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徒周虹伶展現大愛,捐肝予不相識者
2009/07/16 11:34:36瀏覽779|回應0|推薦3

15年前,剛升上中學的周虹伶在閱讀了相關捐贈器官的文章後,就做出要捐贈器官的助人的心願;15年後,29歲的周虹伶通過互聯網知道14歲的李安祺需要肝臟後,正式踏出捐贈器官的第一步。

從決定捐肝後,周虹伶從醫生口中知道其身上會留下難以磨滅的「馬賽地疤痕」,但她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更勇敢地堅持這個念頭。

後來,在朋友鼓勵下,周虹伶萌起要把捐贈器官的心路歷程紀錄下來的念頭,有關書籍將在明年推出,希望藉此鼓勵更多人加入捐贈器官行列,把器官捐贈給有需要的人。

周虹伶曾在2002年至2004年在大馬電視台主持《大馬早安》(SELAMAT PAGI MALAYSIA)節目。

喜閱佛書
自修爪哇語

周虹伶在吉隆坡出生,由於父母都是上班族,所以她從小被寄養在親戚家,直到父母在她4歲離異後,她就住在安順的姑媽家。

由於姑丈是基督徒,所以周虹伶從6歲開始就隨姑丈到教堂去,也曾研讀可蘭經但這也沒有影響她堅信佛教的觀念。

升上中學時,周虹伶加入佛教會,並開始翻閱佛教書籍。她通過佛教會內的佛教刊物開始認識佛教,也體認到佛教義理博大,不只是燒香拜拜的表像或像其他宗教不寬容又迷信邪惡之神,加上她從刊物中得到鼓勵,所以她趁華文課到圖書館自修的時段自修爪哇語。

啟發更多人
響應捐器官

中學時期,周虹伶在閱讀佛教書籍時發現一位和尚以「捐贈的喜悅」主題寫了一則文,其中提到捐贈器官,讓她也想倣傚,於是就在諮詢父親意見後,填寫願意捐贈器官的表格。

那時候,周虹伶也參與扶少團,並在主辦捐血活動時,順便推廣填寫捐贈器官表格。周虹伶才發現,很多人都不知道捐贈器官的存在和其作用,於是她就不時趁機會推廣捐贈器官卡,讓更多人加入願意捐贈器官的行列。

沒想到在填了捐贈器官表的多年後,周虹伶居然在因緣巧合下接到求助信件,她坦言在捐出器官前也面對害怕和憂慮,但她最終一一克服,總算圓了她要助人的心願。

手術後,周虹伶在家休養了一段頗長的日子,除了趁機調養身體外,也沉澱思緒,向未來出發。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313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