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宋楚瑜對兩岸問題的感觸 早報導讀 ● 楊錦麟(香港)
2008/12/02 06:00:04瀏覽19|回應0|推薦0

宋楚瑜對兩岸問題的感觸

2008-12-01

早報導讀 楊錦麟(香港)

楚瑜,這是臺灣當代政治史上無法遺忘和回避的名字,關於他的評價,或許可以用毀譽參半,眾說紛紜來形容。然而,這位親民党主席,在20068月間, 曾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後訪問大陸,作破冰之旅,今年8月,他也成為北京奧運的座上賓。同時,在臺灣,無論其政治處境如何,身邊始終有一支打不散的 子弟兵。他究竟有何人格魅力,有何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值得瞭解的。

  114日下午,在有關方面安排下,我和67歲的宋楚瑜做了一個多小時的談話。

不是武裝敵對,而是務實面對

  訪談的話閘子一打開,宋楚瑜即說,陳雲林這次訪問,意味著兩岸從此進入和解、和平、發展的重要里程。他表示期待,兩岸中國人不僅要有誠意,更要有智慧來化解紛爭,不再是武裝的敵對,而是務實面對。

   宋楚瑜認為,兩岸從最早期的武裝對立,到今天務實面對問題,經過60年來的發展,美國的市場不再是臺灣的最大市場,臺灣人也已經把對岸作為出境旅遊的最 大對象。過去,臺灣從不跟大陸做生意,認為大陸是,所有商品都是匪貨,但今天臺灣一年要從大陸賺12000億台幣。

  然而,臺灣還有很多問題要面對和解決,包括人流、物流、錢流、資訊流。他認為,兩岸的問題只是靠國際因素已經走不通了。目前的國際金融海嘯使臺灣社會更瞭解得到,沒有穩定的臺灣局勢,臺灣經濟無法找到持續發展和升級的機會。

  對於臺灣人的焦慮,他說,一方面希望跟大陸發展和平關係,另一方面也期盼大陸對臺灣給予相當的尊重。這就是鄧小平說的,你吃不掉我,我吃不掉你。儘管北京不斷宣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臺灣人還是有顧慮 ,大多強調四個字,一個叫尊嚴,一個叫對等

  他說,胡錦濤主政之後,對台政策從積極促統,變成和平發展要和平發展兩岸的關係,先發展和平;要和則兩利,先兩利則和,這個概念,是我的一個創意構想,也符合目前兩岸關係的客觀實際。

   宋楚瑜指出,最近馬政府強調要進一步擴大內需,其實大陸就是臺灣最好的內需,臺灣人賺的錢可以回到臺灣,來發展更多的建設,這不是最好的財源嗎?鄧小平 所說的一句話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現在胡錦濤的政策不能只讓一部分人富起來。要讓更多的中國人富起來的話,那不是更大的市場嗎?
  他 說:這次我到北京出席奧運會開幕式,心裏面感受最深的,就是看到好多年輕學生在做志願者,自費參與,沒有任何報酬,行為舉止相當得體禮貌。我後來跟賈慶 林先生說,我願做一個兩岸和平的志願者,用臺灣的話叫做義工。大陸志願者有個信條貼在牆上,我看了很感動——“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我參與,我奉 獻,不是只為我自己快樂,要為兩岸的人民快樂,更要為我們子子孫孫快樂。

大陸已經放下身段,了不起

  宋楚瑜收藏了一 幅于右任先生的對聯,內容很有深意。那是多年前,蔣經國請于右任寫一幅對聯,叫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寫好之後不小心把墨潑到了對聯上,於 老再寫一幅。後來,宋楚瑜在擔任國民黨中央党部秘書長時,于右任的長子于望德在經國先生生日那天,把潑了墨的那副對聯送給宋楚瑜。

  談到這件往事,宋楚瑜慨然表示,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這就是政治人物的基本道德準則,我們所要計的不是個人之利,而是天下之利。不是政黨之利,是計國家、民族之利

   他說,在兩岸問題上,雙方都要放下成見,放下身段。陳雲林在訪問臺灣之前和之後,都很誠懇,對食品安全問題給臺灣造成的損害和臺灣人民的感受,表達歉 意。這是了不起的,是史無前例的。也就是說,大陸放下了成見和身段。同樣,在有關稱謂問題上,臺灣也要有放棄框框思維。如果馬英九不是中華民國總統,陳雲 林需要去見他嗎?他為什麼不去見別人?

  而與此同時,兩岸在互不否定之外,也要充分肯定,沒有中華民國,怎麼可能在1945年迫使日本 把臺灣歸還給中國?那個歷史是不能抹殺的,那就是中華民國當年在蔣介石領導之下,領導八年抗戰,終於把臺灣光復。這個歷史沒有人能夠否定。所以,在稱謂 上,大家也不要做太多文章。稱他叫什麼,不足以為喜;不稱他是什麼,也不要把它變成為憂。先經濟,後政治,是這次兩會接觸的主調,應該給予高度的肯 定。

  對於外界批評馬英九政府的兩岸政策論述,宋楚瑜也有自己的評價。他說,他直接跟很多國民黨高層的,包括吳伯雄主席在內,都談過這 個問題。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對兩岸問題需要有一個新思維,一個新論述。目前在處理兩岸問題時之所以遭遇到很多困擾,就是臺灣還活在戒嚴時期、冷戰時期、 統獨時期和兩岸武裝對立時期的思維裏。若沒有把兩岸現況作一番很好的論述,很多問題是處理了東邊,就會觸及到西邊。

  他舉例說,臺灣不承認大陸學歷,說北大的學歷不能承認,這在全世界是個笑話。這就說明,臺灣要一套新思維,你怎麼去定位大陸,怎麼定位臺灣,怎麼定位兩岸實際狀況。大家必須靜下來好好談。

   宋楚瑜說,兩岸經過60年來的紛紛擾擾,今天已經找到了正確方向,就是兩岸要發展和平,和平發展。和則兩利,兩利則和。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相互諒解, 相互瞭解。兩岸透過陳雲林訪台,奠定了三通。而在三通之外,最重要的一通叫心靈相通。只要心靈相通,就一通百通。兩岸兄弟一家親,炎黃子孫不 忘本。讓我們用中國人的智慧,用我們的耐心,更用我們的誠意,大家一起重新和好,共創願景

作者是香港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