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13 13:11:24瀏覽81|回應0|推薦0 | |
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十六集) 2011/12/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9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四十一面第七行,我們看括弧裡頭: 指十方如來讚歎淨宗,「則唯此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可見《會疏》與《甄解》均以此淨宗一佛乘,為真實之際」。這是《會疏》跟《甄解》,這兩種都是日本祖師大德的著作,對《無量壽經》的註解,解釋這一品經文裡面,「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一句經文。什麼叫真實之際?我們現在也很清楚、也很明瞭,真實就是諸法實相。之際,際從深處講就是底,到底了,從廣處講就是邊際,也就是說,對於自性它的體、相、作用,已經究竟圓滿的看到,從深處看到它的底,從廣處看到它的邊,際就是這個意思,真實之際。真實之際是什麼?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幫助一切眾生一生究竟圓滿成佛,這就叫真實之際。一生成佛叫一佛乘,不是大乘、不是三乘、不是五乘,只有一佛乘。就像世尊在《法華經》上所說的,「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我們就曉得,佛給我們說最真實的法,就是一佛乘;說二乘、三乘,那方便說。這是佛陀接引眾生、教化眾生一種方式,不是目的,目的確確實實是讓眾生一生就成佛。一生成佛的大法,上至等覺、下至地獄眾生一生成佛,唯有信願持名這一法。這一法除非你沒有遇到,你要遇到肯定一生成佛,這個太難得了!法雖然流傳在世間,認識的人太少了。 這三種真實,這個經上統統具足,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之利,這三種真實,特別是真實之際,講清楚、講明白確實不多。黃念老有智慧,集經論、古大德的註解,統統擺在此地,讓我們一樣一樣去看,融會貫通。這個方法妙極了,這個方法也是念老的真實智慧、真實利益。為什麼?真實之際沒搞清楚,我們對這個法門始終有疑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但是還有一分迷惑。不能夠小看這一分迷惑,一分迷惑如果在臨命終時起作用,你就不能往生,那不知道耽誤多久的時間。所以破迷開悟要把迷破得乾淨,那才管用。這個結論就結得好,唯此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把真實之際結到這個地方來。可見《會疏》與《甄解》均以此淨宗一佛乘為真實之際。我們記住這一句話就對了。 「亦即佛之知見也」,佛之知見是《法華》的精髓,「華嚴奧藏,法華祕髓」,就是佛知佛見,就是真實之際。「今諸大士」,現在釋迦牟尼佛為大家講《無量壽經》,參加這一會的大眾,今諸大士就是指參加這一會的這些大眾。「為諸眾生宣演十方諸佛同讚之誓願一佛乘」,這些眾生有菩薩、有聲聞、有天人,他們接受佛陀的教誨,不但自己得受用,在四面八方跟一切有緣的人宣演,宣是宣說,演是表演。表演什麼?表演信願持名,做給大家看。這個法門是十方諸佛共同讚歎的,彌陀四十八願幫助一切眾生一生成就,「故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若圓會宗下」,宗是禪宗,如果融會禪宗裡面的講法,「如布袋和尚曰」,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這兩句話常講,「祇這心心心是佛,一切不如心真實。故知真實之際即是自心」。這一句話太重要了,這一句話確確實實是講到真實之際,講到底了。一切佛法、一切世法全是自心變現的,歸到最後歸到自己。我們跟諸佛如來什麼關係?唯心所現,一切諸佛如來是我們自己心現的,阿彌陀佛也是我自己心現的,離開自心沒有一法可得。自心就是自性,自心就是這個地方講的,真實之際。 「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這叫明心見性,明的什麼心?自己的本心。見什麼性?見自己的本性。為什麼說心又說性?一樁事情用兩個名詞,兩個名詞有兩個名詞的意思,說心是說它的現象作用,說性是說它的本體,體相用,說性從體上講,說心從相上講、作用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不說一切法從本性生,一切法從心想生。在西方極樂世界,性就是常寂光土,心,心變現出實報土、方便土、同居土,那是心起的作用。心就是念頭,性裡頭沒有念頭,起作用才有念頭,這是心、性簡單的差別。「即為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明心見性就是這個地方的兩句,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在禪宗裡講明心見性,在教下就這兩句話。 「但念佛法門,亦復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性,是心作佛是心,明自本心是是心作佛,見自本性是是心是佛。