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徘徊於氣感之中――經脈閒話22題 作者:赤水玄珠
2008/01/10 21:30:11瀏覽74|回應0|推薦0
僅供參考之用,實際的情況如何得要自己去實證。 ─ 學銘

徘徊於氣感之中――經脈閒話22題
作者:赤水玄珠

更新時間:2006-7-24

我練習氣功的初衷,是為了瞭解經脈。但是在練習過程中,卻走了不少的彎路(說不定現在走的還不一定是陽關大道),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然而在野百合這個壇子裏混了1年多時間,悄悄地看了不少優秀的帖子後,忽然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從前的許多疑問,像是一下子就解開了。悄悄地看貼,心裏總有一點小偷的感覺,下面就把自己的感悟用閒話的式樣寫出來給朋友們看看,也算是對野百合的一點回報吧!這些看法純屬個人見解,僅供朋友們指正、批評之用。

1.從張紫陽八脈經談起
張紫陽,又名張伯端,是宋代南宗內丹派的領軍人物相傳受業于陳摶,比較有名的著作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等。李時珍《奇經八脈考》中錄有“紫陽八脈經”一篇。我們不妨且來看看它是怎樣寫的:“沖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陰蹺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蹺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頂前一寸三分,陽維脈在頂後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醫家不知有此。”
李時珍在其後注解:紫陽八脈經所載經脈稍與醫家不同。然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謬也。――豈止是稍有不同?簡直是大大的不同。任、督、沖帶四脈倒也罷了,但張紫陽所說的陰陽維蹺四脈,確實令人費解。瀕湖先生是厚道之人,所以只說了一句“其言必不謬也”,很信任紫陽先生。我們尊重瀕湖先生,想來他的話也“必不謬也”。故紫陽八脈,暫切存疑吧!(注:張伯端作《八脈經》之說,極不可靠。)

2.“一源三歧”
沖脈為經脈之海,又名血海,其脈與任脈,皆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其浮而外者,起於氣沖。(李時珍《奇經八脈考》)氣沖即氣街穴,是足陽明胃經循行路線在腹股溝的一個穴位。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中又說:任為陰脈之海,其脈起於中極之下,少腹之內。會陰之分上行而外出。
督乃陽脈之海,其脈起於腎下胞中,至於少腹,乃下行於腰、橫骨之中央,系溺也孔之端,男子循莖下至篡;女子絡陰器,合篡間。俱繞篡後屏翳穴。
這是說沖、任、督三脈皆起於“少腹內胞中”,是所謂的“一源而三歧”。
據我的體驗,真氣在氣海內鼓蕩,尋路外出之際,從會陰穴走出,即上行出曲骨穴,然後向上開始任脈的運行;而真氣若從腎經(任脈旁開五分)橫骨穴出,必然沿莖體下行至龜頭,而後經會陰穴行于長強;真氣若是從氣街穴出氣海,向上行於腹前,向下則下行大腿內側,此通路即為沖脈。由此看來,《黃帝內經》的作者們和李時珍在這一點上,確實有真實的體驗,記錄也是真實不虛的。

3.沖脈的“一源五歧”
沖脈向前的兩支,是起於氣沖,“並足陰明、少陰二經之間,循腹上行至橫骨。挾臍左右各五分”,上行足少陰腎經左右共二十四穴,至胸中而散。――這一路線是由下而上,左右各一。李時珍《奇經八脈考》引王啟玄曰:“腎脈與沖脈並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沖。一雲沖脈起於氣沖,沖直而通,故謂之沖。”這是兩條下行於下肢的沖脈路線,與足少陰腎經循行路線相同,惟方向相反。
無論是《奇經八脈考》,還是《內經》、《難經》之中,都沒有提到沖脈向後的一支,但是在相關書籍的圖譜中,卻都清清楚楚地畫出沖脈向後的一支,而且都有“向上行於脊柱之中”的注解。其實這一支路,走的也是足少陰腎經路線,因足少陰腎經“出於然穀之下”後,“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別入跟中的這一支,從下肢內側上行至“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沖脈既可以與腎脈“並行下足”,那麼順著足少陰腎經上行“貫脊”也是在情在理的了。
所以,沖脈實際上有五條分支,一源而五歧。

