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扶桑旅情 - 8 - 鐘聲一百零八響 - 京都除夕夜
2010/03/14 05:47:52瀏覽4501|回應11|推薦153

 

這幾年來,每次去日本幾乎都是在春暖花開的三四月份,櫻花紛飛的季節到訪關西,少不了要去京都花見一番,因此京都在自己的印象中,總是與花團錦簇的櫻花樹聯結在一起,這次臨時起意來關西,適逢耶誕節與元旦,我們知道日本雖然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但是從明治維新以來,大部分的民俗節慶已採用西元,一元復始的新年也不例外,農曆年在此地與西方國家一樣變得無聲無息,反而元旦承衍了所有過年該有的傳統年俗,非常有"年"味,這讓有二十年沒有在臺灣過年的我們,喜出望外地回味了春節的熱鬧氣氛。

除了到傳統的市集像黑門市集及錦市集,混在忙著辦年貨的人羣中湊熱鬧外,聽二姊說除夕當夜,全日本的寺廟在子夜來臨那一刻,都會敲出一百零八響的除夕鐘聲(JOYA NO KANE),把舊的一年送入歷史,哇~~~,全國的寺廟一起敲起梵鐘,此起彼落,那場面,光憑想像都可以感動得雞皮疙瘩,無論如何,也要去寺廟最密集的京都體驗一下。

我們來京都的次數雖然多,叫得出名字來的寺廟,也不過就是名氣比較響亮的那幾個,像每次必到的金閣寺,清水寺,平安神宮等,有些是去過的,卻記不得名字,有些呢,真糟,連有沒有去過都記不起來,這一百零八響的除夕鐘聲該去那個寺廟敲,還真沒概念呢....,不管了,就搭車去京都碰運氣吧。

別以為京都是個千年古都,車站肯定是一個很有歷史風味的老式建築,這可不,京都火車站是最近幾年才重新改建的,完全是玻璃帷幕的現代化建築,巍峨壯觀,二樓上明亮的遊客中心比以前寬敞許多,服務的老先生十分親切熱心,不過有一點兒天馬行空,我們在求教之餘順口問一下宇治的茶葉,他老人家連車站內的那幾間拉麵店,那一家最可口,那一家俗擱大碗,都不藏私,一併附帶殺必死介紹給我們 - 當然,拉麵不是我們來的主要目的。

好不容易把老先生勸回原先討論的主題,原來有此一說,有幸敲了這一百零八響的除夕之鐘,可保佑來年事事如意,財運亨通,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自上場去撞鐘,老先生把這些寺廟分為ABC三種咖,大小行情差很多,C咖的寺廟允許民眾上去敲鐘,多半也不計較你多敲個一兩下,反正敲了鐘下來,添個油香也屬合情合理,您就使勁兒敲吧。

B咖呢,雖然也可以上去敲鐘,可是人家身份門第不同,多少算是檯面上有點聲望的名剎,想要來敲鐘的人可多了,為了公平起見,只有排在前頭一百零八個好漢才有這個福份,且每個人只限敲一下,多了不行,凡夫俗子如我輩,就只能耐著性子,早點兒安份的去排隊吧!

至於那些A咖,多半是已納入國寶級的古剎叢林,有些鐘樓本身就是歷史文物或文化遺產,能讓你遠遠瞧上一眼就很奢侈了,那還能容常人上去敲鐘放肆?眾生平等,統統環列鐘樓四周,成連集合場講話隊形稍息站好,撞鐘的事由一隊精壯的比丘專司其職,各位施主們只要低眉垂首敬候一旁,專心恭聆天籟可也。

熱情的老先生看我們一臉呆滯,居然可以溝通無礙,顯然只是大智若愚,應該頗有慧根,殊不知兩人其實聽得迷迷糊糊,心裡頭暗地打定主意,在京都跨年的機會可不是常常有,當然要去找個A咖中的A咖躬逢其盛,才不枉此行。