「故念佛之本心,正是真實之際。故云一聲佛號一聲心,又經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這個話是釋迦牟尼佛在《大集經》上說的,說這個話的意思是什麼?禪跟淨是一不是二。方法不一樣,方向跟目的完全相同,方向是成佛之道,目的是證得究竟果位。淨的目標方向如是,禪亦如是,教亦如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一不如是。而淨土可以說是無量法門裡面的總綱領,這個法門簡單容易,成就不可思議。我們要真幹,希望我們真正能得到,這一生絕不空過。 我們看底下一段,「又第三品中,如來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經上講到利,真實的利益。「第八品中,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是《無量壽經》,佛說了三個真實,其他經裡頭很少看到的。這三個真實下面說,「此三真實,一真實之際,二真實之利,三真實之慧。實為一經之綱」。這是《無量壽經》的總綱領,《無量壽經》修學證果的總原則,到哪裡去找三個真實!「將於下兩品」當中,第三、第四品當中,來詳細解釋這三個真實。 「超過世間,諸所有法」,這是真的。「《淨影疏》曰:謂過」,過就是超過,分段生死,我們現在六道輪迴身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我們這一生從父母生下來,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這叫一段。六道裡面有分段生死,出了六道這個生死現象沒有了,分段生死不見了,但是有什麼?有變易生死。怎麼變易?你看阿羅漢把見思煩惱的習氣斷掉,他就升級不叫阿羅漢,叫辟支佛,阿羅漢變作辟支佛,這就是變易。從阿羅漢變成辟支佛,他要不要受苦?要,這不是真的生死,是受苦,就是他修行很苦。他要把見思煩惱習氣斷掉,斷不掉,他就不能提升,斷掉就提升,升到辟支佛。辟支佛要再升到菩薩那又要修行,修什麼?他要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是什麼?是分別。見思煩惱是執著,執著不斷出不了輪迴。我們如何能把分別執著斷掉?如果我們今天真的想到明年的今天,這個世界如果真像科學家預測的,地球從三度空間轉變到四度空間,這也是變易,地球的變易。但是轉變的時候有三天,地球是在零度空間狀態之下。這個零度可就麻煩,零度是沒有了,那是災難,所以科學家說會死很多人。這個轉變期間當中,最重要的是人類的精神。這就說明白,我們的意念要善、意念要好,這才能夠隨著地球轉變。如果我們的念頭不善,我們念頭不好,在這轉變當中,我們就消失,我們就死在這個時候,靈魂到哪一道去投胎業力做主,我們自己做不了主宰。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只有好好的念佛。 佛教我們放下這三樣東西,不能放得很乾淨,也要盡量去放,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不再打妄想只念阿彌陀佛。我們要知道不念阿彌陀佛,肯定在打妄想,為什麼?我們在六道裡頭無量劫來時間太長,習氣太重,怎麼可能不打妄想。彌陀淨宗這個法門裡頭,方法太巧妙了,叫我們把所有的妄念歸到一念,統統歸到阿彌陀佛,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好,用一念把所有一切妄念打掉,得用這個方法。不用這個方法,叫你把妄念放下、妄念滅掉,真難,可以說做不到,做到就成阿羅漢了。阿羅漢還要從四果四向修成功的,修的時間很長,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曉得他難。但是淨宗這個法門太妙了,它不是全斷,它叫你把所有的妄念集中變成一念,這一念就是阿彌陀佛。 名號功德,我們前面學過,學了不少,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彌陀、世尊教給我們的方法,「執持名號」,就是執著,我們把執著分別都用在名號上,不要去分別別的,不要去執著其他,其他的全放下,不要管了,管不了。管不了就不管,回歸我們的清淨心,在我們面前見如不見。古人講的兩句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能做得到嗎?有功夫的人能做到。觀世音菩薩教給我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自性就是阿彌陀佛,這個法子妙極了。我們回過頭來看,眼睛不往外看,往裡看,反視,反過來我看自性,我不看現象;聽,聽自性,不受外面音聲干擾。這是觀世音菩薩修行證果的方法,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他是怎麼修成的。我們怎麼個反法?我們眼看到外面的色,我們第六識就緣外頭的色起分別,第七識緣外面的色起執著。分別執著是第六、第七的事情,眼耳鼻舌身的五識只有了別,就是把信息傳過來,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第七執著,第六分別。我們如何善用六、七?善用六、七就是見相你要曉得性,就轉過來了,相是幻相,性是真性。