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1 09:01:04瀏覽249|回應0|推薦0 | |
談唯識學與命理的相互關係
證嚴法師曾說過:「我們不是要拜佛,是要學佛」。當然這是已經有佛法基礎概念的人才能理解,否則世人用二分法,誤解了法意,可就不是(上人)的本意了。 因此,佛學是佛學;佛教是佛教,兩者是有差異性的。佛教講很多理論道理,都源自於佛學,但佛教畢竟是宗教,有出家人的規律,有很多的皈依儀式,更有許多法會的儀軌。而佛學是一門學術,一種如科學般可研究應證的學問。個人因透過專業知識的領域,深知命運的流轉.一切生命體不過是基因的不同組合而已。又有幸在寬謙法師的教導下,認識《唯識學》,從人的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了解因果關係,輪迴與業力的問題,進而推演至今生所看到的所謂「命」,讓學員與客戶能夠輕鬆的體驗,人的八字形成後,對自身所產生的影響力。也證明命理雖是一門統計學,但卻也是建立在有理論的架構上,絶非玄學。 相信四五年級年代的人,都聽過或看過“第六感生死戀”這部電影,也說明人類的輪迴,其實是存在的。否則論命盤時,又為何能看到將來會生出什麼樣的小孩等此類問題。然而佛學中的《唯識學》,是一部對人類心靈科學研究很深入的學問。而如何把唯識應用在生活中,是現代人學習佛法該有的態度。早在六祖慧能大師的《無相頌》中,便提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的見解,莫不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從自身當中體驗,由個人的不同的環境,融入不變的識的觀念,也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所植入的種子,由惡轉善,薰習善知識。 『迷時樂境為苦海,悟時苦海為樂境,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念間。』把心靈的種子能徹底的轉識成智,將第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平等性智”,第八識成“大圓性智”。如此,便能實相圓滿。 心靈的種子就是人體的基因,如紫微斗數裡談到的星性.了解個人的基因種子,就是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因何而來?為何有今生的生活環境,和人與人之間的相對應,透過這層認知,再由心靈層面來轉換種子,改善生活,事業,婚姻,疾病,最終希望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達到面對自己,這才是研究命理最深層的涵義。 今生「命」雖已定,但「運」卻掌握在您個人手上。如何做一份徹底的心靈改造,也必須先知道自己的基因。西方心理學家“佛洛依德”與“榮格”,對人類的心理學有很大的貢獻,但卻也承認人類只開發了大腦潛能的十分之一,而另外十分之九與科學思維特有的分析性有關。 然而中醫對人的情緒所下的認知是:金悲,水恐,木怨,火喜,土思,如治悲用用喜,因火剋金,治相思用怨,因為木剋土,而土思生金悲,過多的思,是非理性的思維,所以要減少思,就必須減少土,土少或土消,就不會產生金悲的情形。因此中醫理論,可透過五行來調整五臟的生尅,進而治療心理障礙。所以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方向,但不離從自身做起。也就是從心靈種子看到因果,看到業力,也認知宇宙的奧秘.了解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萬法唯心造,心若無住,即無心可觀;心若滅時罪亦亡。一切就在您個人的心念。若能從心開始,必也能重新開始。如此看待自己的生命,豈不是更有價值嗎?多薰習法界種子,也許是您跨出的第一歩,期盼有緣之人,都能早日轉迷為悟,轉識為智。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自利利他,完成學佛,佛學的宗旨,走向菩薩道。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