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芳村講師_涅槃經_第17片_台南同義宮_103/11/15
2014/11/29 16:22:13瀏覽787|回應0|推薦0

劉芳村講師_涅槃經_17_台南同義_103/11/15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今天特別上了一課。手上這一張講義,就是因為上個禮拜我們最後剩下四分鐘時候提到一個問題,就是楞嚴經裡面有提到七次徵心、十番顯見,因為時間不夠,只有剩下四分鐘,所以後學回去以後寫成書面資料,回答上個禮拜最後一個問題。因為背面空白,所以又加了楞嚴經,以前有發過,因為那個很好,又把它連在回答問題裡面,這樣我們就可以有空多看一下。

  所以剛提到我們一定要借假修真,一定要借著身體把真的佛性修證。我們不要想說你現在去渡人,然後要修,回到理天再修,各位前賢,這個是錯誤的,絕對不是這樣!你有身體不修,你沒有身體怎麼修,所以一定要在有身體的時候修,不要說我們回到理天,你回不去啦,你住在形相,在象天。理氣象,理就是我們佛性就是道,你要能夠回到理天,就是你整個佛性呈現才可以回到理天。所以我們現在在形相努力,那個是象天,氣天都還沒到,只有在象天,想想看?怎麼可以回到理天呢!

  所以後學這幾個禮拜一直在講,把我們的佛性充塞整個虛空,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個時候,你萬緣都放下一念不生,那個很靈敏的知覺性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那你這個時候已經把佛性本體體會了,輪廓都出來,然後你要努力、專注、加長那個時間,這樣的時候你在那個靈敏的知覺性已經沒有脾氣毛病、已經沒有貪嗔癡慢疑,所以你所有要修的都已經修了,你看已經在佛性本體了。

   那用耳根圓通更容易,就是我們借著聲音把佛性顯現,現在整個虛空都是,可是我們可能體會不出來,不能用妄想,要用實際的,你借著耳根,耳根的聞性就是佛性,然後你聽到聲音了,你佛性就在聲音發生的地方,那個聲音會消失你就不用耳根了,所以這個脫根;然後聲音就是塵,又脫塵,脫根脫塵離身離境,已經離開身體了,所以我們佛性都出來,沒有脾氣毛病、沒有貪嗔癡慢疑,都沒有,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就是加強,已經啟發佛性以後,後學就講要培養讓祂茁壯長大。剛才陳兄就講我們佛性可以發出光芒跟佛是一樣的,是沒錯、是這樣子。所以我們要借著身體,有身體的時候趕快修,又是有能力的時候我們趕快請佛性出來當家,因為我們現在都六根當家,那六根就是識神,去地獄的就是識神,我們佛性就是元神,元神是本來,所以我們把元神整個都修證,整個都出來了,我們可以回歸到我們本位,最理想借著現在大開普渡我們才有這個機會。所以我們能夠修、好好修,都沒有把握等到身體沒有了,要了解到佛性沒有啟發出來,你就被業力推,推到現象又現相又受苦,都在苦海之中。

   所以我們現在在生活之中就是要請佛性當家,佛性一當家的時候,祂已經整個都脫離現象。我們要了解,最簡單的身體是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請問水火風土有沒有知覺性?(沒有),我們現在會動啊,是不是佛性?(是),所以你看佛性這麼簡單,有沒有出來?(有),都出來,所以我們就是因為住相,變成不認識佛性。那我們能夠作萬緣放下到一念不生,那整個佛性的輪廓都呈現,那我們作耳根圓通更能夠延伸、更成熟。所以後學一直講大概都離不開這個範圍,都是要我們能夠掌握到佛性本體,這樣的話我們身體還給天地,因為天地水火風土,我們身體也水火風土,那身體一定要還的,那我們還沒有還之前,借用,借著水火風土趕快用、趕快修,讓我們佛性能夠都呈現。那怎麼樣呈現呢?日常生活你讓祂當家,就已經全部呈現,這樣容不容易?不敢講,講是很容易,做起來你就會了解我們六根真的很強,已經用的深根蒂固,所以一下子都沒辦法改過來,可是我們要知道我們機會真的不都多,各位就想想看,我們都蠻有年歲了,可以再活多久?沒多久喔,所以要趕快請佛性出來當家,那佛性當家了以後,身體已經沒有了沒關係,你佛性沒有出來,啊,那身體沒有了就被業推,被業一推了以後我們又現相又在苦海之中,那又受苦沒完沒了。所以一定要借著我們還活著,還有能力的時候就趕快做,不是要求別人的,這個是要求自己,就是佛性你出來當家,不要給六根當家,我們知道六根一當家造業連連,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嘴巴要吃、身體要摸、意念要想,每個都要拉我們到地獄,不要讓六根當家,我們就請佛性當家,那佛性當家都符合真理,所以不會造業,就不用受苦就解脫了,所以解脫是要自己努力,那可以做到的。我們互相勉勵。

