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墩夢囈(行居台中三年回盼之感。)
2011/07/28 22:26:30瀏覽300|回應1|推薦1

大墩夢囈-臺中遊園驚夢


  兩年前初秋,來到台中,拜訪即將就讀的大學,步出車站,雙腳佇立前方廣場的街口,抬頭一望,背負一身子無力,伴著枯寂的雙眼和夜空對視,那是對於未來四年的綺麗幻象,正在台中夜空上周旋佈局,路過幾條街道,台北到處都熱鬧,是座不夜城,台中則有點不同,街角旁,多少生澀面孔徘徊於街口,和我一樣等候著什麼?我捧起一縷思念,逆風,於此前行。



(一)人言寄宿

  八月陽光一口氣焚燒了二十數張日曆紙,暑假已近尾聲,步入大學的日子也即將到來。下旬,學校舉辦新生座談,校方貼心的為我們備好折價車票,客運由台北車站親抵學校,對於我這外地人來說,方便至極。

  新生座談那天,早上是例行公事,在大禮堂中的我,勉強撐起自己快闔上的雙眼,中午,各系帶開到各自的據點,中文系,人言大樓。陽光泛入玻璃透明窗,橙黃色的光影使架上的書本更顯古色古香,兩眼無不臣服於這有如博物館的格局,這裡是大樓內的唐代文物展示館。

  下午的座談會在一間名為「通識沙龍」的教室,我喜歡這裡柔軟的沙發,瞬間化溶整身疲倦,除了享受午後時光,也不時聽著教授對於課程的講解,其實,心緒早已飛往窗外。

  一排鳥群徐徐斜過窗外天空,告訴我午時將盡,而落單的鳥兒在後方緊跟在後,此刻我心想:「大學,會不會又跟高中剛開始一樣……」

  那午,雙眸凝視著窗外,人字雁群撇過了天空。

  八月末,真不敢相信離開台北一事,竟在心中造成多大的掙扎,似若大雨滂沱,雨擊水面,激起無數漣漪,忍耐間,也讓淚水伴著夜的漩渦捲入隔日的徬徨;九月初,夏天似乎得走了,漸愛上台中這片國境之心,幸好此地的烈陽,正可以替我驅走台北的溼氣,第一天進駐宿舍時,寧靜總使我不敢嚮往,沉默佔據了多少視野?盤問白紙,殞落字字句句粉飾內心畏懼?佯裝勇敢,更不想多說,我愛自由,也愛寧靜沉默。

  於是我在白紙上畫了兩個同心圓……

  夜晚,我獨自走在宿舍前方的文華路上,酒醞釀,淋在還未天明的夜空,以卑微者目光垂視著時鐘,緩緩解開厚重的枷鎖,我們都要遠行,別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成為青春負荷,是踏遍夜景的腳步,每一幕行旅穿梭,連綴為叛逆年少的最高級修飾,可不寂寞啊!多少輪軸以高分貝,撕裂柏油的寧靜,又幾對情侶奔馳於命運間隙,讓生命對情感的思索更加遼闊,慢著,別廉價出售。

  月被雲遮住,今夜是誰願意露臉?淒風在樹影交錯,燈火通明沒入深宵,我不冷,但雙腳早已隨風韻律顫抖,啜飲著飲料,吸管似我的口,緩緩吐露心中最真切的獨白,晨曦又一片蒼白,車子駛過路面,劃破白霧和葉落,如果說老天無情,人生十字路口上,也不會發生任何相遇的契機。

  月光滲入水灘盪漾,水面上,我看見另一個自己,遠方那,我知道你在那裡。



(二)東海小徑

  走過與樹林環繞的溫柔,風奏起陰天訊號,亮示著未來毫不遮攔狂風怒號的可能性,不過也僅只四五日後,或許,狂雨顛沛,更能滋潤那乾癟受猛烈日光烘托的花草嫩青。

  中國式庭院建築位居於文理大道兩方,我們沿著斜坡向下前行,綠樹散發清新的芳香於空氣瀰漫,滋養行旅穿梭步伐最深刻的自然能量,徜徉在綠意盎然和徐風嬉遊的時光,誰不想放慢腳步,品味一刻自然的身心饗宴呢?

