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年來,從漢族主動改爲其他民族的逾五千萬,有加快趨勢
2008/12/25 08:19:15瀏覽61|回應0|推薦0

十年來,從漢族主動改爲其他民族的逾五千萬,有加快趨勢世界論壇網 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作者:南鄉子世界論壇網 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十多年前,也就是80年代初,正值胡耀邦制定“民族自治法”,大搞少數民族優惠政策,人爲製造各民族之間差別的時候,在我家周圍,就那麽一兩年時間,很多父母的同事、我的同學、朋友一下子便成了少數民族。只要是姓韋的、姓覃的幾乎都成了“壯族”。
  
   我不明白:對落後地區進行優惠以利其發展可以理解。可爲什麽在同一地區,喝同樣的水,吃同樣的飯,上同樣的學校的人群中搞優待這個、歧視那個的所謂“民族優惠政策”呢?人的出身不能由自己選擇,難道僅僅因生下來時所屬的民族成分不同,哪怕將來成績比少數民族出身的同學優秀,卻不得不失去升學,提升等決定一個人一生前途的機會嗎?難道漢族就不該有和身邊的少數民族一樣的享受平等上學、平等工作、平等待遇的權力嗎?大家不都是中國人,不都同爲中褡逡環腫勇穡?
  
   這種人爲的差別,不僅不利於國人間、各民族間的團結,而且還會造成相互間的猜忌、不和與疏遠。而且一個人一旦被劃規爲某個集團或民族的人後,哪怕他原本是另一個集團或民族的人,哪怕他也擁有另一個民族的血,但時間一長,很自然地就會偏向他所屬的集團或民族。過幾代後,恐怕就會忘了自己原來的民族,恐怕就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他民族者了。
  
   中國幾千年來曾有過很多漢人被匈奴人抓到戈壁沙漠去了的歷史。幾年,幾十年,幾百年之後,每次草原上的異族揮動大軍南下屠殺中國人時,在那殘暴的野獸之中會沒有他們的子孫嗎?中國歷史上也曾有過很多東北的漢人,以及被女真抓去的漢人加入到滿族。在那些入關的滿清八旗隊伍中,在揚州、嘉定、四川進行大屠殺的士兵手裏,難道沒有原本是漢人的"旗人"嗎?
  
   數年前,從《朝日新聞》的一則報道得知,由於我國實行少數民族優惠政策,從83年至90年的幾年間,從漢族主動改爲其他民族的逾五千多萬人(不包括新生兒),使我非常震驚。翻開《人民日報》,也有這樣的報道:“很多人甚至以姓氏爲依據來改民族成分。例如一些人以自己姓馬爲理由而要求改成回族。……有的人爲了證明自己是少數民族、甚至編出7、800年前、自己的親戚中有那個曾和少數民族結婚的所謂證據來以證明自己是少數民族”。
  
   這難道不值得我們猛醒和深思嗎? 世界論壇網 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一位在某部門工作的朋友是“壯族”,但他自己說他的祖先是從山東遷入廣西的。50年代劃民族成分時,將他家所在的村子劃爲“壯區”,他也就自然地成了“壯族”。高考時還多加了20分,畢業後分到現在的部門。
  
   作家張承志在他的《從回教看中國》(日文版)一書中介紹道:國民政府時代,包括蔣介石本人在內的領導人都認爲「中國內地只有漢族」、「回民僅是宗教信仰不同的國民」、是「居住在內地的具有特殊信仰的漢人」,其民族仍爲漢族。我國回教上層領導人馬鴻逵、國防部長兼中國回教理事長白崇禧等也是堅決反對把信奉回教的國人改爲不同於漢族的另一個民族“回族”的。他們的理由是不能以國人的宗教信仰來劃分民族。不然,信奉基督教的不就成了“基督民族”?信奉佛教的不就成了“佛民族”?這樣一來豈不造成中國的大分裂嗎?… ...
  
   不由得想起了前南斯拉夫的悲慘現狀。居住在波斯尼亞的伊 蘭教徒和塞爾比亞人幾百年前同屬一個民族,同信一個宗教。後來南斯拉夫遭到土耳其的侵略和長期統治,一部分人便改信了伊 蘭教。但相互間還是和平相處過來了。可到了鐵托執政掌握大權之後,便以信仰伊 蘭教的那部分人的風俗習慣與信仰基督教的已不相同爲由,硬把“本是同根生”的這群人給分立出來,專門設爲“穆斯林民族 "。於是,鐵托死去後才過十年多點,相互間便打得死去活來......
  
