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8 23:12:35瀏覽529|回應0|推薦2 | |
古人出遠門,舟車勞頓,不若今日方便。以仕子進京赴試來說,有時一去 就得耗去數月,甚至隔年才得返抵家門。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自 張生去京師,不覺半年,杳無音信…長安望來天際頭』,一去超過半年, 差點誤了姻緣。這還算幸運,倘半途遇到強梁、盜寇、馬賊、土匪、山賊、 賊兵、黑店…,凡此其一,大概就嗚呼哀哉。 當好朋友自遠方來訪,風塵僕僕不辭長途跋涉的辛勞,讓我們點燃西窗燭, 共話舊日夜雨點滴,在月光似水、涼風習習下抵足而眠,所以孔子說這是 多麼快樂的事。作為凡人的孔子,曾經周遊列國,交友廣闊,不在話下, 對遠方來訪的朋友,孔子開懷地迎接。 整部論語一開始以快樂掀開序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 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第一》 親愛的孔夫子如是暢快地說出人生樂事。我們眼前浮現他多皺紋真摯的笑 容,爽朗的笑聲裡,沒有大道理,只是人性單純地流露、單純的喜悅。 … 快樂是什麼?快樂是終身學習。快樂是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快樂是謙遜。 因為知其所不知,態度自然謙遜,所以活到老、學到老,這種人,朋友樂 於來往,也因為態度謙遜,願意尊重與容忍他人不明情況的各種意見表達。 快樂不就這麼簡單? … 樂於終身學習的孔子在《論語述而第七》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 老之將至」自述,他的謙遜深深吸引知與不知者親近。謙遜的態度,是親 愛的孔夫子,也是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君子的由來。 … 春秋戰國,烏雲迅雷密佈,攻戰交伐未見歇息。500年間,各種戰爭高達 670次,總人口數約2000萬,被殺者就超過百萬人,人民被迫遷徙流亡異 國他鄉。《孟子·盡心下》定義為『春秋無義戰』,《莊子.天下第卅三》 感嘆『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這樣環境背景,烽火燎原,快樂可以持 續多久?遠方的朋友是否平安?要穿越過多少烽火,朋友才能安然歸來? … 親愛的孔夫子,在您快樂底下,浮現隱憂。普天之下唯有和平,免於顛沛 流離,人人可以安心學習,朋友之間得以自由往來。 孔子淺顯的道理是學習要從快樂學習開始,沉重的教忠不教笑,教孝又搞 不清楚單親獨子獨女新世代的寂寞,來不及說明好朋友的重要性,學生只 好尋求八家將的慰藉,或者成群結伴飆車去。 … 而在孔子深刻的意涵裡,作一位快樂的君子,倘若職業是作為領導者,謙 遜好學是面對詭譎多變甚至險惡的國際局勢基本的態度,而運作國家機器 的方針簡潔明了,提供人民安定的學習成長環境,維持良好和平的外交關 係,若能圓滿達成,成功不必在我。 愉快地點燃好學、和平與謙遜的第一個燈火,親愛的孔夫子與我們展開成 為快樂的君子與管理國家機器的對話。 2010/5/30 增補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