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戲劇成像
2015/06/16 22:58:42瀏覽2936|回應2|推薦25


戲劇成像

戲劇成像之過程,有戲劇成像之構成戲劇成像之結果,前者是投入(input),後者是產出(output),戲劇成像過程可解析來看。
 
戲劇成像之構成
一、背景:意指主角的職業,主角的職業有承載主角們的作用,當職業描寫的很有力道,則為一個背景環境,富含知識性,也令主角發光發熱。

二、角色:演出的人物,男女主角及周遭的人們。角色塑造要靠個性打造,個性打造要靠行為打造,行為打造要靠”人在事情中的反應”,主角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好人?壞人?賤人?爛人?光用說是看不出來的,沒有說服力,若透過事件來反應行為,便可真正知曉底細。(
個性定人物)

三、揮舞道具:令劇情能往前行的力量;(1)推動劇情前進的有力因素;(2)炫目且具有強力吸睛的主題工具;(3)推動主角們相互靠近的淵源與關聯。

四、表現手法:此為敘事手法,如何表達劇情的方法。小說的內容是文字,文字的表達受限制,一目雖可以十行,同時擠不下十個人;戲劇則不同,戲劇的內容是影像和聲音,表現可以更直接吸收,變化也更為多樣性。

五、調性:另一說是風格,為概念性的說法,強加在一部戲的作用,所滲透出的整體味道。調性如果是主打寫實風格,或是主打搞笑風格,或是走悲傷風格,結合劇情會感受不同。
………………………………………………………………………………………

戲劇成像之結果
戲劇成像的過程,要倒推來觀察,其實正常人看完一部劇之後,是無法把一切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只能模模糊糊記得演了什麼。我們的大腦無法詳細記得3萬字的小說內容,但可以擷取幾句精采的話來充當看過這部小說,或用一段簡單的描述來說明這部小說的內容,所以…一部劇最後會進入觀眾的心理,只會剩下幾個主要東西(
單點畫面、特殊橋段,也會讓觀眾記得很清楚,但這些畫面效果沒辦法一直重覆使用,無法擴充為該劇的主要內容,例如說壁咚),主要會有四個項目:
(1)主角,觀眾最後會看到主角,好劇必有人物塑造,例如觀眾熱愛劇中的男女主角。
(2)背景,觀眾最後會看到背景(
職業),細膩才是王道,原來禮儀師的工作是這樣子的,經過戲劇描寫出的職業,會改變我們對很多人的看法。
(3)情感輸出,觀眾最後會看到情感輸出,沒有堅持沒有執著,何來的感動人心,比如說這部劇的愛情戲很感人,或這群孩子認真努力的態度,瞬間讓我崩淚,這部戲所說的父子情,描寫的太深刻感人。
(4)意涵,觀眾會看到一個意涵,這是抽象概念,全劇情最後導引向一個意涵,例如說許多練習生的努力,他們都為了能站上舞台,把夢想實現。

戲劇成像的最終結果,主要是看到四樣,主角、背景、情感輸出、意涵
接著再把話從頭說起,看戲劇當然要看主角,看主角不能光看臉蛋,人物塑造是要看個性的,個性如何表現?看個性要對應行為,看行為則是看行為反應,即主角在面對事情時的行為反應,人的個性是如何,靠嘴巴說都不準,小弟試著舉例用”行為”來展現個性的意義:
A男說他是最會保護別人的男人,他的女友覺得很幸運,B男卻什麼標榜自己的話也沒說,他的女友嫌棄B男太無趣…,這時候兩對情侶同時在商場遭遇大地震,A男率先衝向店外,A男是逃命要緊,棄女友於不顧;B男不往店外跑,反而往店內衝,急著尋找女友,戲劇若是這樣表現的話,觀眾會怎麼解讀呢?”
行為表真心”,或許還不會急著下結論,但A男不怎麼樣,B男應該比較好,顯然B男是勝出(但是腦殘粉還是會覺得A男比較好,會幫A男尋找理由,因為帥哥無敵,正妹無敵,有愛就沒有錯,沒愛對也是錯),這時劇情也不需要用台詞來描述B男的個性,如果再用類似的事件來表現兩男的行為反應,觀眾就會很明快給出結論了,A男只會花言巧語,B男是可靠真心男,如此多次相似又不同的事情操作下,便會有堆疊、深植強化的效果,就會打造出亮眼的B男個性。