我們講到20頁倒數第7行。

迦葉白佛言,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佛與眾生,有何差別?如是說者,多有過咎。若諸眾生,皆有佛性,何因緣故,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緣覺之人,於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薩之人,於大涅槃而般涅槃,如是等人,若同佛性,何故不同如來涅槃而般涅槃?

【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佛與眾生,有何差別】迦葉因為要接一代祖師,所以迦葉很詳細的問所有問題。若一切的眾生都有佛性,那佛跟眾生有何差別,哪個地方不一樣。

迦葉問一切的眾生都有佛性,那佛跟眾生應該是一樣,那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差別在哪裡?迦葉對佛說,如是說者,多有過咎(這樣有很多不對的地方);

若諸眾生,皆有佛性,何因緣故,為什麼舍利弗以小涅槃而般涅槃,我們了解涅槃,像阿羅漢可進入涅槃,辟支佛也可以進入涅槃,菩薩也可以進入涅槃,佛也可以進入涅槃,他為什麼都不一樣的程度,而進入涅槃。所以我們要了解,像我們在凡塵有的念到小學、有的念到中學、有的念到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是不是都不一樣,是不是有千差萬別,是不是眾生都是一樣,像後學就沒有念書,那有的念書念的很高,這樣了解意思嘛!所以每個人的遭遇、每個人的努力方向、以及他所得到的成果都不一樣。所以這邊迦葉問的,舍利佛小涅槃,就是他比較沒有去渡化眾生,就想進入涅槃了。然後緣覺就是辟支佛,於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薩,於大涅槃而般涅槃;

【如是等人,若同佛性,何故不同如來涅槃而般涅槃】為什麼不跟如來是一樣。所以我們要了解到,這個跟每一個人的發心、每一個人的追求方向、所作所為都不同,而名稱就不同,可是我們進入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各位前賢要了解到,佛性本體沒有名、也沒有相,沒有名相,所以我們能夠到達最究竟就是沒有名、沒有相。我們在凡塵修,沒有名沒有相我們就無所依賴,就不知道要如何做?要如何修?那這樣的話他有辦法到如來的程度嘛?就已經缺少善知識引導,所以有人在教、有人在說,確實就是非常殊勝,可是一定要正確。我們可以看我們現在整個凡塵,能夠說到究竟的可以說還沒見到,後學都一直很奇怪,那些高僧大德怎麼都沒有講究竟法,像最普通的四念處,怎麼說都是說入門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不是入門?剛要入門修道的時候所講的。

那大藏經裡面文殊菩薩有問佛,如何是四念處?佛就講(1)觀身性相猶如虛空,觀我們身體,不管是佛性、不管是身體本身都跟虛空一樣,這樣就有辦法成佛,你看一句話就可以到達究竟;然後,(2)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沒有受,我們一切都不受,就是全部都是佛性,一心證受;(3)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沒有心啦,各位前賢,沒有心,只有名字而已,連那個名字的性都沒有,所以要努力生活就是要無心,我們在生活之中已經無心了就是真心、已經無心了就是佛,奧不奧妙?我們有心了,我們有心就是私心、我們有心就要六道輪迴,「謝謝您」說的很明白,我們在用心意識。後學就講,我們跟佛性很親切在一起,只要你晚上睡覺,那你已經睡著了,然後沒有作夢,那個就是佛性本體,可是我們作夢那個叫獨頭意識,那你清醒過來你意識恢復,那個叫心意識,不叫本體,叫作用,這樣有沒有親切?我們每天都跟佛在一起,佛性本體就是佛,所以只要你那個時候一躺下去,沒有意念,睡著了,佛性本體都跟你在一起,這樣有沒有親切?那我們以前知道嘛?(不知道),都不知道,所以有很多只要你知道,那你就到達了,不用修的。像我們在講的最上乘法門,也都是你知道,你知道就到達了,所以這個很重要,不然我們在凡塵很努力的做,很努力的做叫有為,有為叫生滅,叫無常變化,不會成的啦。不過現在正在辦的時候,聽到後學這樣講就很討厭,你這樣講都不用辦了?不是喔!我們要努力辦眾生成佛的事,可是那個不成佛的一些事我們就不要去辦,帶人家去玩,那個心都野了,那個離道更遠,那個不用,又花心思又花錢又花時間,得到什麼?什麼也沒有,得到很疲累,你辦回來就很累,趕快去睡覺,已經沒有力氣了,那個不是道喔,要了解到,道是我們佛性本體,佛性本體才是道,道是無極、道是絕對,所以一定要呈現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才對,一定要努力朝這個方向。

