剋』的定義,再進一步的探究,相剋並不是要傷害對方,更不是消滅對方,它的剋制是為了成全,成就對方,“水剋火”並不是要水來消滅火,而是約束它,成就它,不讓火蔓衍成災,而讓火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從這裡可以看出,天大地大成人之美最大,『相剋原來是相成』宇宙間的自然之理,反對及約制是為了要更好,不該是為反對而反對的無理取鬧,因為那是違反自然規律。

   所以在這一種非不非是不是的狀態之下,一定要徹底的認識,是就是,非就是非,是道則進,非道則退,老子所講的。符合真理我們就去做,不符合就不做,這樣不會造業。所以『不要差之毫釐就失千里』我們要像老子說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不要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因為下士聞道,他不笑的話我們道就沒有價值,因為他一笑了以後,才顯示道的高超、道的價值所在。我們要自己勉勵自己當一個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你聽到道了趕快做,趕快可以成道成佛,絕對可以,不要若存若亡,也不要大笑之。

    佛說:如來法中,無有選擇良日吉星:各位前賢,我們在修道裡面,不用選良日吉星,每一天都是好天,每一時辰都是好時辰,什麼時候都對,什麼時候都吉祥大吉大利。

    我們如果看形相很容易就著相了,而且,有時候你看一相一生都忘不掉,就是那麼讓人這個會很痛苦的,所以,從性分來著手,知道相都是假的,相是因緣聚會才有,因緣消失就沒了,沒有相,從這個角度來了解,就不會有迷惑。用現象來解決事情,會越解越多,新的情緒又來,又有新的情緒來,所以你在現象解決事情解決不了,你要從根源解決問題,你根源抓到無極了,都就可以解決事情,因為延伸下來的,你都已經放開了,放開了啦!你要在過程裡面去抓來解決就沒完沒了,解決不完的啦!

   我們如果看形相很容易就著相了,而且,有時候你看一相一生都忘不掉,就是那麼讓人這個會很痛苦的,所以,從性分來著手,知道相都是假的,相是因緣聚會才有,因緣消失就沒了,沒有相,從這個角度來了解,就不會有迷惑。用現象來解決事情,會越解越多,新的情緒又來,又有新的情緒來,所以你在現象解決事情解決不了,你要從根源解決問題,你根源抓到無極了,都就可以解決事情因為延伸下來的,你都已經放開了,放開了啦!你要在過程裡面去抓來解決就沒完沒了,解決不完的啦!

   要從真理解決,從剛才我們在講的一本散萬殊,從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這樣一本散萬殊,萬殊下來都一直輪迴,我們現在萬殊歸一本,你歸到無極源頭就對了,就到隱而不現(佛性本體),就已經是無極,就什麼都沒有了,那個也是我們短暫時間遭遇留下來的那個,那我們一直綿延不絕,一直延續過來,一段一段的,那以前的久了模糊了,新的又來,久了又模糊,新的又來,這樣就一直輪迴,都在一本散萬殊裡面,那我們回去萬殊都沒有,哪有什麼你看的喜歡看的,恐怖看的討厭,沒有,所有的都沒有,歸於零,圓滿菩提,歸於無所得

    所以我們可以騙別人,騙不了自己。自己要誠實的面對就是我們自己本身不生不滅的佛性,我們要老老實實的認識自己的佛性,這樣會嗎?降伏我們的妄心,妄心一旦降伏了以後,我們就用不生不滅的佛性指揮我們的言行動作,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樣就是跟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修,這樣就正確了,正確的修道方法。

  所以我們可以研究性理心法可以了解人家修的程度,只要他講話你就知道他修到什麼程度,要訓練自己看,一定可以看,像我們修道時間久,有一個眾生到我們眼前來,你一看到他的臉相,就知道他業很重,馬上可以看出來;若有一個眾生到你眼前來,你一看就知道這個眾生很好修道,臉圓圓的又都滿臉春風。我們可以坐在看相的桌上給人看命,後學在「謝謝你」裡面講到,我們經歷的六道輪迴太久,因為我們輪迴六萬多年,以一甲子六十年來算等於輪迴一千生,你坐下來隨便講都很準,因為他都有經過,所以不要相信那些不實在的話,實在的就是真理,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才是實在。 

   我們在凡塵,戒就是一個滅火器,然後外面的形相,就很引誘我們,我們心中的慾火焚燒,我們用戒(用滅火器)把它噴滅,你看火多烈,一下子就不見了,所有的欲不見了,好不好用?(好用),很好用,所以這個心中有戒律,不該為的你就不要做,這樣的戒律在你心中產生力量,自然促成你到達清淨彼岸,最起碼你的心都已經到了。

  】:請問心火要往下降要怎麼做法?

劉講師答:你說我們遇到事情要生氣啊,生氣的心火就會往上延,要把所有生氣都下壓來,一直壓到很深的地方。

   】:要做,你就是要做,先告訴自己要做你要做?