雖說看主角是看個性,看個性是看行為反應,但要如何創造主角在事件中的行為反應?戲劇總會設定主角的職業,主角很難會是無業,那麼是要在主角工作時創造行為反應?還是在主角下班時創造行為反應?如果職場中就能創造出行為反應,那麼下班時間還想延續那個行為反應,就更不是問題的了,所以背景(
職業)是最佳打造行為反應的地方,不光是描寫主角(1)+行為反應(2),還描寫了背景本身(3),如此不斷的描寫之下(還能成就愛情戲4),也描繪出該職業背景的樣貌。

能夠打造出讓觀眾喜歡的主角,從結果來看,似乎是人物塑造的有成,細細的思量,主角塑造的成功還是得依靠”行為反應”→主角在事情中的行為反應,而行為反應又依靠誰來支持?那答案是背景,所以要打造成功的主角,往往不是取決於主角本身,而是搭載主角的承載體,那承載體就是背景,背景若能夠創造夠深入的事件,主角就能在事件中反應行為…,戲劇成像的因果關係,不是放入漂亮的衣服就能在結果看到漂亮的衣服,有時候反而是看到”國王的新衣”的下場,所以主角的塑造要與背景結合,才能打造出有靈魂的主要角色。(
想打造出人們喜愛的主角,與其說要打造主角的個性,不如說有什麼樣舞台可以讓主角發展他的個性)

背景承載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有發揮的舞台,主要人物有舞臺也能表現人際互動,即便是主打背景的電視劇,主角在職場的內心獨白,也是情感的表現,無論戲劇的主題為何,總會有感情輸出的部份,這是看完一部好戲總會有的內容,情感輸出有男女愛情、母女情、父子情、姐妹情、兄弟情、友情、叔姪感情等等,包含一切人與人之間因關係確立的感情依存。
戲劇成像的結果還有意涵,主角、背景、情感輸出三者共構結合,突顯不主某一樣,也會走向意涵的收場,但意涵並不是必然會看到的內容。(
四者的份量不會一樣)

戲劇成像最終結果,會看到四個主要:主角、背景、情感輸出、意涵。能夠看完一部劇之後,會說很好看的,並給出5分的高評價(
滿分有5分,3分可看可不看之說),結果的好並不是投入這四個好就會產出四個好的過程(OUTPUT不等於INPUT),結果的有成要透視過程直達源頭,那源頭即為戲劇成像的構成,因為投入背景、角色、揮舞道具、表現手法、調性五項才能產出人們看到的四樣。


個人且用帆船來說明戲劇成像的過程,假設這艘帆船是我們看到的戲劇結果,主角在船上,船身如同背景,背景承載著主角,主角可以立足,主角有舞台可以表現,背景裡有人,人靠背景而生,兩者相搭配,已略具雛形,只是人在船上動,但船本身不動,未免過於靜態,也過於單調,故要有風來推動,才能有變化,能有衝突性,也有源起之力,而不會一成不變,這就是風的作用(例如穿越劇的穿越),這揮舞道具是必要存在的,否則一部戲會無推動無力。當風在推,船在動,人在船上動,眼前這艘載有人被風推動的帆船,看起來更有模樣了,可是遠處來看,還是缺了一些,像是沒有整體的效果,於是再加以著色,便從氣候來發揮效果,於是把氣候作成大雪紛飛,此時再想像船上的人們,想像帆船的本身,想像人搭乘在行駛的帆船遇上大雪紛飛的氣候,將給予觀眾什麼樣的感受,肯定和晴天時的感受會不同的。一艘載有人被風吹動的帆船在氣候嚴寒的天候前進,從A地駛向B地,如何描述這艘船前進的樣貌,如何表現帆船的動態經過,這就是表現手法,即為敘事。戲劇成像投入五項,才能看到四個主要結果,因果關係之間,好劇的好不是因為結果的好(產出),而是投入五項的好,是故戲劇成像要看構成。(好的構成→好的成像)
……………………………………………………………………………………

