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房子引起的經濟危機的歷史和現在
2009/01/18 21:24:08瀏覽48|回應0|推薦0

房子引起的經濟危機的歷史和現在

作者: 散仙甲 2009-01-17

80
年代資本主義大繁榮. (是不是因爲中共改革開放帶動呢?應該是小鄧爲他們做的貢獻, 本文不談政治只談經濟, 這裏不多囉索). 不少國家醞釀了很多泡沫. 如日本, 瑞典的房子泡沫都很嚴重. 在冷戰結束後進入90年代. 91,92年日本歐洲美國都先後開始發生了泡沫破滅的危機. 美國的情況是80年代特別高的通漲和特別高的利息抑制了房子泡沫的程度. 所以, 92年前後美國那次只是經濟衰退, 在後來克林頓政策低油價格, 發展高科技, 放鬆金融監控, 等措施下, 很快走出了危機.

而房子泡沫很嚴重的如日本, 瑞電就沒那麽幸運. 我特意用了幾天時間, 把他們解決危機的歷史做了調研. 爲的是判斷, 美國這次如何解決這次危機和走勢. 發現還是他們的歷史還是很值得玩味.

日本89年基本就開始失去經濟動力. 隨著全球資本注意基本都進入衰退, 房子泡沫開始加速破滅. 銀行壞賬堆積如山. 日本大財伐自信於自己對銀行的掌控, 不願意認錯解決危機. 日本政府當時對大財團根本沒辦法. 因爲日本的傳統就是大財團決定政府. 所以, 採取的對策就是""! 銀行捂著壞帳不write down. wd的理由也很充分, 因爲在集聚下跌中, wd, 比如現在的c, 要是按市場來wd, 一下損失就超過book value, 從而立即破産. 而若不積極wd, 畢竟銀行還做著業務, 那麽慢慢的wd, 時間長了, 而且市場穩定後, 總有回來的那一天. 他們策略就是這麽想的. 但後果很遭殃. 因爲, 銀行知道自己的狀況很差. 那麽就不敢往外面放貸, 做業務. 導致日本整體經濟持續衰退. 給國家經濟長期造成很大的壓力, 沒有活力. 直到97, 美國經濟已經風風活活, 日本才改革壓力變大. 開始政府注資, 銀行wd, 解決壞帳問題. 很遺憾的是, 小日本政府根本不敢觸動地區級別以上的銀行和投行. 第一次注資失敗告終. 沒有任何效果. 後來, 實在不行, 小泉上臺, 重用了一個人, 那個人大力度的注資, 給的口號是, "沒有銀行大到不能倒閉". 限期銀行改變壞帳. 不然就收歸國有. 倒閉了幾家地區銀行和證券公司. 用了好幾年, 直到2000年後的好幾年才把壞帳基本解決. 05,06年經濟有點實質增長.

可見, 日本政府""的辦法, 不行, 銀行有壞帳就不敢做業務. 那麽整個社會經濟就會停滯. 若是個別銀行問題的話, 這一著管用. 因爲他不做業務, 別的銀行還做, 那麽社會經濟不放慢, 他拖幾年可以緩過勁來. 而若是房子泡沫破滅這個普遍性的引起的所有銀行都有問題的話, 那麽拖是不行的. 代價是沈重的. 89年開始, 10幾年, 日本基本沒有經濟增長.

瑞典92年房子泡沫也開始破滅. 慘烈程度和去年美國差不多. 所有的大銀行都陷入要倒的邊緣. 因瑞典政府有點社會主義性質, 對國家干預多. 採取的措施是大規模注資銀行. 93年房子, 股市還是繼續下跌. 政府猛列的不停的注資. 需要多少就多少. 一度占93GDP5-6%. 當然, 注資的時候, 所有銀行的注資股票都被dilute的到penny股票. 政府成了最大股東. 政府讓銀行儘快的wd. 爲的是讓他們恢復正常業務, 經濟儘快走上正軌. 94, 經濟基本走穩定, 開始了增長. 股市過了好幾年才恢復, 政府注的資本全部收回還有利潤.

小日本拖的辦法, 讓經濟10幾年不行. 瑞典經濟只經歷了兩年的衰退. 瑞典的股市在24個月後開始上漲.

美國07年後半年房子開始出問題. 08年政府先是用懲罰股東的辦法, BSC賣掉. 同時1680億退稅, 試圖穩定經濟. 失敗. 下半年, 房子開始加速下跌. 跑而森讓LEH破産, 就是給市場一個堅定的信號, 要金融機構別在拖了, 開始解決問題. 政府給出700B救市場錢, GDP5%. 走的就是瑞典的路線. 不過, 跑而森讓LEH倒掉, 實質是股東和債主都承擔損失. 債主承擔損失, 一下讓流動性凍結. 誰也不敢借貸. 引起金融風暴. 帶動FRE/FRM/AIG等資不抵債. 政府毫不遲疑的接管. 把股東的利益徹底拿掉. 把債主的利益保護住. 走的是瑞典的方法.

但我想了下, 美國和瑞典的不同點是, 瑞典的沒有那麽厲害的投行的各種延生物. 持續注資到GDP5%就起了作用. 美國去年注入的350B只是把那些給抹平了些. 減少銀行的壞帳沒有大的進展.

美國當然也是想儘快把銀行的壞帳wd. 美國的國家意志也夠堅定. 但是, 美國的房子還在下跌, 銀行的壞帳還在增加. 決定了這是個要遠超過瑞典的注資規模. 凹把馬又申請800B. 離把經濟拖出衰退, 我計算了下, 還是不夠. 我計算的方法是, 按失業造成的經濟損失. 按對經濟造成兩年6-9%的方法. 乘以2GDP 28W. 總需要是2.5W.

再次強調下, 瑞典的股市是24個月的下跌. 開始漲. 又用了4年左右才回來. 美國至少在Q3之前, 各種市場還穩定不下來. 瑞點的銀行股因政府接管, 基本全部都跌的很低. (參考, FRE/FNM). 美國的銀行股東的利益也難保證. 小心.

要說明的是, 這麽好的歷史, 居然我沒見到分析師傅, 政府官員, 學者給系統的整理出來. 我也是現在才遲遲研究. 但是希望還是有點意義.

上面資料是我讀材料印象. 有不準確的. 大概只是輪廓.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