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度人生來就分身份貴賤!教你如何在印度辨別種姓!
2018/01/18 20:07:29瀏覽5098|回應0|推薦0

印度人生來就分身份貴賤!教你如何在印度辨別種姓!

「許多低種姓的婦女都曾受過強姦,很少有人有勇氣、有能力向仇人還擊。你知道我國農村的女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嗎?我告訴你,所謂的強姦是她們每天都要遭遇的事,好像窮人家的女兒生來就是富人的玩物。他們會侮辱你,將你視為私有財產。在農村,窮人家是沒有廁所的,你不得不去田地,然後就有人在那裡等著你。」來自印度一位名普蘭的婦女所述。光聽口述就覺得很心酸,印度的種姓制度已經到了毒害心理的地步,這在本國就是封建王朝的弊端,現代社會已經高速發展,印度的種姓制度居然還沒廢除。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這樣子的:

第一等級婆羅門或傳教士;第二等級剎帝利或勇士;第三等級吠舍或商人和農場主;第四等級首陀羅或勞力。

1.婆羅門或傳教士是素食主義者,能教授與學習印度教古經文,婆羅門女只能嫁婆羅門;

2. 剎帝利能吃肉。他們的工作是勇士與統治者。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但不能教授。剎帝利女能嫁與首陀羅人或者剎帝利人;

3. 吠舍是商人。他們一般是素食者但也有吃肉。他們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但不能教授。吠舍女能與首陀羅,剎帝利或者吠舍結婚;

4 . 首陀羅或者勞力。他們不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一般不是素食主義者。干雜活,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他們只能與首陀羅結婚。

在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為無種姓(Outcastes)的部分,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僅僅作為「賤民」的解釋,但實際上,賤民只是無種姓的其中一部分。在古代,成為賤民,由於被剝奪了種姓,往往只能從事骯髒的下等工作。所以現代的許多印度人不滿種姓制度,自動退出種姓,由此成為Outcastes。今天的印度大概有20%的人口屬於Outcastes,但是他們並不都是賤民。

賤民最初也是來自一些被征服的土著,他們從事著污穢工作(從事潔淨工作的土著被納入首陀羅),所以被認為是不可接觸的人(untouchables)。他們不僅不能接觸高級種姓的人,甚至要同高級種姓保持相當的距離。而某些工作由於非常骯髒,甚至被認為是不可見的人(Unseeables),他們只能在夜晚從事工作,以避免被高級種姓的人的見到。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來源:

印度最初的居民人種比較混雜,有非洲類型的尼格羅人種、澳大利亞類型的黑棕色人種、類似我們中國人的蒙古人種和來自地中海地區的達羅毗荼人(Dravidian)。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雅利安部落從印度西北部進入了印度次大陸,主要和達羅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亞類型的黑人衝突,佔據了印度北方地區。

雅利安自己的社會形成了三個群體,第一個是戰士集團,稱為Rajayana,後來名稱改成了剎帝利,第二個是祭司集團,被稱為婆羅門,這兩個集團為爭奪雅利安的政治權利進行了鬥爭,結果正如現在所看到的,婆羅門成為最後的勝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個集團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他們就是吠舍,許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納入了雅利安社會體系,成為首陀羅,首陀羅的最初來源不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還包括雅利安人和當地土著生的混血後代。吠舍往往是農場主、商人、手工業主、地主,而首陀羅則是在農場工作的農民或者在手工作坊進行勞作。

在雅利安征服後,雅利安人逐漸建立了許多社會和宗教制度和規則,使得這種階層的區分被永久固定下來。種姓制度由此產生,種姓制度的最大特徵就是其頑固性和凝滯性,各個種姓之間不會轉化。不僅永久固定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地位,還固定了他們的職業,限制了各個種姓間的社會交往和婚配。

種姓的區分方法:

由於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淺色皮膚和當地人的深色皮膚對比鮮明,所以膚色是和種姓制度緊密聯繫的因素。種姓其實被稱為瓦爾那(Varna),這個詞就是指膚色。隨著歲月演化,雅利安人的膚色也在變化,即使是今天的高等種姓的皮膚也往往比我們東亞的黃種人的皮膚都黑許多。在西方,有一個侮辱印度人的詞彙,把印度人叫做「打磨過的黑人」,因為他們的膚色雖深,但是仍舊保留了白種人薄唇窄鼻等特徵,彷彿把黑人的厚嘴唇和寬鼻樑打磨精細了。

