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0/24 12:07:24瀏覽4352|回應0|推薦6 | |
大多數人都對昆蟲抱有一種天生的反感。很多人一看到某些蟲子(例如,蟑螂)就會立刻頭皮發麻,有的人甚至會當場陷入歇斯底里。 這種近乎普遍的現像被認為是人類的本能。當蟲子接近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很自然而然地想要大聲說“不”,這可能是因為大腦在警告我們這些小傢伙會咬傷、螫傷、感染甚至毒死我們。 除此之外,由於不少昆蟲是以污穢、爛泥和糞便為食,所以光是看到牠們就足以讓我們的大腦警鈴大作,提醒我們當心這些小傢伙。 話雖這麼說,但全球精英(以世界經濟論壇〔WEF〕為代表)現在卻希望我們將蟑螂放進嘴裡,咀嚼牠們酥脆的外殼,吞下牠們濃稠的綠汁。 事實上,吃蟲議程如今正在全面滲透到大眾媒體甚至是教育系統中。而它的目標也很簡單:常態化(normalize),甚至是美化這些吃蟲消費。 有人可能會爭辯說有些文化本來就有吃蟲的習慣。這是真的。然而,對其它更多文化而言, 吃蟲卻是完全令人無法接受的。如果我告訴我的黎巴嫩祖母說我今晚想吃蟑螂,她肯定會二話不說拿起拖鞋朝我臉上砸。 那麼,為什麼現在吃蟋蟀、麵包蟲和蟑螂卻成為了全球聚光燈矚目的焦點呢?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精英到底有多鄙夷你 要搞懂精英們為什麼要我們吃蟲子,我們首先必須瞭解一個重要的事實:他們正企圖重新定義人生而為人的意義。他們認為我們一方面享有太多自由,另一方面又消耗了太多資源。 走在這一運動最前面的當然是WEF(世界經濟論壇)。在我先前所寫的《世界經濟論壇的十個最令人毛骨悚然也最反烏托邦的目標》一文中,我介紹了這個精英組織試圖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來塑造人類的未來。
WEF的宣傳影片:“你一無所有,卻幸福無比。” WEF不僅僅試圖控制政府與經濟,它甚至還想重新定義人生的意義。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
〈心理學家聲稱,美好的人生並不一定需要快樂,甚至不需要有意義〉 一篇刊登在WEF官網上的文章,這些人真的有問題。 簡單來說,他們視我們如牲畜。限制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還不夠,他們現在還要控制我們消耗的資源量。這就是吃蟲議程派上用場的地方。 打著諸如“可持續性”之類的流行口號,全球精英正在開始定義什麼是“負責任的”飲食,並且用五花八門的方式來妖魔化那些堅持吃肉的人。
這是WEF官方Twitter發佈的一則貼文,它用這張資源消耗圖來宣揚吃蟲的好。
另一篇WEF文章聲稱吃蟲是"不可避免"的改變 除了試圖用圖表和數據來打動具有環保意識的人之外,精英們也已開始著手利用其它各種方式來推動吃蟲議程。 大眾洗腦 我們在幾年前就提出了目前存在一個所謂的"性別模糊議程",並且預測它會在往後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但這甚至還是很輕描淡寫的說法了。利用大眾媒體、學校教育和政府鼓吹,精英們已經將"性別模糊議程"列為優先事項,並設法重新定義了男人和女人的意義。 現在,吃蟲議程也正在採取同樣的套路。名人紛紛在鏡頭前吃蟲子,“記者”爭相撰文報導說吃蟲是不可避免的大勢所趨。甚至連學校都開始讓孩子們試著在課堂上品嚐蟲子,下面有一些例子。 這是妮可・基曼生吞活蟲,也就是她口中的“微型食用肉”的令人倒胃的影片。
安吉麗娜朱莉吃蜘蛛或蝎子?
