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他(她)好完美
2009/04/29 16:45:33瀏覽474|回應0|推薦1

黄维仁:伴侣是人不是神

发表于:2008-7-1 10:48:07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爱情能唤醒人们个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使忧郁的变快乐,害羞的变活泼。它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魔力,是因为人心深处两个最重要的需求都能在爱情中得到满足:一个是在爱人心中居首位,另一个是被爱人无条件接纳。

  爱情能唤醒人们个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使忧郁的变快乐,害羞的变活泼。它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魔力,是因为人心深处两个最重要的需求都能在爱情中得到满足:一个是在爱人心中居首位,另一个是被爱人无条件接纳。 


黄维仁:追求别人敬爱的两种类型

发表于:2008-7-15 8:51:22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在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两大心理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大多数人争取的方式,介乎下列两种极端形态之间。有些人的行为模式较趋近第一型,有些人则接近第二型。

在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两大心理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大多数人争取的方式,介乎下列两种极端形态之间。有些人的行为模式较趋近第一型,有些人则接近第二型。 

第一型的人,生怕被人看不起,因而努力和别人竞争,处处表现出自己很强,比别人能干。结果,他们很可能为了得到而失去了。他们的意见在任何中常受到重视,然而他们却感受到别人是因受到心理威胁面对自己保持距离,不也亲近他。 

第二型的人,为了得到,致力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他们对群体中其他的成员顺服、体贴、处处小心,避免得罪别人。当无法避免冲突和竞争时,为了继续赢得别人的爱与认同,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摆出低姿态来讨好别人,所以在群体中人缘很好。但是在以讨好换取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得不到别人的重视。 
每个人都渴望在群体中同时满足被、被的需求,然而往往难以兼得。顾则不免失,顾则不免失。许多人在群体生活中经历到这种无法两全的冲突。
 

第一型的人,可能会为自己辛苦半天,仍未能争取到别人的而深深叹息。他们对第二型的人又羡又妒,以为他们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到真正的爱。 
第二型的人。常为自己所牺牲的而大为遗憾。他们一方面对自己不满,另一方面却羡慕第一型的人,以为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并保住了自尊心。
 
其实,第一型的人没有得到,也没有完全得到他们想要的,因他们所得到的中,含有太多的成分。第二型失去了,却没完全得到他们期望中的,因他们觉得,别人只是乐于与他们亲近而已。
 

黄维仁:真情流露才能建立关系 

发表于:2008-7-15 9:04:16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真正的强者,必须是个仁者。他们不以自我为中心,心中常充满着对同胞的爱,心理上很有安全感,不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

要同时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敬爱,是人生的一大功课。要在这门课上成功的惟一秘诀是:超越争强讨好的层次,而成为真正的强者。换句话说,人要成长,不断改善自己,以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不是真正的强者。愈怕被别人发现弱点的人,愈会喜怒不形于色,愈会明争暗斗,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让人不敢看不起自己。这种假强者,表面上坚强、全强、能控制一切,内心却像上紧了的发条,敏感、小气、不能忍受批评、自尊心脆弱、禁不起任何挫折。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不知不觉掉入一个无底的陷阱装得愈强,愈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真面目,于是愈需要防卫他人,在原先的面具上,又多了一层伪装。他们无法流露真情,不容许别人看到自己软弱之处,就无法使多一点的人喜欢并亲近自己,触动他的心。 
假强者把自己的心伪装上刺猬的盔甲,他们心里虽渴望得到的人的敬爱,行动上却使人无法接近。当个假强者,是一件很不幸的事,这样的人心里很苦,背负着沉重的担子。若要得到幸福与快乐,他们就需要成长。
 
真正的强者,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喜事来临,他们会笑,流露出快乐之情;不幸的事发生,他们会伤心落泪,不隐藏真情。
 
真正的强者,必须是个仁者。他们不以自我为中心,心中常充满着对同胞的爱,心理上很有安全感,不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在第七章复建期调适重点四成长,对这种人的心理特质会有详细的描述)
 
真正的强者,像汪洋中的水,柔中带刚,刚中带柔,能禁得起各种考验,历久而弥坚。假强者必须时时提防自己的弱点被看穿。因而像一个外表看似坚硬,事实上却禁不起打击的鸡蛋,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与真强者在一起,令人如沐春风,祥和而充满希望。与假强者在一起,令人觉得自尊心受压迫,掉进人比人,气死人的陷阱之中。
 