戲劇成像之構成
一、背景
就戲劇來說,職業令主角們可以立足(
不會沉入水中,看不到人),主角們能夠站在船上,透過背景(職業)可以豐富主角的行為,透過背景也能產生人與人的關聯,背景是承載體,背景創造人物,如何創造觀眾喜歡的人物,這是編劇們想破腦袋的問題,與其說要如何塑造人物(主角),不如說在什麼樣的職場製造出的人物,那樣子的人物會有內容。(個性是人物的內容物)

戲劇成像的思考,一般會這麼覺得,先想主角的個性,再想配合的職業,先人物後職業的思考,如此的表演法,我會說劇情會走不遠,也走不深入,因為個性是一下子會講光的,沒有先搭造好的背景,光有人物個性的設定,沒有舞台來反應行為,形成的個性會很空虛,不能直入觀眾心裡,如果背景資料收集很完整,人物在背景中便可充份發揮,個性自然成形。無邊無際想打造觀眾喜歡的主角個性,那樣的發想往往是不知該怎麼辦(
與他劇雷同度高的角色設定),反之先收集完整的職業背景之後,再創造主角個性,這時才會有依有靠,主角才會和背景相結合。

若從背景來思量,簡單的提問,什麼樣的工作令人好奇?什麼樣的工作是別部戲沒拍過的?像日本電影”送行者”,講禮儀師的故事,這是大膽的,也有創造性的,也讓人看到這個職業的點點滴滴(
其他人要仿傚,就會沒創意了,但是送行者翻拍成電視劇,會是有可看性的),從觀眾會有好奇心的工作(頗特殊的職業,設懸),或常見卻被人漠視的工作,或被人們用異樣眼光看待的工作,或外表光鮮卻很黑暗的工作,由這些背景創造出的人物,其實會是有爆發力。(一種是細膩傳神,另一種是與眾不同)

有些高尚職業,看起來是很華麗,但不好拍成電視劇,戲劇成像困難,只能成為職業光環(
純粹當身份、職業),難以詳加介紹,難以擴大成為背景之用(承載主角的載體),我以飛機的機長來闡述,機長是開飛機的工作,開飛機時就是要保持專注,這是先天條件不得閒的工作,一邊開飛機又忙其他事?一邊開飛機又滑手機?一邊開飛機又玩壁咚?最後這種機長職業沒辦法在工作中和人創造”人際互動”(就算有,也沒辦法放大來走),無法有人際互動,又如何戲劇成像?更別說背景的打造,下班會有空,工作很空洞,戲劇難以成像,職業難當背景用,只能是職業光環。(夢想成為飛行員的故事,這樣的內容還能成像)

台劇的職業背景,常會看到”沾醬油背景”,不太介紹職業背景的細節,只是當職業光環使用,或象徵有份工作的表現方式;過去的韓劇可看到”醃泡菜背景”,職業會是該劇的主題,講的很深入,會讓主角發光發熱(
有舞台),也能搭造關聯(人與人的關聯),不是只操作華麗的身份(頭銜+職業),但是現在韓劇步向空洞化,根本的亂扯一通。

二、角色
看主角要看人物塑造,看人物塑造又得看個性,看個性要看行為,看行為要看主角在事件中的行為反應。以主角來打造背景,會走不遠,走不深入,不夠細膩,不如由背景來創造人物(
角色),如果有豐富的背景環境,當然就不缺舞台,有舞台就會有行為,便能創造與背景相配合的主角個性,背景能夠掌控的話,也能設定出和主角有衝突、有對襯性的其他人物設定。

