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20 14:00:26瀏覽1178|回應1|推薦69 | |
閱讀的承諾──父女共讀的3,218天 美國有一對父女,從女兒四年級開始,每天由爸爸朗讀故事給女兒聽,延續了八年多,直到女兒要離家上大學了,才結束這段共歷時3,218天的閱讀馬拉松…… 圖書館和學校都在提倡閱讀,但閱讀的效果,如果從孩子小時候由家庭培養起就更好。許多父母親也知道孩子睡覺前,能夠在床前朗讀一段故事書給他們聽,可以讓親子關係更溫馨,也可以讓孩子養成對閱讀的喜愛。 但這樣的「床邊閱讀」可以持續多久呢?孩子稍大,念小學了,不是父母親忙,忘了這回事,就是孩子認為還要爸媽朗讀,很幼稚呢,而拒絕父母的床邊故事時間。我在孩子小時候,為了當一個好爸爸,當然也曾擔任夜晚講故事的角色,只是這個工作,熬到孩子幼稚園畢業就無疾而終了。 美國有一對父女,卻從女兒四年級開始,每天由爸爸朗讀故事給女兒聽,延續了八年多,直到女兒要離家上大學了,才結束這段共歷時3,218天的閱讀馬拉松,如果金氏紀錄有這個項目,他倆大概可以登上紀錄了。 這段故事,起自父女倆的一次約定。父親吉姆.波奇納(Jim Brozina)是一位小學圖書館員,他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念故事書給小朋友聽。他的小女兒愛莉絲(Alice Ozma)小時候,也就經常在聆聽爸爸的床邊故事中入睡。 這還不是故事的開始。成長於紐澤西州密爾維爾市(Millville),今年二十三歲的愛莉絲還記得,是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隨著爸爸搭火車去波士頓旅行,在車上,爸爸趁著無聊時間,一起跟愛莉絲讀帶來的那本《綠野仙蹤》作者包姆(L. Frank Baum)的奧茲國(The Oz)系列小說第十二部──《鐵皮人》(Tin Woodman of Oz)。一位婦女經過車廂走道,很驚訝父親會朗讀故事給孩子聽,還稱讚他們是很甜蜜的父女呢。 小愛莉絲告訴婦人:「我爸爸是學校圖書館員呀!」她記得,打從四歲,爸爸就念《木偶奇遇記》給她聽,聽故事和看書本的圖畫及文字,對她來講早就很熟悉了。她的名字,原來是Kristen Alice Ozma Brozina,中間兩個字 ”Alice”和”Ozma”,都是童話故事中的人名(前者是《愛莉絲夢遊記》,後者是《奧茲國的奧茲瑪》,也是奧茲國系列之一),就是熱愛講故事的父親幫她取的。二十三歲的愛莉絲,去年出書,記載與父親共讀的歲月,只用這兩個充滿童話文學意義的名字當筆名,或許就隱含著對父親和這段共讀歲月的敬意與回味。 波士頓之旅後不久,愛莉絲四年級時,想到她和爸爸在旅遊中都可以共讀了,何不把它訂為一個正式的目標?她向爸爸提出每晚固定念故事書給她聽的要求。父親承諾了,但他也怕有所謂的「漢修先生魔咒」;因為他以前念故事書給大愛莉絲好幾歲的姊姊凱絲(Kathy)聽,凱絲四年級時,波奇納先生讀到《親愛的漢修先生》(Dear Mr. Henshaw)這本書後,凱絲表明不想再聽父親講故事了,因為這顯得她還是個小朋友似的;而且,她有自己的小說要讀了。 因此,他們初期先約定,父女共讀一百個夜晚。一百天過去了,他們達到目標了,烤了鬆餅早餐一起慶祝。但一件任務開始了,他倆卻不太想停止,於是再訂下幾天呢?三百天?五百天?或像《天方夜譚》的一千零一夜?他們後來不設日期了,只彼此稱這項目標為「閱讀連勝」(Reading Streak)計畫。 這期間,波奇納先生的婚姻有了裂縫,愛莉絲的媽媽離家了,姊姊凱絲則去德國當交換學生,又去念大學,波奇納先生的父親也病逝了,家中只剩父女倆,閱讀成為兩人互相依賴、陪伴的方式。於是,這項閱讀的約定,竟一直延續下去。對波奇納先生而言,隨著愛莉絲的長大,這項計畫變得有點困難,他必須調整他一向專長的童書,把閱讀書單擴展到莎士比亞戲劇、狄更斯的小說……而女兒長大了,未必每晚都能在家,如何做到不斷續每天最少念十分鐘給女兒聽的承諾呢?他只好在女兒外宿同學家或出門旅行時,每晚睡前打電話,在電話中朗讀一段故事或小說;女兒在家,要出門參加學校的舞會,他就趁女兒一邊化妝、打扮,一邊在床邊念一段書給她聽。 這項承諾,竟一直延續了八年多,3,218個夜晚。直到愛莉絲要去羅格斯大學念書的前一天,波奇納先生以哽咽的語調,為送女兒進大學宿舍作最後的朗讀;愛莉絲特別選了幾年前去波士頓火車上閱讀的那本包姆的小說,作為「閱讀連勝」計畫結束的紀念。 這段父女共讀的歲月,讓愛莉絲後來成為永遠的愛書人,也成為作家。去年她的處女作──《閱讀的承諾:父親和我們一起分享的書》(The Reading Promise:My Father and the Books We Shared)在父親節出版了。她在書中描述和父親共讀的這段歲月,也敘述許多父親讀給她聽的書,如何陪她度過寂寞歲月、帶給她人生的啟發。 這本書出版後,不僅書評雜誌叫好,《華盛頓郵報》及CBS電台等全國性媒體亦曾報導。波奇納先生退休了,還在小學和養老院當志工,朗讀故事給小朋友和老人聽。但這段閱讀故事顯示的意義,在這網路及電視過分濫用而影響親子及家庭關係的時代,倒是值得我們品味、思考一番。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