4.“貫脊”的經脈
“貫脊”的經脈,還有督脈。《素問骨空論》:督脈“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而“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所以說,督脈“貫脊”的一支,仍然是足少陰之脈。也就是說,沖脈和督脈都是借足少陰腎經的一支經別實現了循行於脊柱內的通路。足少陰經走脊柱內部,從中醫理論角度來說也是合乎情理的,因為腎主骨生髓,而脊柱內正是脊髓。

5.小周天環路
對于小周天,我從來都有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直至體會到了上面所說的由前向上向後的督脈路線後,才恍然大悟。按照現在我所知道的一點淺薄的氣功知識,原來小周天的目的是“返還”,即將後天之精經提純之後,返還於先天(還是比較有限的認識,看官中若有願意指教的,望直言無妨)。而這個返還的過程就小周天的通路,那麼為什麼要選擇後升前降的路線,而不用前升後降的路線呢?其根本的原因是這前升後降一支路線是不通過生殖器的!
我對氣功的興趣不在練丹成仙上,所以對於我來說,不論是由前到後還是由後向前,並無多大的影響,所以我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控制真氣運行的路線,只是靜靜地觀察著,真氣在體內的運行真是千姿百態,非常地好玩啊。

6.通督
10 多年前,我曾練習過一段時間的“真氣運行法”,平心而論,真正讓我感受和認識到真氣和經脈的,就是真氣運行法。在練習真法的那幾年裏,切切實實地有過幾次 “通督”的感受,而每次“通督”的體驗倒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最初的一兩次感覺比較強烈,後幾次就平和的多了。像上面所說的“督脈別絡”的運行就非常地平和,雖然事後有了一點迷惑,但真氣運行的那一時刻,心情卻是非常的寧靜,好像是在觀察一條緩緩流動的小溪。也有幾次是前降後升式的,但真氣從後背向上運行,如果不注意分辨的話,仍然會產生許多誤解。這裏就少舉幾例:
(1)長強別絡挾膂散頭上別走足太陽:靜中長強氣動,其勢異常迅猛,從後背沿脊上行沖上頭頂,在頭頂盤旋不停,耳中嗡嗡作響。氣散於頭後片刻,背部肩胛忽來涼感,隨即膕窩部委中、委陽得氣。
《靈樞·經脈第十》:“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2)真氣成團,過尾閭入椎而散。靜坐後真氣發動,而矢氣之意甚強。良久,尾閭部位有蠶豆大小氣團出現,保持片刻,身體忽然一震,此氣團消失。猜想是通了下鵲橋。其後小腹麻癢,此氣到達外腎。――真氣不足,在關隘處尚可感知,一入椎管,則氣散無力。
(3)真氣入椎,引發神經系統症狀。某日很快外腎通氣,少時會陰發癢,氣從尾閭上沖至腰部,全身發熱,心跳加劇,四肢百骸竟像不是自己的一樣。心動頻率和幅度均有極大的增加,仿佛剛進行了劇烈的運動一般。但不是要從嗓子裏跳出來的那種感覺,而是極大幅度地向下延伸,心生恐懼。用力呼氣幾口,轉移了注意力後,方才平靜下來,其後氣感一直徘徊於兩腎之間。
當然,有時真氣行於背部,同樣是上升的趨勢,但行至大椎穴而終,這種時候真氣運行的經絡很可能是足太陽膀胱經,而被誤認為是氣行督脈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7.督脈的循行
《內經·素問·骨空論》所描述的真氣在督脈的運行,起止方向是從上向下的: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提到了一支“督脈別絡”,自長強走任,由少腹直上,貫臍中央,一直到“上系兩目之下中央”,與內經無異,此後卻會於目內眥睛明穴,上額與足厥陰同會於巔,入絡於腦,又別出腦下項,循肩胛,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此別絡是一由前向後、由上向下運行的閉合環路,與《內經》所言大致相合。
而《奇經八脈考》中對督脈的描述與《內經》又有點區別:在督脈“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後,“合少陰上股內廉,由會陽貫脊,會于長強穴。在骶骨端與少陰會,並脊裏上行”,曆三十一穴後與手足陽明會於兌端,與任脈、足陽明經會於齦交而終。這一路線走脊骨內,是由下而上、由後向前的。――不知李時珍是自己體驗到的,還是從前人那裏繼承而來的,但是到了近現代,一般的經絡穴著作中都沿用了他的這一說法,並且也認同31個穴位。而這 31穴的位置是在脊骨之內呢?還是在現今針灸學教科書上所說的,是在脊椎棘突之間呢?我認為氣功意義上的穴位與針灸學意義上的穴位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從上面引用的那些語句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真氣在督脈中的運行是有兩種方式和途徑的:從前向上向後的運行,和從後向上向前的運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日記一則:2000年3月22日,初時注意呼吸,意沉丹田,後氣不能沉,反有上行之勢,天突穴沉緊,遂“有欲觀欲”,順其自然,則氣上行於頭部。少傾,氣從周身上聚於百會,入任脈下出會陰複上。右臂外關劇烈顫動,有如電激,上行至肘。次日精神好,取消午休。
這次真氣發動,由腹前向上至頭面,再上巔頂,是真氣運行督脈,而後來從百會穴下走腹內的,卻是逆行任脈,而整個過程,應屬陽氣入裏化陰。任督環流,切不可認為只有一種形式啊。

