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08 19:48:17瀏覽364|回應0|推薦0 | |
2019.09.06 19:59:48 據新華社9月2日報道,歷經兩個月的水下考古調查,基本確認了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的沈沒位置,並出水一批沈艦遺物。北洋水師自1888年組建後,迅速成為號稱“亞洲第一”的海上軍事力量。然而,僅僅成軍不到7年,這支海軍便在甲午海戰中遭遇全軍覆滅的命運,其境遇與本屆籃球世界杯剛剛遭遇重大打擊的中國男籃頗有相似之處。那麽北洋水師因何輝煌過後迅速隕落,真實的定遠艦又在甲午戰爭中發揮了多大作用,本期《出鞘》我們就來回顧這段歷史。 “定遠艦”為清朝委托德國坦特伯雷度(現名什切青,二戰後歸屬波蘭領土)的伏爾鏗造船廠建造的7000噸級一等鐵甲艦。1885年入編北洋海軍後列為海軍旗艦,1894年中日甲午黃海海戰爭中主動開炮迎敵,其主炮威力與超強的鐵甲防護能力在海戰中有著不俗的表現,一度被譽為“永不沈滅的定遠艦”。後續的威海衛保衛戰中,不幸被日軍魚雷艇偷襲而中彈受損,緊急移船到劉公島東村外擱淺,不久即因戰局崩潰主動自爆以免資敵。戰後被日軍大肆拆卸,武器與艦材被當作戰利品運去日本。
在定遠艦剛剛動工的1881年,該艦確實不失為一艘先進戰艦。此時距法國造出世界首艘鐵甲艦不過22年,距鐵甲艦完全取消風帆使用蒸汽動力不過8年,與世界同等噸位鐵甲艦對比,定遠無論從火力(四門305mm火炮)還是防護(水線裝甲360mm、炮座裝甲305mm)均處於一流水準。盡管航速只有14.5節,但在那個遍地“鐵王八”且崇尚船頭對敵用沖角實施撞擊戰術的年代裏,影響倒也不是太明顯。
包括北洋水師在內的清廷晚期近代海軍力量,其組建目的均為近海防禦。如果說新中國海軍早期缺乏大型艦艇,施行近岸作戰的策略也是迫不得已。那麽坐擁兩艘7000噸級鐵甲艦卻將其用成浮動炮台的北洋水師,其整個作戰策略便與世界主流海軍思想背道而馳。本質上來說,北洋水師無非是裝備著近代鐵甲艦的另一支康乾時期大清水師,無視海權消極防守,從成軍初衷便與世界主流海軍力量拉開了差距。
北洋水師的危機在成軍之後便開始蔓延,自1885年兩艘致遠級和兩艘經遠級巡洋艦分別在英國和德國開工後,北洋水師直至戰敗再未向國外購買一艘軍艦。除上述四艦外,北洋水師主力艦也僅僅補充了一艘排水量2000噸,主炮僅有一門260mm後膛炮的國產鐵甲艦“來遠”。自1891年起,由於帝師翁同龢上奏朝廷《請停購船械裁減勇營折》,北洋水師采購火炮彈藥的軍費被削減,北洋水師連續兩年未能購得一炮一彈。而更為 而在這危險的“停滯的十年”中,正是歐洲各國海軍技術飛速發展的十年,英國引領了這一時期的海軍發展方向,完成了鐵甲艦到前無畏艦的進化。1889年完成設計的皇家海軍君權級戰列艦剛一面世,便成為各國戰列艦設計的效仿對象。其相對舊式鐵甲艦更全面的防護性能,高幹舷(胡德號因使用裝甲炮塔而采用低幹舷)帶來的優秀適航性能使得此前世界各國的大型鐵甲艦全部過時。同時,沿艦體中軸線首尾對稱布置的主炮也徹底奠定了戰列艦武器布置的基礎。 在艦載武器方面,1890年之後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成功研發了新式的6英寸、4.7英寸口徑速射炮,這種火炮安裝有自動覆進機,火炮發射、後坐後,能夠依靠覆進機自動恢覆到原位。相較發射、後坐之後需要依靠人力輔助重新覆位的舊式火炮,其再裝填的效率更高。這類火炮雖然炮彈威力不敵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艦炮,但是憑借超乎尋常的發射速度,單炮在單位時間內投射的炮彈數量則達到舊式火炮的10倍左右,可以快速形成可怖的壓制火力。 反觀日本方面,由於在這一時期大肆擴軍備戰采購外國艦艇,使得其在艦艇總噸位及艦載武器性能方面完成了對中國的反超。1890年時,日本海軍全部艦艇不過1萬7千噸,到了1892年,隨著三艘裝備1門320mm火炮的三景艦及外購的吉野號高速防護巡洋艦陸續服役,日本海軍實力猛增。而且,由於日本海軍早期專註師承英國,早在速射炮研制成功初期,日本海軍便敏銳地註意到了這種新式武器,1890年後問世的日本軍艦幾乎全部裝備速射炮,其中吉野號更是放棄大口徑主炮,全部使用速射炮作為主副武器。 坊間經常流傳吉野號原為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先推薦給中國,不過因資金不足而放棄,最終由日本人購得,但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阿姆斯特朗公司向清廷推薦是吉野號的改進設計同型艦——已由智利海軍訂購,建造中的恩卡拉達號。