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14 14:14:30瀏覽459|回應0|推薦3 | |
使世界更美好的人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我非常喜愛電影「王者天下」裡,一句刻在屋梁上的話:「一個不能使世界更美好的人,是個怎樣的人?」
打開報紙,看到一則小新聞,住在溫哥華的一位母親,過去二十年期間,唆使、強迫她兩個身體健全的孩子,假裝重度智障,向政府詐騙殘障補助,後來東窗事發,鋃鐺入獄。
這個新聞對安居在太平洋此岸的我們,有什麼意義?
數
「沒有一個溫良純潔的孩子,他的志願是:我長大以後要成為一個社會敗類。」
究竟這中間發生了哪些轉折,讓善良的孩子,走上人生坎坷崎嶇的黑暗小徑呢? 從事研究青少年叛逆行為長達三十年的犯罪心理學家雪佛(Kathryn Seifert)
紐約城市大學的心理學家布蘭特(David Brandt)也指出:「這種有意教導、指使孩子從事犯罪行為的父母,是社會最大的教養汙染源。」雪佛也補充:「要制止類似事件一再發生,最重要的是要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察覺家庭汙染源的嚴重性,以避免孩子在純稚時,受到不妥的教養誤導,走上歧途。」 爸媽該你來上課 關
可是,每次去「父母成長班」授課時,我不免有個憂慮:期盼能來上課的,永遠是抗拒學習、頑強冷漠的一群人;踴躍參與課程的,反而是我們心中認定一向用心、教養有方的家長。
「對於這種現象,我們該怎麼辦呢?」 做個使世界更美好的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公司從事清潔打掃。有一個與我們一起清掃的歐巴桑,她總是不吝惜的以笑容面對每一個人,盡心盡力做好份內工作。 現在,偶爾在街上遇到多年前早已退休的她,歐巴桑還是一如往昔,笑容滿面。退休之後,她到環保站當義工,天天工作五六個小時,剩餘的空閒才留給自己和兒孫。每次我談起她的辛苦付出,總得到爽朗回應:「哎呀!這沒有什麼啦!只要是對的,去做了就是了!」 有
有個教育界的年輕朋友,一年四季沒有私人的休憩,一大早睜開眼睛,就像轉動的陀螺一般,硬擠出來時間、精力,為學校裡孩子的成長、教育費心。也因為關心孩子的教育,每學期用心策畫「父母成長課程」,然後拜託、懇求家長們來上課。 我問他:「為什麼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總是輕鬆的聳聳肩:「我只是盡力做好我分內的事罷了!」
有位從教育界退休的朋友,開辦起自己的小學堂,定期舉辦給父母、親子一起成長的親子讀書會。他藏身在社會不起眼的角落,默默散發溫暖的光和熱。他謙卑的說:「我只是閒不住,愛玩啦!」 這許多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其實正以點點滴滴的行動,使世界更美好。如果大家都願意堅持、不放棄成為一個使世界更美好的人,那一盞盞發出的光亮,便會慢慢匯聚成為一把不滅的火炬,照亮陰暗角落,撼動那些冷漠、頑強的心。 最重要的是,我們願意從自己做起,產生直接的影響力。 你覺得一個不能使世界更美好的人,是個怎樣的人?目前你每天所做的事,能不能使這個社會更美好呢?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 **本網頁各連結標題及連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歡迎進入參觀國語日報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