  歲月流逝光影,心靈總要有份倚靠,行下文理大道,望見那高聳然直挺的東海地標,這是東海的精神堡壘─路思義教堂,在國際建築大師 貝聿銘設計下,像一雙虔誠禱告的手,佇足佈滿綠草的青坡上,三五友人或情侶佳偶拍照合影,即便烏雲密佈張羅天際原先亮麗的精采,更襯托宗教之神秘感。

  微風又擺弄內心的好奇,詢問路標,它告訴那貪玩之心蹦跳的我,想見到更多,不妨找找,想聆聽這校園的故事,不妨走走。

  穿越大片綠蔭,似若於林野踏行,花圃圍繞矮房,中年夫婦閒遊其間,這裡真像夢境莊園,別於城市的喧囂,那煙塵迷障的城市色調,原來天外有天,拾了份於東海乳品小舖櫃檯上地圖簡介,才發現我們方踏進的是教職員宿舍區,藉著地圖指點,尋找東海牧場,乳牛悠閒咀嚼牧草,三兩隻左右閒晃、喝水,或沉睡一番;而東海湖蕭瑟在矮坡一隅,滯留那寧靜的沉默,水面積起斑剝落葉,停滯得不僅是水,而是人們對她在乎之情。


  暖風拂過,雙腳已漸漸疲困,但滿載而歸的心情,掩飾不了黃昏抖落後暗沉天際,原來放慢步行,心,就像澄淨的湖面仰望明朗蒼穹,有時仔細聆聽,收穫會大過於眼前所及,記憶不僅儲存於視覺後製,更可能被收羅在片刻景象,所蘊藏之背景音律,林野花叢的啁啾鳥啼,或城市幽靜夜間的人車聲響。



(三)勤美綠「緣」道

  手機的耳機孔宣告壽終正寢,儘管我使盡力氣重複壓住耳機線插座與手機線的交縫處,卻根本無法從手機中倒落任何音符,慌了!我的生活不能失去音樂滋潤,枯燥情緒溢湧時需要五線譜來緩和它固執和倔強,近日打算前往新光三越樓上的法雅客,挑選一台Samsung新款MP3,又是一場拜金行動,我就是對自己聽覺神經溺愛又偏心。

  行走於貫穿台中市區動脈的中港路上,聽著城市在黃昏中喘息,通勤的倉促莫非是城市生命寫照,似若回味孩提下課時光的歡愉爽朗,影子被夕陽拉得有身高之一倍半,行旅的孤單步伐冷冷清清伶俐乾淨,不帶有任何牽掛,或說將那不安迷惑情緒放逐流浪,車水馬龍如洪水洶湧不止,遠方高聳的樓塔閃爍螢光斑斕,殘月漸漸浮湧於天際,開始擄獲人心寂寞,閉眼,讓聽覺放縱前進,這城市的齒輪依舊順著時間軌道前行,每一刻即便相同頻率,內心卻焦慮下一刻來臨時是何等陌生,種種不適於偏執的我,我不想,更說自個畏懼向前觸碰,腳步竟早已踏上生命的另一階梯,也斷送過去,愛冒險旅行的狂妄之心,包括感情。

  日光協同我積極尋找,遺失在城市迷宮的記憶拼圖,陽光揮霍一道烈焰,橫掃整座島嶼南北,前行,不能放空分秒隙縫。位於廣三SOGO後方,鄰近英才路及公益路交匯,一棟綠色建築亮麗原先枯燥鋼筋水泥的街景結構,在綠葉及陽光擁抱下,這座建築似突然湧進夢幻般的城堡,未來感十足,散發自然與人文時尚的觀感氛圍,名為─勤美誠品,如信義誠品及敦南誠品的格局,不少藝文活動在這兒舉辦。
  
  依稀歲末,我與你也曾到訪這兒,聖誕節的裝飾仍未卸下,雪花佈景,紛飛在格局內華麗繽紛的彩帶及彩球,與你上了三樓,左彎是雜誌區,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竟也殞落多少回首於此,恣意逃竄。

  綠園道,人工林蔭的行銷密碼,正被我們踩在腳下,冬天,因為一場音樂會而驅走圍觀群眾身上的寒意,你我之間僅有一步之隔,多想了解那最遙遠的地方,是你的心;由衷記得聖誕紅及燈火裝飾在樹梢,光折射了多少夢境,也許是虛幻,如同在文學中尋找共鳴契合的詩句,如同在這座城市中尋求頻率相符的彼此,遙不可及的夢,終究是夢。

