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這大概是多少外省籍父母望子成龍願望的最高實現了,但是中國人的香火呢?
2008/12/12 11:03:01瀏覽28|回應0|推薦0

出身科技世家 朱棣文大器晚成 2008年12月11日


朱棣文於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瑞典皇家科學院於1997年10月15日宣布朱棣文營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繼楊振 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之後,第五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華裔科學家。同時也是繼吳健雄教授之後的又一位名揚世界的江蘇太倉的科學家。

朱棣文將出掌的能源部,主要負責美國聯邦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行業管理,能源相關技術研發、核子武器的研製和管理,近年來還包括引人注意的防止核子擴散等重要工作。

朱棣文出身科技世家,祖父朱祝年是江蘇太倉城廂鎮的讀書人。他的父親朱汝瑾在1943年到美國就讀麻省理工學院。後因中國大陸情勢變化而定居美國,曾經擔任台灣中研院院士。他的母親也畢業自麻省理工學院。

朱棣文親戚和家人中許多都具有理工博士學位,但他說,他在中學時表現並不出色,成績只是中等,因此

被重視教育的家人視為異類。所有的科目中,他只對幾何學和部分的英文課有興趣。他認為讀書一定要帶著批判精神,要重視推論過程,而不僅是結果,另外就是要深入和有創造力。

朱棣文的夫人吉恩 (Jean)也是物理學家。她是英國人,目前擔任史丹福大學助理校長兼招生辦公室主任。

 朱棣文的哥哥朱筑文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專長DNA研究。弟弟朱欽文是南加州比華利山莊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執業律師。

朱棣文高中畢業時,父親本不贊成他選擇物理學,認為善於繪畫的兒子應該去學建築,因為物理學界高手太多。然而朱棣文卻對物理學情有獨鍾 ,學問做得津津有味。

1970年,朱棣文獲得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數學和物理雙學士。28歲時獲柏克萊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在該校從事兩年的博士後研究。1978年到 美國貝爾實驗室(目前屬朗訊公司) 任電磁現象研究人員,並於1983年升任該實驗室電子學研究部主任。1987年轉任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1990年任該校物理系主任。

從1983年起,朱棣文開始從事原子冷卻技術的研究,1985年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他榮獲諾貝爾獎的科研項目的主要工作是1987年到1992年期間在史丹福大學完成的。

朱棣文對中國的科學研究工作一直關注和支持,多次訪華參加會議和訪問講學,並表示很願意為促進中美兩國科技交流做出努力。

http://www.mingpaony.com/htm/News/20081211/na0102.htm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