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江大海1949》讀後感(以前的舊文)
2010/11/02 22:03:03瀏覽334|回應1|推薦2

【貌似太久沒有更新過這個blog了,轉來自己很久以前寫的一篇舊文吧……】

由於一些原因,能夠讀到龍應台女士這本書實屬不易,費盡周折也只能找到pdf格式的電子版,直排的版式在電腦上讀起來確實有些不習慣,於是拿去打印,興奮地看著打印機吐出一疊白紙黑字,趁著還散發溫熱墨香的時候,裝訂起來,每天抽時間讀幾頁,開始了歷時十餘日的“馬拉松”式閱讀。

讀著那些積澱著一整個時代的文字,仿佛在時空當中穿梭,剛剛還是充斥烽火硝煙的戰場,翻過一頁,突然便置身于三合院的亞熱帶陽光當中,和作者一起聽老人用被時間打磨過的聲音敘述一段歷史。

這本書令我感觸最深之處,莫過於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戰火紛飛當中無數壯年、青年乃至少年,一批批被送上戰場。先是肩負著保家衛國責任的、經過正規訓練的軍人,然後是一腔熱血投筆從戎慷慨報國的青年學生,再後來,就愈來愈多地變成了抓來的“壯丁”,拿慣鋤頭的手還從沒有摸過槍便要端起刺刀向前沖。

如果說青年學生是爲了他們的信仰而選擇了他們的人生——“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那麼那些後來的庶民,尤其是被成批送往東南亞戰場的福爾摩沙少年,卻是在無從選擇的懵懂之中,便一腳跨入了洪流。如他們所說,“吃糧,扛槍”,“拿誰的餉便為誰打仗”,無論白底紅膏藥,還是青天白日,或者鐮刀斧頭,對於他們來說都不過是一塊千瘡百孔的布,染了鮮血,飄在頭頂那片陰霾的戰雲下。

不由得想起,十六歲的我正坐在教室裡,上課,讀書,在課堂上慷慨激昂地談論理想和志向,十六歲的他們,則在熱帶叢林或者荒蕪大地上,背著包扛著槍,在飢餓與疲憊中中跋涉,也許還沒有想過什麽志向或者理想。一個個原本鮮活的生命,在槍林彈雨中冷卻為戰爭的機器上一個零件,只知道不殺人就會被殺,卻不知道,自己是在爲什麽而戰。

“戰爭有勝利者嗎?”龍應台詰問所有人。我想,一定有誰是從戰爭中得到,或者企圖得到利益的,否則戰爭的動機何在?然而想起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受傷的永遠是黎民蒼生。政客驅動起國家機器,將一群群有血有肉的生命異化為槍炮盾牌,用血浪漂紅頭上的頂戴,而那尸山血浪中,卻湧動著小人物的傷和痛,生離與死別。

然而血與火無法完全將人性燒成鐵石。當年輕的士兵在營房裡寫詩寫家書,戰火在他的世界便暫時退卻了;當被强徵的原住民在叢林中發揮生存的經驗,或者臺灣看守員悄悄潛入牢房為垂死的俘虜注射藥物的時候,即使是戰場的硝煙中,也會升起人與人之間,在絕境中溫暖的人性之光。

也許,正如龍應台女士所說,如果每個人都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明白他們想要的是什麽,明白他們想要為了什麼而戰,明白他們在做些什麽,那麼,也許就會不同,至少,不會淪為殺伐的冰冷機器;至少,既是身不由己地捲入時代的洪流,也可以爲了自己的理想而掙扎,不至於被波濤所挾裹著,在懵懂中便被決定了命運。

不禁想起了一組忘記了作者是誰的詩句:

“當槍炮被鍛造為犁鏵的時候,繼續吧,我的朋友,不要停手,直到從犁鏵中打出樂器來。這樣,無論誰要發動戰爭,都必須先將樂器,重新打成犁鏵。”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iverser&aid=4560158

 回應文章

陸戰隊kuda1994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1/10 20:46
您好久沒上來了喔
海軍陸戰隊652團204營475T下士步兵班長
龍泉-華興-勝利-頂武山-桃子園-火牛-士官隊-忠誠-柴山-小琉球-和平島-大片頭-雄風飛彈暨砲兵指揮部-桃子園退伍
Universer(Universer) 於 2010-11-10 22:49 回覆:

報告前輩……

晚生真是好久沒上來過了,所以才很慚愧地貼了篇舊文XD~

話說晚生有點不好定位這個blog啊……因為它間歇封鎖,所以有些還是寫在另一個地方(前輩您知道的~)比較好;但是晚生又沒必要將晚生最早的那個blog上的內容原樣搬過來……就導致這邊都很少過來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