劉講師答:用意念啊,意念引導,你把自己心念一念整個都壓下去,告訴自己不能生氣,不能生氣,不能生氣,不能生氣…一直壓,壓到最底下,時間一久,它就到底下了,你就穩定了,穩定時後就是在烹飪腎水,腎水會變氣,潤轉全身,身體就健康。

    後學對易經已經放棄四十年,三十歲求道,求道以後,四十年從未再碰到過,今年已70,那時的理念是說變易,研究和不研究都一樣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不會因此改變,所以不再碰...兩個星期前被善知識點醒,才知自己愚昧,才改變想法,為何不以此中國文化的精隨發揚光大,繼往開來。

研究易經跟修道一樣不要在變易上面用功夫,『法』方法要正確,從根源入手可以事半功倍,很快就進入狀況不要入海算沙下來,學易經重點一定要在生活之中運用。

劉講師在涅槃經課程解說摘錄:

    我們在凡塵不要跟人家鬥爭,一鬥爭人天都整個損減,人道,天道那個德都減少了。「疑→生顛倒→生放逸→生無明→生慳貪嫉妬所以我們在凡塵有疑必問,要把疑消失,不要疑,一疑了我們想法就亂想就顛倒了,顛倒以後就放逸就把全部精神都往外放,這個時候就已經產生無明,無明了以後慳貪嫉妬,所以六道輪迴就免不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是屬於天時,那天時要看我們凡人,唉喲!都不想要修道啊,可憐喔,上天真的不忍心啦,,大道降世先得後修,先得你有資格了你可以成佛,要不要啊看你自己?有啊,你有資格,可是你不要,你要當眾生仙佛也辦法啦,上天也沒轍,給你啊,,所以我們現在提倡自由,自不自由?你要不要做佛你自己決定自不自由?(自由)很自由喔,,我要做佛,那你就按照謝謝您,哈哈~就記得謝謝您就可以做佛了(道德經41片解說活佛恩師慈訓謝謝您),那你如果不要我還要做眾生,那也隨你自由不會阻礙啦,都給你自由,你如果要做眾生好啦去做,你如果吃苦吃得夠了記得回頭,你踢鐵板踢得夠,不要了,我還是來修道比較好。

   所以我們凡人都以為:『愈學心思愈細膩,愈聰明』,絕對不是好事我們要了解:『人之所以頂天立地,最高貴的地方就是人格』,可是我們現在人格都不要,都跟禽獸沒有什麼分別,才會造成一個很混亂的社會,所以在這種現相之下,就是要各位能夠知道,然後去講,把真理去推廣。

   我們了解,道都是有顯揚的時候、有隱藏的時候,現在是上天大開普渡我們從這個理瞭解說,我們能夠求道了,我們能夠接近上乘佛法,我們是經過多久的修持,我們累積了多久的善根才有辦法得道,才有辦法聽性理心法。

   我們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你看研究性理心法有多少?兩百三十個人都還不足,所以很難得,要自己重視自己,我們本身就是佛,之所以沒有成佛是被我們自己的眾生知見障礙,我們自己的知見障礙我們自己,只要我們去掉,我們都走入佛的知見,就一定成絕對成,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各位要了解,當我們的業力現前真的很苦耶,你熬不過的話,哇!就完了,又在六道輪迴裡面。

  問】:這個是這一次法會仙佛的訓文請劉講師幫我們解說一下:「世間消長若能懂,宇宙造化尚能通」

劉講師答:我們要了解說世間的消長,我們在凡塵有一些一直過去了就叫消,長就是一直出來,我們凡塵都是一樣,你看現在冬天一直過了對不對?然後夏天一直長,有沒有?就是這樣,消就是一直消失,長就是一直出現,世間的消長若能懂,假如說我們能夠懂,能夠了解,宇宙造化尚能通,整個宇宙的造化我們就可以通達,整個真理就能夠融會。

    所以後學現在已經易經又重寫,真的不甘願講過一次不圓融,再來,已經快要完成的階段,大概再一兩個禮拜會收到,絕對不一樣。

    劉講師在涅槃經課程又再次解說摘錄:我們手上都有一本易經,後學又重新把它寫一次(易經手稿講義第二本),因為之前講解的時候太匆忙,一邊寫一邊講所以比較零散,這一次整理能夠比較綱要且都有闡釋,著重在我們修道方面,我們一般社會研究易經都是要算命,後學覺得說算命的話功用不太大我們能夠藉著易經來了解整個道理、整個凡塵的一切,這個比較重要。易經裡面包含非常廣泛,有「不易、變易、交易」,所以對我們來說就是引導我們人生要走的方向,這個易經有交待只是我們大部分一研究易經就直接想到算命,很少說要研究不易(就是理天),理天方面就比較缺少去探討研究,後學有把理天、氣天、象天、不易、變易、交易,整個都闡釋講出來。我們若有時間的話可以深入其中,你要算命裡面也有,第六頁有畫一個整個二十八星宿,二十四個節氣、十二個月、有八卦、有六十四卦,全部都包含在裡面,可以整個研究,對我們幫助很大。

    問】:請問劉講師,何謂秉性?習性與秉性有何不同?

