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26 19:20:26瀏覽4401|回應5|推薦30 | |
覺知的走在旅程上
我們大半輩子都活在過去自己所創造的結果裡,接受過去的造作所遺留下來的後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何活在這裡?此生的目的又是如何?生命的目的難道只是辛苦求學、出社會努力賺錢、結婚生子、養兒育女,之後病老終死(如果沒有太大意外,這是大部分人一生的模式),毫無意識的跟著別人的腳步汲汲營營的追著金錢、地位、權勢的遊戲,用意是要來彰顯自我不凡的價值。
我不知道生命非得必要如此無奈沒方向?大家這麼做,我一定要跟著大家的腳步才是正確?當我不斷思索這類議題時,有趣的是經常歸納出,這一些畢生追求的東西,沒有一樣是可以帶得走的,我們的靈魂不在乎,真的不在乎我們爬到多高的社會地位,擁有多少財富,而是希望這一趟旅程的當中,藉由角色的演出體會到了什麼?可以運用這樣的經驗,為自己創造成什麼?我們都知道我們空手來,也將必然空手的走,唯一能帶走的只是這一趟生命旅程內心的經驗。
人生是考驗,也是旅行;是體驗,也是學習;是探險,也是尋寶;是歡笑,也是淚水。一個人在處世中,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智慧,我們既來之,則安之,不需要批判命運的不公,不須譴責別人的愚昧,也不需羨慕他人的成就,我們不僅要有這樣的概念,並透過經年累月的練習,反覆的提醒自己,如果你一直在你在乎的東西上努力,最終一定會產生答案,並走到該目標的。
當我們呱呱墜地,第一口呼吸的那一刻,就開始啟動此生靈魂進化的旅程,這是一個全新的機會,也是一個自我實現、自我創造、探索自我的過程。而這一個過程是由那一生跳到這一生,也將由這一生跳到另一生,這是一個無法中止的永恆過程,這是生命的實相。
覺知是什麼?
在前因後果的環扣關係中,明確知道自己所思、所言、所做,是你每個瞬間的選擇再選擇,切確了解在運作後將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形成什麼樣的命運,這就是一種「有意識」的連續活動。
再說清楚些,即是投入我們的身、心、靈,分分秒秒、日復一日、時時刻刻,警覺的超意識作用,這就是一種「覺知」。
很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是沒有覺知的活著,大部分都是如此,他們從出生到老死,不曾感受過呼吸在自己體內進出,不曾體悟過,情緒的感受同樣也在內心起伏、生滅。他們活的跟自己那麼遙遠,總是無意識的說,無意識的想,無意識的去做。
有人問,有了覺知並無法迅速消滅苦,那覺知有何用?
覺知是知道苦的生起、變化、消滅這樣的過程而不被影響。沒有一項苦、樂是恆常的停留,所有的感受都是來來去去,生滅不斷的,只要看著苦,不追隨著苦的感受,甚至無限擴大它,它不會氾濫成災,而且不需要你刻意想迅速消滅它,它自然會離開,只是它會在因緣聚合下自然再次產生,重點在於你有沒有辦法持續的以覺知力調伏它、駕馭它,不被它所牽制。在這樣的運作下「正念」的力量會產生,帶領你清楚的想、清楚的說、清楚的行動,你可以清晰的感受自己是煩躁、平靜、愉悅或是痛苦,你會活出有意識的生活,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當智慧在你的心中覺醒,我們走到那裡都會是愉悅的,這就像你學會了騎腳車,到那裡你都會騎腳踏車。
如果一直持續苦,那是自己執著不願意放下,那就是沒有覺知之下自己選擇的結果。那也是一種經驗,是不舒服感受的經驗。如果你不願意再經驗它,那就請再做一次選擇。
觀察我們自心的每一個苦樂、情緒的起伏、內心的掙扎、認知的衝突,都是我們練習的機會,察覺自己的問題和善惡的動機,選擇再選擇,這就是覺知。而這一個世界環境正也不斷提供這樣的機緣來提升、進化我們的靈性與智慧。這是我們生來當人的目的,就是要來跨越與體驗這一些東西,再讓這一些東西,成為我們未來的經驗,讓這些經驗產生新的感受,透過選擇、去經驗、產生感受,不斷的循環,我們可以創造出你想要的自己。
關照我們的內心吧!你將看到別人努力緊抓的認為是獲得,而你看到的卻只是負擔;你會看到別人痛苦的束縛認為那是愛,你看到的將是不求回報才是自由。
要帶多少行李才可以開始旅行?