   蘇聯之所以解體,並不在於西方的影響和支援(其實,當時的西方領導人還都把賭注押在主張維持蘇聯邦的戈巴契夫身上,不支援蘇聯解體),而是內部自身的原因。
  
   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列寧就強調"民族脫離異族的國家分離,就是成爲獨立的民族國家""社會主義取得勝利後,必須實行完全的民主,因此,不但要使各民族完全平等,而且要實現被壓迫民族的自決權,也就是政治上的自由分離權" 世界論壇網 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在推翻俄羅斯帝國之後,列寧及其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黨人便將這套理論付諸於實踐,強行把俄羅斯帝國解體,把各地變成具有獨立性,擁有自治權力的“社會主義共和國”,不久就讓這些“共和國”以加盟形式組成所謂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並且還規定可以自由脫離這個“聯盟”的權力……。
  
   並且還通過共產國際組織向各國的共產黨組織吹噓和灌輸這套理論,並要求各國共產黨也照辦。
  
   據說,中囯共產黨也曾在第二次、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了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等處有自主決定與中國本部關係的自決權的政策。並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規定:中華蘇維埃政權承認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自決權,一直承認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國脫離,自己建立獨立的國家的權力”。幸好中囯共產黨在日後的鬥爭中逐漸擺脫了蘇聯的影響,逐漸變得成熟起來,而沒有照搬蘇聯那一套。記得曾有人在國內報刊上分析蘇聯崩潰的原因時就說過:值得慶倖的是,解放後,我們党沒有像蘇聯那樣搞什麽“加盟共和國”而是採取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方式來處理民族問題。
  
   70年來,蘇聯不是大力強調民族融合,而是大力實踐列寧的“民族自治理論”,認爲蘇聯這個大家庭裏的其他民族比俄羅斯民族人口少,經濟上、生活上、文化教育上也不如俄羅斯民族,因此要達到各民族間的平等,實現“真正的自治”,必須從人口等方面扶持俄羅斯以外的民族,並保持這些民族的風俗習慣……。結果呢,七十年下來,各民族間的認同感,連帶感越來越少。本是主體民族的俄羅斯民族,其人口比例急劇下降,蘇聯解體前已降爲50%左右。在經濟方面,波羅的海三國等加盟共和國的經濟也超過俄羅斯,變得趾高氣昂起來,覺得蘇聯邦拖累了他們。而另外一些加盟共和國經濟沒得到發展,也埋怨是蘇聯邦限制了它們。甚至俄羅斯本身也倍感委屈,因爲它成了其他加盟共和國的原料的廉價供給基地,而這些原料本來可以自己用的······。於是,當葉利欽等  三人不睬戈巴契夫而宣佈解散蘇聯邦時,也就幾乎沒遭什麽反抗蘇聯邦就馬上滅亡了。世界論壇網 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相互間已沒有了認同感和連帶感的話,要分起來甚至打起來都是很容易的,而要和起來就難上難了……
  
   解放前,居住在廣西的絕大部分爲漢族。
  
   解放後不久,進行了民族成分調查和調整。將大量的漢人劃成一個“人造民族”--僮族。並於1958年將廣西省改爲"僮族自治區",還用羅馬字爲"僮族"製造了僮文,僮語等。然而即使就是"僮族"兄弟本身,絕大部分人對這種僮文也是根本不懂......
  
   也難怪,本來僮族跟漢族就沒有什麽不同,不久前還是同一個族的嘛。
  
   即使如此,漢族所占的人口比例仍爲大多數。後來,周恩來認爲“僮”字是“人”與“童”之和,有歧視少數民族之嫌,便將“僮”字改成了“壯”字。於是,“僮族”便又成了“壯族”。
  
   最近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說現在還出版了根本不存在,當然也不被使用的所謂“壯族人民仿效漢字六書構字方法創造發展形成的10.7萬個字的《古壯字字典》”,還出版了諸如《壯族文化重組與再生》之類的著作,云云。似乎要恢復這些早已消失了“壯族文化”。
  
   八十年代以來,由於實行少數民族優先政策,漢族子弟在升學、就職、提升、甚至在結婚生育方面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視和差別,很多人對此十分失望和強烈不滿,更有許多人因而想方設法也要遷出世代居住的家鄉,再加上有『讓少數民族多生,而只准漢族生一胎之類的少數民族優惠政策』,使得廣西的漢族人口逐年漸少而少數民族的人口逐年增加。
  
   到第4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廣西的漢族所占比例又比第3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減少,已降至63%!
  
