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早年曾統一整個南亞次的大陸以及現如今的阿富汗的一些地區,後來阿育王逐漸相信佛教,也不再發動戰爭,被稱為無憂王。那麼阿育王結局是怎樣的呢?
歷史上的阿育王可以算得上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自從阿育王開始信奉佛教後,勤懇的治國,開啟了白阿育時代,在其統治時期的印度是空前繁榮昌盛的。但是在公元前232年,阿育王就帶著護法名王的尊號離開了人世,這就是阿育王的結局。
在2001年拍攝的印度電影《阿育王》中,對阿育王的一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其中阿育王的結局也是引起不少觀眾的唏噓。電影中,阿育王一開始是孔雀國的王子,雖然阿育王並不是嫡長子,但是阿育王的父親很喜歡阿育王。阿育王的母親覺得皇宮人心險惡,所以建議兒子出去遠遊,於是阿育王就開始了自己的苦行僧一般的云游生活。
在阿育王云游四方的途中,阿育王遇到了自己喜愛的女子,這個人就是卡瓦奇,卡瓦奇和阿育王一樣,都是因為宮廷政變而逃離皇宮的王室子女,阿育王對卡瓦奇一見傾心,並主動當人卡瓦奇的護花使者,二人日久生情,他們成為了甜蜜的戀人。但是當二人準備情定終身的時候,阿育王母親病危,阿育王趕回皇宮,後來阿育王處理完皇宮的事情再去找卡瓦奇的時候,卡瓦奇已經死於戰亂了,但是事實是卡瓦奇其實並沒有死,卡瓦奇死裡逃生在苦苦等待阿育王,而阿育王卻再婚了,這便是阿育王結局。
古印度阿育王和釋迦摩尼有什麼關係
說到阿育王和釋迦摩尼有什麼關係這就有很多的千絲萬縷的事情慢慢顯現出來。佛祖釋迦摩尼是在前565年的人物,他和阿育王之間是有不少時間差的,所以他們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聯繫,他們之間的聯繫主要是在佛教上。
釋迦摩尼出生在古印度,是在喜馬拉雅山下出生,他的名字的寓意是「釋迦族的聖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自從出生之後,便被算命的說出未來會有大成就,所以給了這個名字,在釋迦摩尼長大之後,確實按照預言的一樣,對世人很是憐憫,甚至看不得世人受一點苦,在之後遇到了一位僧人,當時釋迦摩尼就覺得當僧人肯定就與世無爭不會有痛苦出現。之後便開始出家了,在慢慢的苦修後開始四處的推崇佛教,直到死亡,享年80歲。
而阿育王從小也是受到了佛教的影響,也是和釋迦摩尼差不多的善心,見不得殺戮,他們之間最大的聯繫就是佛教,相傳在阿育王建造佛舍利塔的時候得到了當時佛教的佛鼎力相助,阿育王還齋戒沐浴,刨除雜念,之後做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在對佛教的信仰和宣傳,歷史親切的稱阿育王是釋迦摩尼的轉生,在之後的戰鬥中,當阿育王統一了印度之後,就沒再擴建土地,就是因為見不得太多的殺戮,所以就沒有在繼續征戰增大土地,開始管理自己的王朝,在之後的管理上也是實行慈善待人的方針,堅持避免殺戮的原則,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阿輸迦阿育王統一印度的時間
阿育王是印度的第三代君主,要說阿育王統一印度的時間,就得從印度的歷史開始說起,印度經歷了好幾次換屆君主,阿育王作為第三代也是印度的最偉大的以為君主,不僅是對他的實力的證明,也是對印度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安穩做了很大的貢獻,現在就來說說阿育王是怎麼統一印度的和阿育王統一印度的時間。
阿育王在開始的時候也是通過自己的武力漸漸地統治了全部的印度,並且在261年就已經完成統治印度,但是並不是全部統治,當時的情況很是慘烈,在最後一次戰鬥中,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的人數更是數不勝數。之後除了當時的邁索爾之外,都已經屬於是阿育王統治的地盤。在統治印度的過程中,傳說阿育王是因為見到太多的殺戮,所以在統一之後就立馬停止了領土擴張,停止戰爭,並且開始努力加強自己的領土管理和人心穩定。
阿育王的政策也是很正確的,之後在統一了印度開始在印度進行推廣佛教,對於現在的印度來說,印度還是信仰佛教的佔大多數,就是因為在阿育王的推廣下,佛教才成為了世界級的宗教。相比較其他的統治者,阿育王更加的人性化和寬容,在佛教的促使下,阿育王一直是強調著非暴力和寬容的管理制度。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阿育王在印度人民的擁護下統治了印度長達41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