  今朝再度走訪,帶著夏初陽光盎然生命的氣息履進格局內,腳踝似被綑上記憶鐵銬,我獨自,上了三樓,右彎是各式文學書籍,外文、日文、近代中文著作,從書櫃中尋訪熟悉作家書目,坐在寬敞木板坐椅,品味脫離昔時塵埃的序曲時刻,已不再惦念,也不再回盼,深遂懷念曾胼胝那顆不安之心,片刻熟悉的光景紀錄歲末種種,是碎夢呢,心情稍時潰散於回憶打轉。

  放逐,放逐不僅是行旅,更是不堪的回憶,我微笑將雙頰面對午後日光,擁抱多少囊括自信的踏實,推陳一頁生命色調,粉刷,像綠葉般的自然雋永,讓書籍文字,光合生命情操,我有我的篤信。



(四)典藏當代‧國美館

  雨後的城市,尋找自己的定位,離走昔時飄忽不定的靈魂觀感,是這城市被我以莫須有定罪,而後的我,只想還她清白,畢竟也曾步履於斯土,開始遍尋鋼硬結構中,交錯的頗析手法,試著放鬆心情,輕踏步履,去發掘這城市的美。

  這日抱著探奇的心,試圖尋訪城市美的彙集-國立台中美術館,天空黯淡稍顯透亮,徐風襲來,捲起幾絲飄忽雲層,光在雲縫中若隱若現,漸層於灰白之妝點,城市背景被如此襯托,似若夢境或海市蜃樓之幻影。

  品視碑林其間,我說著在文字學上的稍些認識,也亦分享予你,才發覺古字裡的奧妙綿延多少思路,才發覺古字裡的神秘又鑲嵌幾許典故,古碑深黑剛挺,似古人剛毅不拔佇足於天地之精神,猶然敬佩不已。

  懸過轉角,踏進國立台中美術館,感謝櫃檯小姐的建議,免費借了解說導覽器,雖有些插曲,不過貼心的設計安排,備感溫馨。

  歷史橫縱於藝術家眼下,失溫的現僵硬代物質在筆墨中成了柔和的藝術媒材,創作者試著融會過去、現今、工商發展、人性倫常、自然保育、文化典藏,講述一部藝術與社會對話的舞台劇,藉由圖像及符號的串聯,知識份子營造其異想空間,歷史經驗、當下經驗、個人經驗或群體意識的闡述昇華,胼胝生活與文化的連結,重組於記憶長河中,那是生命的最初淵源。

  尤其本次展覽邀請兩岸藝術家相互講述,再以理性與實踐為前提的藝術平台上溝通,拓展兩岸交流,更有趣的是,這回拜訪,竟有機會看見機器人導覽,那巧妙的語言發音及行逕方式,令我們無不佩服科技的創新,卻也憂心人們感性思維的淪喪。

  藝術的定位其實遍尋於四周,午後狂雨,使我們將腳步晾在國美館大廳,翻玩相機,在每一觸平凡上尋找巧思,如旋轉式的樓梯仰望,一股溯上而奔的鋼骨建築力量,又將頭俯下,才發覺此景已有人佔據,更也被迅雷式的快門,捕捉佔據姿態。

  離開國美館,長長階梯堆疊我們記憶藍圖,每項藝術作品的故事,在腦海裡立即拼湊一部自己的典藏。



(五)湖心觀中

  放眼在浮雲湧上天際時分,傍晚,來到位於台中公園內的湖心亭池畔,情侶兩相依偎於湖畔觀景,或在湖上行舟船槳擊破水花飛濺,讓黃昏光影無所遁形,各色花草蒼蒼綠樹圍繞在湖畔旁隨風搖擺,紅色橋墩連接湖心與臨畔,老樹下,坐著三五人群徜徉綠色草皮的懷抱,我穿越這座城市的人文地標-「湖心亭」,日治時期有「雙閣亭」、「香閣」之稱,今為台中市的精神象徵;鄰近三民路出口,碩大遼闊的草丘湧出一座樓台,名為「望月亭」,初名為「觀月亭」,一九四八年重新整修後改名之。高台上望月,又是何其優雅的興致,今夜的上弦倒懸朦朧於天,傾瀉我步履行將的痕跡,那生命情感藍圖的艱辛,試圖挑戰,基因裡存在孤獨所引誘的暴力美學,而不斷加諸於自身破壞毀滅,老天將我與世界眾多人分隔開來,祂拿走一些,又給了我一些,祂分隔我與眾多人情感的延伸,卻讓我透視及更明暸這城市的人情冷暖。