一个人必须流露真情,才可能满足被爱的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只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不但无法得到朋友的掉过去,更会失去进一步建立浓厚友情的机会。所以离婚后想到伤心处,情不自禁时,就别虐待自己,容许自己尽情地哭吧!伤心落泪不是弱者的表现,尽情大哭也不会使人丢脸。能在情绪宣泄过后,站起来继续奋斗的人,就是勇者。
 
前面提到,当事人应该适度表达情绪,以维护心理健康。适度两字,意味着太过不及都不好。喜怒不形于色逞强都是情绪表达不及的现象;而终日以泪洗面,紧抓旁人反复地哭诉,则是情绪表达太过的现象。 

黄维仁:不愿原谅别人的三种原因 

发表于:2008-7-24 9:56:28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人往往不是不能忘怀仇恨,而是不愿。人的天性中有许多弱点,其中一个最原始、最强烈的倾向,就是记恨与报复的冲动。

人往往不是不能忘怀仇恨,而是不愿。人的天性中有许多弱点,其中一个最原始、最强烈的倾向,就是记恨与报复的冲动。     

 
我们不愿轻易原谅别人常是有理由的,因为存着记恨与报复的心理,可以给予当事人下列三种好处。 

1、心理上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愈不喜欢自己。愈不能接纳自己的人,愈无法原谅别人。 
可怜的我的游戏 当我们扮演无辜的受害者角色时,愈显得心碎、气愤,愈能得到第三者的同情。第三者若因此而站在我们这一边,纷纷指责迫害者”(表面上的坏人”)时,我们便觉得大快人心。

2.  代罪羔羊 当我们怨恨别人,把所有的丑恶和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时,我们就不用面对自己的丑恶,也不用为变得一团糟的现状负责。仇恨可带给人虚假的安全感,心里塞满了恨就变得较不空虚,也不用面对赤裸的自我而产生焦虑。同时,很不幸地,仇恨也带给人力量,使人误以为自己是个强者,可操纵周围的一切。然后在报仇雪恨之后,我们却又无所适从,迷失在极度的空虚之中。 

3
、夺权妙方 迫害者”(例如离弃的一方,或是不忠的一方)看到受害者心中受到重创而大发义愤时,可难会开始退让,想息事宁人。我们表现得愈痛苦、愈悲愤,把自己搞得惨兮兮,对方便可能产生罪恶感,觉得良心不安。对方因为我们的义愤,潜意识中受暗示,以为全是他的错时,就可能会想办法弥补、道歉,以维护他良心的平安。此时,受害者胜券在握,只要受害者拒绝对方的补偿与道歉,同时继续苦待自己,对方便愈觉心里不安,而愈不计一切想补偿……如此循环下去,对方愈陷愈深,受害者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就愈占上风,愈能操纵对方。
 
长久怀恨,虽有上述短暂的好处,然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非常伤害自己的。不愿饶恕的人,常自傲地觉得自己是世上最重要的人,别人都应该对自己好;觉得自己不该受到任何批评、挫折或是打击。同时他们也很自卑,不喜欢自己,也不能接纳自己。他们看到别人眼中有刺却忘了自己眼中有梁木
 
不肯便宜对方的结果,往往使自己的心灵长期囚禁在酸苦、怨毒的精神牢狱中,饱受折磨,失去了得到新生、幸福的机会。
   

黄维仁:不健康的结婚动机 

发表于:2008-8-11 9:08:14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婚后适应不良,与两人当初结婚的动机,也有极大的关系。

婚后适应不良,与两人当初结婚的动机,也有极大的关系。许多人步入,是因为下列一些不健康的理由: 
1.
心理没有安全感,自卑、寂寞、没自信,需要找人依赖、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2.
社会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压力。看到同龄的朋友都交了异性朋友,并结了婚,觉得自己若不这样做,好像就不正常。
 

3. 想逃避原有的、痛苦的环境,企图抛弃成长过程中不愉快的记忆与各种心理重担。 

4.
反抗心理。父母(或社会)愈反对自己和某人结婚,这对象就变得愈具吸引力,更是非和他结婚不可。
 
5.
朋友之间的压力。在们彼此相识的社区中,许多人成为男女朋友,被大家公认之后,为了别人的期望,不好意思分开,不管对方是否适合做终身伴侣,便糊里糊涂地走向地毯的那一端。
 