8.經脈的層次
前些日子在幾個網站上都看到了關於通督的貼子,有些人竟然把某幾個穴位通氣都算作是通督的征像。對於此,我是很不以為然的。
野百合裏有不少關於小周天和通督的討論,主要觀點是氣通周天和丹道周天的層次是不一樣的,我比較贊同。其實我壓根不懂得丹功,只是在野百合的一年多時間裏多少有了點瞭解,當然丹功所說的丹道周天通路裏運行的是真氣?丹?還是張天宇先生所說的“無”字下麵四點的qi?我是不知道。但是要說經脈有層次,我是認同的,尤其在軀幹部分,經絡進入臟腑之後,很長一段距離裏都像是地下水一樣深藏在裏面,如果心不夠靜,感覺不夠精細,真的無法體驗出來。
9.氣海
這個氣海,是指元氣之海,不是胸中的“宗氣之海”。之所以用氣海,是因為我自己並沒有丹,不大好意思用“丹田”這個詞。
氣海穴在穴位圖譜上都可以找得到,臍下一寸三分處是也。可是元氣之海在哪里?那可是要花一定的功夫去找了。簡單地說,氣海不是一個穴位。氣海穴只是原氣進出氣海的一個通道而已,會陰穴也是,氣街穴也是,當然還有別的穴位,和一些不在體表的穴。這樣的穴應該叫做氣穴,與針穴是有區別的。

10.氣街穴
比較重要的一個氣穴,是沖脈所出,也是足三陰經經氣進出氣海的通道。

11.大椎穴
手足三陽經經氣入裏的一個重要通道。

12.百會穴
十二經脈經氣均可從此穴入腑。

13.天突穴
衛氣入裏的通道。

14.京門穴
少陰腎經經氣由此入臟。

15.帶脈
《難經》:帶脈者,起于季脅,回身一周。李時珍說:帶脈起于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歷經帶脈穴、五樞、維道共8穴,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引靈樞經:足少陰之正,……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某日靜中,身後諸陽經氣會於大椎穴,下行至腰部命門、懸樞穴部位,停留良久,分從左右兩路經章門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至會陰入腹,另一支由章門直接入臍。此次所體會到的帶脈,最有意義的當屬它的出入,第十四椎,上為懸樞,下為命門,原來十二正經經氣入氣海,是在十四椎(第二腰椎)聚集,而後從臍(神闕穴)入腹的。既然可以這樣進入,那麼氣海內真氣所出,一定也可以使用這一路線了。果不其然,過了一段時間,就真的覺知到真氣由臍而出,後行於腰,散于諸經的運行了。 

