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8/02 21:06:18瀏覽1464|回應0|推薦24 | |
無法停歇地讀《風神的玩笑》~無鄉歌者江文也時,登輝先生過世的消息也在耳畔打轉。 【時勢屈英雄】 ★他們同為多重文化成長背景的時勢菁英份子。(江文也日本的維基百科) 沒有日本古典樂界與連帶齊爾品 Alexander Tcherepnin的栽培、軍政府的壓迫利用,就沒有那個懷抱追尋文化根源的江文也;但是回過頭來,沒有台灣的家人以及文化培養,也不會有最後那個在共產社會下,竟是動筆《阿里山的歌曲》的江文也~~讓台灣人有帶著日本味奧林匹亞特別榮譽獎《台灣舞曲》驕傲之餘,更能感到感動。 把原本要當最大幅流體畫成果繳交的《印象。玉山。杜鵑》12P,改作為對台灣這些遊子與才子最高的敬意。 "印象派繪畫"當初稱作"印象",是種學院主流派的"羞辱",怎知江文也也罷、李登輝也好,都有如畫家們默默在壓力下做出一番成績。 或許每個人看見的不盡相同,但慢慢習得忍辱負重,登輝先生的光環是外在可見的,文也先生則必須由後人來發掘。 而我這已無能力登玉山,一見台灣特有杜鵑之美的俗人~也只好以"印象"二字自嘲。 ★他們也同為讓我想起曹永坤老師的人(捐贈珍貴名琴給北藝大兩廳院,黑膠於「特殊視聽資料典藏室」)。 他對台灣古典音樂的默默耕耘直到過世才讓朋友後輩逐一寫出。 2003年曹先生在兩廳院演奏廳辦了《江文也紀念音樂會》,當時年邁的乃ぶ夫人親自到場,那時他們相識約17年了。從鄉下開業回台北沒幾年的我,也才開始從音樂中體會江文也他的不平凡、曹先生的開闊胸襟與遠見。 曹先生逝世時的紀念文集《音樂界的騎士》部分內容見此,其中江文也夫人乃ぶ寫了篇《初秋的洗足池畔》~~在讀畢《風神的玩笑》時,夫人所言最後曹老師想再去趟洗足池畔但已無法成行,更讓酸楚盈眶。 我們讀著的,又何嘗不是江夫人這輩子的執著與酸楚﹖
【時勢造英雄】 《風神的玩笑》原名《斷章》,2016作者朱和之以《樂土》拿下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首獎,2017《斷章》則獲第三名。身為愛樂人的朱和之,曾為與指揮大師親近,高中成為台北愛樂義工,後2002出書指揮大師亨利‧梅哲:把生命獻給台灣的音樂傳教士 (簡文彬先生為序)。亦曾為《音樂時代》、《新朝藝術》主筆。《斷章》再屢經校對修訂,方得於2020今年六月《風神的玩笑》出書,可知其慎重嚴謹。 以這樣的身分去寫另一位不凡的音樂人,化”音樂與文化問題”、 ”音樂政治”、”調性音樂(以德奧浪漫派為主) vs. 傳統音樂(調式)融入現代音樂(當時所謂[印象派]與[新古典音樂])之爭”,於小說角色言行間。產生許多妙問妙答 ,或擲地有聲的辯論,這些段落個人相當喜歡,反覆翻閱。 當然,如同梅哲,"齊爾品"讓”東洋音樂被看見”的貢獻,對江文也音樂上多所指點或爭議,小說都能梳理得教讀者信服。 而江文也與日本夫人、白光、中國妻子的婉轉互動,則穿梭其奮鬥掙扎間。作者不作太多道德辯解。 ★書中所提鋤頭舞 (江文也,白光 合唱)罕見的78轉唱片錄音(國樂唱片) 歌曲非常稀有。已故北京的何瑞延先生當年提供78轉唱片錄音。
我把書的內容對照大事紀年表、作品列表、音樂來閱讀,作曲家的文化歸宿的掙扎更是歷歷在目,難怪曾於美國華人報撰寫《江文也》後,受到過自台灣正反兩面意見夾擊的謝里法先生,覺得小說更勝平鋪直敘的外在描繪。小說的確更能讓人理解江文也作為一個「人」時,面對大時代,無能為力的一面。 【英雄造時勢】 故事裡不帶文化或風格立場,恰如其分地讓江文也的音樂歸屬「台、日、中缺一不可」。 書中也隱含各國各時代均可見到的~藝術界被主流壓迫的諷刺與諒解。這些片段有著作者朱和之先生擅長的隱性幽默,而藝術家們長嘆之後,你還是看見江文也孳孳不息繼續於酸楚中創作,那些苦楚,朱和之也往往能以獨特的方式淡淡點出。基於對作者稍稍的認識,我其實猜測,這也是他創作多年的自況..... 作者不賣弄困難的音樂知識,卻引領著讀者瞭解江文也多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與其背後的史實或音樂手法。 直至江文夜晚年,轉為"傳統音樂為重心,以現代音樂為手段"之理念位移~~作者意圖實在比我想像更為宏偉。