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佛群疑、學佛知津/聖嚴法師著
2013/10/30 09:51:29瀏覽664|回應1|推薦4

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著
自序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一定要看破紅塵之後才能學佛嗎?

學佛也需要知識和學問嗎?

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學佛是否必須放棄現有生活的享受?

什麼是佛教徒的飲食觀?

殺生的定義和範圍是什麼?

為何放生?如何放生?

佛教徒應以怎樣的態度來賺錢?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嗎?

佛教徒應該如何舉行喪葬儀式?

如何做佛事?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餽贈嗎?

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

在家學佛如何課誦?

消災、延生是可能的嗎?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嗎?

大修行者能代眾生消業嗎?

持咒有用嗎?

佛教相信在劫難逃、在數難逃之說嗎?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佛教對於命相、風水的看法如何?

「念佛一聲罪滅河沙」是真的嗎?

帶業往生等於逃債嗎?

何謂念佛至一心不亂?

念佛的人見到瑞相怎麼辦?

臨命終時見瑞相就表示解脫嗎?

如何辨明臨命終時的魔境和接引?

什麼是中陰身?

嬰靈作祟之說有根據嗎?

佛教對靈媒的看法如何?

佛教對神通、異能看法如何?

什麼是五眼?

佛教的授記觀念是什麼?

佛是萬能的嗎?

成佛以後也要受報嗎?

先度眾生還是先成佛?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廣結善緣怎麼講?

「結緣」和「了緣」的意義何在?

神道設教也是佛教嗎?

佛教稱為無神論的意思是什麼?

一神教的上帝是假的嗎?

密教是什麼?

密教盛行佛教會滅亡嗎?

佛教對世界末日的看法如何?

您是佛教徒嗎?

怎樣辨明佛經的真偽?

佛教如何適應民間信仰的要求?

逃避和出離有什麼不同?

個人自修和集體共修有什麼不同?

大修行人一定要閉關嗎?

魔考是真的嗎?

如何選擇明師?

如何一門深入?

何謂專修與雜修?

什麼叫作易行道和難行道?

忍氣吞聲就是修忍辱行嗎?

學禪若終生不悟怎麼辦?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是真的嗎?

「地獄門前僧道多」是真的嗎?

「學佛越久離佛越遠」是真的嗎?

卍字是什麼意思?

蓮花在佛教表示什麼?

燃頂、燃臂、燃指有必要嗎?

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的不同在那裡?

以出家僧為佛教重心的傳統能繼續維持嗎?

未來的社會還有人出家嗎?

佛教對於女性地位的看法如何?

佛教對神祕現象的看法如何?

可用物理現象來解釋神祕的經驗嗎?

應該用科學觀點解釋佛法嗎?

佛教的生命觀是合乎科學的嗎?

佛教的世界觀是合乎現代科學的嗎?

佛說的「聖言量」經得起考驗嗎?

學佛知津/聖嚴法師著
自序

原始佛教

佛教的倫理觀

怎樣做一個居士?

怎樣修持解脫道?

為什麼要做佛事?

神通的境界與功用

神鬼的種類

佛陀的生滅年月

僧人的姓名源流

佛教的道場名稱

今後佛教的女眾問題

化緣怎麼講?

建寺做什麼?

「大師」考名

「舍利」考原

「龍象」考物

 

醫生會承擔病人因果嗎?(四大不調、業障病)

律制生活

略論出家與投師

一、當前佛教的問題

二、童年出家的利弊

三、中年以後的根器

四、出家所為何事?

五、真正的出「家」

六、剃度師與剃度的意義

七、出家與剃度的條件

師父一共有幾種?

做師授戒的資格

代刀剃度合法嗎?

求度出家的條件

師弟之道

一、傳道

二、師僧

三、互為師弟

四、師弟相待應如父子相契

五、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

六、師弟的類別

由我受了沙彌戒說到戒律問題

一、出家與受戒

二、戒和受戒

三、我要受戒

四、四終於受了沙彌戒

五、中國佛教的戒律問題

受戒燃香是必要的嗎?

論捨戒與還俗

什麼叫作小小戒?

怎樣禮拜與問訊?

偷盜五錢有多少?

九眾弟子的等次

比丘尼與八敬法

關於女尼的稱呼

比丘可以度尼嗎?

俗人能看僧律嗎?

俗人能論僧事嗎?

論安居

僧尼應置產業嗎?

《百丈清規》合法嗎?

破和合僧怎麼講?

論僧衣

一、衣是什麼?

二、檀越施衣

三、糞掃衣

四、僧衣的來源與種類

五、三衣是什麼?

六、什麼是尼師壇?

七、袈裟怎麼講?

八、誰夠資格著佛衣?

九、結語

迦絺那衣是什麼?