16.經氣運行
正經經氣的運行,十分活潑。打個比方來說的話,就像是我們現在見到的公路,既有向東走的,也有向西走的,而各條道路之間,也有不少的岔路聯繫起來。真氣的運行也是可以正行,也可以倒行。並不是完全像經絡學中所說的那樣,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陰從足走向胸腹,手三陰從走手。――上面這種說法,我們理解應該是一種模式,而且是比較機械的模式。
事實上,人的生命活動中,情況瞬息萬變,某日臟腑之氣虧損了,就由經絡之氣來補充,某臟腑氣虛了,又會根據五行生克由相應的臟腑(或經絡)之氣來補充、化生。因此,真氣在經絡中運行是不一定遵循那個模式來進行的。在靜的過程中,你可以驗到,經氣流入臟腑或者氣海後不一會時間,又會從另一條經絡或者哪一條經絡的絡脈、經別等處流出。古人用江河湖海來比喻經絡和真氣,的確是很有道理的。

17.三焦
把三焦歸於六腑而不歸為奇恒之腑,我一向比較奇怪。而歷代醫家對三焦的描述又是其大無外啦,又是其小無內啦什麼的,真是越聽越糊塗。《內經》中說:原氣者,三焦之別使也。如果我們不去考慮三焦的具體位置,僅僅從它的功用上來研究,就會知道,元(原)氣所在之處,元氣所到之處,都是三焦!
《難經》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水谷之道路”?是指胃腸道嗎?非也,並非單單如此,水谷入於腸胃,在上消化道它們還能稱之為“水穀”,而在消化道的下半部分,尤其是大腸這一段,就不是水穀而是糟粕了。“水穀”在此是代稱食物營養,也就是真氣的組成元素之一。真氣在三焦得到補養,是其所始,又在三焦得到化生,是其所終。水穀之氣參與到真氣的運行過程中去,到達全身各處,所以三焦“其大無外”。
軀幹部位,胸腹腔內,是宗氣、水穀之氣、經絡臟腑之氣進行運化的主要場所,因此一般所說的三焦都在胸腹腔內。三焦是一超越空間的腑,所以真氣在三焦的運行通路就不容易被感知到,人們對三焦的不理解就如同爬蟲不理解鳥兒在天空中的飛翔一樣。
說到這裏,提一提寫《天書》的張天宇先生,衛子版主說得對,張老先生確實是有實際體驗的研究者,從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張先生對真氣(我還是喜歡“真氣”用這個詞,如果張先生看到了請多包涵)運行的體驗,層次比較深,尤其對三焦的體驗更是豐富,只不過一不小心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他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解讀《黃帝內經》,並且使用了許多(相當之多)的現代醫學概念。遺憾的是他並沒有去研究他所提出的“qi”的一些超時空的特性,而是企圖用一種理論,在那些僵硬的、死板的、堅固的、沒有生命活力的人體解剖學中所謂的組織、器官裏面強行“打出”一條又一條的“qi脈”通路,這樣做的結果必定是既不能得到現代醫學的認可,又被傳統醫學所遺棄。但是張天宇先生畢竟為我們提供了不少的經驗,張先生這種執著的精神令我感動!
在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裏,也對三焦有另一種解說,大意是三焦與沖脈有相似之處。這種說法在我們看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沖脈的5條分支通達了全身各處。

18.經脈阻塞
這又是一個“走麥城”的例子。去年年底,因為抹不開的許多情面,連著喝了10幾天的酒,到了後來,自己也感到胃已被糟蹋得不成樣子了。這時想起了氣功,由於連續醉酒,神意已不那麼聽自己的指揮了,養了幾天神後,終於慢慢地入靜了。在靜中暗暗地觀察真氣的動向,實在令我萬分吃驚,因為從身體左側少腹的氣街穴,到肩部的氣戶穴,這麼長的一段足陽明胃經的經絡,開始痛了起來。真氣根本就無法通過這一段經絡,整個被阻塞的經絡段,就像是別進了一根棍子。其後兩三天時間,身體超過15°的俯仰,都會引起牽掣疼痛。我知道這是真氣在主動地清理著阻塞的經絡,堅持了10來天後,終於恢復了正常。
我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痛則不通,不通則痛”的病例,所以就寫了出來。--作者:赤水玄珠