所以迦葉這樣一問等於讓佛來回答到底是怎樣的差別。

善男子,諸佛世尊,所得涅槃,非諸聲聞緣覺所得,以是義故,大般涅槃,
名為善有。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

迦葉復言,是義云何,佛言,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乃有一佛出現於世,開示三乘。

諸佛世尊,所得涅槃,非諸聲聞緣覺所得】到達如來的般涅槃,跟聲聞(阿羅漢)緣覺(辟支佛),所以佛世尊得到的涅槃跟聲聞緣覺所得,都不一樣,所以有「非」字。

【以是義故,大般涅槃,名為善有】假如光兩個字涅槃,那就跟生死相對,都是生滅變化;那加大涅槃、或是般涅槃,那就已經超越我們凡塵相對待的。名為善有,大般涅槃就是善有,我們在凡塵都沒有擁有這個善有。

【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假如佛沒有示現在凡塵,那麼二乘(聲聞緣覺)可以得到二涅槃(就是阿羅漢跟辟支佛都可以進入涅槃)。

【迦葉復言,是義云何】這個裡面的義理是怎麼樣。

【佛言,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乃有一佛出現於世,開示三乘】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非常長的時間、非常久的時間,才有一個佛出現在凡塵來開示三乘(上乘、中乘、下乘),上乘就是性理心法,中乘就是參禪打坐,下乘就是敲打唸唱。

男子,如汝所言,菩薩二乘,無差別者,我先於此如來密藏大涅槃中,已說其義,諸阿羅漢,無有善有,何以故?諸阿羅漢,悉當得是大涅槃故。以是義故,大般涅槃,有畢竟樂。是故名為,大般涅槃。

如汝所言,菩薩二乘,無差別者菩薩跟二乘(聲聞緣覺),無差別者。

諸阿羅漢,無有善有就是阿羅漢沒有大般涅槃,所以說沒有善有。

何以故?…是故名為,大般涅槃】阿羅漢還沒有到達善有,還沒有就是大般涅槃,可是阿羅漢可以得到。我們一般了解,阿羅漢就是獨善其身,然後到菩薩才可以兼善天下,所以你獨善其身無功於眾生,你自己好就好,眾生怎麼樣你都不管,那樣不列入天地之中所歌頌、所讚嘆的,所以你到阿羅漢程度一定要在進修走到菩薩能夠兼善天下,就可以得大般涅槃。

迦葉言,如佛說者,我今始知,差別之義、無差別義。何以故?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於大海,是故聲聞緣覺之人,悉名為常,非是無常,以是義故,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迦葉言,…、無差別義迦葉回答,佛一講了以後才知道差別的地方所在,眾生因為都是被凡塵現相所迷惑,所以沒有進入修道,所以就沒有辦法般涅槃;那阿羅漢、辟支佛有辦法進入涅槃,可是他們缺少渡化眾生,所以佛都不加以歌頌,那等到你到菩薩以後,又可以兼善天下,所以佛就鼓勵菩薩一直努力修,修到覺性圓滿。

何以故?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一切菩薩、聲聞緣覺,還在未來(不是現在,就是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

【譬如眾流,歸於大海】所有小河流都歸到大海。

【是故聲聞緣覺之人,悉名為常,非是無常,以是義故,亦有差別,亦無差別】聲聞緣覺之人跟菩薩、佛如來都有不同的地方,他們也可以到達最究竟大般涅槃,是可以的,可是要努力,不是現在當下,所以他們也都是常,已經脫離那個變化,不是無常。所以我們要知道阿羅漢就脫離三界了,阿羅漢不在三界出生,不像我們有身體來受苦,阿羅漢已經可以脫離三界了,我們了解我們大概對阿羅漢也沒有很嚮往,可是要了解阿羅漢已經到達無學(無法可學),已經所有的法都會了,已經沒有法可學了,所以到達那個位階也很高,那我們到以後,又兼善天下,就可以。

迦葉又問,云何性差別?

