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26 12:32:52瀏覽352|回應0|推薦2 | |
中華佛學學報第14期 (p231-266): (民國90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4, (2001) 敦煌寫卷中土造經的救贖思想──以《大正藏》第85冊為例
提要敦煌出土一批中世紀佛經寫卷,日本學者視為中土偽造的佛經,收於《大正藏》古逸部疑似部,第85冊。這些佛經寫卷雖是偽造,然其中必含蘊著中國人的價值觀,本論文將從「救贖」角度切入,觀察這些中土造經呈現何種救贖面相?和原始佛教、道教及基督教的救贖思想有何異同?筆者將以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A.D. 1864~1920)在《宗教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Religion)的救贖分類來進行考察。 關鍵詞: 1.救贖 2.中土造經 3.敦煌寫卷 4.宗教 5.中世紀 目次p. 232 一、前言 大凡宗教都帶有救贖的功能,在傳佈過程中,小傳統社會的下層百姓,常常是他們的信眾,而那些具有廣大社會和經濟特權的階級幾乎不會接受救贖的觀念,如果他們信仰什麼宗教,考查其動機,也不過是對一己政治上的成功、優越的經濟地位、身體的健康、情場的得意、家庭的幸福的合法性或正當性再確認的心理需要。因此,本文所要關注的對象是前者,尋求救贖的動機是什麼?透過什麼途徑可以得到救贖?人們希望自何處被拯救出來?救到何處去?是此世抑彼世?敦煌寫卷裡的中土造經是不是也出現這些面相?而這些面相和原始佛、道經及西方基督教的救贖思想是否雷同?如果有差異,則又意謂著什麼?基於本論題的考量,筆者決定採用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A.D. 1864~1920)在《宗教社會學》內所呈現的救贖概念來進行討論,以完成本論文的分析。為了方便本課題的論述,實有必要對韋伯這套觀念與佛、道滅罪救贖思想作概略的說明。 ------------------- 心得: 1.《地藏王菩薩本願經》 這部經沒有出現在祖師大德的判經著作上,例如:道安法師的《開元釋教錄》。是否有不同經名,或是偽經別出一品,沒有其他文獻出土,不得而知。目前這部經只有 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版本,沒有其他法師的翻譯版本。 2. 《大日經》和《金剛頂經》 法門寺出土的唐密曼陀羅地宮,證明唐密確實在唐朝存在,亦證明《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在唐朝有流通。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