沒錯,一位電影明星被派去在鏡頭前假裝很津津有味的吃著蟲子,為的就是說服你跟著這麼做。 看著這樣的宣傳手法實在令人寒毛直豎。幸運的是,底下的Youtube評論給了我們一絲希望。
〈我會擁有私人資產,我不會吃蟲〉 〈你知道誰最不想吃蟲嗎...?那些希望你吃蟲的傢伙絕對不會吃蟲〉 〈她的笑聲簡直就像女巫一樣,有夠詭異...這就是精英們希望我們吞下肚的東西-昆蟲,與此同時他們則繼續大快朵頤享用牛排和其它佳餚〉 光是一個電影明星當然還不夠。他們需要派出更多人。
這是露琵塔・尼詠歐(Lupita Nyongo)在強顏歡笑地嚼著螞蟻。 當她說“真好吃,螞蟻的味道真好”時,誰都知道她在心裡吐 除了動用名人,精英們還喜歡炮製“新聞”。你應該也知道,所謂的“新聞”有很多其實只不過是在帶風向而已。
〈實驗室合成肉與昆蟲肉“對地球與健康都好”〉 《BBC》的頭條新聞 關於上面這篇新聞。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推動合成“肉”是同一個議程的一部分。其次,這篇文章是由“環境新聞記者”撰寫的,並且被歸類在“氣候變遷”的欄目下。可以說它選了一個很刁鑽的角度來強迫與羞辱全世界接受以昆蟲及合成肉為主的飲食。
〈可食用昆蟲與實驗室合成肉正式上市〉 《經濟學人》的一篇半斤八兩的文宣,同樣都在吹捧昆蟲和合成肉。 當然,精英們很清楚,年輕人是最容易被洗腦的對象。這是因為他們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養成許多日後持續一輩子的習慣。出於這個原因,吃蟲議程現在也正滲透到世界各地的校園。 在以下這部影片中,孩子們被允許暫時脫下口罩...來吃蟋蟀。他們正企圖創造一群聽話的、完全唯WEF(世界經濟論壇)是從的下一代。 In the following video, children are temporarily allowed to remove masks … to eat crickets. They’re creating a compliant, WEF-friendly generation. 張貼在公立學校裡的海報: 〈十個你應該吃蟲的原因: 1. 很多孩子都在吃蟲、2. 你可以教育其他孩子一起來吃蟲、3. 蟲肉很美味! 、4. 蟲肉不像其它肉一樣會害我們食物中毒、5. 蟲肉不會真的看起來像蟲子、6. 吃蟲肉讓我們強壯又健康! 、7. 吃蟲對環境友善、8. 吃蟲可以幫助終結世界饑荒、9. 勇於嘗試新事物很酷、10. 吃蟲讓我們保持身材、保持苗條〉 上面這張海報顯然是專門為了打動小孩子去吃蟲而製作的。 海報使用了廉價的心理學策略,包括“每個人都在這麼做”、“你可以把牠們浸泡在巧克力裡”、“吃蟲讓你看起來很酷”之類的。 此外,這張海報還聲稱“動物肉會攜帶病菌”、“害你食物中毒”。 這麼說來,似乎吃蟲子就不會讓你生病了。至少這張海報是這麼說的。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看科學是怎麼說的。 為什麼偏偏是昆蟲? 精英們似乎特別鍾情於讓人們吃特定幾種昆蟲,像是黃粉蟲、蟋蟀、蟑螂和飛蝗。 鑒於可供人類選擇的潛在飲食種類是這麼的多,為什麼他們偏偏卻屬意這些很少會有人吃——而且還很令人作嘔——的物種作為食物來源呢? 這真的是因為吃蟲比較具有“可持續性”...還是說背後有什麼不欲為人知的目的? 拋開那些宣傳,讓我們來看看過去幾十年來的科學研究,其中包含了一些令人擔憂的事實。最主要的是:昆蟲是有毒的。 2019年的一項題為《食用昆蟲的寄生學研究, 及其將寄生蟲疾病傳染給人類和動物的作用》(A parasitological evaluation of edible insects and their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parasitic diseases to humans and animals)就指出: “自2018年1月1日起,歐洲議會與歐洲理事會於2015年11月25日頒布的條例2015/2238將正式生效,此一條例引入了‘新型食品’的概念,包括昆蟲及其肢體。