相,就像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彈指有這麼多的變化。一秒鐘我們算五次彈指就一千六百兆,它哪裡是真的!所以相是假的,色相是假的,音聲也是假的,味觸法全是假的。我見相認得性就轉過來,見性不見相;耳朵聽,聞性不聞相,音聲的相不聞,這就是禪宗裡頭所說的,明心見性。明心是什麼?心有智慧不糊塗。著相糊塗,著了相之後就起分別、就起執著,分別執著就引發自己的貪瞋痴慢疑、七情五欲,就造業了。一轉過來不造業,心是什麼?心是清淨的,心是平和的,外面東西清清楚楚,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不生煩惱生智慧。 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下大徹大悟,悟後怎麼辦?悟後要考試,考考看你是真的、是假的。怎麼個考法?五十三參就是考試。菩薩叫你參學去,這個社會上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都去看,看什麼?看相裡頭的性,你就真的開悟了。著相不見性是凡夫,見性不著相,聖人,轉凡成聖要這個轉法,不接觸不行。接觸善人知道他善,善的痕跡都不著,為什麼?心裡有個善,心就不清淨,清淨心裡頭善惡都沒有。見到人心不善,也是一樣都不著,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心,而外面事情又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生煩惱就生智慧。智慧是什麼?通達明瞭那個相是怎麼回事情,起什麼作用、感什麼因果,全都知道,但是心地乾淨,一塵不染。所以古大德教給我們用心如鏡,我們用心像一面鏡子一樣,照的時候清清楚楚,相去了之後,鏡子乾乾淨淨沒有一點染污。不但相離開的時候沒有染污,正在照的時候也沒有染污。凡夫的心像照相機的底片,照一個落個印象,照兩個落兩個印象,那個底片上是一塌糊塗,為什麼?被染污了。 被染污的要記住,不是心、不是自性,心性決定不染污。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從來沒染污。染污的是什麼染污?意染污,末那染污了,染污得嚴重,第六意識有染污輕,第六意識是輕度的染污,末那是嚴重的染污。末那是什麼?末那是我。末那是四個條件組成的,第一個是我見,沒有我,它誤會以為有一個我,執著阿賴耶的相分裡頭的一分。執著阿賴耶見分裡頭的一分,以為是我的心,相分裡面的一分以為是我的身,誤會從這產生的。阿賴耶的境界相無量無邊,遍法界虛空界只要是物質現象,都是阿賴耶的相分。那麼多的相分裡頭,執著我這個身體,這一個小的相分認為是我;你要執著全體的相分是我,就對了,那就沒有錯。全體相分不要,只剩下這一點是我,錯了!《楞嚴經》上把自性比喻作大海是真的我,大海裡頭起個水泡,水泡不知道,以為水泡是自己,大海不是自己,錯就錯在此地。 佛經上給我們講宇宙怎麼來的,宇宙就是阿賴耶變現的。阿賴耶是什麼?今天科學家發現,跟科學家講的一樣,宇宙之間就三個東西,他講的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不過他講的名詞不一樣。科學家講宇宙之間三個東西,第一個是能量,第二個是信息,第三個是物質。這三樁事情在阿賴耶裡頭,阿賴耶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相就是能量;第二個轉相,轉相就是信息;第三個境界相就是物質,完全一樣。科學家認識了,精密的儀器觀察到,他還是分別執著,所以他還是凡夫。在佛法裡面見到這個現象,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大乘經教裡佛常說誰?八地以上。八地菩薩見到,了不起,不用儀器,八地菩薩在定功裡面看到,甚深禪定境界裡頭看到阿賴耶,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宇宙的奧祕,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菩薩五十二個階級,最高的五個位次統統見到。七地以下沒見到,像我們一樣,聽說。我們對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這在佛法裡面叫解悟,我們明白、懂得了,但是沒有入境界,沒有入境界我們解了不得受用。如果是證悟就得受用,受用是什麼?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確確實實不起心、不動念,他得這個受用。什麼都明瞭,什麼都通達,知道自己過去未來,也知道一切眾生過去未來,他得到受用。然後我們才真正體會到,淨宗這個方法無比殊勝,我們得到這個方法能不真幹嗎?能輕易放過嗎?那是真正對不起自己,不是對不起別人。為什麼?這一生唯一一個成佛的機會,成的是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樣殊勝的機會當面錯過,你說多可惜。 我們看到許多二0一二的信息,不管它是有、是沒有,我們把它當作警策自己,剋期取證,一年的時間夠用,足夠用了,我要把它證得愈快愈好。證什麼?一天到晚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看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看見一切事都是極樂世界,希望我們把這個念頭這樣轉過來,這就是轉凡成聖。