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數息法的口訣
2024/04/20 01:42:40瀏覽13|回應0|推薦0

《密教奧義書‧金剛數息法的口訣》

作者: 蓮生活佛  盧勝彥

密宗白教祖師甘波巴說︰「制心一處者,乃諸佛菩薩共經之途徑。」

我認為這句話是「密教奧義」。

我尤其欣賞帝洛巴洛巴祖師的六不︰

「不想像、不思慮、不分別、不禪定、不回憶、不動念。」

其中的不想像,是觀想後,進入不觀想的定境。

其中的不禪定,是禪定的人,要不自知自己正在禪定,也就是禪定中忘卻禪定。

這裏面都有很深的奧義。

不要去想過去,不要去想未來,不要去想現在正在禪定,如此不執著禪定,才能入定。

以前,我學習到的「制心一處」,有︰

一、切念法——凡有妄念,馬上警覺切斷。

二、縱念法——放任想念,如牧童放羊,漠不關心,自然安止。

三、觀畫法——此指兒童觀畫,注目凝神,但不染其心。

四、無覺法——此指象體無覺,因象皮厚,雖入荊棘,心不動也。

此四法,乃「制心一處」的理念。

然而,我個人在學習「制心一處」的實際修行之中,真正所用的方法卻是「金剛數息法」,又名「金剛誦」。

我的練習是漸進的——

一、數息——專心數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是一息。能數多少算多少,念在數息,一有中斷,從頭再數。

二、隨息——專心觀想一呼一吸的氣息出入,呼氣的長度,吸氣的長度。

三、止息——專心觀想吸入之氣,到了何處,次次均到丹田而住,再周遍全身,熟習氣之止處。

四、觀息——專心觀想,吸進來的息,是白色的「嗡」(ཨོཾ),進入身體內是紅色的「阿」(ཨཱ༔),呼出體外變成藍色的「吽」(ཧཱུྃ)。觀想此三字,再觀三字漸入中脈。

五、淨息——吸入、呼出,漸漸由粗變細,由細、慢、長漸漸至於無息而停滅,此時定境出生。一般的說法是,業氣盡而智氣顯,中脈開,自性清淨。

一般學禪的人,都說萬法唯心,心外無法。

又說萬法是唯一妄心之所設,所以心變幻無常,萬法一樣變幻無常。

這也就是名為「方便」。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又說未曾說著一字的奧義。

佛陀又說,萬法如筏喻,已登彼岸,便應捨棄。

又有許多學佛行者,學習其他宗派,由於一知半解,便攻擊密教,認為密教的圓滿次第「氣、脈、點」的修行,是外道的修行,強調正信佛教不可修行「氣、脈、點」。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

如前者所言,所有一切佛法,全是「妄」,也全是「幻」,佛法可以說全是「方便」,萬法一樣變幻無常,萬法全是空花水月。

萬法只是依因緣而修。

所以,佛陀說︰

萬法是筏。

若已登彼岸(成佛)。

萬法可以捨棄。

簡單的說一句︰佛法只是成佛的工具。

趙州和尚說︰

佛之一字,我不喜聞,老僧念佛一聲,漱口三日。

馬祖說︰

非心非佛,佛字當應捨,何況法乎。

(此二者強調的是,佛是方便名詞,法亦是方便工具)

此二者的真諦︰

真如本體是不可名,而強名為「佛」。

現在我要把密教的真正奧義告訴大家︰

密教是「以妄除妄」,密教是「以幻破幻」,由妄幻中求取一箇真如、真心。

禪宗講「萬法唯心,心外無法。」

沒錯。

但是,心在哪裏?覓心不可得。

然而密教是藉著修「氣、脈、點」的方法,來找尋真如真心的。

例如,「金剛數息法」的要義是︰「心氣合一」。

這「心氣合一」正是密教的奧義。

在《能破經》中云︰「真心本來清淨,非有非空,圓滿自在。如何對治妄念而得見真心,密祕法中,令人修習氣誦,漸解纏縛,達及自然任運,使四大變化光明,最後見性成佛。」

密教認為︰

氣動心則動。

氣靜心則靜。

調氣就是調心。

氣若停滅,則清除幻相,成為真正宇宙的大我。

密教調氣的功用,可以入定(堅住三摩地)。

寂天大師說︰

「堅住三摩地,剎那心忽昏,如理勤推究,真諦自能明。」

在我修習瑜伽的過程中,為了入定,我試用許多的方法︰

一、一緣禪定法——專注於一支香上的紅點,集中視線,專注視之,以對治妄念。

二、妙音禪定法——專注聽妙音,禪之音樂,或念佛之聲,或宇宙之音,以對治妄念。

三、觀想禪定法——專注於月輪觀、阿字觀、種子字觀、明點觀、五相成身觀、入我我入觀、如來三十二相觀、吽字觀等等,以對治妄念之生起。

四、七支禪定法——運用身體姿勢,達到身安穩、口安穩、意安穩,以對治妄念。

這些方法,都是要行者,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有愛恨,不要有分別,不要執著。

最後,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我使用「金剛數息法」(金剛誦),專心於此法,最容易身心大定,集中心神於呼吸之氣,排除其它一切雜念,最容易坐忘。

密教的奧義是︰

「制心一處,諸佛必經之路。調氣即調心,心氣無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kiko610&aid=1805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