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WE ARE ONE,BUT WE ARE MANY
2007/02/07 20:26:12瀏覽2936|回應14|推薦94

引用世界最高級的人種?

引用澳洲的種族歧視

引用We are the world是真的嗎?

引用王侯將相, 寧有種乎?

翻開澳洲的月曆,除區區可數的幾個國定假日外,也許會有點意外的發現,二月十八日那欄,也用一行小紅字標明"CHINESE NEW YEAR",澳洲人過農曆新年?當然不,其實不只是這些,其他民族的特別節日也標在上面,像愛爾蘭人的ST PATRICK DAY,荷蘭人的RAMADAN FESTIVAL,猶太人的HANUKKAH FESTIVAL,甚至穆斯林的齋月,這些早先自己還在臺灣時聽都沒聽過的節慶,老澳早就很習以為常,在這一天,有興致的還會特地跑去參加這些民族的慶祝活動,領略一下不同的文化體驗呢!

早些年剛進入郵局工作時,忙得真是山中無歲月,臺灣的節慶往往過了幾天後才發覺,一天清早,像往常一樣匆匆忙忙的趕入辦公室,兩個女同事,來自紐西蘭的KAY與澳洲人的MERLENE,一見到就嚷著:"HAPPY MOONLIGHT FESTIVAL! "(中秋節快樂!),原來她們早兩天在收音機聽到中秋節的故事,特地跑到CHINA TOWN買了兩個月餅回來給我,遊子的心是很脆弱的,一道暖流從頭頂到脚心,幾乎淚灑當場。

在决定要申請移民澳洲的時候,朋儕輩大多數不贊同,原因多半是因為澳洲在七十年代前有過惡名昭彰的白澳政策,一位星加坡籍的好友,還以她親身在布利斯班的不快往事寫了一封長長的信來見告,不必否認的,儘管抱著破釜沈舟的决心,踏入人地生疏的澳洲國土,那時的一顆心仍是忐忑不安的。

將近二十年了,每次回臺灣,還是會有朋友問起這個問題,"白澳政策"這個緊箍咒似乎仍然祭在可憐的老澳們頭上,曾經看過一篇讀者投書,作者剛從亞洲國家回來,不平的說,美國有過奴役黑人的歷史,南非有更不良的記錄,為什麽澳洲過去一個閉門鎖國的白澳政策,廢止了這麽多年,仍舊被逼著揹十字架,不能在亞洲國家揚湯止沸呢?

本地的媒體,對種族話題是十分敏感地,因此,種族歧視是一個公開場合的禁忌,郵局的訓練課程中,列出五種不當話題的第一項就是種族,往下才是宗教,政治,收入與年齡,從這小地方就可以看得出來,在這有三成人口是外來移民的國家,對不同種族的文化融合有多慎重。

初來乍到時,七上八下的新鮮人又緊張,又興奮的摸索著這陌生的新國度,有些在國內構不上困擾條件的小問題,在此可能會被慎重以對,敏感的人就會無限上綱的歸咎於種族歧視,文化的差異,思想的邏輯也不會完全相同,在幫別人戴上這頂大帽子的時候,其實是要避開過度主觀,設身處地的從對方的角度來著眼,一些沒有必要的誤會因此可以減免,或許某些個案確實"罪證確鑿",但以偏概全來整個否定澳洲人在這方面多年的努力,又何嘗公平?

柏楊先生曾講過一個"笑話",說有次一個法國人與一個中國人發生嚴重爭執,情急下兩個都破口大罵對方,只見法國佬氣沖沖指罵中國人是狗,是豬,是野獸,中國人也毫不留情的以三字經還以顏色,從法國佬的女性家屬開始問候起,媽媽,姊姊,妹妹無一倖免,這時只見一臉狐疑的法國人說:"如果她們同意,我也沒有理由反對啊?",一記重拳打到棉絮裏,老中也沒討到便宜.......,知道這樣的引喻並不恰當,但把"流放犯人的後代",這個標籤掛在老澳身上,似乎也像另一個打到棉絮的拳頭,多數的澳洲人其實不以他們流放犯人的祖先為恥,這首"WE ARE AUSTRALIAN"的歌中,老澳坦蕩蕩面對歷史的胸襟溢於言表。

"WE ARE ONE,BUT WE ARE MANY" , 剛移民至澳洲時,這首歌的旋律與歌詞非常感動自己,簡單的一句話,把澳洲的多元文化社會結構說得清清楚楚,而這句話的理想,也很接近中國儒家的大同世界,大同,並不表示一統,而是異中求同,讓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的人民,在澳洲這個大同世界追求他們的美夢時,也能同時保有原有的故國文化,也因為能敞開胸懷接受多元文化的激盪,今天的澳洲社會才能這麽的多姿多采與美好。

                                  WE ARE AUSTRALIAN

[chorus]
We are one, but we are many
And from all the lands on earth we come
We share a dream and sing with one voice:
I am, you are, we are Australian.

I came from the dreamtime from the dusty red soil plains
I am the ancient heart, the keeper of the flame
I stood upon the rocky shore
I watched the tall ships come
For forty thousand years I'd been the first Australian.

I came upon the prison ship bowed down by iron chains.
I cleared the land, endured the lash and waited for the rains.
I'm a settler.
I'm a farmer's wife on a dry and barren run
A convict then a free man I became Australian.