不要做「我這個想法」,不是的,那是事實真相。你說我要這樣想,錯了,你想不出來。我們今天的錯就錯在不知道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在我們眼前,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真實之際見不到。現在佛教我們用這個方法信願持名,你就能夠見到真實之際,就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今天最大的一個困難是什麼?他是眾生,你看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在造罪,《地藏經》上說的「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他怎麼是佛?這個對他沒障礙,對我的障礙太大。為什麼?我這一生見佛的希望沒有了。轉境界不是從外頭轉,從裡頭轉,我要把這個錯誤轉過來,我一身是罪,別人沒有。別人怎麼沒有?別人是佛菩薩,示現表演給我看的,他是來度我的。我一念轉錯了,這些人,這個壞人、那個好人,變成什麼?變成我在境界裡頭,我在造業,他幫助我造業。我念頭一轉,他成就我,把我的業障煩惱統統消了,我成佛了。 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這裡頭沒有好壞;「好醜在於心」,我用什麼心看什麼東西,它就相隨心轉。我以佛心看外面境界全是佛,轉變都是佛,我用鬼的心看外面世界全是鬼,我用地獄心看外面世界全是地獄,相隨心轉。要記住,我以善心,外面沒有一樣不善;我以惡念,外頭境界沒有一樣不惡。外頭善惡都沒有,都是假的,內心裡起善惡是真的。為什麼面對外面境界我會起惡念?這是我的過失,與外頭不相干。中國千萬年前,老祖宗教給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什麼?你走不通,你遇到困難,困難不在外頭,在自己,你自己好好反省,改過自新,困難就沒有了,什麼問題都化解了。如果從外面,外面不能,解決不了問題;對物質環境是愈轉愈壞,對人事環境愈轉誤會愈深,結不善緣會惹出什麼?惹出未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我不原諒別人,別人不原諒我,冤冤相報。幾個人懂這個道理! 我們在歷史上看到一段故事,從前李老師常常提醒叫我們注意。郭子儀,這唐朝的大將,安祿山造反他平定的,以後做了宰相,做過元帥、做過宰相文武全才。那個時候宮廷裡頭有個小官,地位不高,大概像個科長的地位,小官。他是元帥,他是首相,這個人到他家裡來看他,他是以大禮接待,非常隆重,穿著朝服。客人走了之後,家裡人問他,多少地位很高的人到這個地方來訪問,你都很隨便接待,對他為什麼這麼隆重?他告訴他家人,他說這個人他嫉妒、傲慢、報復的心非常強,我們如果得罪了他,將來他要一得志,那我們家就完了,他報復,這種人不能得罪。這個人叫盧杞,以後真的做了宰相,凡是得罪過他的人幾乎不是貶職,就是殺頭,他統統報復。唯獨對郭子儀很客氣,為什麼?郭子儀沒有對他不禮貌。李老師講,郭子儀的智慧、郭子儀的經驗豐富。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對於傲慢的人,對於有嫉妒心的人、有報復心的人,我們決定不能得罪他。不要看他現在沒有什麼地位,將來一旦得志的時候怎麼辦?這一生沒有得志,來生遇到怎麼辦?果報通三世。所以佛菩薩教我們對一切眾生要恭敬,禮敬諸佛這麼學的。禮敬諸佛不容易,法身大士才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你能把惡人都看成菩薩嗎?不可能。你能把蚊蟲螞蟻、花草樹木都看成菩薩,都用那種真誠心、恭敬心?做不到。法身菩薩做到。為什麼?法身菩薩見性不著相。不是不見相,見相,從相上見性,就是見性不著相。所以他的心,真正是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而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我要修到清淨平等覺,我就是阿彌陀佛,你修到清淨平等覺,你就是阿彌陀佛。其實它不在外,我修成了,所有一切眾生全是阿彌陀佛。為什麼?我把它轉過來了,我有能力轉。誰修到誰就轉境界,轉娑婆為極樂,轉自性為阿彌陀,學佛了學會轉境界就得受用,你轉不過來就不得受用,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這裡講的分段生死跟變易生死,「《淨影疏》曰:謂過分段」,超過分段,超過「變易世間一切法也」。「《合贊》云:超過分段、變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斷二德也」。智德是智慧,你把事實真相看到;斷德是你的功夫,煩惱習氣你把它斷掉,放下了。兩種生死,《唯識論》裡頭有簡單的解釋,第一個「分段生死,分即分限」。就是它有限制的。我們在人間活了六十年,六十年是限,活八十歲,八十年是限,活一百歲,這一百年是限,它有限,有限制的,分是這個意思。這就講人一段生死,一個分段生死。「段即形段」,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這叫分段。