  延過街口,我踏進有著周芬伶散文集《青春一條街》賦予的「一中街」,由於眾多商家林立,因此商品價位也較為低平,又鄰近校區、補習班、中友百貨及火車站一帶,客運通勤為之頻繁,廣受學生族群的喜愛,晚餐時刻,人群搪塞街口,有種溢出豐腴的青春生命能量,這兒的學子多半為國高中生,他們穿著各校制服,即便同校,仍有著各異其趣的個性及風格,看著他們成群嬉鬧於下課時的歡愉情景,片刻,僅讓我憶起高中時分與好友三兩群雜沓台北街區,卻又不得沉默時光已斑駁,燈影回首處,我將雙手從口袋掏出手機,那時常在耳盼唱歌及傳遞耳語訊息的現代行動助理,鍵入,將時光分享予你。

  閒暇時刻,想偷嘗點寧靜夢囈,我更愛到書店尋寶,中友誠品圓環上升式的建築特色樣貌,像尋找黃金屋的迷宮遊戲,步伐踏在木板階梯,放輕跫音別打擾他人與書鄉對語,那靜謐沉靜的心開始騷動,它打算在這歇息一番,翻閱朱天心的《古都》,字裡行間匍伏世代今昔定位及青春愛戀的生命掙扎,揮霍這城市每個懵懂的生命個體,緩緩發酵,是我,是你,或是妳,還有他……

  夜了,晚風深鎖不住延伸刷洗記憶的情緒,將情感思念,是對家鄉和那虛構憧憬,謄諸於大空與星月燦爛,共鳴。



(六)夜行烈美

  夜道上襲著微風,至少比室內還涼爽許多,夜燈高張的小吃攤販,學子們等著深夜列車,邁向理想成績方野,卻忘了健康早已淪喪,我也不例外,不是不眠,而是失眠,背著簡單的包包走到朋友家樓下,心門,今始為君開。

談起烈美街,多半人很少探究「烈美」的由來,直到我在西屯烈美街口,看見「廖烈美大樓」,才引起對這條街名字的好奇,查了些資料,原來「廖烈美」是一位當地的開台祖,乾隆年間渡台,入墾當今台中市西屯區大魚池一帶,故此,35號公車靠近逢甲大學站之前,仍有著「大魚池」這站牌,當時有數口魚池供農民灌溉,子孫繁衍眾多,後因都市計畫,魚池陸續填平,最後一口池,也已闢為當今的西平公園。

  今天的雲層有點稀薄,沒人抓得住風的騷動,烈美街寂靜地聽見風在牆壁刮痕的爪牙聲,紅燈垂吊輕晃,地面積水未乾,反射貓兒正踏睬在圍牆上搔癢;當你剛走過我的胸口,臉頰的淚水是冷的,而我心雀躍,那一刻便似火燒千林,毫未止息。

  夜晚的寧靜,會有種時間滯留的幻覺。

在時間停止之前,我該繼續等待嗎?願相信你的值得及真切,讀到張九齡<感遇>詩中的一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將「心」一字替換成情感,若秋水薰陶,又何必寄求那難以言喻的烈日之働呢?我,不明白自己迷離的心。

  烈美街的夜晚好靜,聽不見任何花落緋語,只盼見月在夜空上嘆息。





(七)中港新光‧十三樓遠望

  試圖尋找屬於我的夜晚,將時間瓜分給自己,閒晃遊盪於街道間,燈光被樹梢遮攔,樹影似鋒利的爪,擄獲遊子的心。

  獨步前行我熟悉的廳堂,廳堂是百貨公司樓上的誠品,原先打算前往勤美誠品,不過月亮暗示我時間已不早,便歇腳於此。

  是日,我走進此,隨手翻翻擺於門前桌上的新書,又繞到中文文學作品的櫃子前方,除了看見今天老師上課提到莫言作的《蛙》以外,我翻開了李明璁的《物裡學》此「物裡」非比「物理」,別說我用錯字還傻傻分不清,不僅文字吸引人富有哲理,書裡有許多生動的照片,十分值得收藏;無意間,在架上看見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十五年了,我想那或許還有無盡,無法用文字彌補的聲音,在字裡行間,徘徊、迴盪著......(邱妙津,女同志作家,一九九五年六月日在巴黎自殺身亡,最後一部作品《蒙馬特遺書》更由前衛導演魏瑛娟搬上舞台,《鱷魚手記》也出現了實驗影像作品,這都證明邱妙津作品的影響之日久不衰。)這兩本書都列入我的書單,回家後馬上至博客來訂購,竟然省下一百元整!

