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河豚魚計劃”猶太人曾經差點在中國東北建國
2009/01/07 01:28:15瀏覽102|回應0|推薦0

河豚魚計劃猶太人曾經差點在中國東北建國

     日軍佔領中國後,對中國境內的猶太人實行了一種稱爲河豚魚計劃的政策,即企圖利用猶太資本來建設所謂的王道樂土。他們計劃每收容3萬猶太 人,就向全世界猶太社團,特別是美國猶太社團索要1億美元的安置費,並借此改善與美、英等西方國家的關係。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當局對湧入上海的猶太難 民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使他們暫時逃脫了納粹德國的迫害。

    戰時日本的猶太政策

    1937年底,日本攻佔 上海,置該市於軍管之下。然而對各個租借區以及散居全市各地的猶太人卻採取不干預政策。相反,日本先後在該市建立了三個猶太人難民營,給予三千多名難民多 方面的支援。19432月之前,猶太人在上海擁有三份報紙,兩所小學,同時可從事其他的宗教娛樂活動,甚至包括猶太複國主義運動。1941年初, 1000多名波蘭猶太難民持過了期的過境簽證前往日本神戶。日本政府網開一面予以收留。隨後,出於不願得罪盟友德國的政治考慮,同年又把這群難民移送上海 市。

    19432月,日本佔領當局對猶太人的政策展開調整,把上海市的德、奧、波蘭猶太人統統關進佔五平方公里的虹口區集中營。但此集中營非納粹之集中營,營內猶太人仍被允許自由從事宗教文化活動,營外也沒有樹立圍牆或路障。

     以上情況表明,戰時日本對猶太人的確採取的是溫存的策略。平心而論,二戰期間上海猶太人的問題,中國當局始終是無權干預的。上海人民以寬闊的胸 懷,給猶太難民以無私的援助,這是一段令人難忘的落難弟兄的樸素情感,但如果沒有日本方面的溫存政策,上海人民即便想援救猶太難民,也是愛莫能助的, 這點我們應當有一個客觀的自我認識。與此同時,更需要深究的是:日本與德國當時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一個採取極端的反猶政策,另一個卻反其道而行之,其原 因何在?

    這首先是因爲日本和猶太人既無傳統的宗教、文化仇恨,更無領土糾葛等現實問題。相反,在日俄戰爭期間,猶太人的慷慨援 助,曾助過日本一臂之力。190346日在俄國基希涅夫小鎮發生反猶暴行,有1500家猶太住屋和商店被掠奪和破壞,600多號猶太人死傷。爲報復這 一慘案,美國金融界猶太巨富希甫積極籌集2000萬美元貸款,在日俄戰爭期間爲日本軍隊輸錢打氣,最終日本一舉奠定勝局。爲這明治天皇破例在皇宮內邀請希 甫共進午餐。同時,希甫也成爲獲得天皇授勳的第一位外國人。因此,日本人對落難的猶太人自然有那麽點感恩報答之心。

    但更重要的原 因是:對日本政府而言,猶太人成了易於取得和掌握大量財富的同義詞。當時日本政府內的猶太問題專家,都對歐美社會的反猶宣傳信以爲真,誤以爲猶太人勢 力的確壟斷國際經濟命脈、控制了美英等國的政治與外交。以這種立論出發,日本當局想通過親猶政策來創造一種相對平和的氣氛,通過對猶太難民親善,改變美國 的敵視日本政策。更關鍵的是:日本當局有一個謀略深遠、立意險惡的計劃,那就是--河豚魚計劃。



    三、河豚魚計劃

     1934年,日本鋼鐵巨頭鮎川義介在外交刊物上發表題爲《一項邀請5萬德國猶太人來滿洲國的計劃》的文章,以後,就有了所謂河豚魚計劃。日本把 猶太人比作河豚,認爲要去其毒素,後再食其美味。1938125日日本內閣著名的五大臣會議,就河豚魚計劃達成一致意見。

