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04 15:33:09瀏覽528|回應1|推薦5 | |
初讀這部小說,是抱著一種好奇的心裡,因為有位前輩將我比作小說《未央歌》中的余孟勤,於是我也實在很想探一探,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與我又有幾分相似。這是個出場不算很早的角色,於是我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一路閱讀下去。終於從對人物的好奇,轉變成爲了對那個動盪年代的青年學生們熱血弦歌的羡慕——當然還有一點慚愧,比起那裏面寫到的那些西南聯大的天之驕子們,我還是差得遠了。 雖說小說處處都是據說為當今“雷點”的“上帝視角”,然而這畢竟不是一部快餐式的網絡小說,因此這種 “上帝視角”,反而成爲了對讀者的引領,引導著讀者隨著娓娓的文字,在弦歌一堂中,去體會那些屬於青春的熱血與情愫,和青年學生們隨時隨地都可能進行的、那些或深或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思索。 那是個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時代,戰爭與離亂之下,無數黎民仍在茫然中身不由己地沉沉浮浮, 被毀了土地又抓了壯丁的農夫還沒來得及放下鋤頭,手中便被塞了一把槍,在懵懂中被挾裹著捲入洪流。然而洪流卻無法吞沒最後的象牙塔,即使在戰火紛飛當中,仍然弦歌未輟,猶有學校在守護著一片桃源般的淨土,捍衛著學術和思想的自由馳騁、縱橫捭闔,譬如,從北平千里迢迢遷到春城昆明的西南聯大。 由此又想到了小說中余孟勤發起的被稱作“死讀書運動”的那一陣大風,橫掃整個校園。若是和平年代,這樣的行為,大概我也會忍不住批判一番,然而在那個滇緬線混亂一片、各種干擾或是誘惑潮水般向學校張開貪婪血口之時,卻實在需要這樣的一個精神領袖,用無懈可擊的言論和行動,捍衛學校的潔淨和學術的尊嚴。 然而這“大風”當中的異類,卻驟然顯現出來,敢憑靈感去考試,拒絕背誦那些思想的桎梏,在試卷上抒寫個人的觀點見解,正該是青年學生的行為。在那個時代,是在特殊背景下生活壓力使然導致暫時的缺失,一旦外力稍稍鬆開一點,便可以反彈回來,重新開始個人的思辨求索,與同學間的探討乃至辯論,宴的的思維和西鄉的輕鬆地便,在那個時代也許正是學生的譬如嗎嗎,。而今這種獨立的思維和思想的盛宴,卻已經幾乎淪喪得難覓其蹤。學習的目標似乎愈發變成了分數,標準答案代替了多角度的思考,讀書的意義,似乎蛻變成為日後如何找到一份光鮮的工作,理想和追求,大抵也只剩下賺來豐厚的薪水,同學們在一起談論的,也早不像那個時代當中,是分享思想和收穫、靈魂的交流,而多了毫不掩飾的“某某學科你是否記得老師有沒有劃出考試範圍”,或是機鋒暗藏的“你某某科考了多少分”。至於那個年代,戰火中的熱血,動盪下的風骨,卻仿佛只剩下了遙遠的回音,再難覓到。 在鹿橋的這本《未央歌》當中,西南聯大像一個世外桃源,庇護著一群青年學生,和他們仍然美麗的夢想。相比起其他一些描寫那個時代學生的作品,《未央歌》之中,格外縈繞著一種濃烈的溫情,詩情畫意的校園里,所有的學生都是美麗純善的,不盡完美的學生,也遠離著“惡”。這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純善,在烽火硝煙金戈鐵馬之間,散發著近乎宗教的聖潔之光。 但是這里又遠不止一個讓青年學生能够躲在战火之外的避难所,更如書中所言,也是一個“存儲青年的銀行”,無數語言學的學生從這裡走出去成為紛飛戰火中的翻譯官;無數理工科的學生從這裡走出去投入到研發和建設;無數文史類的學生從這裡走出去指點江山反思歷史,更多熱血青年,在羽檄爭馳中投筆從戎,慷慨赴戰。那些沒有踏上沙場的,也都懷抱著理想,在弦歌聲中守望著學術和真理。 如今那個時代,似乎已經成爲了史書上被翻過的一頁,那種學術的自由思辨,和思想的交鋒與交融,仿佛也漸漸遠去了。觀往昔,愧今吾,身在其中,我並無資格慨歎什麽“今不如昔”,卻總是忍不住地欽羨那些逝去的學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