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禮讓
2015/10/17 19:56:50瀏覽72|回應0|推薦0

禮讓
禮讓是我們五千年優良傳統的美德,
在農業社會時期禮讓比較濃厚,
到了商業社會因忙碌的腳步禮讓的風氣慢慢變薄,
提起禮讓讓我回想35年前歐洲31天旅遊的往事,
35年前當時39歲年輕力壯27位團員最年輕的一位,
因此旅行途中吃重的事情由我來做,
27位團員來自各方彼此不熟然要一起旅遊一個月,
只能發揮同胞愛讓這趟旅行大家平平安安的渡過,
每每用餐時讓所有團員安頓好才會找座位一個月都是這個習慣,
年紀大的團員過馬路我會扶一把像招呼親人一樣,
偶而用餐時刻會夾菜給臨座的長者,
旅途中火車開進大輪船要渡江,
27件的行李一一放上火車箱的架櫃裡,
當快完成這個動作使力超過而扭傷勁骨,
所有的人都拿出酸痛膏讓我服用,
一個月來彼此的照顧像一家人的親切。
旅途中我跟團員說這次的旅費(團費16萬私費15萬)是標會來玩,
讓大家感覺好大的膽子只能回家分期還會錢,
現在想想並不會後悔錢可以分期然身體的健康不一定能分期,
七十幾歲的室友往往安排比較刺激的旅程他都說他心臟不好只好顧旅館,
就這一個月下來(吃好作輕課無煩勞)體重增加3公斤,
因為這樣的禮讓得到回響回到台灣還持續每月大家聚餐,
有一次舉辦南非旅遊導遊說我會參加很多人都報名,
很多人回來之後打電話罵我說我怎麼沒有參加,
我說你們都沒有求證導遊說我參加你們都相信,
禮讓讓我回憶35年前的往事。
時光在不經意中偷偷流逝,
轉眼間由少年 青年 壯年到如今的老年,
以前年輕時坐車時座位都會讓年長者,
如今乘車時有人讓坐才體悟到臉上已留下歲月的痕跡,
以前年輕時坐車時讓座,
現在發現一上車就會有年輕人讓座,
原來不認老也不行真的歲月不饒人。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天氣晴朗 寫於台北的家

邱清正的相片。
邱清正的相片。
邱清正的相片。
邱清正的相片。
邱清正的相片。
+8
   回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fushing2009&aid=3334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