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01 00:02:02瀏覽608|回應0|推薦8 | |
上星期四一個人去看了豆導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這張特映會的票是因為網誌做了串連而得到的,我想基於各種理由都應該好好寫一篇關於這部片的文章,算是應許給豆導的承諾,也是希望國片能走出不一樣曙光。
當初看到這部電影的DM、海報都覺得這是一部很搧情的喜劇片,但因為一直以來都蠻欣賞豆導導的偶像劇(台灣少數拍得好的),什麼土司男之吻、求婚事務所、我在墾丁天氣晴...。所以還是去看了這部片。 這部片的劇情在此略述,主要就是描述一個真實的情境,豆導就是演豆導,所有的角色都扮演自己,用豆導想拍一部偽紀錄片的劇情片,試圖揭露演藝圈的真面目、媒體的醜惡。 雖然豆導說這是一部沒有遮掩的他自己,但我想觀看的時候還是要清楚告訴自己這是一般劇情片,不需要被情節設計給誤導,而這部片採用這個題材也相當有趣,以一些聳動的議題作遮掩,最後卻將一切導向正面、找尋快樂和生命意義的片子,而引起我們認同的部份則在於豆導飾演了他自己。 整部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對白就是飾演豆導女朋友的甯甯,在被媒體告知自己男友跟別人車陣之後崩潰時說的話: 「到底什麼是真的,告訴我什麼是真的?」我想這不僅道了整部片的主旨,也說明了這個世界大部分的負面起源。 尤其「情非」最後用了略帶佛家哲理思惟作為結束,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我們所有的不快樂,都是因為心裡的貪瞋癡。」如果我們看待任何的事情都不加入自己的眼光,或許我們就能看到真相了吧!因為所有的事情只是如實展演沒有經過解讀,但如果說他要觸及到什麼更深的層面也不至於,只是讓觀眾看見一個荒謬的世界,一個人一段荒謬的旅程罷了!而我們多數時候也恰恰如此而已。 不過這部片倒是給我這個想走電影這條路的小女孩蠻大的衝擊,雖然我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導演的料,但是台灣的電影圈、娛樂圈還是需要更多省思。 記得有一次合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談論電影這件事,在台灣「商業電影」、「藝術電影」,像是永遠吵不完的兩個議題(在很多國家也是),很多人對國片的印象就是會得獎,但是不知道在拍些什麼東西,所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不看、不聽、不了解。這是因為台灣國片市場萎縮,只能用藝術電影得獎來換取政府的獎金,但這些在近幾年已經慢慢看到改善,國片也有越來越多不同類型或是平易近人的作品申請到輔導金,雖然我們怎麼樣也不可能拍出好萊塢的「神鬼奇航」,也永遠不會有個演員跟湯姆克魯斯一樣紅遍全球,甚至這方面好的人才也不會留在台灣發展。但我相信只要這個市場能夠在商業與藝術間達到平衡,台灣還是可以拍出很多動人的作品,不管是「情非得已」、「盛夏光年」或是「黑眼圈」、「最遙遠的距離」。 商業電影以娛樂為取向、藝術電影只是把電影當作一個創作媒材,只有兩者並存的市場才是健全完整的市場,這是創作人和觀眾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而在台灣我們能夠選擇自己想要觀看電影實在很自由,不用怕像韓國去看好萊塢電影還有人去電影院放蛇,國家也沒有限制外來電影的播放比例,在這樣多元的電影市場,大家不妨給國片一點機會,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我想豆導的這部「情非」或是部要什麼元素有什麼元素的商業劇情片,非常的平易近人,也確實能從中獲得什麼,所以大家請盡量使用欲售票訂購吧!還會送公仔喔! 購票網頁連結 也可以點選下面連結到官網看看喔!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