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然》雜誌:終於,區塊鏈被中國人上升成了恐嚇大眾的哲學
2019/11/02 07:52:06瀏覽338|回應0|推薦0

編者按:這是《自然》在2018年3月份發表的一篇文章,現在讀來也很有意思。

起初,《自然》雜志以為在2018年春節前後中國發生了一場瘟疫,但很快就改變了這一看法。“除了精神亢奮無法入睡,那裏的人們身體還算健康。不過,他們越來越沈迷於對著一個叫‘區塊鏈’的東西胡言亂語,根本停不下來。”

“毫無疑問,區塊鏈是偉大的思想和技術革命,但是我們發現,像以往一樣,目前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區塊鏈’,一種在技術天才們的頭腦裏,另一種,在中國人的微信群裏。”——《自然》雜志
作者:劉建強

這是《自然》雜志(Nature)1869年創刊以來,第三次從群體行為學角度關註中國。

  -1-

第一次是1900年,《自然》發表康拉德爵士的論文《他們為什麽相信自己刀槍不入?》,對當時中國一個被稱為“義和團”的組織進行了初步研究。

該組織成員具有堅定的信仰,或者至少看上去如此,因為他們習慣依靠念誦咒語和怪異的肢體扭動來抵擋子彈和大炮。他們信仰的神靈來自於評書、戲曲 和小說,比如諸葛亮、孫悟空和關二爺。很難相信,這些在中國民間深受喜愛的人物會保佑他們的膜拜者拆燒教堂和鐵路、殘殺教徒和外國公使。”康拉德爵士認為,“這個喜歡以紅布包裹自己的群體的出現,並不僅僅是由於缺乏教育,他們很可能是由於長期食用了某種H₂O含量過高的食物,從而給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但是,康拉德爵士在論文結束時提醒讀者,“拳民(義和團的成員)們並非木偶,絕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愚蠢,他們甚至堪稱狡詐。在多次目睹同伴們中彈身亡的事實後,他們並沒有大驚失色地表現出對信仰的懷疑,而是在下一次沖鋒時開始彼此謙讓,對來自首領的精神激勵和物質懸賞變得無動於衷。”

  - 2 -

上世紀六十年代,《自然》雜志第二次發布有關中國人群體的文章,作者是格雷厄姆·格林博士。
他被當時中國盛行的一種叫做“忠字舞”的集體舞蹈所吸引,並初步判定它是間歇性精神癲狂的癥狀。

但是,間歇性精神病何以如此大規模成建制發作?

格林發現,舞蹈表演者們具有堅定的信仰,或者至少看上去如此,因為他們舞蹈並不是出於歡樂,而是出於向同一個不在場的人表達忠心的初衷。
“他們想必相信那個人一定喜歡這種機械運動,雖然在旁觀者看來,它語匯貧乏,不過是對伴奏歌曲的幼稚圖解,充滿大腦功能刪除後的愉悅和無所畏懼。他們在舞蹈過程中揮動手中的‘紅寶書’或者紅綢巾,瘋狂呼喊一個人的姓氏和職位,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這樣的場面讓格林博士想起康拉德爵士的論文。他註意到這些舞蹈者與義和團在意識和行為上的整體相似,他們隨時隨地表達對正義的信仰,然後隨時隨地打人、殺人、焚書、告密,砸爛他們的先民曾感到愉快的世界。
不過,格林博士不同意康拉德爵士將義和團的出現歸因於食物中毒,他同時也收回了自己關於“精神病”的判斷。他承認尚未找到答案,同時不無輕松地聲明,他對那個或許存在的答案已經失去了興趣。

  - 3 -

這是第三次。
起初,《自然》雜志以為在2018年春節前後中國發生了一場瘟疫,但很快就改變了這一看法。“除了精神亢奮無法入睡,那裏的人們身體還算健康。不過,他們越來越沈迷於對著一個叫‘區塊鏈’的東西胡言亂語,根本停不下來。”

因為教育背景不同,譫語者們的地位也相應懸殊。能使用英語是一個優勢,即便只是單詞展示式的英語。使用coin顯然要比直接說‘幣’高級,如果再能把‘鏈’稱作chain,那就意味著與區塊鏈的距離已經非同尋常地近。