戲劇中的許多人物的設定,一種是採背景關聯的創造(
同事),另一種是採人脈關聯的創造(父親同學的女兒),上述兩種人物的產生是比較自然的,自然則靠譜,靠譜則入戲(不靠譜就出戲),不是上述兩種設定的人物,要用更大的表現手法,才能消除掉”被雷打的機率”的問題,人物是不會憑空產生的。
(
尋遙子注:男女在路上擦撞,這一撞令陌生男女認識,最後兩人愛的死去活來,這是被雷打的撞人事件,就戲劇來說,這是太假又太造,如果兩人相撞之後,又在許多場合遇見,就能擊敗被雷打的機率,有可能是必然相遇的命運說。
背景關聯或人脈關聯的情況,女1是男1父親的大學同學的女兒,這樣的設定也不用多解釋了,意指男女主角的父母應該是相互認識,”男女主角”小時候可能就見過面了,童年就認識,如此要打造愛情戲是有淵源性的,水到渠成,不會有違和感。
)

人物依靠人脈產生,人物依靠背景創造,投入的人物再多,其實還是主角為重,觀眾的視野在主要角色(
不看公主,看婭鬟?不看公子,看跟班?),戲劇成像的最後產出,觀眾是看主角的啊!

在戲劇成像的過程中,投入的人物角色,會很容易影響兩樣的產出結果,即為主角(
觀眾喜歡的主角,讓觀眾有感的主角)、情感輸出兩樣,尤其是後者情感輸出的部份,情感輸出之重要性(觀眾看完一部劇的最終收獲,所以很重要),在人物設定出來之後,便要有一個情感輸出的終極目標,是男女愛情、是母子情、是父子情、是師生感情、是無血緣的兄妹情..等等,因各種關係而確立的感情依存(因各種關係而確立的感情歸依),這些感情都是一樣重的,不是愛情就特別大(因為韓劇是女性觀眾市場,專為女性觀眾所打造的電視劇,更是女性觀眾崇拜偶像的電視劇,愛情戲一直都是主流,幾乎不會退燒,主推一女二男模式,女1被兩個男人所喜歡),情感輸出的終極目標就是在結局時要讓觀眾體驗到什麼樣的情感,”因關係而確立的感情依存”,主角可能因背景而創造,背景也可能有利於某種的感情輸出。(主說軍人職業,袍澤情誼會比男女愛情還好發揮)
(
尋遙子注:因關係而確立的感情依存,這句話是關係先確立在前,然後會是”一長時間的相互依附生存著”。凡戲劇中所演出的情感輸出,能震撼人心的,必需建立在”一長時間的相互依附生存”,而關係是更可以確保”一長時間的相互依附生存”的開始,而不會有疑慮,比如師生關係、朋友關係,先是因稱謂而建立出師生關係、朋友關係,簡單的行為會增進互信基礎,一長時間的相互依附生存,就會昇華師生關係和友誼,戲劇中的情感輸出要成為亮點,必需記住這句話因關係而確立的感情依存,這是小弟看了許多部戲劇,很深切的體會。)

三、揮舞道具
單純看人在工作,太死板的行為,或是一成不變的工作,有什麼可看性的?沒有人會想看紀錄片,所以要有個力量去推動,刺激它、攪動它,讓劇情翻轉滾動,有變化、有衝突、有轉折、有起伏,絕不能不動,這就是揮舞道具的作用。(
有力才有戲)
揮舞道具有三種推動之力:
(1)推動劇情前進的有力因素,例如身世之謎、復仇劇。
(2)炫目且具有強力吸睛的主題工具,例如穿越劇、多重人格、女扮男裝。
(3)推動主角們相互靠近的淵源與關聯,主動脈。(
主動脈,為劇情因果之說,有源起而催生本劇,令男女主角必得靠近一起的因素)