   兩年前的一份《人民日報》還以稱讚的語調報道廣西重視民族團結,努力改善少數民族的待遇,如今少數民族已占廣西人口的39%,而且廣西的少數民族幹部所占全體幹部的比例也已超出了少數民族自身所占的全體人口的比例。
  
   不由得感歎起來:幾年後的下一次人口普查時,結果又會是怎樣呢?當然漢族的人口比例肯定又會比現在還要降低。幾十年後,會不會變得和在的西藏一樣,住民的絕大多數都是“壯族”?一旦國內外局勢發生動蕩,那麽現在的“壯族自治區”會不會真的成了名副其實的“壯人國”了呢? 世界論壇網 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一個地區尚且如此,整個中國又如何呢?
  
   一九九零年七月的第4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漢族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也已下降,已不到92%。長此下去,中國會怎樣?是否會成爲第二個蘇聯或第二個南斯拉夫?即使現在,在新疆,在西藏,不是老有人在鼓吹分裂獨立,在製造流血事件嗎?
  
   中山先生曾說過:許多曾創造、曾擁有過世界先進文明的種族都已滅亡了,我們之所以沒有被人征服,沒有被忘種,乃是我們人口衆多。
  
   一個國家的政府,應致力於國人間的融和與語言的統一。而今的中國,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同樣的中國人分成各種民族、各種成分、各種戶口!沒文字的還要爲他們造出來!甚至還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均可用不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所用的語言和文字,連中小學語文課本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字。政府機關大門口的牌子、一般人的結婚證上印有兩種文字(拼音似的少數民族文字在上,漢文在下),這有利於國家統一嗎?有利於國人安居樂業嗎?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將來嗎?
  
   秦始皇好不容易統一了文字,實現了書同文的呵!
  
   試想,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了文字,中華民族能經受的起那麽多次的外族入侵,那麽多次的被侵佔、被蹂躪、被欺淩而仍保持完整而不會四分五裂嗎?中華民族還能存在到今天,還能高歌“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脈搏”嗎?還能自豪地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中華民族經得起考驗”嗎?
  
   如果不強調民族融合,反倒鼓勵各民族自治,人爲地把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地區的國民區分開來的話,怎麽會促進民族團結,讓大家團結一心呢?沒有全體中國人的團結,又如何搞好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呢?
  
   就我所知,以前,居住在廣西的國人是相當團結的,即使是在改爲“民族自治區”之後,不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大家都很和睦相處,根本不在意、不關心諸如誰是少數民族,誰是漢族之類的民族成分問題。然而,胡耀邦時期制定的“民族自治法”,強行規定了很多極不利於民族團結的東西,例如,在提升、就職、就學等決定一個人甚至一家或一族人前途命運的大事方面,也規定要優先考慮少數民族等。甚至在生育方面,如果是少數民族出身的話,就可以得到多生的所謂 "照顧"。這一來,使本來非常融洽的人事關係,一下子便成了「一家歡樂,十家愁」的讓人心痛的局面。更不用說硬性規定第一把手必須要由該"自治民族"出身的少數民族人士來擔任(如果不是該當的那個"自治民族"的話,不用說漢族,就是其他少數民族,也是不得擔任的)這種無視同一地區大多數人權益的不平等的政策了。
  
   衆所周知,現在即使是在“民族自治地區”,除西藏外,漢族人口還是占大多數或相對多數。如果人爲地規定該“民族自治地區”應由該“民族”的人,而不是由有能力的人當頭,由其來領導大多數的漢族和其他非“自治”的少數民族的話,又怎能讓這些大多數人心服口服?又怎能調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和增進團結?又如何儘快讓包括“自治”少數民族在內的全體住民的生活好起來?不産生多餘的摩擦、矛盾,不打起來才怪呢。
  
   古聖和先賢,在這裏建家園,風吹雨打中,聳立五千年……” 一個計劃生育,民族岌岌可危!世界論壇網 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2008-6-2 18:55:00 漢網新首頁開通了!漢網新首頁的核心目標是收集整理出漢民族的理論體系。軒轅秋水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