佛言,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生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以是義故,大涅槃中,說四種性,而有差別。

【迦葉又問,云何性差別】為什麼他們的階級會有那個差別。

【佛言,聲聞如乳,緣覺如酪】佛回答,聲聞好像牛奶。佛都時常拿牛奶來比喻,牛奶有五味:牛奶、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佛就講聲聞好像牛奶、好像乳;緣覺好像乳酪。

菩薩之人如生熟酥這個就比喻兩個,因為菩薩有十地,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三地菩薩…一直到十地菩薩,到第八地才不退轉。所以生酥就是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三地菩薩;八地、九地就是熟酥。

諸佛世尊猶如醍醐所以牛奶的五味:牛奶、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佛都加以比喻。

【以是義故,大涅槃中,說四種性,而有差別】在大涅槃裡面說聲聞、緣覺、菩薩、佛,涅槃都不一樣,所以有四種性差別。

迦葉復問,一切眾生,性相云何?

佛言,如牛新生,乳血未別;凡夫之性,雜諸煩惱,亦復如是。

【迦葉復言,一切眾生,性相云何】這個時候迦葉就問比較低的,不講聲聞緣覺,也不講菩薩,就講眾生。

【佛言,如牛新生,乳血未別】佛就回答,好像牛才剛生而已,乳跟血還沒有分別。

凡夫之性,雜諸煩惱,亦復如是我們凡夫煩惱多,所以性都不清淨,雜諸煩惱(很多的煩惱)。亦復如是(就是乳跟血沒辦法分別,所以新生的牛沒有牛奶,你要擠牛奶擠不出牛奶)。

迦葉復言,拘尸那城(城名,世尊入滅之處),有旃陀羅(屠者,以屠殺為業)名曰歡喜,佛記是人,由一發心,當於此界,千佛數中,速成無上正真之道,以何等故,如來不記,尊者舍利弗、目犍連等,速成佛道。

我們了解,我們現在叫做賢劫,賢劫有千佛;我們之前叫莊嚴劫,我們賢劫之後叫星宿劫,都有一千位佛。那我們現在賢劫到我們釋迦牟尼佛(第五位),所以後面還有995位。各位就可以想像,後面995位不知道何時才能都示現在凡塵,我們有那麼命可以看到嗎?有啦,我們佛性又不死,都看得到,所以要修證。

所以迦葉問,拘尸那城有屠宰業(就是在殺生的人),佛記(記就是授記)是人,由一發心,當於此界,千佛數中,在一千位能夠掌天盤的千佛數中,為什麼把他紀錄這麼高的程度,速成無上正真之道。

以何等故,如來不記,尊者舍利弗、目犍連等,速成佛道】迦葉一問,迦葉是大弟子,不好意思說自己,說舍利弗跟目犍連為什麼不記他們。

佛言,善男子,或有聲聞緣覺菩薩,作誓願言,我當久久,護持正法,然後乃成無上佛道。

所以各位前賢要了解到,因為他有發誓,就是要久久要護持正法,那這樣的話可以讓他趕快成佛道嗎?可不可以?這樣就違背他的願。你要護持正法的話,要在凡塵,你在凡塵護持正法,你就不能去掌天盤。各位聽起來可能覺得這些跟我都沒有關係,所以都不會去注意裡面這些。

以發速願,故與速記

所以對旃陀羅那個歡喜,他有發速願。所以我們修道發願很重要,各位要了解,我們要發願長,不要常發願。一發願以後就不能變心,一直要朝這個方向去做,不能說我現在發願,明天又來發願,後天又來發願,你那個願沒有用,那個是生滅的,我們一發願,就是不管這一生、下生,一直到永遠,全部都努力以赴。

復次,譬如商人,有無價寶,詣市賣之,愚人見已,不識輕笑。寶主唱言,我此寶珠,價直無數。聞已復笑,各各相謂,此非真寶,是頗梨珠。

譬如商人,有無價寶,詣市賣之,愚人見已,不識輕笑】商人有非常高價值的寶貝,拿去市場賣,一般人不知道寶貝的實在,所以就笑商人。

寶主唱言,我此寶珠,價直無數】我這個寶貝價值是無法講的,價值很高。

聞已復笑,各各相謂,此非真寶,是頗梨珠】這些愚人聽了以後又再笑,各各相謂,此非真寶,是頗梨珠(是玻璃珠),小孩子在玩的玻璃珠,那種玻璃珠沒有價值,那如果真的夜明珠就有價值,晚上會發亮。