以概念來說的話,韓劇簡化會有三要素,衝突、對比反差、揮舞道具,上述的揮舞道具是賣弄、譁眾取寵之意,而戲劇成像之構成的揮舞道具,則有更多意義。
因為戲劇的量太大了,包括過去10年前的電視劇,甚至20年前的電視劇,所累積的量超乎想像,這已經不是韓劇產量太大的問題,而是韓劇拍到沒得拍的困境,早期韓劇訴諸恩怨情仇,接著是身世之謎,後來是喪失記憶,復仇劇沒消失過…,太多能夠推動劇情前進的”力”,過度爛用之後,已經不知該怎麼創造戲劇的推力,所以會有一陣子往電影找點子,於是有穿越劇、動作片、懸疑劇,連外星人都來地球了,最近是流行心理病的多重人格。(
連續劇的創意發想,可以從早期的電影來尋找點子,這不是翻拍,而是借梗、借揮舞道具來打造”力”)

有時候看一部戲會有這種感覺,沒法入戲而心生疑問,”演這段是在幹什麼?”根本就是在混時間,讓幾個配角在撐場面,例如男8和女7在談戀愛,這是劇情”演到沒力”,沒有力量來領導劇情前進的時候…,這便是韓劇浮濫用梗之後,無力推送劇情的可悲處境,總不能又來玩發生車禍,以喪失記憶來讓劇情產生動力?當過去的梗不能用,也只好拿配角來混戲,與其把配角送往前線,不如開始時就設定有刷新劇情的主題工具,如此能轉折、變化、重走一遍,這就是揮舞道具的作用,例如韓劇《聽見他的心跳》的三個奇蹟、韓劇《仁顯皇后的男人》的符咒,其設定上是讓劇情產生變數(有道理的干擾+大力扭轉→不可預期,猜不到的變化),刷新後又能續走的作用,表現上也有吸睛效果。(
目前韓劇用很大,都是往電影找道具)

太爭議性的揮舞道具,我會認為太賣弄了,開始是容易走,最後都不能善後,無法自圓其說,比方說怪人、性格怪議之類的。放入恰到好處的揮舞道具,才能有推動劇情的力量,如果劇情所表現出來的:人與人沒有淵源與關聯(1)、人與人的聚集沒有一個目的(2)、戲份也沒有圍繞重心主題(3),背景只當職業光環來用(4),上述4項都如此空白的話,將見到施展無”力”的劇情,一部戲還是要有”力”來推動前進,為什麼要演這一段戲,而是有個力在驅使著。(
8和女7的愛情故事,那是無聊當有趣)

四、表現手法
用影像聲音來敘述故事,不同於文字的敘述,目前電影、電視劇敘述故事的方式,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有著更大的操作空間。
在戲劇成像的過程中,劇本只是文字,劇本的劇情是文字堆砌而成,投入是文字,產出是影音,如何將文字內容透過畫面來傳達意思,這轉換是沒有固定性,即意指表現手法沒有固性,其中有很大的揮灑空間,有很多的表現技巧,能改變戲劇成像的結果。(
廣義來說,演員的演技也是表現手法)
(1)敘事(影像聲音”說”故事)
劇情要從開場到結局,主要劇情的進行流轉,可套入修辭學的技巧,表現手法有正敘、倒敘、插敘,正敘是採現在時間走劇情,一路走到結局;插敘是走現在時間突然補進一段回憶,倒敘是先走完之後,然後再話說重頭。這些修辭學的技巧用於戲劇的表現手法,能在同樣的劇情中,有更多的揮灑空間,例如劇情正規走是ABCDE五件事依序發生(A可能是20年前的事件),採正敘ABCDE、插敘CADBE、倒敘EABCD,已發生的事不揭露,可以隱藏劇情,製造懸念,謎團再適時丟出,有真相大白的領悟,觀眾心情如洗三溫暖,當劇情能夠全盤掌握,便能在時間序上做改變,會有不同的戲劇成像結果。正敘是直接吸收,不帶有負擔,似乎是最平凡,但劇本不完備,正敘一樣困難。(
其他常用的技巧有呼應、對比、映襯)
(
尋遙子注:敘事在細節上很重要,如同寫作文一樣,”行雲流水”那般自然的傳達語意,而不是刻意做作賣弄畫面,故最重要的是”敘事流暢”。例如男主角一路追犯人→a,一場打鬥他制服犯人→b,最後他從犯人獲知一個真相→c,一氣呵成的表現手法是abc,但觀眾吸收時會有疲憊感,一部劇老是abc走不停,會很疲勞轟炸,這時可以換一種表現手法,先直接走a+b,然後跳換簡單的戲,再讓男主角出現在海邊用回憶走c的內容,這樣的表現手法不特別,只是多了停頓再走回憶的變化,卻讓觀眾喘口氣,對c真相的揭發,也會有更多的心情來感受。)