那麼啥米郎是A咖中的A咖?老歐依桑說,园山公園旁,與八坂神社相鄰,有座"知恩院",寺廟山門宏偉,有數百年的歷史,是淨土宗的重鎮,平日在京都算得上A咖集團中段班的一員,不過一到除夕夜,"知恩院"就躍升到龍頭級了,這家寺廟擁有一座全日本最大的梵鐘,鑄造於1636年,且不提鐘本身的大小,光是那根巨大的鐘杵,尋常人連拉都拉不動,敲鐘得用上十七位比丘才撞得響。

這般勞師動眾的浩大工程,大約是不會平常沒事就上場表演,晚上聚過來的人潮勢必會擠到水洩不通,認命的早點去排隊才是上策,不過這一加入行列,得耗到午夜時分,不先補充好營養是不行的,老先生先前果然語帶玄機,兩人恍然大悟,上了車站頂樓,找到老人家推薦的拉麵店,各自嗑了一大碗拉麵當年夜飯後,匆匆忙忙往园山公園投路而去。

在祗園下車,晚上六點多,兩旁的路人已是摩肩擦踵,人潮都湧向燈火通明的八坂神社,這一點日本人與臺灣人很像,許多家庭裡都是又拜神又禮佛,道教與佛教並存不悖,在神社舉行婚禮,卻安息在佛寺的墓園,絲毫也不覺得有什麼衝突,這在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徒眼中,簡直是匪夷所思的大逆不道,除夕夜一般日本人先到神社擊掌扯鈴許願,再到佛寺敲鐘默禱祈福,一如臺灣人,先去媽祖廟,接著去佛光山,十分自然。

神社此刻熱鬧非凡,香客們人手持一截細麻繩,等著幾位穿戴著古式白袍的道長前來引火,莊嚴的唸完咒語,用火苗引燃香爐,旺盛的火焰熊熊竄起,周遭的人群爭著向前引燃手中的麻繩,揮轉著除厄的麻繩,口中唸唸有詞,猜想大概是除厄解運或者財神進,窮鬼滾等一類的吉祥話,難得能公然地"玩火",小孩子們尤其興高采烈。

穿出八坂神社,喧囂彷彿被阻隔在神社內,附近有幾條很有江戶時代風情的坂道,連結到很出名的清水寺及不那麼出名的高臺寺與法觀寺,雖然是上山的坡道,其實不陡,路面鋪設的是緊密結實的花崗石板,兩旁有許多很有特色的町家店鋪,從容古樸,逾百年歷史的老店比比皆是,今晚是除夕夜,每家小店早早就打烊了,寒夜踱步在冷清的石板道上,踅音迴盪,讓人有時光倒流的錯覺。

路旁一家夙有盛名的京料理老店,雖然門戶緊閉,木圍籬上的窗扉透出柔和的光線,烘映著細緻的庭園,湖石假山,拱橋游魚,隱約中流瀉出尺八的低吟....,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登時鄉思滿懷。

沿著石板道緩步上到高台寺,才七點多,果不其然,鐘樓前已有些民眾三三兩兩捱著排隊,想當然耳,這是個B咖,不計較鐘樓規模的話,位在崗巒上的高台寺,可是一個觀賞京都夜景的好地點,由寺前平臺望過去,法觀寺的八坂の塔就在不遠處,後邊那支明亮的白柱,則是京都車路前的京都塔,一古一今,一近一遠,在同一個夜空下燦爛。

法觀寺的八坂の塔,是京都洛東地區最顯著的地標,始建於六世紀的飛鳥時代,幾次招受祝融,目前的五重塔是十五世紀中葉重建,也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木造的建築能保存這麼久,真是不容易。

二十多年前曾在此拍過一張八坂の塔的夕照,自己允為得意之作,可惜幾次遷徙已不知流落何方,拍這張夜景時,免不了觸動了當年的年少情懷,景致依然,斯人心情卻是欲語還休。

接上產寧坂,盡頭就是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清水寺,供奉的是千手觀音,平常遊人絡繹不絕的名剎,此刻冷冷清清的,山門仁王門的前面設了一道路障,貼了一張告示,俟到十點才開放給民眾進場,看看腕上的錶才八點多,我們來早了,沒有幾個人的山門前更顯空曠,大剌剌的立了腳架,拍了幾張夜景,兩夫妻携手下山。