「謂六道眾生,隨其業力所感果報身,則有長有短」,這是身。「命則有壽有夭」,壽是長壽,夭是短命,「而皆流轉生死,故名分段生死」。這六道眾生,他不出六道,天道、人道、修羅、餓鬼、畜生、地獄,他就在這個地方輪流。造什麼樣的業就到哪一道去受報,受報完了他就離開,離開,阿賴耶識裡頭哪一個種子現行,這力量最強的現行,他就到哪一道去投胎。六道這是個分限,他沒辦法離開六道,為什麼?他造的是六道的業,他就在六道受果報。 我們在六道的時間太長了,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得人天兩道身,佛在經上有比喻好比頭出,我們沉到大海裡頭,這個時候衝上水面,吸一口空氣又沉下去了。沉下去是代表三惡道,水上面代表三善道,在水上面的時間很短,在下面的時間很長。愈是最下面時間愈長,三惡道,畜生的壽命短,餓鬼的壽命就長,地獄時間最長。我們曾經找了幾個同學查《大藏經》,佛在《大藏經》裡面講地獄的狀況,統統把它抄出來,編了一本書,這裡頭一共有二十多種,佛在經論上說的這些地獄狀況。我們給這部書定了一個名字,諸經二十多種,《諸經佛說地獄集要》。你要看佛經上的地獄,你看這一本就夠了,全都在裡頭。才知道地獄業因果報的可畏,那個日子不好過,造作極重不善所感得的,這是你自作自受。地獄罪受完了之後,你到餓鬼道、到畜生道、到人道,甚至於到天道,冤親債主都追著你來報復。也就是說,冤仇是生生世世的結下去,報不完的。為什麼?你受了這個報你能甘心嗎?只有遇到佛法甘心,為什麼?過去我害他的,今天被他害,一筆了了,沒有怨恨解脫了。如果你還有怨恨,來生你又去報他,他又不服氣,後生又來報你,生生世世幾十世、幾百世都脫不了,雙方都苦,這是迷得好可憐!只有遇到佛法才能夠覺悟到,這一念錯了,報復的念頭錯了,不應該。這是分段生死的苦。 從形就是所感的果報,報身身形不一樣,壽命、地位、財富、受用都不相同,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但是世間人沒有純善也沒有純惡的,善惡交雜。我們細心,在這個世間,在我們的周圍,你全都能看清楚、都能看明白,你就會覺悟。我們就會常常想到,怎麼個想法?易位去想,換個地位,他是我,我是他,我怎麼個想法?我們換個位子,就能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結,所有一切不善,我看不慣的、不喜歡的都是怨,怨把它化解,不再結怨,到這一世完全了了。又何況遇到佛法,我這一世要去作佛去,我不再幹傻事,對一切眾生把他當佛看待,真誠恭敬。他對我怎麼不好、怎麼怨恨我,我心裡曉得,我過去這樣對他,所以他才這樣對我。他為什麼對別人不是這樣?我們能夠這樣想法,心就開了、開朗了,不再計較,什麼都能忍受。忍受就是消業障,忍受就是在積福德;不能忍,我們就不積德、不修善。佛在經教裡常說忍辱波羅蜜,只有能忍,後面才有精進、才有禪定、才有般若。如果不能忍你就倒退,無論你修什麼你都倒退,你不能前進。世間善人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會出大事情,都要在很細微的地方去用心。 第二種叫變易生死,「因移果易,名為變易」。它不是分段、分段生死,不是一段一段的。這個變易,我們舉個例子,小孩子學校念書,今年念一年級,過了一年他升到二年級,一年級死,二年級生,就這個意思。那為什麼叫生死?生死是受苦。你看他苦,他讀了一年,一年考試及格再升到二年級,他要苦學一年,二年再苦學一年升到三年級,三年級再苦學一年到四年級,這叫變易。從六道把見思煩惱斷了,超越六道,超越六道等於說四聖法界的一年級。可是一年級裡頭,必須把見思煩惱習氣斷掉,不斷掉他永遠不能升,他就停留在一年級這個地位。把見思煩惱習氣斷掉他就升了一級,升到緣覺就是辟支佛,他不叫阿羅漢,他的地位比阿羅漢高。他要再往上提升,他要把塵沙煩惱斷掉,塵沙煩惱是分別,塵沙是比喻,我們的分別就像塵沙一樣那麼多,喜歡分別。但是這個業比執著輕,執著最嚴重,執著是阿羅漢就放下了。辟支佛如果把分別放下,於一切法都不分別,他升級升到菩薩。菩薩要把分別的習氣放下,菩薩還有分別的習氣,分別習氣放下,菩薩就成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就成佛,沒出十法界,出十法界無明要放下。 無明是起心動念,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他就出了十法界,出十法界才真正稱之為聖人。他住什麼地方?他住實報莊嚴土,這是最高的一真法界。為什麼稱一真?那個世界裡面所有一切現象都不會改變,就是它沒有變化,人沒有生老病死,植物沒有生住異滅,山河大地沒有成住壞空,你說那個世界多美好!所以它叫真的。十法界不是真的,十法界剎那剎那在變化,無常;一真法界是常住的,沒有變化的現象。為什麼?他沒有識,轉識成智,他們用真心,不用妄心。妄心是阿賴耶,十法界都用阿賴耶,四聖法界用得正,六道裡頭用得邪,用偏、用邪了,隨著六道輪迴的苦報。四聖用得正,為什麼?有佛教他,他聽話,他們真修行。四聖法界裡頭無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裡面都有法身菩薩、都有諸佛如來在那裡教化,他們好學、肯真幹,所以步步向上提升。 底下講「謂聲聞、緣覺、菩薩雖離三界內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變易生死」。