(2)強度
比方說戲劇要表現”車禍”,要傳達車禍給觀眾知道,可採用口說情節,可採用回憶加畫面,可採大場面撞車入鏡(
遠拍),可採第一人稱的車禍(親身)…等等,端視這場車禍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詮釋車禍的方法有很多,但感受與強度有所不同,如果重要的戲用太輕的表現手法,會讓觀眾察覺不到(無感),一般的戲用太重的手法,會讓觀眾覺得太油(太假),所以表現手法不單只是敘事,而是有增強或減弱單一情節的作用,這時的表現手法會是一種力量,會改變戲劇成像過程的結果(觀眾看到了什麼劇情),表現手法能突顯、放大某些橋段的內容,使觀眾更有感覺。
(
尋遙子注:比方說吻戲,這是韓劇的重頭戲,在唯美浪漫的場地,用多角度來拍一個吻戲,畫面也許只有10秒鐘,卻是花數小時的一場戲,這個吻會刻進觀眾的心中,看完之後的剩餘記憶,會不記得所有劇情,只記得這個吻。又例如床戲,解鈕扣、過一夜、滾床單、床上肉戰,表現手法代表不同強度,該戲是否重要或必要,要不要放大來拍,這也要對應戲的主題,電影片名叫”情欲”,總不能用過一夜來表現,這樣叫觀眾買票進場看個毛,高中校園的劇情要搞床戰,這也太離題了。)

(3)感受
取鏡的困難度,隨拍攝技術與幕後製作的進步,以前是不可能的,現在都變成可能,戲劇與觀眾的距離越來越靠近,觀眾投入劇情之中,觀眾終究還是戲外人,不能親身體會,但表現手法可以讓觀眾像是戲中人,可以更為清楚的感受到戲中發生的事,例如說電影的打鬥場面,十人追打一人,從一個房間追打到另一個房間,再追打到窗外,身體纏著繩索,騰空還在追打,把陽台面當地面,走在大樓的側面,不受重力所影響的打鬥場面,鏡頭是一路跟著拍,有時拍近身打鬥(
攝影師的位置?),有時高空拍攝,觀眾看在裡,手心不冒汗都難。又例如人從高樓跌下來,人在未蓋好的大樓跌落,鷹架是用竹子搭造的,描述上是這個人從10樓以上跌下來,垂直墜落的過程,他一路撞斷許多的竹子(鷹架),竹子也減緩了人下墜的速度,最後他跌落在汽車車頂,汽車的玻璃瞬間爆裂,遠拍的側寫畫面沒什麼稀奇,鏡頭竟然能採正面取鏡,對準那個人的全身,並保持一定距離,所以鏡頭也跟著下墜,而觀眾所看的畫面,是正面見到那個人的臉,並一路撞斷竹子的特寫畫面,而四周影像往上升,最後他撞上汽車蓋,瞬間玻璃全爆裂,這樣的畫面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如同自己跌下來,心臟都要痲痺了。

隨著表現手法的創新,讓觀眾更可以感受到各種情緒的高低起伏,這已經不是劇本有沒有的內容的問題了,而是要拍到讓觀眾超級有感的畫面,當一個細節可以放大來演譯時,單一畫面會對觀眾的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戲劇成像的最後結果。

五、調性
調性就是指風格,為抽象概念的說法,以調色盤來做比喻,當劇情內容、人物角色、揮舞道具都搭造完善之前,會賦予該劇某一種色調,加入該色調攪拌之後,所能感受到的整體味道。又如音樂的詮釋,曲調是一樣的,但節拍的不同,就會改變音樂屬性,會是進行曲、或是抒情樂、或是搖滾樂,這不是因為曲子有別,而是想要什麼樣的音樂風格,就能感受到什麼樣的音樂曲風。