善男子,聲聞緣覺,亦復如是,若聞速記,則便懈怠,輕笑薄賤,如彼愚人,不識真寶。

聲聞緣覺也是這樣,聽到你發願就可以速記(就給你授記),他聽到以後就懈怠了,就輕笑薄賤,不認識這個發願的重要。

於未來世,有諸比丘,不能精勤,修習善法,貧窮困苦,飢餓所逼,因是出家,長養其身,心志輕躁,邪命諂曲。若聞如來,授諸聲聞,速疾記者,便當大笑,輕慢毀訾,當知是等,即是破戒,自言已得過人之法,以是義故,隨發速願,故與速記,護正法者,為授遠記。

於未來世,有諸比丘,不能精勤,修習善法就是未來世有修道的比丘,沒有辦法很精進修習善法。

貧窮困苦,飢餓所逼,因是出家因為沒得吃,所以就去出家,出家就有得吃。所以有很多為了要吃飯,就去出家。其實佛訂的戒律,比丘不能自己煮飯、也不能自己去栽種、不能自己做生意,什麼都不可以,只有可以托缽,你看更沒得吃。所以有故事說:七天下來只托缽一次,一次只能托缽七家,哇!剛好遇到飢荒,托缽不到食物,接下來又要再餓七天。我們若在餓七天就爬不起來了。

所以修了以後,真的像陳兄講的,你的佛性都光芒萬丈,我們的身體都很壯,可是我們都沒有坐禪,但是自然而然你佛性堅強了以後,你身體會連帶著也很健康,因為觀念都很正確,所以就沒有五四三一米籃那些病。

邪命諂曲邪命就是不正當的賺錢。我們愈研究就愈知道,修道怎麼那麼艱苦,真的就是要苦,修道沒有富道,都是貧道,貧道受苦踢到鐵板。像陳兄講你若太好就酒色財氣,你若很艱苦不修不行,強迫你一定要修,我們踢到鐵板了,沒希望了,好啦來修道,死心踏地努力修道脫離苦海。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就是朝這個方向。

若聞如來,授諸聲聞,速疾記者,便當大笑,輕慢毀訾,當知是等,即是破戒假如你能夠得到授記,就像我們現在求道就是授記,這個是很珍貴的,一定要愛惜,就是有成佛的資格。我們要努力,不像以往單傳獨授,功果圓滿才授記,我們現在先得而後修,所以後學說一定不要忘了,一定要努力修可以成的,都可以成道成佛,尤其我們研究性理心法從內心產生信心,我可以成道、我可以成佛,時間早晚,絕對可以,不是用希望的。你假如沒有研究性理心法,希望我能夠成佛,那個希望沒有望,那個在做都不會成,不從心性著手那個道沒辦法修成。

自言已得過人之法過人之法就是上人法,上人法就是菩薩,我們不可以自誇自大,不能說自己已經得到很高。

以是義故,隨發速願,故與速記,護正法者,為授遠記護正法,你要保護正法,就是對你講你要十萬年以後才成佛,夠不夠遠?太久了,那個遠記就是很遠,很遠才讓你成就。

迦葉復白佛言,菩薩云何當得不壞眷屬?

佛告迦葉,若諸菩薩,勤加精進,欲護正法,以是因緣,所得眷屬不可沮壞。

【迦葉復白佛言,菩薩云何當得不壞眷屬】迦葉竟然問菩薩怎麼樣才可以不壞眷屬。

【佛告迦葉,若諸菩薩,…所得眷屬不可沮壞】就是要保護正法,所以他的眷屬就可以連續延接著。

迦葉復白佛言,何因緣故,眾生得此脣口乾焦?

