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5 11:54:46瀏覽1993|回應6|推薦9 | |
不要讓社會幫你養小孩! 踏入教育的行列今年也第八年了,每一年都告訴我自己保持對於教育的熱情不變。但是最近的一些事情總是讓人深刻體悟,無論是學校接到投訴說有學校學生在旁邊摩斯太吵,請學校加強生活教育;或者是班上發生的一些事情。都讓我深刻的體悟:孩子的教養絕不是落在學校身上,而是整個環節都是緊緊相扣的,端看我們如何的重視及尊重並參與。 學校不是管教孩子的場所,而應該是培養孩子靈性、除了智識之外應該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矣。」但如果連家庭的親子教養都要學校來強力介入。那麼家庭教育的功能在哪裡? 從某藝人的孩子身上我們就看得到這樣的後果,過度的溺愛最後連教養都管不動了;但家庭功能的失調也會導致孩子變質。但很多時候是身為大人的家長失去教養的能力。 有家長反應老師除了上課之外,應該從孩子上學出家門到學校、放學出學校到家門都要負責。就讓我不斷的思考:那你需要的是保母還是老師呢?也跟學校說老師不管。說真的,班上孩子成熟的表現慢慢變成他們自我管理的基石。我不知道在班上孩子如果表現的很不錯,作業班上缺交人數也頂多一、二人,吵架的事情也幾乎沒有,那到底還要管什麼?我想那剩下的就只是調整每個人不同的態度與學習方法。教育並不是管就會改變你的孩子,而是家庭教育的養成,逐步養成您孩子的學習態度,也就是家庭面對教育態度,大大的演變成孩子對於學習的熱情與追尋。如果孩子在學校受了這麼多人的照顧、教導、勸誡,卻在家仍無法尊重父母、自主管理,養子不教父之過,那麼該檢討的是學校還是老師,還是家長本身?當孩子看見父母做事是誠懇的,那他自然也就養成某種人格,當他看見父母對於學習是嚴肅的,從小慢慢養成,長大後變成習慣,這種習慣是一輩子的。 很多事情在現在已經變質了,無論是社會上吵得沸沸揚揚的社工事件,或者是不斷報導與質疑的學校與老師的不當管教等等。但如果我們從另一個面向來看,這些事情的本身或背後,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觀點,但是我們永遠只看見最尖銳的那一面。 現在有些家長對於教育的態度是以教育是服務業的心態來看,而不是以教育的參與者來參與其中。縱使有那麼多好的老師在教育的現場,但現在還有多少人會在孩子放學之後謝謝老師的教導?直接進入另一個補習班、安親班,開始評斷那個老師好、那個老師不好等等。但許多好的老師或社工總默默的支持這整個體系的運作。 楊茂秀教授有一本書「好老師是自己找的」曾表示:在教室裡,每一個小孩都是一棵樹,是珍貴的生命,是夜空中飛翔的螢火蟲,是運轉的星星,他們有自己的生命。可是那些生命,就在冬天裡我們的一呼一吸之間,彷彿是小小的影子在草叢裡飄搖跳盪,陽光一照,他們就不見了,教師必須有那種態度跟心靈,去捕捉、去遊戲、去理會其中的神秘。 如果連回家都要老師管,那我想缺的不是老師,而是管家或家教,或者該是我們反思我們對待孩子的教養態度。然而,這幾個月也都看見許多家長透過聯絡簿或電子郵件、電話與我分享他們對待孩子的方法與成長。也很高興這些孩子在親師溝通下願意努力展現他們。也看得見這些爸爸媽媽付出的背後都是為了讓孩子成長。也看見許多爸爸媽媽的付出,帶著其他孩子一起成長。 這不正是「教」與「育」嗎? 「不要讓社會幫你養小孩!」 我只能說:很可惜,沒有靜下來思考的人將看不見在這間教室裡教育的價值。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