    日本積極推銷河豚魚計劃,其戰略用意顯而易見。第一,利用在世界金融界占重要地位的英美猶太人的資金,開發廣闊的東北平原。第二,借著與猶太人共同建設亞洲新秩序的招牌,迫使英美等國接受既成事實,滲透滿洲國建國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日本推出河豚魚計劃,當然也決非是紙上談兵,它也有一定的現實基礎,確切地說,這是一場很現實的政治運作。自從1898年開始修建中東鐵路,大 批猶太人移居到哈爾濱,最多時達2萬餘人。他們在哈爾濱建立了完整的猶太社區,有學校、醫院、銀行、墓地甚至有養老院,大規模的猶太會堂也隨之出現。日本 的侵略者們在這塊皇道樂土上有意識地培養猶太親日勢力,當時的猶太問題專家安江仙弘大佐經常往返於哈爾濱,和猶太人社區的領袖人物考夫曼醫生建立 起私人交情。在日本人的鼓動和支援下,193712月,召開了第一次遠東猶太社區會議,上海和日本神戶猶太社區也派代表參加。安江仙弘出席這次會議,在 東北和華北的日軍軍事機構位居要職的通口喜一郎在會上狂呼:日本人沒有種族偏見,日本人民珍視它同猶太人民的友誼,日本正準備和猶太人民合作……”也就 是在這次大會上,這群猶太人起草了一份發往世界各角落猶太組織的重要決議:我們,出席這次民族性會議的猶太人,在這裏宣佈,我們在國家法律之下享受種族 平等和公正,並將與日本和滿洲國合作以建立亞洲新秩序。我們向我們的共同宗教信仰者尋求幫助。”19395月,安江仙弘安排考夫曼醫生對東京進行正式訪 問。考夫曼在日本逗留了一個月,訪問了內閣各部門,受到隆重而殷勤的招待,並在回哈爾濱之前被授予帝國勳章。

    至此,日本人善待猶太人的真實動因昭然若揭。日本完全是爲了獲取其最高國家利益,才如此溫存猶太人的。站在歷史主義的角度,我們無法苛刻抨擊那批渴望參與建立亞洲 新秩序的猶太人,畢竟,猶太人一直將擁有自己的國家和家園作爲他們神聖的歷史使命,而日本人恰恰是利用了他們的這種心情以及看中了他們手中掌握的鉅額銀彈,他們是在不知不覺中充當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的排頭兵

    或許是旁觀者清,日本帝國主義的這些表演並未打動美 國猶太人大會主席魏斯拉比。魏斯拉比曾這樣評價說:我認爲猶太人去支援日本人完全是一種墮落的行爲,日本如同德國和義大利,是真正的法西斯國家。我不希 望再討論此事,不論出於何種理由想從猶太人那裏獲得對日本的支援,我都將深表遺憾

    當時日本提出籌集一億美元安置3萬猶太人的龐大計劃,但這項動議因美國猶太人會的拒絕答復而中途夭折。19407月,日本與德國、義大利締結軍事同盟,日美關係急劇惡化,河豚魚計劃宣告中途破産。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B2%B3%E8%B1%9A%E8%A8%88%E7%94%BB

豚計畫(ふぐけいかく)とは、1930年代に日本で進められた、ユダヤ難民の移住計畫である。1934年に鮎川義介が提唱した計畫に始まるとされ、 1938年の五相會議で政府の方針として定まった。実務面では、陸軍大佐安江仙弘、海軍大佐犬塚惟重らが主導した。ヨーロッパでの迫害から逃れたユダヤ人 を満州國に招き入れ、自治區を建設する計畫であったが、ユダヤ人迫害を推進するドイツのナチス党との友好を深めるにつれて形骸化し、日獨伊三國軍事同盟の 締結や日獨ともに対外戦爭を開始したことによって実現性が無くなり頓挫した 編輯:龍芯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