佛告迦葉,若有不識,三寶常存,以是因緣,脣口乾焦。

如人口爽(嘴巴沒有味覺),不知甜苦辛醋醎淡,六味差別。一切眾生,愚癡無智,不識三寶,是長存法,是故名為脣口乾焦。

何因緣故,眾生得此脣口乾焦眾生為什麼會得到脣口乾焦。我們舌頭旁邊加三點水叫什麼?(活),對啦,我們舌頭要有水我們才可以活,若舌頭全部都乾了會怎麼樣?會死掉。「活」,中國文字很有意思,舌頭旁邊三點水,有水你就活,所以各位要記得,舌底上顎會產生口水,你就吞下去,一直吞一直吞,口水很甘,你就不用喝飲料,各位可以看後學講28年的課,你看過後學喝開水嗎?講兩個小時不曾喝過開水,為什麼?舌底上顎。去看中醫,中醫師把脈說你講28年都傷氣,都沒氣了,氣都沒了還可以講喔!我們這一本講完還要講維摩結經,維摩結經是後學在講裡面最難講的,因為維摩結經最深。

光一句「不於三界現身意」,我們頭腦就轉不過來,我們在凡塵哪可能不現身意,都嘛現身、又現意,那不於三界現身意,後學說這個意境都很高,我們等到大家都成熟的時候再來講。

佛告迦葉,若有不識,三寶常存,以是因緣,脣口乾焦三寶:佛法僧,都在我們身上,佛就是我們佛性本體,法就是我們般若妙智慧,僧就是我們行為,佛法僧都在我們身上,所以三寶永遠都在,三寶長存。

如人口爽(嘴巴沒有味覺)】在民國一百年後學曾經住院休息五十天時候,後學看謝謝您裡面有寫休息五十天。那個時候就是真的,各位會想像不出來,我們吃東西拿到嘴巴裡面,你吃了以後沒有味覺,你吃什麼都沒有味道,各位就可以想那種生活會怎麼樣?你吃什麼都沒有味道,就不想吃了,你吃味道很強的東西,也都沒有味道,那個時候不知道怎麼樣會有那種沒有味覺的病出來,後來又怎麼好的,後學都不知道,都是要讓後學體會,說後學在講都讓後學本身親自去體會,後學講出來就有力道。沒有味覺後學也經過,怎麼樣會消失沒有味覺後學也不知道,那怎麼樣味覺恢復正常後學也不知道,所以佛性很奧妙,不要說佛性,身體就很奧妙。

不知甜苦辛醋醎淡,六味差別】我們開門六件事,還有一件,七件事。

【一切眾生,愚癡無智,不識三寶,是長存法】說我們眾生沒有智慧不認識三寶佛法僧、精氣神,這個都是三寶。

復次,若有眾生,不知如來,是常住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若知如來,是常住者,如是之人,雖有肉眼,我說是等,名為天眼。

若有眾生,不知如來,是常住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若有眾生不知道如來、不知道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祂是常住、是永遠在,都不用來不用去,沒有生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生下來就沒有眼睛,沒有看到我們佛性。

若知如來,是常住者,如是之人,雖有肉眼,我說是等,名為天眼】知道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永遠都在的話,那麼這個人雖然只有肉眼,佛就講他已經有天眼,能夠看到我們佛性本體,各位有看到佛性本體嘛?沒人回應啊,有沒有看到佛性本體啊?所以要了解到,我們佛性已經充塞整個宇宙虛空,之前後學就講「若無所見即是真實見於如來」,那有前賢提醒後學,都已經無所見了,還見如來?後學說,嗯,有錯嘛?那個沒有能見、沒有所見,是能所雙泯,已經一體了,這個時候你就真的看到如來;那現在不要用看,用「悟」,「若無所見即是真實的悟於如來」,那不要在文字作工夫,我們實際,就是要了解當你已經沒有能所,這個時候整個虛空都是如來,這樣有沒有看到虛空?(有),所以整個如來都呈現。

我們要了解到,當我們已經沒有能所、沒有生滅,那沒有生滅就是絕對體,絕對體的時候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地球,全部都是只有一家,都集中一起,沒有你我他,也沒有萬象萬事,全部都是佛性本體,全部都是如來,這樣知道到嘛?各位要了解,很多都是怎麼都沒有聽過,好比前賢在說心得說我好像來聽卡通影片,可是你聽久了你就知道,是真理,不是講我們做不到的天馬行空,不是那樣,都是講真理的。所以知道如來常住就是有天眼,已經能夠了解我們佛性本體。

復次,若有能知,如來是常,當知是人,久已修習,如是經典,我說是等,亦名天眼。雖有天眼,而不能知,如來是常,我說斯等,名為肉眼,是人乃至不識自身手足支節,亦復不能令他識知,以是義故,名為肉眼。

若有能知,如來是常,當知是人,久已修習,如是經典】若能夠知道如來(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永遠都在),那麼這個人已經修的很久,久已修習就是很多生很多世,已經累生累世都有在修,所以他知道如來是常,永遠都在。