如果說是主打男女愛情的故事,想怎麼樣呈現愛情故事的整個氛圍,輕鬆的、浪漫的、童話的、暴力的、寫實的、嚴肅的、搞笑的、優雅的、煽性的、煽情的…,可以有諸多組合,雖說用輕鬆+浪漫去詮釋愛情故事,這是常見的調性,但用暴力+搞笑去詮釋愛情,也未嘗不能走出一條路,有可能會攪和出很不同的故事。

經典例子是韓劇《女人的香氣》,內容主說剩下6個月生命的癌末女病人,一聽到這樣的角色設定,想來是哭不用錢的,哭很大的故事,哭爸、哭媽、哭妖,哭啊..哭啊..哭啊,她的人生很倒楣,屋漏偏逢連夜雨,癌症很痛苦,化療更辛苦,會不斷演出大量悲情畫面,最好是半夜從病床起來,一個腳軟跌倒,再也爬不起來,點滴還在掛著,她卻很努力的爬,爬爬爬..她努力向爬到門口,猛然有帥哥出現,他救起了女主角,最後癌症女病患的救贖,不會靠醫生,當然是用愛來救,大結局再賜死她,還要賜死在帥哥的懷裡,如此能感動所有的觀眾,以上是樣版的不治之症的劇情。韓劇《女人的香氣》的劇情就很不一樣了,調性優雅,結合音樂,看不到癌末病患的病痛,畫面也抽掉化療經過,女主角知道自己剩6個月的命,她先把工作給辭了,當一個忠於本心的人,她出遊看上一個帥哥,她主動親近那個男人,女主角跑去學跳舞,隨後她寫下20項遺願清單,在生命結束前她要完成它,最後她一一完成願望,也獲有愛情,癌症也得到控制…,韓劇《女人的香氣》以癌末女病患結合優雅調性,相當不凡,全劇還是走直線劇情,沒有任何的謎團,也沒有糾結纏繞,用絕望走希望,用行為替代病房,用遺願走出更多的想像,如此是調性相結合,能打造出相當特別的故事。(
非老套)調性是受劇情影響,劇情又受調性影響,對全劇情給出差異大的作用力,會攪拌出很有特色的人物。

結論
戲劇成像的過程,產出有主角、背景、情感輸出、意涵,這是觀眾看完一部戲之後,觀眾會看到的四種內容(
收獲),這四項是我們看戲的主要目標,這是看戲時能理解到自己的需求,但產出所得到的四項,不會和投入的成份畫上等號(吃美食拉出屎,破爛鐵鑄成鋼),於是從產出去探索,翻攪大便渣來看,追本溯源,原來要拉出我們想要的大便,不是因為吃進漂亮的大便,再從產出的大便去解析,於是發現戲劇成像的構成,戲劇成像的構成才是真正的關鍵,計有背景、角色、揮舞道具、表現手法、調性五項,背景、角色、揮舞道具、表現手法、調性共構有道才能看到好看的戲劇,上述五項沒有固定的比例配置,我以凸透鏡成像來解釋:(蠟燭要倒著擺,才能看到對的成像)


戲劇成像的過程,想看到對的蠟蠋成像(結果),必須投入倒立的蠟燭(投入),戲劇究歸只是戲劇,它不是真實面,越是想表現某一結果(觀眾所要的四項中的一項),就越順著那結果來努力,其實不會有對的成像,反而是倒立成像,是故要旁敲側擊,要醞釀、要堆疊,要不著痕跡,遠離結果來努力。(產出不是投入,結果不是構成)

尋遙子的韓劇總表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2086102&aid=24560214

 回應文章

chenx2
2015/06/20 19:16
期待你新一輪的劇評!(annetteystfyh@yahoo.com.hk)

期待
2015/06/18 18:32
開心看到您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