悠悠晃晃的蕩回到园山公園,知恩院山門前人群已漸聚成流,看得出來,人群構成以家庭為單位居多,兩代或三代扶老攜幼一起上山跨年的畫面,在冷洌的寒夜裡也令人覺得很温馨。

隨著人龍上到大殿前的廣場,許多義工熱心地引導群眾排隊,沿著繩索規劃的走道往鐘樓前進,樓旁四周的空地已擠滿了圍觀的群眾,回首一看,後面的人潮依然源源不斷的跟上,我們勉力地在角落裡爭得一立之地,傍晚那碗拉麵的卡洛里已消耗殆盡,完全靠"內力"抵擋寒氣 - 就是口袋中的暖暖包啦,偏偏此刻,夜空中竟然飄起細細的雪花。

木造的鐘樓約有三層樓高,樑柱十分粗壯,那座日本一的巨大梵鐘,就懸在大樑下,在強烈的投射燈光下,不動如山,莊嚴肅穆,約五六米長的撞鐘圓杵,直徑約有一尺半,就算是水滸好漢魯智深來了,可能也扯不動吧。

數百位圍觀的群眾,低聲驚讚這座巨鐘,不見喧噪,在細雪輕飄中竚候了一個多小時,內心一直不停地掙扎到底要不要繼續堅守崗位,猶豫之際,總算看到一位著紫色袈裟的老法師領著十數位比丘魚貫出列,老法師站在梵鐘前方,比丘們分立兩旁,此時四周群眾一片靜默,老和尚先是輕聲誦經,比丘們隨著齊聲詠讚,音調由低而漸高,約莫十來分鐘而止。

瞄了一下手錶,才剛近十一點,心中臆度這大概是午夜梵鐘前的暖場,卻見比丘們上前,各自扯了一根緊繫於鐘杵的繩索,一人站杵下,其餘十六人環伺兩邊,這時誦聲再起,眾僧齊心戮力扯動杵木,聲調愈顯急促,如此來回數次,在激昂中,巨杵猛力撞向梵鐘,轟然一擊,咚~~~~!

震耳欲聾,嗡聲不絕,十七位比丘高頌我佛,動作並不稍止,繼續擺盪鐘杵,洪亮的巨響接著又撞過來....。

這時工作人員突然開始高聲督促人群往另一方移動,以便讓堵在後面的人潮上來,往山下的參道望過去,嚇,一條不見尾的人龍從大殿廣場上緩緩地蜿蜒而上,原來是因為參謁的民眾實在太多了,這個午夜場才提早開鑼,以便每位繞過鐘樓的人都能親耳聽到這除夕之鐘,一起分享這新的一年所帶來的福份。

我們在一聲又一聲悠揚的鐘聲相伴下,慢慢地踱下山,山徑上每個人都面帶喜氣,回到园山公園,兩人正說著,這日本式的跨年與我們事先期待的不大一樣,等待了兩個多鐘頭,一百零八個鐘聲,有幸恭聞其三,SUSAN笑說,我們有福,儘够了....。

此時不遠處,一群興高采烈的年輕男女,大喊著:"十!九!八....,三!二!一!HAPPY NEW YEAR!"

本能地抬起腕錶,時針與分針緊緊叠合在一起,午夜已屆,遠近的鐘聲,漸漸地由四方揚起....。

這篇原本想趕在農曆除夕上架的應景文章,卻一拖再拖到今天農曆的正月廿九,硬攀上個新年尾巴,愚夫婦在此向各位好友拜個晚年。

* * *  觀賞影片時,請先暫停下面的音樂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exhillspm&aid=373478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diva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除夕夜的京都
2010/03/14 09:31
 與綴滿櫻花的京都
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味


OZ & SUSAN(alexhillspm) 於 2010-03-16 06:24 回覆:
京都的四季各有風情,OZ最想去的其實是秋天楓紅之際,可惜十一月下旬郵局已進入耶誕旺季,大概得等到退休才能成行吧。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