這個方便等土就是聲聞(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四種不同的淨土,這四種不同淨土裡頭沒有分段生死,但是有變易生死。「如初位為因,後位為果;又後位為因,後後位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生死」,也叫做方便有餘土。「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方便是這個意思,在這裡面修戒定慧。戒定慧是如來的方便,如來的真實法是一乘,二乘、三乘全是方便。《法華經》上說得很清楚,唯有一乘法,除佛方便說。前面說了,《法華經》上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是經文。佛度化眾生,目的是希望大家都在這一生成佛,這就是唯說一乘法,沒有二乘,也沒有三乘,二乘、三乘全是方便。所以方便土裡面,就學這些方便法,從方便到一乘、到真實,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就是真實,由方便再達到真實。但是淨宗特別,淨宗非常非常殊勝,淨宗就是純粹的一乘法,但是真信、真願、持名。 什麼人真信真願持名?倓虛老法師常常跟我們說的,鍋漏匠,那就是真信真願持名。老和尚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什麼都不懂,他不認識字,他是做鍋漏匠出身的。那個行業現在沒有了,非常苦的一個行業,補鍋、補碗,碗鍋打破了補了還能再用。這個行業我們小時候抗戰期間有,挑著一個擔子到處吆喝,誰家有破鍋、破碗他給它補,很便宜,一、二個銅板,你就曉得他生活多苦。因為生活太苦,活不下去,年歲慢慢都大了,他到四十幾歲前途沒有了,找到諦閑老法師。諦閑法師跟他什麼關係?小時候同住在一個村莊,小時候的玩伴。現在看到他出家做了和尚,有住的地方,有人供養,他很羨慕,一定要跟他出家。他就難了,年輕出家可以,能學,四十多歲還學什麼?學習的時間過了。於是乎就告訴他,你出家不要住在廟裡,住在廟裡人家欺負你,瞧不起你,你什麼都不會,連早晚課都不會,你怎麼能受得了?所以鄉下找一個沒人住的破廟,廢棄的道場,叫他一個人住在裡頭。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好好的去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沒有時間限制,你什麼時候醒過來什麼時候再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他念了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倓虛法師「佛七開示」裡頭有這段記載,真的不是假的。倓老是諦閑法師的學生,鍋漏匠是諦閑法師的徒弟,他們都認識、都熟。那個成就還得了,他走的時候諦老讚歎,我們佛門裡頭弘宗研教這大法師比不上,叢林方丈的主席、住持也沒有人能比得上他,真成功了。在淨宗裡面這種人,上上根人,一句阿彌陀佛三年這樣殊勝的成就,你說他那個一走度多少人!到現在我們都受影響。比講經說法的力量大,講經說法未必讓人相信,他這一表演人家不能不相信,現身說法。 到了極樂世界兩種生死都沒有了。諸位要知道,只有極樂世界,他方諸佛剎土還有變易生死。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了?因為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兩種生死都沒有了,這個不可思議。在他方世界還是一個等級、一個等級往上去,你看菩薩十信位,十信就是十法界,初住超越十法界。從初信位到六信沒有離開六道輪迴,七信脫離輪迴,在方便土是聲聞七信位,八信是緣覺辟支佛,九信是菩薩,十信是佛,十信菩薩在十法界沒離開。到初住離開了,初住就稱為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菩薩居報土,實報莊嚴土。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個,等覺四十一個位次他們住實報土。再往上去妙覺,妙覺不住實報土,住常寂光,回歸常寂光,究竟的佛果,這我們不能不知道。實報土裡面兩種生死都沒有了。極樂世界有方便土,還有同居土,怎麼會沒有變易生死?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的加持,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就是實報土的法身大士。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變易生死,兩種生死都沒有,無比的殊勝! 「《合贊》云:超過分段、變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二空就是人空、法空,人與法都不是真的。「此即成就智斷二德」,智是智慧,成就智慧,斷是放下,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煩惱也斷了,這叫斷德。斷煩惱成智慧,這是法身菩薩,兩種生死都沒有了。「《會疏》曰:三界虛妄,皆不常住,總名世間」。三界就是六道,六道裡頭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所以叫三界。