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近代史上擊斃西方侵略軍最多的戰役
2008/12/12 00:39:16瀏覽42|回應0|推薦0

中國近代史上擊斃西方侵略軍最多的戰役

 

香椿樹 20081208

 

看中國歷史覺得中國賣國者都是上層精英,開始比較氣憤,三國時期諸葛亮戰群儒大概是先人對這個現象理解已經頗深,後來讀外國歷史,其實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底層百姓對這樣外來的政權更替從來都是堅決抵抗的。其中利益驅動應該研究。

 

 在190010月到19014月間,瓦德西組織了四十六起“討伐隊”(其中三十三起爲德軍),按當時教徒的記載,“南至正定,北至張家口,東至山海關,均在聯軍勢力圈內,往來逡巡,足迹踏遍。凡拳匪巢穴,無論官衙民居,遇則焚毀,往往全村遭劫。”

  

  [1900727日時,德皇威廉二世針對中國發表一個臭名昭著的演講,中文摘譯如下:“……你們應該對不公正進行報復。象中國人這樣,悍然置千年固有的國際法於不顧,以令人髮指的方式嘲弄外國使節和客人的神聖不可侵犯性,這樣的事件,在世界史上還沒有過先例。...你們如果遇到敵人,就把他殺死,不要留情,不要留活口。誰落到了你們手裏,就由你們處置。就象數千年前埃策爾國王靡下的匈奴人在流傳迄今的傳說中依然聲威赫赫一樣,德國的聲威也應當廣布中國,以至於再不會有哪一個中國人敢於對德國人側目而視。”德國軍隊在華北的行爲,充分貫徹了威廉二世的主張,其屠殺行爲比沙俄在東北的暴行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張家口保衛戰中,義和團首領大阿吾曾率衆設伏於城北煙筒山處,殺死德軍指揮官約克上校,導致了德軍搶劫明陵計劃破産。但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山西娘子關一線,清軍將領劉光才,李永欽指揮忠毅軍及武功、晉威各營,自光緒二十六年十月至光緒二十七年二月,連續擊敗上萬德軍,法軍的多次進攻,並殲滅其一部,關於此戰役,清方資料記載甚多,但不被人所重視,大約是由於清軍一向誇張戰果的原因。但根據2000年訪華德國學者提供的資料,在 190010月到 19014月間,德軍在中國死亡近3000人,其中近半是在進攻山西中損失的。也就是說,在娘子關戰役當中,僅僅德軍就被擊斃1400人以上!這實在是一個極其驚人的數位,從1840年到清朝滅亡,從沒有任何一場戰役擊斃過如此衆多的外國侵略軍!這也是自明朝末年西方殖民者來華侵略到朝鮮戰爭爆發,中國軍隊一次擊斃歐洲侵略軍最多的數目!

  

  [順便說一點,八國聯軍攻破天津時有2萬多兵力,到進攻北京時已經增加到3萬人左右了,10月份各國在華北兵力已經不下10萬人,這還不算上俄國在東北的17萬兵力。其實八國聯軍是近現代史上外國對中國第2大規模的侵略戰爭,僅次於從31-45年的日本侵華戰爭,也是殺人第二多的侵略戰爭,中國百姓在一年內被殺者超過150萬,僅僅在天津就有40-60萬人被屠殺。鴉片戰爭的規模根本無法和他相比。

  

  沒有被聯軍主力多次強攻所佔領的東天門防線,其最後的結局卻是可悲的,光緒二十七年二月,德法兩國提出“劉光才一軍紮駐井陘相逼,必須先退,彼國方肯撤軍,否則德法合兵,即日進攻”,他們以狼吃羊似的理由威逼全權代表李鴻章,李鴻章不得不奏明光緒帝,令劉光才退紮。失魂落魄的光緒帝聽罷此言,更加魂飛魄散,立即欽此:“先行退紮晉境”,“萬一彼軍來撲,千萬不可還擊”,“勿起釁端”、“免致藉口”。於是,曾經一次次擊退德國精銳部隊的東天門防線,就這樣一槍不發的交給了德法兩國侵略軍。深感窩囊的劉光才無奈地歎道:“夫惟用兵之道,全在賞罰嚴明,號令嚴肅,隨機應變,操縱自如,方足以勵軍心,而尚難必操勝算。況時至今日,敵國之欺淩愈甚,軍家之銳氣全消。徒使握兵符者,進退無據,戰守皆非。蒿目時艱,杞憂曷極?”(劉光才《防堵晉東敵兵記》

  

  要知道,即使是被大肆吹捧的鎮江保衛戰,也只打死了37個英國人,被稱爲空前的鎮南關大捷,法軍陣亡也只有近200人!而在娘子關,東天門一線的保衛戰中,清軍僅有數千兵力,卻阻擋華北聯軍主力數萬德法軍隊幾個月之久,擊斃敵軍上千人,確實是個驚人的奇迹,但最後的結局,卻是那樣的無奈,這說明了中國人並非沒有戰鬥力,不到一萬的中國軍隊能夠抵抗當時歐洲最精銳的德法軍隊幾個月之久,已經充分表明了中國軍隊的素質。失敗的關鍵是滿清政府的賣國性質所決定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