其中最常見的食用昆蟲有:黃粉蟲、蟋蟀、蟑螂、飛蝗。 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有必要瞭解食用昆蟲對傳播寄生蟲疾病的作用,這些寄生蟲疾病既可能導致食用昆蟲的養殖出現重大損失,也可能對人類和動物造成威脅。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確定和評估, 各種會寄生在中歐家庭農場與寵物店中的食用昆蟲身上的寄生蟲,並確定人類和動物有多大的感染這些寄生蟲的潛在風險。 實驗材料包括來自三百個家庭農場和寵物店的活體昆蟲樣本,包括七十五個粉蝨養殖場、七十五個室內蟋蟀養殖場、七十五個馬達加斯加蟑螂養殖場和七十五個飛蝗養殖場。 在總計三百個(100%)接受檢查的養殖場中,有兩百四十四個(81.33%)被檢出了寄生蟲。在兩百零六例病例(68.67%)中,被發現的寄生蟲僅對昆蟲具有致病性;一百零六例(35.33%)的寄生蟲可能會感染動物;九十一例(30.33%)的寄生蟲可能會感染人類。 因此,食用昆蟲可以說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人類與動物寄生蟲來源。” 簡而言之,被這項研究評估的昆蟲養殖場中有30%發現了對人類有害的寄生蟲。那項研究詳細介紹了這每一種寄生蟲,並指出牠們對腸道和肺部特別有害。 其它研究則集中在甲殼質——這是昆蟲外骨骼中的天然成分。據2007年的一項研究《甲殼質誘發與過敏相關之先天免疫細胞在組織中的堆積》(Chitin induces accumulation in tissue of innate immune cells associated with allergy)表示: “與昆蟲、甲殼類動物、蠕蟲及真菌有關的抗原, 在與人類過敏和哮喘有關的環境抗原中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然而,究竟是什麼因素將這些差異甚大的物種聯繫起來仍有待釐清。一個主要的罪魁禍首可能是甲殼質。 甲殼質是自然界中第二豐富的聚合物,其為無數的細胞壁和外骨骼提供了充分的滲透性與拉伸度。里斯(Reese)等人已經發現接觸到甲殼質的老鼠會出現過敏反應,並出現了白細胞介素4-先天免疫細胞的堆積。 容易接觸到高濃度甲殼質的職業,例如貝類加工者,往往更容易罹患哮喘病,這一點說明它可能確實在人類的過敏性疾病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換句話說,研究已經發現甲殼質會引起人類的過敏反應。或許這就是我們的身體在透過這種方式告訴我們,不應該把昆蟲的外骨骼吃下肚。 “甲殼質是許多過敏原和寄生蟲的多醣成分,且會通過目前尚未完全瞭解的途徑來引起先天性乙型肺炎。” 再來是一項針對殼聚醣(一種由甲殼質製成的化合物)的研究發現,它會消耗人體內的維生素,導致災難性的結果: “目前尚未觀察到與維生素下降相關的組織學變化;然而,這些下降的幅度已足以導致營養不良。 眾所週知,長期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會有十分不好的影響,但如果缺乏的時間更長一點,這些影響還會惡化到什麼地步尚不得而知。 當維生素E,尤其是α-生育酚的循環水平被耗盡時,有可能會產生組織損傷。維生素E不足會導致貧血、正常發育受損、抵抗力受損和懷孕問題。 維生素A對許多生物過程和機製而言都是或不可缺的,包括身體發育、視力發展、免疫功能與新陳代謝。維生素A嚴重缺乏(VAD)會致使正常組織功能出現損害,且與兒童失明、貧血和免疫力下降有關;若是在VAD期間患病甚至有可能導致死亡。 儘管目前並不清楚長期缺乏維生素對囓齒動物的影響,但有關人類缺乏維生素的現有文獻表明,本研究中觀察到的維生素A和E不足很可能會隨著時間而造成更多有害的影響。” 好像這還不夠似的,下面這是來自《生活科學》的新聞。