雖有天眼,而不能知,如來是常,我說斯等,名為肉眼】假如已經有天眼了,不管是修的,或是生帶來的,但是他不知道如來是常,那佛就講那個只有肉眼。

是人乃至不識自身手足支節】這個人都不知道他自己本身手腳(支節)。

亦復不能令他識知】也沒辦法讓他知道。

以是義故,名為肉眼】我們只有形相,看到形相的眼睛。

復次,如人生子,始十六月,雖復語言,未可解了。而彼父母,欲教其語,先同其音,漸漸教之,是父母語,可不正耶?不也。世尊!

我們孩子生下來,十六個月,雖語言,小孩子在講話,十六個月剛好會講話,吱吱嗚嗚,小孩講的都不是話,是小孩的話。

雖復語言,未可解了】雖然在講,都不知道小孩子在講什麼。

而彼父母,欲教其語,先同其音】父母要嬌小孩子講話,先同其音,就要跟小孩子同音,小孩子在吱吱嗚嗚,父母也要跟著吱吱嗚嗚。所以要了解,你當父母大概次數最多就是教小孩叫媽媽,自己叫媽媽,要自己先叫,你叫久了孩子才會叫媽媽。

是父母語,可不正耶】佛就問迦葉,是父母的語言不正嘛?迦葉說不是。

男子!諸佛如來,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種種音聲,而為說法,為令安住,佛正法故,隨所應見,而為示現,種種形像,如來如是同彼語言,可不正耶?

諸佛如來,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種種音聲,而為說法,為令安住,佛正法故】釋迦牟尼佛對迦葉說,諸佛如來也是這個樣子,隨諸眾生(看眾生的程度),種種音聲,而為說法(眾生程度不一樣,說的法就不一樣),為令他安住在佛的正法(怎麼樣可以成佛的那一種法裡面)。

隨所應見,而為示現,種種形像】應該讓他見到什麼樣的景象,佛就示現種種的形相。

如來如是同彼語言,可不正耶】如來這個樣子跟他講的話都一樣,這樣是不正嘛?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所說,如師子吼,隨順世間,種種音聲,

而為眾生,勸說妙法。

不也。世尊】迦葉回答不是這樣。

何以故?如來所說,如師子吼如來說的好像師子吼,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一吼叫百獸都降伏了,表示講出來是真理,不會胡言亂語。

【隨順世間,種種音聲,而為眾生,勸說妙法】隨順著世間種種的音聲,而為眾生群說妙法。

◎一切大眾所問品 第十七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色,青黃赤白紅紫光明照純陀身,純陀遇已,與諸眷屬,持諸餚膳,疾往佛所,欲奉如來,及比丘僧,最後供養。種種器物,充滿具足,持至佛所。

佛可以從面門放種種光。

爾時,有大威德天人,而遮其前,周匝圍遶,謂純陀言,且止純陀,勿便奉施。

當爾,如來復放,無量無邊,種種光明,諸天大眾遇斯光已,尋聽純陀,前至佛所,奉其所施。

且止純陀,勿便奉施阻止純陀。

尋聽純陀】尋就是馬上的意思;聽就是允許;馬上就允許純陀要布施給佛吃的東西,拿到佛的前面。

爾時天人,及諸眾生,各各自取,所持供養,至於佛前,長跪白佛,唯願如來,聽諸比丘,受此供養。

大家都爭著要做最後的供養,佛要進入涅槃,所有這一些諸天的天人都要供養。

時諸比丘,知是時故,執持衣鉢,一心安詳。

知道這個時候到了,持衣鉢,一心安詳。

 

爾時純陀,為佛及僧,布置種種,師子寶座、懸繒幡蓋花香瓔珞,爾時三千大千世界,莊嚴微妙,猶如西方安樂國土。爾時純陀,住於佛前,憂悲悵怏,重白佛言,唯願如來!猶見哀愍,住壽一劫,若減一劫。

那個時候在佛示現凡塵的時候,一劫120年,希望佛再住120年,因為佛80歲就入滅,那本來佛要住到120歲,向阿難講,阿難沒有留釋迦牟尼佛,波旬魔王就趕快請佛進入涅槃,結果佛80歲就進入涅槃。所以大迦葉一直罵阿難,佛要留40年你為什麼不留,阿難說波旬把我的心蓋住了,不知道啦不會反應,所以佛還要順著凡情,凡人留佛就留,因為阿難是侍奉釋迦牟尼佛,所以阿難代表所有一切眾生,那阿難不留佛就說好,又波旬魔王又叫佛進入涅槃,佛就說好,明年三月我就進入涅槃。所以住壽一劫120年。

