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情]教育界的小石子
2009/03/21 11:35:07瀏覽1077|回應1|推薦5
我討厭分類

一個世界不應該分類
不應該事事都用數字去量化
量化固然有其好處
簡單明瞭的分出一個高下
只是
有很多事不是單單看數據就可以衡量的
也有很多事不應該也沒辦法以數字評量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教育或許是對於未來的一種準備
但如果教育變成只是一種數字的拉鋸與比較有什麼意義?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分出一個高下
拼得你死我活

錯在哪?

人心

當每個家長一味的想把孩子往補習班 明星學校送
教育成了商業行為--- 一種包裹著未來藍圖的營利事業
只要觀念不改
人心不變
我們很可能一直得這樣

每個人都有他一塊他擅長或感興趣的空間
為何只有學習成就和社會地位才能代表一個人的優劣?
要是有人家財萬貫 學識豐富
卻到處為非作歹  偷拐搶騙
那這個人的好與壞
我想十分明顯

當大家認為道德修養應高於智育的追求時
為什麼評定一個人的標準卻往往還是分數高低?

我的理想或許崇高天真到窒礙難行
但是以前的人不也是認為地球是平的?
不也認為蓄奴有理?
但一經過一次震撼的洗禮後
前面的兩個舊觀念
前人深信不疑且從未懷疑的思想被證明是錯的
徹徹底底的錯了

台灣的教育似乎尚未經過一次震撼教育

我不夠考慮現實層面嗎?
或許
但是事事講求現實
訴諸功利  
未免顯得有些勢利和自私?
我不否認現實層面的考慮確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
但絕非全然性也不具最終決定性

為什麼有人有重大發明卻不申請專利大撈一筆?(如發現盤尼西林的佛萊明和全球資訊網WWW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
如果他們申請專利
就不會有如此驚人的醫學發展和資訊爆炸
他們的資產還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別忘了比爾蓋茲也得仰賴網絡的應用來推升視窗軟體的銷售量與微軟的營業額)
(參見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14/51/1g2hb.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14/19/1g1sw.html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1419305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42200433)
如果他們沒有理想
又怎麼有現在的發展

如果我在三十年前跟你說我可以跟遠在千里外的人通訊 分享新知 傳送檔案
誰會相信?
但是Tim Berners-Lee卻做到了
他就像是把一顆叫做全球資訊網的小石子投入到浩瀚的科技史中
卻引發了人類資訊史上的大革命
Web2.0,Blog,E-mail.網路交易.視訊會議.資訊大爆炸....等
都是其引起的大浪,洗去以前人們的認知

台灣的教育界
正等待著那顆決定性的小石子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9460805&aid=2766995

 回應文章

小男+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4/03 11:38

這有關社會上所謂多數觀念及少數觀念抗衡的道理

有興趣看長篇小說的話

請期待我第6集的"影子"

裏面也有我呼應你這樣感觸的情節

請多指教!

大恐融(a9460805) 於 2009-04-04 10:33 回覆:

恩恩

謝謝你

有空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