僧裝的統一與改良

佛教的飲食規制

一、引言

二、飲食的名稱

三、時藥的種類

四、時與非時

五、時食與非時食

六、時食與非時食的分別

七、七日藥與盡形壽藥

八、魚與肉

九、五辛

、酒與煙

一一、應該注意的飲食事項

一二、談談「持午」的問題

一三、托鉢與吃鉢

論經懺佛事及其利弊得失

一、經懺非佛制

二、實踐與簡單

三、讀誦禮拜與益生薦亡

四、祖師廣修經懺非為僧眾餬口

五、勿落原始宗教的泥沼

六、現行佛事的經與懺

七、焰口內容及佛事要求

八、我的看法與建議

九、結語

佛教的男女觀

一、引言

二、宗教生活與男女問題

三、男女生活與生理問題

四、佛教對女人的看法

五、何謂邪淫與正淫?

六、佛教的禁欲法門

七、淫戒的重與輕

八、結論

 

 

明日的佛教

自序

勉《人生》復刊

宗教教育之我見

新聞媒體對佛教的報導

慈濟文化修持

大眾需要佛法

佛教學院需要統一的教科書

國際佛教會議的前瞻及回顧

誰是外道

大學院校成立宗教學院

美國禪師來華尋根

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

度的意義與供僧的功德

出家無家處處家──勉新出家菩薩

誰把月亮摘下來──中秋夜談感應

千里共嬋娟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

正信佛教與神秘經驗

正視民間信仰問題

臺灣「香」需改良

佛教的印經事業

確認僧眾的形象

莊嚴的佛事

相煎何太急

不忍眾生苦

佛法與外道

不可「安樂死」

推廣素食

明辨宗教書籍

佛教書刊改良芻議

推展佛教福利事業

一貫道化暗為明

佛教的教團與教育制度

邁向明日的佛教

新生代的佛教

癌與愛滋病的防範之道

當代佛教的衝擊

佛道與神道

七月齋僧的目的何在

關於受戒燙戒疤的規定

現代學者的學佛風氣

善書與佛書

「僧伽」未必是「僧寶」

護法與衛教

佛教與政治

寧靜的佛教

那些是外道的佛教

臺灣的宗教問題

家家禪堂戶戶蓮社

把佛書推廣到社會

本土與外來的新宗教

僧中急需優秀青年

 

 

聖者的故事

自序

再版增訂序

賴吒和羅

愚路尊者

薄福善來

鴦掘摩羅

室利笈多

貧生童子

佛母摩耶夫人

聖妃耶輸陀羅

佛的姨母

蓮華色尼

迦葉之妻

法與姑娘

附錄一摩訶迦葉

附錄二六群比丘

 

 

念佛生淨土

自序

孝親報恩當念佛

念佛法門四個心

一、信心

二、至誠心

三、深心

四、迴向發願心

四種淨土任君遊

一、人間淨土

二、天國淨土

三、佛國淨土

四、自心淨土

兩類超度亡與存

一、引言

二、超度亡靈

三、超度活人

四、念佛超度

五、自度度人

懺悔業障是恆課

一、懺悔的種類與方法

二、轉變業障為福報

三、願消三障諸煩惱

帶業消業生淨土

一、修淨業和消罪業

二、多消少帶最可靠

西方淨土與人間淨土

一、清明報恩佛七開示一

(一)環保餐巾   (二)時時處處一聲佛號

(三)社會福利   (四)難修易修

(五)午餐後休息片刻   (六)只念佛不說話

(七)以慚愧心念佛   (八)如何迴向

(九)清涼世界   (一)專修持名念佛

(一一)老實持名念佛   (一二)阿彌陀佛有十四個稱號

(一三)阿彌陀佛便是智慧及慈悲   (一四)淨念相繼入流亡所

(一五)三等念佛人   (一六)一念念佛時一念見淨土

(一七)珍惜自然資源   (一八)感恩與報恩

(一九)如何報恩   (二)萬行菩薩結萬人善緣

二、清明報恩佛七開示二

(一)懇切.歡喜.佛號不離   (二)無量的悲智

(三)不一不二.生命無常   (四)打佛七真報恩

(五)超度的意思及功能   (六)鬼與神

佛七的根源

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是中國佛教共同特色

二、《阿含經》的念佛方法

三、《般舟三昧經》的念佛方法

四、《無量壽經》的念佛方法

五、《觀無量壽經》等的念佛方法

六、一念乃至十念的念佛方法

七、五念門

八、五方便念佛門

九、念佛三昧的修持法

、高聲念佛

一一、五會念佛

一二、十念記數念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清淨虛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01 17:28

感恩師兄熱心分享裝可愛(害羞)

看了幾篇真的覺得很棒

因此末學已訂購正信的佛教、學佛知津、學佛群疑來拜讀,其餘等看完再來買

跟隨演博師兄的指點,學到很多很多東西,非常感恩Fox恭喜恭喜

持戒!一起來持戒!演博居士(alansu90) 於 2013-11-04 09:50 回覆: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