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防癌體檢的迷思(上)
2015/07/27 22:55:41瀏覽986|回應0|推薦0

    「我每年都有在作體檢,為什麼沒發現到?」

    這是許多癌症患者的疑問,但是,這問題也需要患者自己解答:我做的是
甚麼樣的體檢?

    其實,癌症的檢查診斷也是醫學研究長期以來不斷追求的目標。可惜,
縱然醫學科技已較數十年前進展許多,但是在癌症的診斷仍有其極限。早期
發現,是癌症治療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能多「早」發現,就是診斷工具亟
思努力突破的重點,有如與癌細胞賽跑,最佳時機,就是在只有少數細胞產
生癌細胞形成病變(carcinogenesis)時就能發覺,但在目前臨床應用上是極其
困難的。

    癌症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是病患自身抵抗疾病的免疫功能和環境,
二是癌細胞的惡性程度
(就如同壞人也有大小惡之分,不同癌症在使壞時也會
有差別,可依病理診斷分辨其差異
)。而兩者均與生長位置的血液循環狀態和
腫瘤血管新生能力有關,一旦癌細胞得以侵入血管組織,則轉移至全身重要
器官的機會大增,治癒的機率就極低了。

    原則上,摸的到、看的到(肉眼或醫學影像)的惡性腫瘤(指血癌以外的癌症),
腫瘤愈大,癌細胞數量愈多,愈易發生上述情況。但在某些癌症,如肺癌、肝
癌、乳癌、食道癌等,除了細胞生長快速之外,因位處血液和淋巴循環豐富的
環境,即使腫瘤還不是太大,卻有較高的機會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而轉至其他
器官。因此,全球醫界與研究機構長久以來無不傾全力於如何及早發現這些元
凶的密碼,例如用一滴血來檢測其基因異常序位或是否含有癌細胞分泌物質,
以得知體內是否已隱藏癌細胞病變,或是未來可能發展為癌症。但是,目前仍
無法普及應用於一般臨床用途,而即使產品問世,也有待結合更精密的影像和
分子醫學驗證,符合實證醫學的規範後,始能進入治療階段。

   
以下針對各種體檢項目,了解其在癌症篩檢的角色:

(一)血液一般檢驗:得知各項血液成分的含量與血球數,及白血球成分比,
是最基本的檢查,但在血癌的初步判斷上是很重要的工具。腫瘤造成長期或大
量失血,或營養不良也會導致貧血。

(二)血液生化檢驗:主要測得血中各項電解質、蛋白質和酶化合物等的含量,
用以判斷器官功能是否正常。除非腫瘤蔓延到破壞肝、腎功能,否則一般是無
法檢出早期腫瘤的。

(三)理學檢查:由門診醫師詢問個人病史和致病因子,就各器官外觀和生理
功能做初步系統性檢查,可由觸診得知是否有異常腫塊或肝脾腫大,某些接近
皮膚表面的淋巴結是否腫大(如頸部、腋窩、鼠蹊部)等。但對於早期尚無症
狀之深部腫瘤(腦、胸腔、腹腔)及淋巴結很難檢出。

(四)尿液檢查:一般血球和生化檢測,用以判斷有無血尿、發炎、蛋白尿等,
如有異常需進一步檢查,無法檢查癌細胞。


   
以上檢查為一般成人健保體檢,或大多數公司團體和學校安排的基本體檢項目;
如要針對防癌體檢,則需進一步安排以下檢查:

(一)X光檢查:一般體檢僅有胸部X光,主要在檢查發炎、結核病史、纖維化、
骨病變(胸椎、肋骨)、心臟擴大等異常,但腫瘤狀陰影必須擴大至一定尺寸才
會呈現,無法診斷大多數的早期肺癌。乳房攝影為診斷早期乳癌的利器,相對於
磁振造影檢查,花費低而效益高,可應用於較大量的篩檢,所以目前列為防治乳
癌的利器。

(二)腫瘤標記(指數):檢測部份特定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或化合物以推斷是否
正常含量,可當做簡單快速的診斷和追蹤輔助,但不能完全依賴此項方法。在某
些癌症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如肝癌(
AFP)、攝護腺癌(前列腺癌,PSA)、生
殖細胞瘤(
AFP、β-HCG)、大腸癌(CEA)、
卵巢癌(CA-125),但即使如此,
這些檢驗的敏感度也非百分百(仍有部分患者檢驗值正常)。某些
癌症則因敏感度較
低,專屬特殊性也不足,可當作初次檢查有異常的癌症患者,日後追蹤的參考,如
乳癌(
CA153)、肺癌(CEA)、子宮頸癌(SCC)。

(待續)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celerator28&aid=2668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