劉講師答:我們要了解到這個大哉問,何謂秉性?就是我們落在凡塵,生在凡塵的時候就是秉受天地陰陽,就是被氣數所拘,被物慾所蔽,所以我們要了解說這個秉性就是氣秉之性,有陰陽有氣秉,我們是受到陰陽現象所影響所產生的,它是屬於生滅氣天方面,跟我們佛性是不生不滅是屬於理天啦!所以理天跟氣天不同,秉性跟佛性不一樣。

    秉性就好像說:我就是這一種個性,沒有你要怎麼樣?!要跟人家打架,所以我們要了解那個就是秉性啦佛性沒有,佛性沒有這一些,佛性跟秉性不一樣那個來的地方所在不一樣,我們佛性來自於理天,秉性來自於氣天,那氣天裡面有陰陽、有對待,所以我們整個都在氣數裡面,各位有沒有在氣數裡面?

     後學就講:你假如說要試驗你在不在氣數裡面?有一天你找一個熟識的人,你跟他講:唉喲!你今天是身體不舒服嗎?怎麼臉色那麼難看?實在沒事啦!這個是試驗,然後他聽到以後喔!搖一搖有這樣嗎?真的臉色這麼難看,他整天就不精采,那個就在氣數裡面,隔了幾天你換個方式,你今天有什麼喜事啊!怎麼滿臉春風?實在沒事,他聽到以後那個三步變成兩步走得很輕快,那個就在氣數裡面啦!所以我們被氣秉所拘都不知道。

   那你都超越,說你好,說你不好,你都無關,那個很不容易啦!容不容易?人家講都會影響對不對?所以多多少少都會被氣數綁了,那我們都不被氣數綁住那個很超越,相信自己不生不滅佛性本體

    習性是我們六道輪迴養成的,秉性、習性、佛性它都不一樣,秉性是氣秉之性,習性是我們六道輪迴所養成,六道輪迴太久所養成習慣性已經不知不覺了啦!都是自就這樣,我們都認為自然就是這樣,不是自然這樣啦!我們的佛性裡面沒有,我們的習性裡面有,就是六道輪迴太久才會這個樣子,所以習性、秉性、佛性三個都不同,這樣了解嗎?下課!

有前賢問,是不是做耳根圓通比較快?

後學說對!做耳根圓通比較快。可是那個要先把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認識,整個佛性本體的輪廓都呈現,你有把握了你再來做

   那你做的時候,因為你做耳根圓通,那個時候各位前賢就是先能夠定(先篤定自己佛性了),然後你把佛性延伸到虛空,虛空一出來以後,它能夠容了,容了整個虛空,是比我們萬緣放下要來得快,可是我們修道也不用貪快,只要你一步一腳印很踏實,一樣可到達,所以在這邊後學也不鼓勵我們做耳根圓通,做【萬緣放下】,你看連我們仙佛來借竅都叫我們做萬緣放下,那個比較容易做又不會出毛病。

感恩網路勵志好文布施轉載: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智慧集【耳根清靜

   有兩個患有癌症的病人。一個人耳朵很靈,從醫生的談話中聽到他們只能活三個月時間了。於是,整天鬱鬱寡歡,結果還沒到三個月就死了。

   另一個人的耳朵有些背,別說偷聽醫生的談話,就是你跟他直接說,他還聽不太清楚。奇怪的是,他不但活過了三個月,到現在已是兩年過去了,他還好好地活著。

(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活佛老師慈訓:謝謝您

劉芳村講師詳細解說謝謝您慈訓100/10/22日在台南同義宮 

活佛師尊慈訓:謝謝您 

深信人生可以留下  累劫累世的記憶

我時時心存感激   我要在還活著之際

表達我的心意     要及時由衷說聲謝謝您 

感悟生命因果牽繫  也是心念累積 

何妨善用慈悲和歡喜

有了道能夠讓我們永遠不孤寂

我要對上天說聲謝謝您   謝謝您

不管是陌生熟悉  或者是疏遠親密

在天地造化中   我們原來是一體

縱然有悲和喜   相聚分離相交替 

彼此關懷疼惜絕不會放棄  謝謝您

讓我可以在無常世界找回我自己

多少順逆你陪我經歷 這份情銘記

於是我明白愛人其實是種福氣

也讓我學會圓滿生命裡的緣滅緣起

(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慈悲布施,感恩十方諸佛布施。

引用:

1.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2.https://onedrive.live.com/?cid=93f6cb7e149d1059&id=93F6CB7E149D1059%21105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5117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