但是,任何學問都經不住人們不睡覺地學習,區塊鏈術語的普及速度讓鼓吹者們開始感到恐慌。
分布式記賬、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硬分叉已經婦孺皆知,新的詞匯,技術開發者們尚未放出,如果要繼續保持讓人景仰的思想高度,除了想象已經沒有更快捷的途徑。
事實上道路是寬廣的,比如就貨幣領域而言,把金本位、流動性、貨幣乘數、通貨膨脹、M1M2引入討論是很恰當的:你知道去中心化,可是你知道在理性預期下如果流動性加大、貨幣需求函數出現了凱恩斯式波動是對去中心化的一種弗裏德曼式制約和波普爾式反駁嗎?
鼓吹去中心化的人成了‘教父’,並對‘監管’一往情深。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誰掌握了過去,誰就掌握了未來;誰掌握了現在,誰就掌握了過去。
新話的制造需要勇氣,必須能夠對自己的不安和聽眾的嘲笑視而不見。
歷史經驗一再表明,在某些情況下,真理是靠暴力取得勝利的,語言暴力是其中經常被使用的一種。
新話的制造者非常清楚,面對一個概念異常豐富、思維異常混亂的話語系統,沒有多少人能長時間保持坦然。
可以想象,相對論、量子物理正在趕往區塊鏈的途中。
區塊鏈恐慌癥患者被告知‘要擁抱時代,擁抱變化,擁抱未來’。多年來,他們最熟悉的是擁抱自己的同類,完全不了解如果擁抱‘變化’應該從哪兒下手。
最後,他們選擇了擁抱呼籲他們‘擁抱變化’的人。
《自然》雜志還註意到,類似的焦慮在中國是周期性的,而且近10年來新舊焦慮交替的頻率明顯加快,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思維、O2O、虛擬現實、機器學習、人工智能,都曾讓中國人感到“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
通常情況下,美國負責技術進步,中國負責覆制並迅速使之上升成為恐嚇大眾的哲學。
在這場最新到來的大規模焦慮中,一些先知先覺的“炒幣者”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全天不打烊的股票交易所。
他們對哲學不感興趣,在他們看來,區塊鏈最現實的應用就是發行虛擬貨幣並套現。他們一貫奉行悶聲發大財的宗旨,個別時候,也會對來自傳統投資者的指責反唇相譏,指出大家本質上是一丘之貉。
“毫無疑問,”《自然》雜志最後寫道,“區塊鏈是偉大的思想和技術革命,但是我們發現,像以往一樣,目前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區塊鏈’,一種在技術天才們的頭腦裏,另一種,在中國人的微信群裏。”

  艾葩(AIPA – Artis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ocation)是一個依於人們對藝術的價值共識進行的區塊鏈架構,由業內深具影響力和遠見的藝術家、策展人、藝術機構負責人、企業家、金融家和計算機科學家、區塊鏈工程師等共同發起,旨在通過區塊鏈和藝術通證的發展和應用,解決藝術及周邊市場中長期存在的來源追溯困難、定價機制模糊、信任關系脆弱、交易渠道匱乏、財富流動性不足、知識產權保護困難等問題,在使藝術在市場中健康成長的同時獲得在公共社會的影響和分享;

  艾葩的發明源於藝術作為人類財富的終極形態這一極少有地域差異的歷史事實;通過加密算法、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交易等區塊鏈技術實現艾帕通證的發行,通過原創者賦值,通過藝術作品和知識產權的份額化競價交易形成定價和成交機制,推動艾帕通證所攜帶的藝術價值的自由交換,讓世界藝術市場業已存在的共識價值交換提高效率,並對相關聯領域乃至社會生產與生活的其他方面構成影響。

  更多關於艾葩鏈的咨詢可通過以下渠道了解:

    • 官網 WebSite:https://www.aipa.city艾葩鏈(AIPA Chain)代幣合約 Token Contract: 0xc9830b80b9a8d88a30919cda303b2cef9b7e7ab3艾葩公鏈的代碼已開源源代碼 Github:https://github.com/aipadad/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aipachain微信 WeChat:AIPAWORLD電報 Telegram: https://t.me/AIPAChain臉譜 Facebook: www.facebook.com/aipatoken郵箱 Email:aipa@atart.cn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link&aid=13054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