I'm the daughter of a digger who sought the mother lode
The girl became a woman on the long and dusty road
I'm a child of the depression
I saw the good times come
I'm a bushy, I'm a battler
I am Australian

[chorus]
We are one, but we are many
And from all the lands on earth we come
We share a dream and sing with one voice:
I am, you are, we are Australian.

I'm a teller of stories
I'm a singer of songs
I am Albert Namatjira
I paint the ghostly gums
I am Clancy on his horse
I'm Ned Kelly on the run
I'm the one who waltzed Matilda
I am Australian

I'm the hot wind from the desert
I'm the black soil of the plains
I'm the mountains and the valleys
I'm the drought and flooding rains
I am the rock, I am the sky
The rivers when they run
The spirit of this great land
I am Australian

(chorus)
We are one, but we are many
And from all the lands on earth we come
We share a dream and sing with one voice:
I am, you are, we are Australian
I am, you are, we are Australian
.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exhillspm&aid=72598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浮雲遊子
WE ARE ONE BUT WE ARE MANY
2010/01/19 23:48
從在澳洲宣誓那天至今經過了三年多,心中仍然不能忘懷當初聽到這首歌的感動~

打開萬能的 Google,希望能再一次接受這感動的洗禮~

竟然很快就找到,貪婪的又聽了三遍,回想起在澳洲的點滴回憶:
曾經經歷了一些小小種族糾紛、普林韓森的種族歧視政見,
到後來昆士蘭州政府成立從無到有的 "Multicultural Affairs Queensland",
並積極落實與貫策多元文化的政策~

我相信種族問題在哪裡都會產生,
但是澳洲政府用心處理,
而且決大多數的澳洲人都能真心去包容與接受不同種族和文化的人事物~
就像歌詞中的 "WE ARE ONE, BUT WE ARE MANY"
這是我們台灣可以努力去學習的地方,
別讓這一個比昆士蘭小將近50 倍的地方,像是分裂成24個國家一樣

最後,感謝您無私的分享
也希望透過您的分享可以讓感受 "異中求同" 的真諦

PS. 遊子的心真的很脆弱的~~ 哈哈

加油~

MAJOULIN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是好聽意境又遠的歌
2007/05/29 00:07
每次在法國被那種有形無形的種族歧視弄得心情不愉快時
就跑來你這兒聽歌
如果法國人也有一樣的胸懷
多好


提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同
2007/03/29 00:20
>>大同,並不表示一統,而是異中求同
說得太好了﹗

Carol Crow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美麗的淨土
2007/03/20 23:48

曾在澳洲墨爾本當了三年的留學生 擁有許多美好記憶

這首歌貼切表達了多元族群在這片美麗淨土生存的溫柔感動

今年二月回澳洲玩 一下機聞到熟悉的乾淨空氣味 很多感覺湧現如回家的溫暖

熟悉的歌曲旋律 真的帶來很多溫馨的感動


微笑 傾聽幸福的聲音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真正紮根
2007/02/13 20:04

遊子的心是脆弱,我也是要等到生了小孩後,才有辦法在法國真正紮根。


AnKo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同一土地上
2007/02/12 18:23
WE ARE AUSTRALIAN
在兒子的學校,或在一些多元文化活動場合
聽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小朋友們唱着這首歌
特別來得感動
無悔兒子們在這個家成長

辣媽 愛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WE ARE ONE,BUT WE ARE MANY
2007/02/12 13:59
所謂的白澳政策,早已是過去式,女兒在雪梨大學讀書時,我也曾去住過幾個月,從未感覺到任何排斥或輕視,相反的對婦女都禮讓與尊重,所以我喜歡南半球的澳洲.

OZ & SUS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容乃大
2007/02/12 05:23

對澳洲這個國家,我心懷感激。

1988年隻身離開臺灣來澳洲的時候,正處在人生的一段低潮期,收到澳洲移民局的許可通知時,其實心情是十分低落的,申請移民時充滿興奮的期盼,一年之間不到,已因為週遭環境的變遷而消沉,與其說到澳洲來追求新的生活,還不如說來澳洲逃避在臺灣的不順利。

也許是因為後退無路,無法再做他想,於是拋開過客心態,死心塌地的留下來,積極的扮演一個落地生根的新澳洲人角色,十多年的兢兢業業,從臺客變澳客,徼幸的也走出一片天空,儘管自己在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擔任的只是眾多環扣中的小角色之一,回首來時路,還是很慶幸終能無怨無悔。

這些年來,澳洲政府不管是那一黨當政,多元文化的政策從來沒有人質疑過,白澳政策早已成為歷史上的灰燼,多數澳洲人已認知,在整個世界已是一個地球村的今天,只有海納百川,尊重每個族羣,澳洲才能維持立國兩百多年來的安和樂利,也許澳洲人的成績還不够彰顯,但他們朝這方向的努力過程卻不容抹煞。

WE ARE ONE,BUT WE ARE MANY,也許可以給滿口"愛臺灣"的政客們另一方向的思考。


L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也一樣
2007/02/09 22:46

生活有秩序 互不搭嘎的人也會跟你嗨 台灣那些神經病 真不知道在想甚麼

現在都已經是世界村了 他們還把圈子越畫越小 真變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哭了
2007/02/09 22:26

早上沒時間聽歌,剛才仔細聽,難怪oz先生會感動不已。真是一首好歌。

我想到澳洲不同種族的兼容並蓄,再想到台灣同文同種的殺伐對待。

好希望台灣也能夠有一首這樣的歌,用歌聲讓大家認識彼此的不同之同。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