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21 03:28:16瀏覽714|回應1|推薦9 | |
什麼都要的教育?
台北市仁愛國小教師 賴柏宗 突然發現,教書一陣子之後會發現其實國小教育真是個什麼都要的教育。在什麼都要的教育底下,不禁懷疑這樣的教育政策下,真的會有我們所期待的未來主人翁出現嗎? 過去,要推廣小學生要會騎自行車,但是在臺北市的小學生真的有騎自行車的機會嗎?狹小的巷弄、危險的馬路,以及擁擠的校園。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推廣自行車真的這麼重要嗎?而不管是品德、家庭、兩性教育等皆要求學校要教育,並藉由評鑑來要求學校要給予一份報告來說明施行成效。 這樣僵化的思維模式下我們真的獲得良好的教育水平了嗎?不管是教育部或者是教育局往往在施政上都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霸道存在著。例如沒有游泳池的小學必須去跟國中借游泳池,學生帶著泳具走出校園去游泳,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臺北市小學生都要學會游泳的要求。 這幾年其實有一個教室改善工程進行著,所有的教室編列經費來裝潢,每間教室就像是工廠訂製的一般。但是這些教室裝潢所帶來的問題,就像是我們的教育政策一樣缺乏品質。例如教室裝潢工程的延宕,兩個月的整修卻無法在開學如期完工;或者,做到一半會發現物料缺乏或被哄抬價錢導致停工;更令人感到驚訝的事是油漆時居然會偷工減料,省略書櫃後面的牆壁不油漆。 這樣的工程品質,就像我們的教育政策一樣,認為對孩子好,便一紙公文下來。將表面弄得光鮮亮麗,然後,留下了什麼? 基礎教育絕對不能追逐潮流。正如我們看見芬蘭如何透過自身歷史文化的反省,改變—大膽卻又謹慎的改變,讓芬蘭的國家競爭力成為全球矚目。紮實的教改改變的不是內容、名稱、時數,而是讓教育擁有更好的思維,然後討論、吸取意見、保有彈性、找到方法。更是一個集體價值觀的改變。 暑假經過正在進行改善工程的教室,年輕工人將教室的課桌椅砸向教室中央,撞擊聲撞進我的心裡。如果,這是我們所教育出來的工人,將自己過去對於教育的憤怒發洩在教室裡,這樣不重視自己工作的施工品質。那麼,我們的教育真的失敗了。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