佛告純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當速奉,最後具足檀波羅蜜。

檀波羅蜜檀就是布施。有時候後面加一個越,檀越,就是你布施可以越過貧窮。

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天人雜類,異口同音,唱如是言,奇哉純陀!成大福德,能令如來,受取最後,無上供養。我等無福,所設供具,則為唐捐(虛棄)。

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無上供養】說純陀成大福德,能令釋迦牟尼佛受到純陀最後的無上供養。

我等無福,所設供具,則為唐捐】唐捐就是虛棄,都無效的意思。我們時常看到功不唐捐,就是功不虛棄,不會平白無緣無故就丟掉。唐捐就是無效,整個都無效的,虛棄。

時,世尊,欲令一切,眾望滿足,於自身上,一一毛孔,化無量佛,一一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僧。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要令大家都能夠滿足他自己的願望,所以在自己本身一一毛孔,就變化無量的佛,然後一一的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身,這樣你要供養都有了,有很多佛了,所有比丘身都可以受你供養。

是諸世尊,及無量眾,悉皆示現,受其供養,釋迦如來,自受純陀,所奉設者。

爾時純陀,所持粳糧,成熟之食,摩伽陀國,滿足八斛(五斗為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會。

【是諸世尊,及無量眾,悉皆示現,受其供養】都可以供養佛變化出來的這些形相。

【釋迦如來,自受純陀,所奉設者】釋迦牟尼佛本身就接受純陀所準備吃的東西。

【八斛(五斗為斛)】五斗為一斛。

【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會】大家都有得吃,都夠吃。

 

爾時純陀,見是事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一切大眾,亦復如是。

爾時大眾,承佛聖旨,各作是念:如來今已,受我等施,不久便當,入於涅槃。作是念已,心生悲喜。

【如來今已,受我等施】如來現在已經接受我的布施供養。

【不久便當,入於涅槃。作是念已,心生悲喜】又悲傷又喜歡。

爾時樹林,其地狹小,以佛神力,如針鋒處,皆有無量,諸佛世尊,及其眷屬,等坐而食,所食之物,亦無差別。

針鋒,好像針那麼細,好像刀鋒那麼一點點地方所在,都可以有諸佛世尊以及眷屬坐在那邊吃,那所吃得東西也都一樣,沒有差別。

是時天人,阿修羅等,啼泣悲歎,而作是言,如來今日,已受我等,最後供養,受供養已,當般涅槃,我等當復,更供養誰?我今永離,無上調御,盲無眼目。

他們就很悲傷,如來進入涅槃,我往後沒人教了。

爾時,世尊,為欲安慰,一切大眾,而說偈言:

汝等莫悲歎,諸佛法應爾,我入於涅槃,已經無量劫,常受最勝樂,永處安隱處。

汝今至心聽,我當說涅槃。我已離食想,終無飢渴患,今當為汝等,說其隨順願,

令諸一切眾,咸得安隱樂,汝等應修行,諸佛法常住。假使烏與梟(貓頭鷹),同共一樹棲,猶如親兄弟,

【汝等莫悲歎,諸佛法應爾你們不要悲傷嘆氣,諸佛的法都是應該要這樣,有生就有滅,所以一定要進入涅槃。

我入於涅槃,已經無量劫】佛講我進入涅槃已經非常的久,這一次示現又會到我以往涅槃的地方所在。

常受最勝樂】只要我們回到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我們都是這樣,都是非常快樂,常樂我淨。

永處安隱處】永遠都處在很安隱的地方。

汝今至心聽,我當說涅槃】佛就要講涅槃。

【我已離食想,終無飢渴患】我們的佛性本體不用吃,都離開要吃的念頭,也沒有飢渴,不會飢餓也不會口渴,沒有那個患難。

今當為汝等,說其隨順願】現在為你們來說這個隨順願。

令諸一切眾,咸得安隱樂令諸一切眾都能夠得到安隱樂。

【汝等應修行,諸佛法常住】所有的諸佛的法永遠都在。

END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提供分享,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引用:

https://onedrive.live.com/?cid=93f6cb7e149d1059&id=93F6CB7E149D1059%21105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194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