6.“
奉儿女之命结婚。为了要给子女一个正当的名分匆匆结婚。有许多证据指出,因女方怀孕而勉强结合的婚姻,离婚率显著偏高(Furstenberg,1976)
 
以上这些不健康的结婚动机,为原已受到重重压力的现代婚姻平添了许多危机。

黄维仁:身心不成熟酿成的婚姻悲剧 

发表于:2008-8-13 9:03:38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人在恋爱中常是盲目的,婚前对伴侣的优点敏感,婚后却只对伴侣的缺点有反应。这种戴着有色眼镜,只看到自己想看的认知扭曲的毛病,不知危害了多少桩婚姻。

一位极为内向的博士,娶了一位活泼外向的小姐,希望借着她的社交能力,解决自己了际关系方面的自卑,帮助自己在事业上发展。结婚一段日子后,那位博士发现,自己不但没有变得更快乐,自卑感反而变得更深。在社交场合中,由于妻子光芒四射,更使他被人冷落一旁。婚前,他深为对方的活泼快乐所吸引;婚后,这些好处在他眼中竟变成轻浮好动。同进他的自卑感开始作祟,怕自己控制不住妻子而处处限制她的活动,不许她离家……两人的冲突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悲剧。 

我也曾见过一些心里寂寞、没有自信的人,在不安全感的驱使之下,一遇到似乎可以依赖的对象,便紧紧抓住对方,深怕错过这个机会,就永远找不到伴侣了。这些人婚后往往发现,在婚姻中有时竟更加寂寞,天下没有别人能替他们挑起安全的担子,而婚姻不能改变他们低落的自我观念和价值感。 
在台湾的高雄曾经发生一件事,有一位花花公子,好纵欲、享乐,也做过不少伤天害理的事。他常受良心的谴责,每当他受不了内心罪恶感的折磨,便寻找更大的刺激来麻醉自己,减少痛苦。有一天,他无意中邂逅一位女性,惊为天人,觉得她纯洁善良,完美无瑕,就像圣女一般贞洁。于是他疯狂地崇拜她,耗尽心机地追求她。在恋爱中,他觉得非常幸福、快乐。她的颦一笑,似乎都带着魔力,让他觉得自己也变得洁净和美好起来。很快地,他们结了婚。新婚之夜他发现妻子居然不是处女,这打击有如晴天霹雳。他的美梦骤然成空,惊愕暴怒之余,他拳脚相向,将妻子毒打成伤,送医院时生命垂危。
 
这个悲剧要怪谁?是这位丈夫先把心中完美的形象硬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再疯狂地爱上对方的。这位女士也十分不幸,试想,当有个财貌双全的男子如此专情地爱你崇拜你你时,天下有多少女性抗拒得了这种爱情的魔力?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到底是婚前女方故意隐瞒自己的过去,或是她曾企图暗示,然而这位沉醉在自己美梦中的公子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人在恋爱中常是盲目的,婚前对伴侣的优点敏感,婚后却只对伴侣的缺点有反应。这种戴着有色眼镜,只看到自己想看的认知扭曲的毛病,不知危害了多少桩婚姻。人在不成熟时,常会以婚姻为自己的避难所,尚未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急忙地跳了进去。
 

黄维仁:自己先成为合适的伴侣

发表于:2008-8-13 9:05:04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婚姻解体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不成熟,又对伴侣期望太高。双方都期望从对方身上得到爱,得到安全感,处局却没有能力给予对方也渴求的爱与安全感。

以上提的几个例子,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那就是寻找救主的心态。他们期望着世上某处会有一个人,是自己完美的另一半,而只要找到那人,自己就马上脱胎换骨,各种问题与重担全消,立即可以变得快乐。于是,许多人都忙着去寻找那完美的另一半,而没有时间改进自己,让自己变得成熟一点,或成为别人心目中理想的伴侣。每次婚姻失败,就责怪对方不是完美的另一半,而继续到别处寻找,继续更换新的商品”(伴侣),梦想着有一天会找到一个真正完美的另一半

自己不能给予,却一厢情愿地把对方视为完美,期望对方以完美的行为来对待自己。这是自私的想法,也是对伴侣残酷的要求。  
婚姻解体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不成熟,又对伴侣期望太高。双方都期望从对方身上得到爱,得到安全感,处局却没有能力给予对方也渴求的爱与安全感。当一个不成熟的人对他的伴侣说我爱你时,其实创在说我需要你,来爱我吧
!”  