  約略晃了誠品一小時左右,便前往樓上美食街果腹,獨自坐在高雄空廚前方的長排坐椅,那是幾個月年,我們就坐在這位置上,至今仍歷歷在目,回憶無孔不入的將我包裹,也許帶點甜蜜,但墬落現實的霎那終究是殘酷且暴力的,望著路過的人影、用餐的人群、打掃清潔碗盤的阿姨、忙著準備打烊結帳的店員,緩緩將食物放入口中,吞噬,卻也無法將難以言喻的低靡氣息排遣,抹滅。

  十三樓的風景,影城高大的玻璃窗前方有座椅,可以俯瞰中港路一帶的街景,夜晚時分,車燈霓虹綴滿台中城,車水馬龍在眼前快速飛逝,縱橫阡陌交錯似不止息的曲水流向前方,此時無聲勝有聲,眼前上演的倉促忙亂戲碼在十三樓的高空上你幾乎聽不見任何樓上雜亂紛擾的喇叭、煞車、輪胎磨過柏油路等等聲音,明明存在同個空間卻有如兩個世界,與此無關,更多的人與我一樣,有情侶,三五朋友、一齊探向窗外,他們的思緒及言談與樓下的一景一物也似乎毫無牽連,竟無疑地將自身融成景致中的一部份,我也不外乎如此,回憶如底片似的影帶播放,我鼓起勇氣踏入回憶的深豁享受曾經的美好,玻璃窗透視我獨自的身影,更是種諷刺,試圖用息以為常的態度默默啜飲著飲料,空氣瀰漫著情感瓦解後的煙塵,飄落在眼前,也許是想釋懷內心的困窘,日以繼夜追尋沒有解答的問題,如今,已不想追究及談論原諒的必要,更想起剛踏進誠品時,隨手打開一本新書,記得是某位心理醫師寫的,我看見一句話:「要感謝曾經愛你的人。」,想到這裡,在玻璃窗前的我笑了,帶點鼻酸,泛紅了淚光貌似馬路上閃爍的車燈,我仍然相信......那時的我們是相愛的。

  這個微笑,是快樂的,是帶點不捨的,是帶點莫名釋懷的,我敢賭定。


  那年,我們在十三樓的,莫名的認識,而後,你離開時也很莫名,今天,就連釋懷時,也如此得莫名。

  於是,我離開十三樓。




(八)步回原點

  春將息,我步回學校。

  我依舊蹲在老榕後方,看著東風帶領落葉飛翔,奼紫嫣紅的瑰麗色彩,攀上晚景的春,是群鳥高飛之際,拋物線弧度射向遙遠天涯,命運的吐納聽從生氣蓬勃的韻律,冬去春來,年復年,日復日,像一個圓似的,我又繞回最初的起點。

  連朋友都要我好好抓緊時空的張狂,凋零飛梭似如群星殞落,片刻精采,足以回味釋然,那稍久不見的影子,由我口中喚出,卻也格外陌生,兩條河水各奔東西,就算於海崖一方,捲起璀璨激昂如花羽凌亂謝落般的浪痕,聲響磅礡,仍然各分歧路,也難以譜出相契的一曲。

  妳問我是否試圖改變,我依舊踟躕在原點,骰子擲出生命點數,不去證實,寧肯選擇最安全的羊腸小道,尋找靈魂另一番定律,大膽冒險,然後遍體鱗傷,怎是滋味?也不願求證太多可能,背對勇氣選擇小心翼翼,似貓兒踮著腳尖,悄悄向前,嗅著深睡人們的綺麗夢囈,我用美及幻想勾勒內心對紫色花朵的眷念,保有朦朧溫存,聆聽寂寞奏鳴。

  才發現東風已逝,夏季尾隨著正想潛逃的春季之後,燕子剪斷黃昏一尾,盼著老榕,尋根,依舊佇足一場想念的季節。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22773tim&aid=547847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0/1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