我認為這一趟人生旅程,不是要來獲得什麼,而是要來學習放下什麼?我們的生命原本一切俱足,我們都有佛性也有神性,只是落入滾滾紅塵之後,沾染了一身的污穢,我們欲求不滿的想要太多,物質、親情、別人的肯定.......,這樣似乎我們才能自在,我們是否太不安、太貪心。
說到貪心,記得一位訪客,對貪心的看法很模糊,也很在意別人對她的看法,因為與跟她一起四十年的老公過世了,目前遭遇到的窘境是先生與前妻生的兩個小孩要把她趕出去,前提是她跟先生是沒登記合法的婚姻,所以她將身無分文被迫趕出家門。
我問她為何不在事情可以處理的時候與老公商量,為自己的基本保障爭取?
她回說:「怕別人說我貪心。」
什麼是對、什麼又是錯?人們常常陷在這樣的選擇題中,無法選擇、不願意做出選擇,如果要選擇又多以別人的經驗為自己的經驗,如果別人無法提供看法,往往就在這樣迷惑的處境中徬徨失措。
我回答她:「妳跟先生既然可以一起相互扶持生活四十年,彼此必然有相當的感情與情份,為自己爭取合理的生活保障不過份,除非妳要全部的財產,那才是貪心。問問妳自己,如果沒有耍心機、使手段奪取他人的利益,怎麼是貪心?今天弄到要這樣的地步是妳自己選擇的結果。」
符合別人的評價,一味要達成他人的要求都是一種包袱與煩惱,會讓自己感覺沉重,無法邁開步伐前進走在原本就佈滿荊棘的人生旅程。你必須親自去欣賞、體驗,不是拿別人的地圖在研究,別人的經驗是別人規劃的旅程,不一定是你的行程,你必須自己安排、自己計畫,然後帶著輕鬆自在的「決心」去旅行。
決心不必然是緊繃神經,這樣可能還沒開始出發就會失衡,失衡的狀態如何品味沿途的風光。也不要一味的蒙著頭往目標直衝,似乎一付天不怕地不怕的勇猛,而忘記體驗沿途的美麗景色,體驗生命的美好。
一則寓意故事的大意這麼說,一位收帳的年輕人,老闆吩咐要到幾處地方收款,他風塵僕僕上路,來到一條湍急的河流,他辛苦砍了樹打造了一艘獨木舟得意洋洋過了河。
上岸後他想丟掉獨木舟但覺得很可惜,心想如果再遇到河流怎麼辦?索性就背著獨木舟上路,以備不時之需。沿途他還必須爬過山越過森林。但它真的很沉重,幾乎壓的年輕人喘不過氣,步伐也越來越緩慢,讓年輕人吃足苦頭。 途中他考慮丟下獨木舟,但他捨不得,放不下,內心的價值觀告訴自己堅持下去、永不放棄,再繼續努力。之後,他沒再遇到任何河流。
於是,他足足花了五倍的時間才到達目的地。
丟掉人生中多餘的東西,輕裝前進,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丟掉獨木舟,年輕人或許可以飽覽沿途的風光,品嘗到人生的美味,而不是只有經歷到艱苦。達成目標是目的,但過程很重要不是嗎?
多餘的東西定義在那裡?每個人的計畫不同、目的不同,所以沒有絕對的答案,因人而異吧!但你可以想想,那一些是不必要可以丟掉的東西?那一些又是你過度的負擔,阻礙你的步伐前進? 取自網路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