〈用蟋蟀粉製成的麵包可能會附著細菌孢子〉 儘管昆蟲也許在帳面上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但牠們卻也有可能會毒害人體。而且研究表明牠們可能會攜帶寄生蟲、影響免疫系統、造成過敏並消耗人體內的維生素。即便存在這些明顯的疑慮,但精英們卻絲毫沒有停下推動這個議程的腳步。 製造危機? 隨著昆蟲和合成肉被介紹給大眾,世界各地也突然發生了一些會直接影響食品供應的怪事。 在荷蘭,政府以“控制污染”為由展開了對畜牧養殖業者的戰爭。荷蘭政府訂出的目標是這樣的:要將現有的養殖豬、牛、雞的數量減少起碼30%以上。 “為了解決氮排放問題,荷蘭政府正擬議要大幅減少養殖牲畜數量——據估計至少有一萬一千兩百座養殖場將因此關閉,另有一萬七千六百名農民將不得不大幅減少他們的養殖牲畜數量。 其它建議還包括要減少集約化農業,轉向更具可持續性的‘綠色農場’。 因此,對農民的搬遷和徵收幾乎是無可避免的,但強制徵收是目前許多人都希望可以不要發生的情況。 內閣現已撥款兩百五十億歐元用於2030年農業減氮排放計畫,具體的計劃實施地區和省份都已經在彩色圖中被標出。 ” ——安娜・霍利根(Anna Holligan)《減排政策為何引起荷蘭農民的群情激憤》(Why Dutch farmers are protesting over emissions cuts) 如果肉類供應量急劇下降,其價格勢必會因此水漲船高。這顯然為昆蟲養殖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可持續性綠色農場”。 在美國,過去幾個月來出現了數量驚人的食品加工廠失火事件。
食品加工廠失火的新聞一覽 這引起了許多人的疑惑:“到底是怎麼回事?”
〈十八間食品加工廠在過去幾個月裡陸續失火,所有人都對此一頭霧水〉 與此同時,比爾・蓋茲卻成為了全美最大的私人農場擁有者,他在數十個州已擁有大約二十六萬九千英畝的土地。
〈比爾・蓋茲試圖改變美國的農場生態〉 這儼然是一場針對小型、獨立且自力更生的農民們的戰爭 關於比爾・蓋茲為什麼最近突然開始熱衷於買農地有很多猜測。他需要這麼多農地幹嘛? 也許比爾&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的網站可以提供我們一點線索。
比爾&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向專門生產昆蟲食品的“就是愛吃蟲”(All Things Bugs)公司提供了一筆贈款 無論這一切是否都是一個精心設計的計畫的一部分,但它們正在加劇肉品短缺, 並使昆蟲與合成肉取而代之的趨勢卻是不爭的事實。 結論 我們目睹了吃蟲議程在過去幾個月裡變得越來越如火如荼,利用大眾媒體和教育系統,全球精英正在展開全方位的洗腦,企圖說服這個世界接受蟋蟀、蝗蟲、蟑螂和粉蟲成為我們的飲食。 諸如可持續性、全球暖化和污染等流行的口號則在這裡變成了最好的廣告。 大幅改變糧食生產系統是WEF另一個更巨大的計畫的一部分,這個計畫的目的是要徹底重塑人生在世的意義。 精英們希望大眾滿足於享用更少的資源,往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源開始被視為奢侈品。 此外,吃蟲議程或許還有更黑暗的動機。 如上所說,無數的研究已經證明吃蟲對人體的有害影響。養殖昆蟲很容易會帶有對人類有害的寄生蟲,導致免疫系統受損、產生過敏甚至是消耗體內的維生素。 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讓人們更加離不開大型製藥公司,當然還有疫苗的方法了呢? 撇開這一切之外,這其中也許還有一個比較屬靈的原因。考慮到人類對昆蟲抱有天生的厭惡,為什麼他們卻依然堅持要我們將蟲子吞下肚? 這大概是因為對他們來說,惡就是善。 原文 The Elite is Desperately Trying to Convince You to Eat Bugs. Here’s Why.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