三界就是六道,六道就是三界,統統是虛妄的,是從自己念頭裡生的,都不是常住。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個生滅。我們所在三界裡頭看到的現象,三界六道是一種相似相續相。我常常用電影做比喻,大家好懂,我們看到電影銀幕上現的相,它是相似相續相,全是假的。電影的底片就是幻燈片,每一張相都是獨立的,而且每一張相沒有相同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它的變化,確實像萬花筒一樣,永遠在變,變幻不停,找不到兩個相相同。我們細心觀察萬花筒就了解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賢首國師在《還源觀》上講得好,從一體起二用,一體是「自性清淨圓明體」,說得真好。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自性,自性清淨,跟惠能大師講的一樣,「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一塵不染。這個清淨,用現代科學家的話就更好懂,因為它沒有現象,它沒有物質現象,它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叫清淨。圓是圓滿,圓滿是講它的德能,我們講智慧,它有無量的智慧、有無量的德能,這是圓滿。下面一個明,明就是代表智慧,圓裡頭還有相好。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德相,賢首大師用「圓明」兩個字代表,圓是德能、相好,明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體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所有的法都從它那裡變現出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如如不動,能現一切法。賢首國師這一句話,科學家現在已經很接近,還沒找到,很近了。 從這一體起兩個作用,這兩個作用一個是依報、一個正報,依報就是宇宙,正報就自己。宇宙、我從哪來的?從這發生的。怎麼發生的?一念不覺。那個一念就是彌勒菩薩講的那一念,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這樣微細的念頭,這個一念不覺就發生了宇宙、發生了我,我跟宇宙都是圓這裡頭出來的。圓明體,我的智慧就是明,所以明在迷的時候就是信息,科學家講的信息,在佛法講就是妄念、妄想,明變成妄想,覺悟妄想變成智慧。這個出來了,出來之後的相,起二用是現象。 示三遍,示是指示,它有三種周遍,就是它起作用。第一個作用「周遍法界」,無論是我們的念頭,還是我們肉身這種細胞,這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波動形成的,波動是誰主宰?意念。如果我們念頭沒有了,物質就沒有了,物質是假的,物質是念頭變現的。念頭從哪裡來的?念頭從業相,阿賴耶的業相就是波動,這樣發生的。我們要記住一句話,這是科學家現在還沒說到,科學家雖然說很快,比光快得多,但是他沒有說到念頭一起就周遍法界,念頭才動就周遍整個宇宙,這個他還沒說到。這告訴我們什麼?我們的念頭不能瞞人,我們只能瞞自己、瞞凡夫,愚痴的凡夫,覺悟的人全曉得。說實實在在的話連鬼神都曉得,不要說佛菩薩,佛菩薩全知全能。鬼神這個小通很小,只能知道現前一個小範圍,但是我們在這小範圍他知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知道,周遍法界。 第二個「出生無盡」,這是說影響,我們念頭的影響、意念的影響,我們言語的影響,我們一切動作、造作的影響,無量無邊,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影響近的是對自己身心,所以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與這有關係,我們這一生是不是活得很幸福、很快樂,與這有關係。你的思想完全純正,你就幸福、美滿、快樂;你的念頭要是偏差,有自私自利、有是非人我、有貪瞋痴慢,那就有苦受了。為什麼?這些念頭錯誤的,不是正確的,自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與自性相違背就苦了。佛教沒傳到中國來,老祖宗知道,老祖宗將性德以最淺顯的方式教化眾生,把它說成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我們能夠遵守就是遵循性德,我們這一生一定非常幸福、美滿、快樂。所有一切痛苦都是違背性德,全是自己找來的,與任何人都不相干,是自己迷失了自性,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跟這個相違背。其實中國這個四科裡頭有重複,把重複去掉,實際上就十二個字,三四一十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就十二個字。中國老祖宗千萬年教學的總綱領,最高的指導原則,佛法裡面講大總持法門,在中國就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你要真的做到,你怎麼會不快樂!