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擺脫你 vs.不能沒有你
看電影「孤兒怨」和「不能沒有你」巧對比
在高雄市要看在地拍攝的電影「不能沒有你」,一定要到喜滿客影城,LKK的 Uncle Fat 從沒去過,就按著報紙電影廣告的地址開車前往。什麼?中華五路789號?一直開到工廠林立的空曠地帶,不禁懷疑這裡會有電影院?直到看到「藍色大鯨魚」夢時代才恍然大悟,原來在這裡。
昨天中午十二點多,想買下午兩點半那場居然已經客滿!真的,星期五耶!後來發現是有好多地方法院的員工都來包場看這部電影。於是,我和太座先看她想看的「孤兒怨」,結束再看「不能沒有你」,反正今天我一定要看到。
所以,無巧不巧,就這樣看了兩部電影,兩部電影各有一個特別的女孩,一個是被領養,讓驚恐的媽媽感覺「好想擺脫你」;一個是沒戶口,被無奈的爸爸力爭「不能沒有你」。
「孤兒怨」看得刺激又合理,恐怖又過癮,娛樂感十足;「不能沒有你」則是看得親切又自然(因為看到熟悉的高雄港景和建築物),卻也札心又沈思。兩部電影中的大人都必須面對難以招架的命運,而自己的選擇也是導致此命運的部份原因,「孤兒怨」起於異國領養,「不能沒有你」起於未婚生子,兩者都有相當的難度要面對,兩者也都盡力以愛來陪伴。
但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孤兒怨」的父母有高社經地位和優渥的物質環境,卻仍被異國女孩的心機手段搞得家破人亡;「不能沒有你」的單親爸爸在大社會極底層,不太懂得如何爭取權益和社會資源,差點被法令和官僚逼到家破人亡。
身為經常為兒童服務的志工的我,從這兩部電影中看到的心痛處分別是,「孤兒怨」當中,孩童們常會習慣直接傷害和大家不一樣的異類(如混血兒、腦性痲痺和身障者),雖然往往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卻仍不自知;而在「不能沒有你」當中,有緣接手也有機會幫助這對父女的民代、官員和公務員,可能因為習於推責、忙碌、麻木和冷漠,不能好好幫到底或是明顯瞧不起粗人所以欺善怕惡。
對於會無心重傷異類的小朋友,甚至還有好多有意而無情地拒絕對弱勢者伸手的大朋友(我一定要小心永遠不要成為這種人),希望藉著許多的好故事來講述和分享,例如「短耳兔」、「毛毛蟲與蝌蚪」、「你很特別」、「膽小阿迪和毛毯賊」、「培培點燈(移民家庭)」、「十九個野丫頭和我」、「記憶的項鍊(再婚家庭)」、「艾莉森的家(跨國領養)」、「我想有個家(遊民家庭)」、「萱萱的日記(失功能家庭) 」和「車票」等故事,讓我們願意學習接受和付出,讓許多的不同變成特別,讓許多的缺口轉為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