連帶提及的台灣人多所描繪,呈現出整個時代之動盪背景,互動的日本藝術家也不忽略。 作為小說(而非報導文學),朱先生用極其感性的方式,把這些江文也心緒上的線索,款款收尾。在此便不說破。 要怎麼分辨哪些作品是江文也發自內心的音樂﹖朱和之以”江文也音樂”為前導貼近主角。的確,音樂的特質可以讓人嗅出媚俗的程度,我想到蕭士塔高維契,某些程度而言,江文也音樂上要面對更複雜的政治文化選擇。 個人很偏好江文也早期作品的大膽不和諧與”不隨波逐流”…無限的想像奔放: ★這種氣氛可由下面書未提及但可由1935已很驚喜的「五月」看出。稍晚1935-36本書原名之16首《斷章小品》亦是。
★基於想像而成的”台灣舞曲”他讚頌的是台灣精神,而非典出台灣音樂或文化,所用調式屬於日式。其管弦樂創作技巧,書中112頁有特別解釋,屬於當時歐洲古典音樂正盛行的創作手法。
★《北京點點》/《故都素描》…台灣時期熟背的古詩詞,此時化為眼前真切的事物,如同美國無法脫離歐洲的根源,實質上台灣也無法切割華人的文化文學。
★1940 《孔廟大晟樂章》「迎神」(迎孔夫子之魂)...音樂~~以下參考宮筱筠http://www.music.tut.edu.tw/ezfiles/75/1075/attach/16/pta_1887_1845289_53694.pdf
https://tct.gov.taipei/cp.aspx?n=760AC9AA5873ABBD (祭孔大典迎神在第12 步驟) 《孔廟大晟樂章》The Confucian Temple Rite則是將古老的祭祀音樂,改編成管弦樂曲,全曲總共分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六個樂章。江文也把實際祭典,以宗教式的空靈渺渺呈現。 此時使用的是中國調式了。 第263頁末段對音樂的描述,可能是第一段《迎(孔子之)神》,或是後面的《初獻》? 這須再請教作者.....但都以呈現了上述靈性與神性、調式音樂特有的綿延不絕。
★1950年江文也京津往返間,會於火車上構思,鋼琴組曲《鄉土節令詩》,包括《元宵花燈》、《陽春即事》、《端午賽龍悼屈原》、《七夕銀河》、《春節跳獅》等12首中國元素小曲。 值得一聽!
★書末第333 頁提及的《香妃》,第1,2,3幕音樂連結如下。 這段是他與日本最初老師主流派大師山田耕筰的"管絃樂語法之辯",兩人都想創作《香妃》....江文也強調能以簡單的中國古調式五聲音階與西方配器完成...已與老師想像中的西方古典樂納入古調式又大為不同,師問: 不作中國的葛令卡 (俄國國民樂派奠基人) 嗎?!,而江文也的音樂理念早已經位移。 http://youtu.be/hBx6bqjfzf0 / http://youtu.be/dFvHP-G-u4k / http://youtu.be/q8go_NP_A38 (各幕名見下圖) 這樣的風格於浸淫西樂的我而言乍聽似是倒退,彷彿只把國樂器換作西樂器般地。很像國樂團早期想轉型的努力方式,西樂中器。只是方向相反。 然則你如何苛責一位被逼迫要把東洋音樂發揚光大的被壓迫者﹖他是步步心驚啊(即便如此總還是讓當局有理由整肅)。 《香妃》在很國樂的一段旋律後,不和諧音會驟然插入,讓聽覺神經翻轉,有如江文也試圖要留住的那個小小的自我。 接下來音樂遊走於古今之間,脫去既定的外衣,西樂讓層次豐富,肌理卻屬於東方。你會逐漸被說服,江文也終於發展出立足於文化的音樂,而非被西樂殖民的音樂。 ★書末《阿里山的歌曲 》,是在台灣弟弟文光,過世前所收集台灣民謠交付給他,台灣資料說是未完成/日方說是遺作。作者很詩意地提及,於江文也,台灣舞曲出自想像,阿里山之歌卻是來自真實的民歌。也讓他想起,自己的華文詩詞是來自台灣家鄉的培育,才會讓他對大陸建築雕刻付以深厚之情。 阿里山的歌曲之2. 山歌 http://youtu.be/qYNgVbHAAgQ / 3. 豐收 http://youtu.be/At4HIqAqo9A 江文也所造的時勢於這個時代才紛紛被重新開發,論文大量出現。 而他苦中作樂,困苦掙扎的心境與奮鬥不歇的樂觀,則需要有這樣一本小說,娓娓道來,你才能讀懂這些"數不清的豆芽菜裡的千言萬語"啊﹗ |
|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