如同古代世界的其他社會一樣,從事某項工作的家族將世代從事這樣的工作,家族逐漸增大,他們就成為了一個社會團體,這樣的團體在印度語言中被稱為賈特(Jat或者Jati),翻譯過來就是副種姓,或者亞種姓。各個副種姓中的成員象四大種姓的成員一樣有自己的義務,他們的某些活動也必須得到自己的副種姓團體的同意,比如印度的聖雄甘地,在他想去英國學習法律前,他必須向自己的副種姓提出申請,請求批准他離開印度。甘地這個姓氏就顯示了他所屬副種姓的意義,甘地(Gandhi)的意思是蔬菜水果商人,或者說菜販。

追根溯源,種姓最初是根據人們的膚色和從事的職業來區分的,膚色較白皙的是上等雅利安人,是高種姓;膚色黝黑的一般是下等人或達羅毗荼人,屬於低種姓。祭司、僧侶階層是婆羅門,國王和武士階層是剎帝利,商人、手工業者階層是吠舍,農民以及為上述3個階層服務的勞動者是首陀羅,從事與糞便、屍體等不潔之物打交道工作的是達利特。然而,這是幾千年前的情況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勞動分工愈發細緻,人民的遷徙更加頻繁,種姓間的通婚也逐漸增多,又產生了成千上萬的亞種姓,比如放牧的種姓,釀酒的種姓、榨油的種姓等等。

如今,僅僅靠印度人的膚色或職業來判斷其種姓,並不靠譜。舉個例子,印度現任總理莫迪在印度人中算是膚色比較白的,而且貴為國家元首,怎麼也得是婆羅門或剎帝利階層吧?錯!莫迪出身於古吉拉特邦的「甘琦」亞種姓,絕對的低種姓弱勢群體。印度有一位著名的歌手叫漢斯‧拉吉‧漢斯,一頭魅力十足微顯金色的長捲髮,皮膚白皙得如同歐洲人,然而他卻是一名達利特。

在飲食方面,一般來說高種姓人群素食者較多,而低種姓人群非素食者更多些。

即使在今天,在一些鄉村如果你看到有人走路或騎車的時候鞋子不是穿在腳上而是提在手裡,那他/她一定是達利特。因為按照規定,達利特在經過高種姓人群居住區的時候,必須赤足,不得穿鞋。

從人們的語言談吐中並不能絕對地分出種姓高低,但也存在一個概率的問題。高種姓的人接受良好教育的幾率較高,往往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而達利特中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很少,多數不會講英語,只能用當地語言來溝通。

一般來說,知道了一個印度人的姓氏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如職業、相貌、口音等,基本可以判斷出其種姓。但是從姓氏推斷種姓並不保險,印度也有底層種姓印度教徒舉家皈依其他宗教,甚至全家改姓的特例。

實際上,印度還可以改名,但是個人這樣做的不多,通過改名來改變種姓的,通常是整個族群的人都改。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有很多族群這樣幹過,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他們不但改姓,而且還改生活習慣,比如婚禮請婆羅門主持,在日常習俗中尚武,而且會開始集體吃素(高等種姓的行為)。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梵化,即從前被排斥在精英主流文化之外的下層階級大規模地朝主流傳統靠攏。

不過賤民改名這種行為並不是太多。理由有三個:第一,窮苦的賤民沒有這樣做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動機。印度政府出台的保留制度和補貼方案,意味著賤民可以憑藉自己的身份得到教育機會、糧食補貼和公職,這些措施即便非常微薄,對於極端貧困的賤民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資源,就算一輩子被人看不起,好歹你要先確保能把自己喂飽。

第二,翻身了有錢的人反而更不願意會改。對這樣的人來說,賤民的身份是一個政治資本和社會資本,這意味著他無論再怎麼有錢,住在他的賤民同胞一輩子都想不到的空調別墅裡,選舉時他身後總有一呼百應的賤民群體,他再窮奢極欲腐敗至極總可以說他是為賤民窮人代言,如果是經商時遇到阻礙,他永遠都能滾釘板說我沒有錯是社會有錯世界有錯都是你們在迫害賤民。如果改了姓,他一定會被視作為忘本,然後被唾棄。

第三,很多種姓都是和職業掛鉤的。有的賤民職業沒什麼技術含量,比方說掃大街這種,誰也不會來和你搶,你一輩子都會又賤又貧。但有的職業就不一樣了,比方說屠宰水牛,製作皮貨,還有火葬工人——傳統上這些職業都被視作污穢不潔,但是人民生活極其需要它啊,賤民壟斷了這些職業,從小學習的都是這些職業技能,這意味他要是改名,除非他有其他的一技之長,否則還是只能幹老祖宗傳下來的活,那改名不改名,區別何在?

真正有動機改名的,大概是賤民中生活在城市裡的中產階層,但這樣的人,恐怕不是主流。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0994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