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是超越再超越,這是行者要經常照顧的地方,不要以為自己已經超越了,證道了結束了。隨著時空的變化,假設在國家進入已開發之前開悟的,現在則是進入已開發時代,已經沒用了。廣欽老和尚圓寂的那一年前後,有多少佛教界的大德圓寂,大概沒有人留意,他圓寂的那個年代前後五年,台灣剛好從落後開發中國家轉為已開發國家,圓寂的這一代之前,台灣屬於農業時代,他們圓寂之後台灣進入工業時代。因為他們在農業時代開悟的,當進入工業時代以後,這些羅漢已經沒用了,一個個都入滅。他們不是選擇死亡,而是因緣到此為止。現在要再來的人,一定要經過這個時代一段時間的歷練,他的成就才能利益這個時代的眾生,體會的到嗎?這種羅漢他哪個時代都能開悟,他心法上在農業時代可以開悟,在工業時代也可以開悟,可是當他在農業時代開悟的時候,他要利益農業時代的人,在工業時代開悟是要利益工業時代的人,他來這裡不是來玩的,他有他時代性任務。
行者假如不想永恆的超越,無盡的超越,就沒有辦法踏入新時代。假如他二十歲成就,二十歲剛好是在農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時,他一定會再超越,要不然他很年輕就走了,因為他已經進入法身的範圍裡,法身有法身的作用,跟色身不一樣。凡夫在色身裡,那個時代換這個時代無所謂,反正每天太陽都一樣,空氣也一樣,吃的飯也都一樣,但其實根本不一樣,可是我們分辨不出來。
修行者所看的社會,所看的世界有所不同,農業時代的世界跟工業時代的世界不一樣,工業時代的世界跟資訊時代的世界又不一樣,從今以後的世界跟以前的世界又不一樣,我們怎麼看?有法眼嗎?有慧眼嗎?沒有法眼、慧眼,這些完全看不出來,而行者是用法眼、慧眼看這個世間,而我們是用肉眼,所以我們看這世間跟他看這世間當然不一樣。佛法殊勝的地方在於除了我們所在的世間,腦子裡所想像的這個物理世界以外,還有一個真實的世界,第一世界轉入第二世界,稱作象限轉移。怎麼轉過去那個世界?那個世界跟這個世界不一樣,但是那個世界跟這個世界卻都在這裡。睡覺的地方是同一個地方,可是境界不同,吃飯用的碗筷還是同樣的碗筷,可是卻是不同的世界,所以說這個生命是第一生命,第一世界。修行就是讓我們從第一生命轉入第二生命,從第一世世界轉入第二世界。因為用大腦,所以在第一世界,若不用大腦就在第二世界,就那麼簡單。不要用大腦跟用大腦之間的差別在哪裡?這是修行人要留意的地方。這個世界怎麼過活、那個世界怎麼過活?其實很清楚,若看不出來,要慢慢去摸索、推敲,揣摩當中的差別在哪裡,所以當摸索時,就是在修行。
我們感到慶幸的是這個東西表達的很清楚,感到遺憾的是怎麼有人聽不懂,已經講的夠清楚了。因為開悟不是聽到,而是要做到,因此,一定要實踐,實踐不是理論而是事相,所以教相一定要做到。
今天知識份子剛好相反,只要講清楚,弄明白就好。其實,等弄好了還是生生世世輪迴。只要聽講一遍,下輩子來考試一定第一名,但不保證一定賺大錢,因為有了智慧,但福報還是要修。既然來聽,至少理清楚了,所以將來讀書會很簡單,一看一聽就懂,但是人格品質很重要,不然讀到當大官只會貪污而已。
沒福報也不要貪污,貪到的恐怕問題會很多。同樣的,既然來聽經,理上整理清楚了,下輩子來成績絕對會很好,不過修行的重點不是要考第一名,而是在於自己能不能夠實踐,所以叫實踐學,不叫哲學。哲學是讀書考第一名,可以當哲學家,可是實踐家一定要真的去做。
站在宗教的立場、修行的立場,我們要一再的實踐,坐下來腿會酸、會痛是必然的,就要讓它酸、痛,痛到不痛就贏了。祝福大家真的能夠走上來,好好的把自己做一番鍛鍊。
【文/經教苑整理】華嚴:生命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