19.任脈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以上為《難經》)上頤循面入目。(以上為《內經》)循面,系兩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終。(以上為《奇經八脈考》)再來看“督脈別絡”: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內經》)。自長強走任,由少腹直上,貫臍中央,……上系兩目之下中央(《奇經八脈考》)。
也就是說任脈其實是“督脈別絡”行於腹前的一段。那麼任脈就是督脈了?還不太一樣。這裏有一個關鍵的句子:循腹裏,《內經》和《難經》中都提到了,李時珍也說:“任脈……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裏”,說明任脈是在腹中運行的,而且是與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行於腹裏,為陰脈之海,又在人體正中,那麼稍加思索就會知道,它與我們所說的“中脈”是何等吻合!所以,通督是小意思,真正能練到任脈通暢,卻是十分困難的。
我們所感知到的在腹前中線上,真氣運行於肌肉層裏的感覺又是什麼呢?來看《靈樞·經脈第十》的一段:“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又說:“凡此十五絡,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經絡異所別也。”(真氣運行法第一步功“呼氣注意心窩部”,練的就是任脈別絡尾翳,其目的是“求之上下”,――此中涵意,歡迎習練“真法”的朋友指正。)這裏有兩個解釋:①氣行任脈別絡;②真氣由上向下地運行“貫臍中央”的督脈別絡。

20.絡腦的經脈
所有的經脈都有進入腦的通路,此處不作細談。既然有這樣的事實存在,那麼“還精補腦”是可以有多種方法來完成的。――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氣功功法能夠存在,而且也能夠練出千奇百怪的效驗的根本原因所在。(此處又與張天宇先生的說法不謀而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玩笑。)

21.氣機與意念
我對氣機的理解是:真氣在某處的動象。這是靜極生動的一種現象。然而,氣機發動之處卻往往不是你最想讓它發生的地方。比如,我們在意守氣海,希望感受一下氣海內真氣鼓蕩,四下盤旋的景象,但往往事與願違,氣海真氣久久不能發動,倒是在我們並不關注的四肢的某個地方發動了,得氣了。於是我們轉換了注意的物件,去體會那個地方真氣的運行,而當我們對氣海的關注放鬆之時,此處氣機卻發動了。――真氣不太喜歡過份的關注,也不喜歡我們的指揮、命令。如果我們能夠信任真氣,它會很主動地幫助我們。――不過,真氣倒也不反感我們抱著欣賞的態度來觀察它們的工作。

22.元神與還精補腦
腦為元神之府。所以元神是寄存於大腦之中的。所謂還精補腦,是各臟腑向元神輸送貢養。當我們在大千世界裏為各種物欲所迷惑時,藏於五臟的元神的分體――神、魂、魄、意、志耗去了大部分本來屬於元神的貢養。所以虛弱的元神不可能發揮它正常的作用。而在其中,心神是起著主導作用的,如果我們的心不再為外界所動,魂、魄、意、志自然能夠安寧平和。當你學會用元神而不是用心神觀察事物的時候,才會理解這一點,而且對靜中的所有景象不會再迷惑。――但是這樣做,會很疲累。

23.徘徊於氣感之中
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修煉者,有時興之所至,也會做一點靜的工夫。因此十幾年來,一直徘徊於氣感之中,所以才會許多關於氣感的體會。我自認為沒有成仙的根基,卻從來沒有否認自己期望覺悟的想法,在氣感裏徘徊,而不為氣感所迷,是最為難作的工夫,我覺得只有理性的思考才能保持這一目標。觀察自己的身體如此,觀察身外的事物何嘗不是如此?對於我自己覺得尚且迷惑的東西,就不拿出來擾亂別人的思想了。以上22題零碎的內容,迷與不迷,還需用別人的目光才能看得出來啊

回氣功史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