十二個字做到,你過的是天人的生活。如果你要能看破放下,你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哪有不快樂的道理!哪有不自在的道理! 孝是什麼意思?宇宙跟自己是一體,這孝的意思。你看孝,孝這個字屬於會意,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子字,代表父子是一體不能分。父親上面還有父親,兒子下面還有兒子,你就曉得,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體,佛家給你說的,你這一對照就信了,就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從這個字衍生其他的十一個字,孝是兒女對父母,悌是什麼?自己對長輩,把這個孝用在(不是父母)長輩,是哥哥、是姐姐,就叫做悌,同樣一個敬,換了一個悌字。對於所有社會大眾,對整個宇宙一切人事物,就用一個忠,也是孝變現出來的,對宇宙萬物的孝就叫做忠,忠是什麼?你的心不偏不邪,這是忠。對一切眾生講信用,孝悌忠信,人之言謂之信,都從那個孝字衍出來的,再衍出禮義廉恥,再衍出仁愛和平。所以核心就是一個孝,其他的十一個字都從孝裡頭衍生出來的,孝用在什麼地方,換另外一個名詞。中國自古以來的帝王口號是什麼?以孝治天下。儘管末代皇帝不孝,他還要用個名稱,假名我以孝治天下,做出孝的假樣子。文化的根要找到! 世間,佛法裡面常講的三種世間,佛經上常說。三種世間講的,是有情世間,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動物,動物是有情的,有情世間;第二個是器世間,就是無情的,包括所有的植物跟礦物,無情的世間;第三種叫智正覺世間,那就是覺悟的人,阿羅漢以上聖人,他們不是六道凡夫,分成這三大類。《華嚴經》上有一句話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說什麼?三種世間是一體,一體的三面,一而三、三而一。所以我們自己修行成佛,你會看到什麼?看到山河大地、一切萬物統統成佛道。同圓種智,同在一個大圓鏡智當中,同在一個一切種智之中。大圓鏡智、一切種智就是此地講的真實之際。這才曉得,佛為什麼教我們尊重一切眾生、尊重一切萬物,因為它跟自己同一個自性,全是自性變現的,不尊重就是不尊重自性,道理在此地。 在佛菩薩的境界裡面,在宇宙裡頭核心的核心就是親愛。我昨天晚上看到有一篇報告,外國人的,好像在瑞士講演的是美國人,也許很多人曉得,「小祖母的故事」。她講這個災難,講應對災難到最後就一個結論,就是愛。如果我們能夠把自性裡面這個愛發揚光大,愛自己、愛一切眾生,這災難就沒有了。從這個說法,我們從反面上去看,這災難是什麼?災難是怨恨造成的。怨恨從哪裡來的?頭一個是殺業。殺業裡面,我們現在豁然之間看到了,最嚴重的殺業,是從邪淫裡面生出來的,以前沒發現。現在看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每年墮胎,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是最保守的估計,醫院裡頭有記錄的,墮胎醫院裡沒記錄的很多,有記錄的每年超過五千萬,兩年就一個億。墮胎這個風氣有多少年,你想想全世界殺了多少億,我看不止二十億,這還得了!所以災難是怨恨、殺造成的,墮胎不是殺別人,殺自己的兒女,感得現前這麼嚴重的災難,不是沒有原因。這個小祖母說得很好,要用愛去化解,真誠的愛心對人、對事、對物、對一切眾生、對整個宇宙,這個道理非常明顯。 前幾年我在日本開會,會後我到東京去看江本博士,他做水實驗,他給我做了很詳細的報告,拿出他很多這些資料給我看。他發現所有圖案裡頭,只有愛、感恩、感謝那個圖案是最美的,他的實驗超過十萬次。他告訴我,這個愛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告訴他,一點都不錯,遍法界虛空界就是一個愛。你看每一個族群傳統老祖宗所說的,每一個宗教你看它的經典,它以什麼為核心?全是愛。古時候有人問,什麼是佛?老和尚的回答: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是佛。慈悲是愛!《新舊約》,世界上三個宗教依靠這一部書,猶太教依靠《舊約》,天主教《新舊約》都依,基督教依靠《新約》,裡面講什麼?「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伊斯蘭教,你看每一章節前面有一句,「真主確實是仁慈的」。於是我們就明白,仁慈、慈悲、愛是一樁事情,是性德的核心。所以災難現前,小祖母告訴我們,把內心的愛發揚光大,問題解決了。真誠心愛自己,從愛自己起,因為人不愛自己就完了,真正愛自己,愛自己怎麼會糟蹋自己?怎麼會讓自己造惡業?愛自己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愛自己才能夠愛別人,才能愛眾生,才能愛地球,把這個愛字發揚光大就對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轉貼自: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37-0096&lang=zh_TW 敬祝 諸大善菩薩 法喜充滿 福慧圓滿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