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3/24 04:02:06瀏覽295|回應0|推薦0 | |
原始佛教不造佛像嗎? 佛陀在世時曾准信眾造塔與佛像敬拜,認有益眾生生信樂心且曾禮拜過去佛,佛滅後上座部與大眾部共祖末田底迦也曾造彌勒菩薩像 依經文: 1.伎樂法供養佛可得長夜安樂 --伎樂法(大22,494a)「伎樂供養者。佛住舍衛城,時波斯匿王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得持伎樂供養佛塔不?佛言:得。迦葉佛般泥洹後,吉利王以一切歌舞伎樂供養佛塔,今王亦得。佛言:若如來在世若泥洹後,一切華香伎樂種種衣服飲食盡得供養,為饒益世間令一切眾生長夜得安樂故。」(大22,498c) 2.佛同意弟子建塔供養諸佛,讓眾生生信樂心 《五分律》「時諸外道亦自作塔種種供養,眾人見起信樂心,諸比丘作是念:佛若聽我等種種供養塔者,眾人亦當起信樂心。佛亦聽之。諸比丘便自歌舞以供養塔,諸白衣譏呵言:白衣歌舞,沙門釋子亦復如是,與我何異。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比丘不應自歌舞供養塔,聽使人為之。聽比丘自讚歎佛,華香幡蓋供養於塔。諸比丘乞食時得華不敢受,諸白衣譏呵言:沙門釋子不堪受供養,又不欲供養塔。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聽受。」(大22,172c〜173a) 3.佛許弟子造佛形像,並以各種莊嚴物供佛 II.《四分律》「時諸比丘自作伎若吹貝供養。佛言不應爾。彼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供養。佛言聽:彼不知供養塔飲食 誰當應食。佛言:比丘若沙彌若優婆塞若經營作者應食。時舍利弗目(鍵)連檀越作是念:佛聽我等莊嚴供養塔者我當作。佛言:聽。彼須華香瓔珞伎樂幢幡燈油高臺車,佛言聽作。彼欲作形像,佛言聽作。」(大22,957a) 4.佛塔造成,佛作禮過去佛 《摩訶僧祇律》「塔成已世尊敬過去佛故,便自作禮。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得作禮不?佛言:得。...爾時世人聞世尊作塔,持香華來奉世尊。世尊恭敬過去佛故,即受華香持供養塔。諸比丘白佛言:我等得供養不?佛言得。」--(大22,497b〜c) 5.僧人供佛時期 「。若佛生日大會處,菩提大會處,轉法輪大會,五年大會,作種種伎樂供養佛。若檀越言:諸尊者!與我和合翼從世尊。爾時得與和合在坐,若坐中有種種伎樂生染著心者,即應起去。是名伎樂。」《十誦律》「華香瓔珞法者。比丘自不得著,亦不應教他人著。若不乞而得,應隨意受已持供養佛塔及阿羅漢塔,是名花香瓔珞法。歌舞伎樂法者。歌舞伎樂,比丘自不應往觀,亦不應教他往觀,是事一切不聽。是名歌舞伎樂法」(大23,417b) 6.上座部與大眾部共祖摩闡提也造佛像 末田底迦(梵文:Madhyantika),又譯為摩闡提是阿育王時,為阿育王長子摩哂陀出家受具足戒時的阿闍梨阿羅漢,摩哂陀將分別說部引入斯里蘭卡,被認為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起源。末田底迦證阿羅漢果,得六神通具八解脫,是先上座部和大眾部共尊的早期大師,為罽賓佛教的開創者,《大唐西域記》引迦濕彌羅國志記載他在佛滅五十年後將佛教傳入迦濕彌羅國,他還為烏仗那國一寺院建造過彌勒菩薩像,《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至達麗羅川,即烏仗那國舊都也。多出黃金及鬱金香。達麗川中大伽藍側,有刻木慈氏菩薩像,金色晃昱,靈鑒潛通,高百餘尺,末田底迦阿羅漢之所造也。羅漢以神通力,攜引匠人升睹史多天(舊曰兜率他也,又曰兜術他,訛也)親觀妙相,三返之後,功乃畢焉。 7,從上述經文可知,佛陀認同造佛像、佛塔並供佛,隨順眾生皆可利益眾生生信樂心,也知早期佛教也造佛像,而非一些無知外道說早期佛教不造佛像。 8。再按,斯里蘭卡原有大乘教派 玄奘《大唐西域記》中,五次提到有僧眾習學遵行「大乘上座部法」,也即早期大乘佛教曾在斯里蘭卡盛行,後來因不為國王所喜而被禁。 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第3章〈初期的大乘佛教〉:「在玄奘的《西域記》裏……在記載錫蘭上座部及其系統的上座部,五處使用『大乘上座部』之語,這是值得注意的。當時錫蘭無畏山寺派很盛行,傳入不少大乘的教法。現在錫蘭的佛教是大寺派,無畏山寺派被擯除掉了,但是在大寺派的註釋文獻裏,仔細看則有不少與大乘教理共通的部份。因此玄奘稱錫蘭上座部的佛教為『大乘上座部』,似乎是有理由的。比利時學者路易·德·拉·瓦利-普桑認為,在大乘佛教發展的初期,每個佛教部派中,都出現兩個集團:一個大乘集團,一個小乘集團。在某個佛教部派出家的僧侶必須遵守這個部派的戒律。但是他可以採用大乘教義,而不必脫離這個部派。據此,季羨林認為,大乘上座部為受到初期大乘佛教影響的上座部僧團,他們遵守上座部的律,但是也採用大乘佛教的教義。這派最早起源於錫蘭島的無畏山住部,之後傳回印度本土」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