一个健康的婚姻,不应是一个50%半人,加上另一个50%半人。健全的婚姻,乃是一个100%人的。两心理不成熟,不健全的半人,不能因互补而建立一个美满的婚姻;因为婚姻不是1/21/2等于1。两个半人中间的运算符号不是“+”号,而是
”号----1/2乘以1/2等于1/4,在婚姻爱情关系中的两人,都必须是1,相乘之后才会等于1,所以无法在婚前学会独立自主,先做一个快乐的单身者,就无法在婚后做个快乐的人。 

黄维仁:家庭问题的延伸 

发表于:2008-8-13 9:08:29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表面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选择终身伴侣是件奇妙的事情。我们常在不知不觉中追寻自己父母的化身,企求在配偶刺目找到自己熟悉的父母的影子。潜意识中,我们期盼配偶能取代自己的父母照顾我们,补偿我们年幼时在家中所受的心理创伤(例如,考了99分兴冲冲地回家报告,父母却摆出难看的难色,说隔壁王家孩子考了100)。我们也期望配偶能分工协作父母,满足我们童年未得到重视的种种心理需求(譬如,从小觉得不被爱、不被重视,而希望配偶满足我们被敬爱的需要)。人常常期望能找到只有父母的优点,而没有他们缺点的配偶,可惜,世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位完美的伴侣。 

残存的心理情结是婚姻的暗流 
人在成年之后,与父母之间仍或多或少有些残存的心理情结。这些与父母间未得到解决的心理问题,常被带入婚姻之中。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表面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这些残余的心理情结,好似婚姻之河中的漩涡暗流。带进婚姻中的残余情结愈多,要渡过婚姻之河的危险性也就愈高。
 
在婚姻中,我们常会莫名其妙地被配偶激怒。有进我们对配偶的某个表情、某个动作或某部分性情觉得特别忍无可忍。配偶无意间说了一句:你真没用,就可能使我们暴跳如雷、小题大做。顿时,我们似乎在配偶身上,又看到了父母严酷指责的影子;在情绪上,似乎又重新经历了童年被父母苛责讥讽的痛苦。
 
这些心理情结,又好似在成长过程中,被设定在自己心版上的心理程式。别人按了某个特定的按钮,说了某句话或做了某件事时,经过了自己心中程式的解释与处理,就产生了某些情绪或行为反应。
 
举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从小就有怕被家人冤枉的心理情结,有趣的是,我家的兄弟姐妹,每人也都跟我一样,最怕被冤枉。长大后,当妻子或别人冤枉我时,常会在我心中引起过激的情绪反应,以致我会拼命地为自己辩护,想对人解释清楚,不许别人冤枉我。因为我心中有怕被冤枉的程式,当别人冤枉我进(按了我怕被冤枉的按钮),我就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反应。相反地,若别人笑我矮(按另一个按钮),却无法使我生气,这是因为我人个子高,从严不所别人笑我矮。心中没有这个程式,别人无论怎样按这个按钮,都无法使我有反应。
 
在先前提到的例子中,配偶的那句你真没用,若能使你勃然大怒,是因配偶正好按中我们的按钮之故。如果我们不是早有那个心理程式(心理情结),我们就不会小题大做。
      

 
前面曾提到:“You can’t make me angry without my own contrbution. (Without my cooperation) ”意思是说,如果我不帮你忙的话,你就绝对无法使我生气
 
还有一句话也很有意思:“ I am angry at the You in me .”我不是对你生气,我是对我心中所经验到的(或我眼中看到的)生气。
 
可惜,没有多少人明白,我们之年以会生气,其实是与自己相关,别人只不过是按了按钮。使们产生反应的,是自己心中的情结程式,以及我们自己所戴的有色眼镜。而这一部分,就是我们自己该负起责任改变的。
 
当我们听到配偶说你真没用这类话时(每个人的程式不同,心理弱点有别,最怕听到的话也不太一样),我们常会如触了电一般,立时有反应,恨对方入骨,因对方触及我们的痛处而思图报复,故意去按对方最怕的按钮,而冤冤相报循环不已。
  
  

黄维仁:心理情结会恶性循环

发表于:2008-8-13 9:11:10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一个人不论到了何处,与何人,心中的新旧情结”(程式)永远会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lsportr&aid=289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