該艦配有8英寸炮(203mm)兩門、6英寸(152mm)速射炮 10 門,火力與裝甲均在吉野號之上。智利原本已同意轉讓,但由於當時清廷已停止購艦,加上要為慈禧祝壽作準備,該艦最終在1895年竣工後由智利領去。在大東溝海戰後,清廷原打算向智利商討購艦,但智利要價由之前的35萬鎊升至約50萬鎊,加上多方原因,最終沒有成功購入。 在很多人看來,雖然北洋水師在航速和速射炮方面遠遜於日本聯合艦隊。但是,以“定遠”和“鎮遠”這兩艘7000噸級鐵甲艦為核心的北洋水師,在防護能力和大口徑艦炮兩個方面占據優勢。但實際上,火炮的威力不僅要看口徑大小,倍徑(即炮管長度與口徑的比例)同樣是影響火炮威力,尤其是穿甲能力的重要因素。盡管定鎮二艦擁有305mm的巨炮,但僅僅25倍徑的炮管限制了其完全發揮同等口徑應有的威力。此時再考慮到日艦速射炮帶來的高火力密度優勢,北洋艦隊在火力上其實是處於完全劣勢的。 此外,盡管定鎮二艦作為北洋水師的核心在亞洲尚能勝任,其他護航的巡洋艦則是在裝甲、火炮威力、單位時間射擊密度等數據上完全落後於日艦,尤其是以吉野號為首的第一遊擊部隊。大東溝海戰中,正是北洋水師這一軟肋導致編隊右翼超勇、揚威、經遠三艦被側翼包抄的第一遊擊部隊“包了餃子”,最終三艦均被擊沈在黃海海域。 硬件上本就處於劣勢的北洋水師還要面臨一個最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後勤補給。中國自古便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到了北洋艦隊這裏反而丟了個一幹二凈。黃海海戰後北洋海軍中參戰的洋員曾經公開抱怨彈藥不足,根據日本《廿七八年海戰史·黃海役》中記載,“定遠”共發射305毫米炮彈120發,而“鎮遠”則發射305毫米炮彈94發。算下來,平均每門305mm主炮發射26.75發。按照每門炮標準備彈50發計算,兩艦主炮攜帶彈藥不足正常基數的60%。
彈藥不足固然有官員貪汙的因素存在,但調度失誤及戰前輕敵才是壓垮北洋水師這只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據記載,大東溝海戰打響前的9月12日,致遠號等三艘巡洋艦抵達大沽,原計劃三艦接受彈藥補給後駛往旅順與主力匯合。然而,直到三艦起航後,預定補給的8英寸和6英寸兩種口徑開花彈才姍姍來遲,最後只得暫留大沽倉庫保管,但致遠艦卻再沒有用上這批彈藥的機會了。
可以說,大東溝海戰即使不談戰術,不談兵員素質,僅從戰前準備的諸多細節來看,北洋水師的覆滅便僅僅是時間問題而已。俗話說,有備無患,在備戰階段敷衍了事,任你神兵天將也無法挽回戰局。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整個大清都沒做好戰爭準備,北洋水師缺船少彈也不是一天兩天,但直到海戰爆發之前才想起來臨時調撥補給實屬荒誕。以現代海軍做比喻,這就好比假設在大戰一觸即發的情況下,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派垂發裝填不到一半的伯克級驅逐艦出海巡航,其危險性不言自明。
此外,北洋水師開戰後的一系列決策也值得商榷。消極避戰保船無疑等於將制海權拱手讓人,再強大的艦隊,一旦縮進港口便與陸地炮台無異。然而仔細想想,這件事全怪罪到李鴻章或者丁汝昌的身上卻也實屬不公。北洋水師成立的本意便是拱衛京畿,換句話說,只要確保旅順口到威海衛一線的制海權,北洋水師的任務就算完成。一旦主動出擊戰敗,或因孤軍深入來不及回防導致渤海門戶大開,日軍長驅直入在京畿腹地登陸(盡管聽起來過於冒險,但聯想日軍直到1945年戰敗的一系列行動看,這種瘋狂的作戰倒不是沒可能),清政府隨便安個罪名都夠砍了丁汝昌的腦袋。
發生在百十年前的那場的戰爭,決定了中日兩國自那之後半個世紀的命運。隨著近些年經遠、致遠、定遠等艦的殘骸陸續重見天日,塵封百年的歷史又被重新揭開。北洋海軍的覆滅,標志著中國海軍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低點,一直延續了一百年。誠然,在那場戰爭中,北洋水師奮戰到底,血灑疆場的壯舉值得後人銘記,但這些壯舉的背後,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表面功夫的”亞洲第一“,終究在實戰面前未能經受住考驗,究竟是選擇就此沈淪,還是奮起直追,歷史已經證明了正確答案。那麽本期《出鞘》就到這裏,我們下期再見。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